杯奶茶=5罐可乐=6包薯片的梗,你还记得吗?
对此,有网友的回应是:原来一杯奶茶值这么多东西啊!太划算了,让我赶紧买几杯压压惊。
其实大家都清楚,上面那个等式表达的是,一杯奶茶的含糖量相当于5罐可乐、脂肪含量相当于6包薯片,而高糖高脂肪正是发胖的原因之一。
可即使奶茶的含糖量和脂肪含量如此之高,但大家对它的热情依旧不减,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生活中奶茶是多拉好感度的一个存在了。
然而,作为知名奶茶品牌之一的一点点,最近抖的一个机灵,却严重消耗了自身的好感度,甚至可以说是在“作死”了。
一点点:吸奶茶=吸毒?
昨天中午的时候,一个微博ID名为“一点点官方微博”的账号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光看文案还好,没什么大问题,但是看配图就有些不对劲了:图中的人吸奶茶的动作,实际上是吸毒的动作。
这是把喝茶奶和吸毒联系起来了……
作为一个官方微博,这样做宣传有点不妥吧?
微博网友们很快也在评论里指出了。
有说一点点抖机灵不过脑子的;
有说一点点要“凉”的;
更有人直接艾特了政府机关等的微博账号。
这条微博发布几个小时后,相关运营人员估计是看到评论里指责之声多于肯定的声音,就把该微博删除了,不过还是有不少网友提前保存了微博截图。
大V@江宁公安在线倒是反应很快,不过也很严谨,他先用自己的个人小号@江宁婆婆查找了一下这条微博的来源,看是不是一点点的官方微博所发。
正如上面这张图所显示的,认证为“一点点”的蓝V机构,数量有十几个那么多,到底是哪个账号发布的微博呢?
经过ID和头像的对比,有网友推断出发布微博的,是上图3中名为@一点点官方微博的账号。
不过细看这个账号还是有一丝疑虑,它的头像和我们熟悉的一点点有些不太一样。
微博账号头像
经过查阅一点点官网,发现一点点的logo应该是这样的:繁体的“點”右边的一横略有差异。
一点点官方网站的通知
再仔细查看一下@一点点官方微博的蓝V认证,为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新会路分公司。
刚好和一点点官网所显示的公司一致。
那后面这个“新会路分公司”是怎么回事?在官网查找了一点点的门市据点之后,发现了这样的一家:
由以上的发现可以推断出,这个名为@一点点官方微博的账号,不是一点点正统的官方微博,而是其中一家分店所开的官方微博。
但即使如此,顶着“一点点”如此响亮的招牌,堂而皇之地把自己产品比作毒品,这也不太合适吧?
这事儿严重吗?有网友提出了疑问:
是的,调侃对某事物上瘾就像吸毒,一点点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
比如一直在流行的“云养猫”。互联网时代下,猫咪成为了社交新宠,它们凭借柔软的外表、高冷的脾性风靡了网络,也让更多的人心甘情愿成为“猫奴”。
“一日吸猫,终身戒猫”形象地说出了人们对猫的喜爱和痴迷。
而在食物届,被比作“吸毒”的,奶茶之前也有先例,那就是维他柠檬茶。
前几年维他柠檬茶的风头可不小,一度有过“维他柠檬茶,爽过吸大麻”的称呼。
但这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吸猫”和“维他大麻茶”是来自网友的调侃,是民间自娱自乐的行为,而一点点是作为商家,并且是在官方微博发布的具有盈利色彩的宣传,这与网友自发的调侃是两码事。
一家知名品牌,把产品比作毒品来宣传,即使是采用了网络段子来“抖机灵”,却一点也不幽默,只能令人哑然失笑。一方面这种比喻并非正面引导,另一方面还会让消费者对于奶茶的成分存疑。再想想我们国家对于毒品的打击力度,作为一个公众品牌这么宣传,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底线。
他们都是这样“一点点”败光好感度的
网传在这世界上有三大“作死”行为,分别是:在俄罗斯当人质、在美国逃税和在中国贩毒。
话虽然夸张了点,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国家对一些罪行的打击之严厉。
比如俄罗斯,在遇到人质挟持事件时,处理手法比较激进,有时会“牺牲”人质;而美国的纳税制度,之前主页君也介绍过,没有人能够逃脱IRS(美国国税局)的追查,即便是已经去世的人;同样,中国打击贩毒的不留情,在全世界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法律条文中最严重的处罚可致死刑。
不只是法律有严惩,国内的舆论环境对于毒品的态度也是绝不姑息的。
比如今天说到的一点点,只是拿毒品“抖机灵”,就招来了广大网友的猛烈批评,更不用说现实生活中吸毒的人下场会如何了。即使他之前是受到千万人喜爱的明星,一旦沾染毒品,就再也不可能恢复昔日的荣光。
比如我们熟悉的柯震东,因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大火的他,4年前在北京东城区因聚众吸毒被捕。这几年来,他戒除毒瘾、接受惩罚、忏悔改过,但自己亲手败光的好感度,再也无法挽回。
几个月前,柯震东曾受化妆品品牌NARS的邀请参加活动,尝试复出,然而网友不仅不买账,还顺带谴责了邀请柯震东的NARS.
