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时间8月5日凌晨,在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湖北运动员孙佳俊,与队友徐嘉余、覃海洋、潘展乐组成的中国队荣获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收获的第19枚金牌,也是湖北运动员拿到的第4金。
< class="pgc-img">>本届奥运会,13名湖北运动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此前已经有3名湖北健儿夺冠,分别是:昌雅妮、王宗源和郑钦文。
都说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而这届中国奥运冠军不太一样,他们的成功秘诀还得加上一项——吃!
比如盛李豪,巴黎夺金,“光靠干饭就”赢了。
< class="pgc-img">>回看咱们湖北冠军的赛后采访
也都有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
作为湖北同乡
我们与有荣焉!
这一份
奥运健儿们爱吃的湖北美食合集
为我们湖北的奥运健儿
送上!
湖北姑娘 郑钦文
爱吃热干面、牛肉面和豆皮
北京时间8月4日凌晨,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武汉网球运动员郑钦文夺冠,这是中国球员在奥运会上夺得的首枚网球单打金牌。
< class="pgc-img">>郑钦文的父亲郑建坪在赛后采访中提到,郑钦文很喜欢吃热干面、牛肉面和豆皮。来自武汉十大名点的热干面和豆皮,又一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刷满“存在感”!
武汉热干面懂的都懂,碳水的神,武汉人恨不得天天吃。
< class="pgc-img">>没有正确姿势,站着吃、走着吃、蹲着吃、坐小板凳吃都行,就是不能端坐着四平八稳地吃。别问,问就是坐着吃,没nei味。
< class="pgc-img">>热干面的CP是蛋酒,适合不习惯的你在芝麻酱马上要糊嗓子眼的时候来一口,甜滋滋还解腻。
< class="pgc-img">>热干面×蛋酒的CP故事
可戳↓↓↓
“客”哪里吃|武汉十大名点之热干面×蛋酒CP,哪家更好嗑?
< class="pgc-img">>三鲜豆皮的最外面,是一层金黄酥脆的鸡蛋豆皮,里面包裹着丰富馅料。吃上一口,外酥里嫩满嘴留香,让人沉溺在罪恶的碳水中难以自拔。
< class="pgc-img">>在一众老字号里,湖北老字号“老通城”的三鲜豆皮最为出名,做一份豆皮有50个步骤,一锅豆皮能切出24块,称为过早届的艺术品也不为过。
< class="pgc-img">>部分三鲜豆皮拿手店铺
老通城豆皮大王
湖北老字号,95岁的老通城豆皮,是豆皮界的“爱马仕”
三镇民生甜食馆(胜利街总店)
湖北老字号,几乎囊括武汉所有过早单品,被称作“过早博物馆”
严老幺烧麦(前进四路店)
后缀是烧麦,但三鲜豆皮比烧麦更出名
湖北姑娘 昌雅妮
小时候最爱吃鳝鱼粉和苕面窝
北京时间7月27日,在万众瞩目的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决赛中,湖北运动员昌雅妮与国家队队友陈艺文搭档以337.68分的成绩强势夺冠,这也是本届奥运会昌雅妮代表湖北选手夺得的首枚金牌,延续了湖北奥运届届见金的辉煌。
< class="pgc-img">>赛后采访中,昌雅妮的父亲昌先圣说,昌雅妮最喜欢吃家乡的鳝鱼粉、苕面窝,和妈妈做的菜。
鳝鱼粉面爱好者们坐不住了——我们鳝鱼粉面终于也上了一次热搜!
