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小区内,有一家面积几十平米的面包店,店主是一对80后的小夫妻。
半年多前,两人开起了这家面包加盟店,不但实现了他们最初的共同梦想,也为他们赚来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现在这家“莱茵河畔”面包店,已经是远近闻名,附近的很多居民都很喜欢他们家的面包和糕点,不少都是回头客。
我今天到了他们店买面包时,店员正在忙碌着。数名顾客在店内挑选糕点。“爱,尝在心间”,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莱茵河畔广告语在店铺的招牌上,仿佛传递着店主关于爱的解读。
小区里虽然有几家做面包蛋糕的店,但是这家是连锁的大品牌,而且店里的东西口味好,现烤现卖,非常受欢迎。我也经常来买一些作为第二天家里人的早餐。其他的邻居也喜欢来这儿买。
他们店主并不是经常在店里,但因为我经常来买面包,也时不时见面聊上几句,所以也和店主小王熟悉起来。
我自己也做点生意,喜欢闲聊生意经,因此和小王店主也话题比较多。从而了解到了一对80后的小夫妻,是怎样起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的。
店主小王和太太小李,是大学同班同学。因为男生小王经常给女生小李捎带早餐,买面包,两人逐渐熟识、相恋。
因此,从上学时,两人就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开一家面包店。让更多的人吃到他们做的面包。
两个人从相知到相爱,到结婚,到现在已经6年多了。因为怀揣着共同的梦想,所以也一直在准备着开店计划。
刚毕业那会儿,他们虽然有自己开店的打算,但因为资金不足,面包店始终没能开成,还是继续着他们白领的工作。
毕业工作几年后,两人有了一定的积蓄,社会经验也增长了,就开始留意合适的创业机会。
后来偶然一次机会,两人得知源自德国烘焙世家的著名面包品牌“莱茵河畔”,已经进军中国内地,开始在全国各地招商。
于是他们开始联系该品牌在中国的总部,经过一系列的洽谈和考察,小王和小李觉得这或许就是承载他们梦想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我们认可德国的工艺和传统,加上我俩虽然想开面包店,可是当时,对这一行并没有足够运营经验,莱茵河畔可以提供整店输出,正好适合我们的首次创业。”小王笑着对我说。
在该品牌选址人员、驻点督导人员的协助下,小王他们很快就把加盟店开了起来。
“设备呢,他们提供,还有一对一的培训,提供各种支持,我们呢,就是负责数钱,哈哈”。有一回我和他们吃饭时,女店主小李开玩笑说。
小王和太太相视一笑,也补充道:“爱,尝在心间——我当初看到莱茵河畔的这句广告语,觉得简直就是为我们俩度身定做的。当然,我们也做了很多理性的分析,加盟这个品牌确实很多好处,要没有他们提供的这些支持,如果都需要我们自己去从头做起,我们真的是有点找不到北”。
虽然小区内也有其他的小型面包店了,不过因为小王他们做的面包,用的都是真材实料,而且有莱茵河畔这种国际的品牌效应,统一的装修风格和大品牌的标准化运营,让他的小店很快受到了附近居民的欢迎,回头客渐渐就多了起来,小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创业初期,两个人都的确很能吃苦,早上六点多,忙活完第一波客人后,两个人带领员工,开始做起了下一波面包。
运用从总部交流学到的运营方法,他们制定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店内的几名员工都非常有积极性,争取抓紧再多做点面包,到了下午和傍晚,顾客多的时候,根本忙不过来。
大半年过去了,他们的努力换来了满意的回报。生意上了轨道,赚到了第一桶小小的金。他们也请多了帮手,开始计划着明年在另外的区域选地址多开一个莱茵河畔加盟店。
小王对我说,做生意要学会借力,他选择加盟大品牌而不是自己去慢慢摸索,就是借了莱茵河畔的力,因此他的创业之路走得比较顺畅。
我看着眼前这位80后的年轻老板,不禁为他的生意头脑暗暗叫好。
< class="pgc-img">>近最劲爆的消息,莫过于餐饮的加盟潮,迎来了超级大佬“海底捞”的入局了。
在不久前的3月4日,海底捞直接发布重磅公告。公告指出,公司将推行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
说直白点,就是海底捞也入局加盟这股浪潮里了。
而在3月8日,重庆珮姐老火锅也宣布开放特许加盟。
这可是之前口口声声说,坚持直营的火锅店啊!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
一周内,从海底捞到珮姐火锅,一个是火锅行业的超级巨头,一个是重庆火锅的领头羊之一,两个大牌直营火锅接连开放特许加盟,引起来不小的轰动。
从去年开始,不管从茶饮、咖啡到快餐、再到火锅,各类的餐饮头部品牌开始纷纷直营转加盟,加盟浪潮几乎席卷了整个餐饮赛道。
2022年坚持了10年直营的喜茶正式开放加盟。
2023年7月份,新茶饮头部品牌奈雪的茶也正式开放加盟。
瑞幸仅在2023年就净增门店了8034家,其中加盟门店达3058家。
库迪更是靠着加盟就在7个月开了5000家门店。
西式快餐品牌乐凯撒披萨也宣布自2024年1月后开放特许经营。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
加盟是真的很香!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内的餐饮正进入新一轮增涨浪潮,规模扩张已成为当下餐饮各大品牌的主旋律。
根据《2023中国餐饮品牌白皮书》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间逐年提升,2022年已提升至19%。其中11-100家比例提高明显,在2023年占比为45.91%。5000家以上规模的,从0.07%提升至0.12%。
前些年流行的餐饮小店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
各种品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是当下餐饮赛道快速发展的秘诀。
加盟是一个企业扩张市场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而各大品牌们要想实现快速规模化,依赖供应链优势+品牌优势的套路,把成本和风险分摊出去,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的加盟模式就凸显了出来。