有一份网上调查显示了大家对于涉毒艺人的态度,92.3%的网友以压倒性的对比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很难原谅”。
一个人一旦沾染上毒品,这将是他这辈子都无法抹去的污点。
这个信息会被录入全国联网的“吸毒人员管控查询系统”,无论是坐火车、飞机,还是住宾馆,只要有吸毒史的人使用身份证,警方马上会赶到现场对其进行审查和强制尿检。而且,系统中的名单是终身制的。
除了在个人履历上留下痕迹之外,有很多人“身体力行”地展示了吸毒的危害……
曾经有个21岁的女孩在迪厅吸食了摇头丸,直到回家药劲还没下去,就一直跳到全身衰竭而死;香港一个22岁的女子,在参加派对时服下一种名为"FING霸"的药后,脑内一片空白,并有强烈的性兴奋,在卫生间昏迷过去。事后朋友们将她送进医院,在检查身体时医生吃惊地发现:她已遭多名男子轮奸,而整个被侵害过程,她竟浑然不知。
我们熟悉的留学生群体也未能幸免。去年,留学生韩梦溪发表了一篇公开信,《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把她沉迷于吸食笑气后的一切展现在公众眼前。
“那几个月我花了几十万去干这件毫无意义伤人害己的事情,一直到今天我都还是不能独自行走。”
吸食笑气成瘾的她为了10秒钟的快感,几个月花了60多万,最终换来的却是瘫痪。
韩梦溪吸食“笑气”的设备
正如韩梦溪所提到的,吸毒在给人体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巨大的钱财。
现已年近五旬的刘某,11年前是大英县城资产过百万的个体户。然而,他不慎堕入吸毒的道路,在过去的8年中,他吸毒屡教不改,被警方查处并抓获7次。期间也败光了百万资产,从一个富翁变为了阶下囚。
而更加惨烈的后果,是在伤害了自己之后,还波及到了其他无辜的人。
今年6月18日,四川省乐山市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至市中区学道街路口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15人受伤,而作案人员古某有多年的吸毒史和盗窃犯罪前科。
古某家大门紧锁
看过了太多起令人哀叹的悲剧,我们心中都清楚地知道,毒品就意味着不能接触的禁区。
因此,作为企业,以毒品作为噱头营销,已然丧失了基本底线。
“抖机灵”看起来好笑,实际上是丧失了良知的营销,即使产品有再高的人气也会顷刻间败光;而作为个人,要清楚地认识到毒品之“毒”,沾染之后,无论是从健康还是名誉来说,都堕入了无法挽回的深渊。
主页君也心系在海外的留学生,尤其是在一些毒品合法化的地区,相比国内留学生们更容易接触到毒品。但千万要守住心中的底线,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ref: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8133&s=syfwjxbt
https://www.alittle-tea.com/index.asp
https://weibo.com/2382356540/GyAKavdqI?filter=hot&root_comment_id=0&type=comment#_rnd1536560601110
http://www.66law.cn/laws/144204.aspx
http://news.ifeng.com/a/20170626/51317305_0.shtml
牌选择:1点点
1点点是一家起源于台湾的手摇奶茶品牌,自2012年来到上海,其招牌产品“红茶玛奇朵”“四季奶青”等广受消费者喜爱,门店遍布全国四十几个城市,曾获2021年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第6名。
确定诉求点:
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奶茶作为休闲饮品和极具社交属性的“时尚单品”,需要时时推出新品和制造活动,让人时不时想“来上一杯”,然而对比各奶茶品牌官方自媒体号来看,1点点自身品牌的曝光量是远不及同类奶茶品牌的,针对这一问题,围绕“一点点”品牌这一关键词进行联想,建立Z世代年轻群体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好感度,推出三个活动。
作品一:“我有1点点想你”,暖心寄语送小料。外卖下单备注送小料微博营销活动
活动设计:活动期间消费者在下单一点点奶茶外卖时备注“我有一点点想你”可获得免费加赠的芋圆小料一份,鼓励消费者为思念的ta,许久未见的闺蜜/兄弟,下单一份冬日的暖心奶茶。收到奶茶的消费者还可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的奶茶小票并@一点点奶茶官方号,参与抽奖获得一个月免费喝一点点奶茶的机会。
< class="pgc-img">活动微博实例
>作品二:地铁车厢广告:每“1点点”进步,都弥足珍贵。
活动设计:在人类登月54年纪念系列活动之际,设置地铁车厢广告,将车厢布置成月球环境,将车厢底部设置登月第一个脚印图片,吸引乘客拍照打卡,并同时推出登月纪念款杯套,通过人类登月努力的“一点点”与一点点的品牌名联系起来,借势登月纪念日节日营销,让品牌名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更深印象,同时乘客可与地铁车厢和奶茶包装进行拍照打卡上传至社交媒体,制造爆点营销。
< class="pgc-img">地铁车厢广告示例
>作品三:单向空间x1点点,“1点点,大不同”习惯打卡活动
活动设计:1点点与文创品牌单向空间进行联名,推出联名款习惯打卡日历,日历除了普通的日期功能还兼具习惯打卡,购买日历的消费者可在空白区域填入自己想要建立的习惯,并每日完成习惯的打卡。同时在1点点自媒体号建立“1点点,大不同”话题,用户上传日历标记打卡至微博,累计完成21天获得1点点定制奶茶包。
< class="pgc-img">日历示例
>< class="pgc-img">奶茶背包示例
><>月9日,台湾在大陆企业一点点奶茶的官方微博上发了一个抖机灵的微博:曾经我以为,奶茶这回事,只是一次不会怎么样的。其实文案还好,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这个配图很不好,将喝奶茶与吸毒联系起来了……可能台湾社会对于“吸毒”这件事儿觉得可以调侃,但是对于大陆人来说,“吸毒”不是一个可以用来调侃的东西。这不,网友们三观都很正,立刻出来批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