在武汉,鳝鱼粉面虽然没有热干面和豆皮的熟知度高,却各自都有忠实的粉丝群体,一段时间不吃浑身难受的那种。
比起热干面,鳝鱼粉面的制作工序更多,而且也需要更长时间熬汤。虽然相对小众,但并不妨碍生长在鱼米之乡的湖北人把鳝鱼粉面做到极致,每个地区甚至是每家店都有不同风格。
< class="pgc-img">>不同风格的共同点是,鳝鱼都要先经由大火爆炒收获扎实锅气,再入高汤里炼化内功,如此修炼出的鳝鱼浇头往粉面上一铺,那叫一碗鲜掉眉毛。
< class="pgc-img">>部分鳝鱼粉面拿手店铺
华荣周记鳝鱼面馆(沙湖路店)
在全武汉鳝鱼面馆分布最密集的武昌“杀出重围”,早年接受过不少采访,如今在大众点评鱼面榜上仍排行第一
何记鳝鱼面(工农兵路店)
煮面的高汤奶白纯净,胶质丰富到喝起来粘嘴
鳝鱼糊汤粉面馆(宝善街店)
汤底由泥鳅和鳝鱼熬制,是鳝鱼版本的武汉十大名点之「鲜鱼糊汤粉」
湖北小伙 王宗源
最爱吃妈妈做的山药炖排骨
北京时间8月2日17时,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男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湖北运动员王宗源与国家队队友龙道一携手出战,最终以总分446.10分的成绩夺得金牌。
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夺得的第十二枚金牌,也是湖北奥运健儿在巴黎奥运会夺得的第二枚金牌。
< class="pgc-img">>同样在赛后采访中,王宗源的妈妈让儿子最喜欢的“山药炖排骨”出了圈。不愧是逢年过节煨鲜汤的湖北人,一言道破“楚菜之魂”。
尤其是立秋(8月7日)之后,人的体内很容易出现秋燥,正是适宜喝汤的时候。
< class="pgc-img">>最出名的排骨藕汤,一碗粉色醇厚中藏着满满乡情;一个罐子里伸出一只鸡腿的鸡汤,一定要加入粉丝来点睛……
< class="pgc-img">>后日(立秋)之后,无汤不成席的武汉,就要进入“煨汤”的高光时刻了。
部分煨得一手好汤的店铺
燕子煨汤(山海关路店)
被大型美食纪录节目《宵夜江湖》进行过专访,更被称作“舌尖上的武汉”
董厨煨汤馆(车站路总店)
武汉藕汤界扛把子,开放式厨房,“真材实料”看得见
金三角吊子煨汤
一定要去隔壁李记买个鸡冠饺,和藕汤绝配
一道美食
足以带火一座城
美食江湖武汉
更是群雄逐鹿、各显神通
如果武汉美食界也有奥运会
哪一道美味能获得金牌呢?
图文来源:武汉市商务局、人民日报、WhatPlus、武汉吃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5家过早小吃,22家正餐
确实会吃
今天下午,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9例新增感染者。
有人守着时间看发布会,关注流调信息,目的却有点跑偏。
昨天发布会流调信息上了热搜,全是美食,网友说,以后来武汉就按这个吃。
如新培训班牵头人顾某,接受媒体采访时,是这样说的:
上游新闻记者: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顾某:……就是想聚一聚,北京摘星了,我们商量着来武汉聚聚,来的人还带了亲朋好友。
就是想聚一聚???也就是说,特地来武汉团建???
武汉人只好安慰自己:你看,我们旅游搞得几好,都想来吃东西。
捋了捋这两天发布的流调轨迹,确实有点东西。
在武汉4天半
他们吃了15家过早小吃
赵师傅红油热干面、徐唐式热干面、户部巷金明小吃店、徐嫂糊汤粉、万松园王氏华华、三阳路安庆水饺、华清园胡记早餐店、江城黑皮牛肉面、户部巷五谷鱼粉、金地太阳城包子铺、金地格林邵先生牛肉粉、王府水饺、户部巷步行街面筋店、凯莱熙酒店旁特色生煎、凯莱熙酒店附近灌汤包子铺。
作为公号狗,这些店我大多吃过,攻略确实做得足。
粮道街赵师傅这2天被高频cue到,老板做过早接近50年,热干面都是师傅自己掸面,口感筋道,那勺卤水加红油是绝配,每天都在排长队。
油饼包烧麦,一口咬开油饼脆壳,烧麦流心,糯米带着黑胡椒和五花肉的香气,满满一口碳水炸弹。
万松园王氏华华几乎是西北湖打工人的食堂,他们家坚持卖油登,金黄酥脆的油登泡进生烫牛肉汤里,甜辣爽口。
密接、次密接隔离7-14天,也就是说,在西北湖打工的我14天没食堂了???