加盟模式的先进性可谓不言而喻。
而且目前的餐饮业,低价潮一波接着一波。
以加盟方式快速扩张,进而不断完善品牌的供应链体系和更强的议价能力,是当下餐饮品牌打造总成本领先优势的核心捷径。
而且,如果以加盟方式扩张,还可以解放稀缺的人力资源,释放人的主动性,释放人的自驱力。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
在这场持续已久的价格内卷中,加盟品牌会更有生存优势。
在目前的市场里,餐饮行业加盟模式分两种:
一种是品牌连锁加盟,管理起来难度很大,被很多餐饮人认为其实是餐饮品牌在“割韭菜”,并不受当下大众的喜爱。
另一种是真正让当下餐企和加盟商青睐的是特许加盟模式,刚刚提到的大多数加盟模式也是这种模式。
我们作为加盟商的话,应该如何看一个餐饮品牌值不值得加盟呢?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要看一个快捷数据,那就是存活率。
如果品牌加盟店存活率80%以上,那肯定是好项目。
如果你发现100家加盟店,短期内只剩下40家,60家加盟商都没活过1年,那这样的品牌基本不需要去考虑。
我们检验品牌核心价值的标准,就是它的存活率。
企业要想做好特许经营,就必须做好加盟门店的支持与管理,保证加盟商的存活率。
在餐饮这个赛道上,加盟的生长的空间正在扩大,也会是将来的最好模式。
选好一个好品牌加盟,是创业成功的助燃剂。
济观察网 记者 叶心冉 4月7日,和府捞面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正式宣布开放加盟。据介绍,和府捞面的统包合作费69.8万元,包含设计、装修、标配设备。合作方式是托管式,和府捞面可以提供整店运营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经营管理支持、选址支持、市场推广支持等。加盟店铺的要求是80—100㎡,回本周期大约在12—18个月,具体看门店情况。
和府捞面加盟申请页面显示,加盟者的投资预算有50万以内、50万—100万、100万—200万三个选项。
据悉,截至2023年12月,和府捞面共有超过600家直营门店,品牌会员超过2500万人。
对于为何在此时放开加盟以及不同投资预算加盟门店的差异,截至发稿,和府捞面未回应更进一步的采访。
连锁经营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向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和府捞面前期开放加盟的速度不会太快。开放加盟考验的是品牌对加盟门店的支持能力和管控能力。和府捞面采用托管模式,意味着是法律上的加盟、管理上的直营。
2023年12月,和府捞面曾举行“进化”品牌战略发布会,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当时提出,和府捞面将开启“找朋友、出海去、向下沉、深布局”集团战略。一方面,积极开拓多线市场,计划深入2000多个县级单位,携手5000多名战略合伙人,实现品牌价值共享。另一方面,以香港为桥头堡,走出国门,去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探索全球市场的可能性。
此后,市面上一直流传和府捞面预备赴港上市的消息。早在2022年年初,绝味食品也曾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参股的和府捞面拟实施境外上市计划。
不过,近期,和府捞面对上市传闻予以了否认。和府捞面在4月2日发表的声明中表示,网传的“和府捞面计划最早于今年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1亿至2亿美元”属谣言,公司从未正式启动赴港上市计划。
此前,绝味食品的公告曾透露,和府捞面2020年至2022年累计亏损超7亿元。在声明中,和府捞面表示,2023年,和府捞面收入同比增长48%,实现三年疫情后首次扭亏为盈。
最近半年以来,放开加盟的餐饮连锁品牌越来越多。3月4日,海底捞宣布推出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海底捞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今年2月,九毛九宣布旗下太二酸菜鱼、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将引进加盟及合作模式。
与和府捞面同属于面食赛道的陈香贵去年11月开放了加盟。彼时,陈香贵给出的投资预算有50万—80万、80万—120万、120万—150万、150万以上的选项。目前,“陈香贵合伙人申请”小程序上提供的选项变更为了100万—150万、150万—300万、300万—500万、500万以上。小程序上的内容显示,陈香贵品牌在2021年12月直营门店达200家,2024年计划全国扩张超过500家店。
连锁餐饮品牌老乡鸡在去年11月也放开了加盟,并加速在南昌、郑州、宁波、南通、无锡、常州等多个城市进行布局。
开店数量、客单价、翻台率是影响连锁餐饮企业营收的几大关键指标。对于以直营为主的连锁餐饮品牌来说,开店意味着重成本投入。
有专注餐饮投资的业内人士表示,前些年,备受资本青睐的新崛起的餐饮品牌几乎都是直营模式,依靠品牌效应、资本烧钱,实现快速扩店,抢占市场份额。但在疫情影响下,开店的投资回报周期拉长,资本投入变得理性,对品牌来说,直营式扩张变得压力巨大。放开加盟则是使品牌以更加轻盈的方式进行扩张。
文志宏指出,从当下餐饮品牌纷纷放开加盟可以发现,一种是主动型,企业主动放开加盟,谋求更快速的扩张,一种是被动型,原本坚持直营,但因竞争对手快速发展,抢占份额,也开始转向加盟。
不过,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文志宏表示,虽然自营和加盟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弊端,但一个连锁企业如果要谋求更大规模的发展,最终都是要走上规范的连锁加盟的方式。
餐饮品牌纷纷从直营走向加盟,经营模式的转变不仅反映了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也预示着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再度开启。对品牌来说,更加多维、系统的考验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