户部巷徐嫂糊汤粉,属于是外地人必打卡,两年前我采访一批离开武汉的大学生,许多人提到了徐嫂,怀念那软绵绵,又有点呛人的鱼汤。
热干面、鱼糊粉、牛肉面、水饺……过早不重样,真的有在认真研究武汉。
另外我还想多补充两家:
一家是胜利街三镇民生甜食馆总店,武汉人过早博物馆,煎包、糊米酒、鸡冠饺子、热干面、烧麦、豆皮、汤包、牛肉面……随莫斯都有,还都是老师傅操刀。
一家是水陆街阿斌豆皮,边做豆皮边跳迪斯科,人称豆皮舞王,一顿豆皮吃了,武汉民俗也看了。
吃了22家正餐
5天不到喝了3家藕汤
银泰创意城来菜湖北头牌藕汤、漫U江畔餐吧、光谷3+2商务自助餐、老宅藕香、中南路肯德基、甘记凤爪王烧烤、M+蛙来哒、董厨煨汤馆、汉口城市广场肯德基、虾皇吉庆街旗舰店、宜家必胜客、焦本味铁板焦饭、新佳丽九田家黑牛火锅、大米先生中山大道店、肖记公安牛肉鱼杂、洪山广场地铁站的鸡公煲、户部巷方掌柜武昌鱼、古田尊宝披萨、帅府饭店、聚缘庄生态餐厅(杨家湾店)、华中科技大学东二食堂、胡桃里昙华林店
铫子藕汤,化肉味于无形,排骨、筒子骨小火慢熬,煨烂,喝完汤嘴巴上都是肉香味。
真挺佩服的,董厨煨汤馆武汉人喝一次都难,每天限量供应,排长队,卖完就没了。藕汤好不好喝一看铫子二看藕,董厨家自己有藕塘,专供洪湖9孔藕。
来菜屋里的藕也好,除了藕汤,干煸藕丝也是一绝,炸得金黄酥脆,配上芝麻,香!
老宅藕香用的洪湖野藕,细长拉丝,口感清甜。
连肖记公安牛肉鱼杂都晓得!这家店在网上不火,但存在于武汉老杆的私藏list,配白酒的位子。
朋友说,“他们就是对武汉稍微有点刻板印象。”武汉不止有小龙虾、藕汤,“你看,这冷的天虾子冇长好就要吃小龙虾,为莫斯不吃香辣蟹咧?”
武汉好吃的类型还蛮多,湘菜川菜火锅烤肉东北菜烧烤海鲜……等疫情结束,想吃什么类型来问我们。
下午茶喝了5家
书亦烧仙草、知秋咖啡店、星巴克花园道店、星巴克三阳路店、瑞幸咖啡新长江国际店。
或许是忙于培训,专注于吃,他们去的咖啡店偏商务,没逛到武汉咖啡店的精髓。武汉的咖啡馆值得单独做一份攻略,每家小店都承载着一个有趣的灵魂。
花园道星巴克还是可以的,晴天在露台坐一坐很舒服。
///
流调信息公布后,不少人说“汉阳不值得”。来了汉阳就走,只去了一家便利店。
这话不能当真。
比如汉阳玫瑰街,罗氏热干面总店,老板90后,荣获武汉热干面大赛冠军,生烫牛肉配热干面,湿滑爽口。
还有黄毛鸭脖,卤得进味,武昌人、汉口人经常过江来买。
桃花岛长毛烧烤城上过《人生一串》。还有家周记豆皮大王,老板家里三代人做豆皮,用蚌壳摊皮,把武汉家常菜爆腰花等融入豆皮。汉阳还是太低调。
P.S. 还有什么好吃,评论区见
天,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清零,
今天,武汉继续“零新增”,
可以说,
解封的曙光在即!
但是,
在损失接近100%的情况下,
武汉餐饮即将迎来大洗牌。
疫情过后,
武汉可能有三成的餐饮企业将被淘汰!
封城58天,武汉餐饮企业颗粒无收
到今天为止,武汉封城已有58天。在这58天里,全国各地的餐饮人都在发声,或呼吁减租,或宣布关张,或迷茫失措,但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餐饮人在此时却是最为沉默,让人觉得临危不惊。实际上,武汉餐饮人承受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痛苦。
< class="pgc-img">>早在2018年,武汉的餐饮收入达647.81亿元,其中,大部分消费来自于春节期间的餐饮消费,而在今年,由于疫情的爆发,酒席的大量退订、消费者足不出户,导致各类餐饮企业的收入几乎为零。有行家估计,作为武汉餐饮的中流砥柱的大型酒楼,在这次疫情中损失超过50亿。
< class="pgc-img">>武汉知名美食作家曾庆伟表示,在疫情期间,武汉只有少数餐饮企业在为一线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病人等供应盒饭,其余5万多家有营业执照的正规餐厅都处于停止营业的状态,损失几乎达到100%。
< class="pgc-img">>武汉一大型连锁餐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只有10%的餐饮企业在经营外卖,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旗下十几家门店合计损失过千万元,但是因为每年都会预留出抗风险资金,所以暂时还能安稳渡过。
而武汉江岸区一餐饮老板表示,因为只是单店经营,在这两个月损失了约30万左右的房租和员工工资,暂且能“活下去”。但是最大的损失是营收,往常在这两个月里能有200多万元的营收,但是现在却是“颗粒无收”。
更有武汉餐饮行家认为,
或许接下来,
武汉不少餐饮企业会从零开始!
疫情过后,这些餐厅可能会最先倒下
虽然有些实力雄厚的餐饮企业能够渡过此次难关,但是位于金字塔尖的餐饮企业总是少数,有餐饮行家认为,大部分中小型的餐饮企业会被淘汰。
< class="pgc-img">>曾庆伟认为,武汉作为一个拥有1500多万人口的城市,其餐饮品类齐全,涵盖大中小型餐饮企业,以武汉本地口味为主,川菜、湘菜、粤菜、西餐等都应有尽有,不过他认为,接下来武汉的餐饮结构会发生巨大改变。因为武汉封城已经将近2个月,年夜饭的大量退单、服务业暂停营业给餐饮业带来巨大的打击,保守估计会有45%—55%的餐饮企业将会被淘汰,而首当其冲的是中小型餐饮企业,这些餐饮企业大多在400—600平方米左右,在疫情前就活得不够好,现金流不强,在疫情期间收入为零,同时租金、人工等各方成本还在支出,因此这些餐饮企业会最先被淘汰。
同时,武汉餐饮市场也会迎来一波大洗牌,他认为强者恒强,能够在疫情生存下来的餐饮企业更有实力,也更有抗风险能力。而新的资本也会重新入驻市场,互联网、人工智能也会大量运用到餐饮企业中,带来产品结构、减轻对人力的依赖等转变。而武汉的餐饮企业也更加注重安全卫生。
< class="pgc-img">>董厨煨汤店的老板董先生认为武汉会有30%的餐厅会倒闭。倒闭的餐厅主要是那些在平时就效益不好,而连锁店会淘汰收益不好的店,创业比较晚的餐厅因为积累不足的原因也会随之被淘汰。
他续称,接下来,武汉和全国的餐饮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上线外卖可能成为餐饮企业竞争中的基本需求,同时,转向工业化生产,更多地销售半成品或成品。
< class="pgc-img">>武汉知名餐饮媒体人老王则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武汉餐饮情况非常严峻。预计有20—30%餐厅会关闭,主要是中小型餐饮店,平时业绩不好,只能维持的店关的较多。而武汉的餐饮结构应该会略微调整,平时主打野味、菜单上有野味的店,这些菜品都会下架,以后会突出服务,环境卫生等方面。同时,也会增加很多半成品,让食客带回家经过简单的烹饪,加热就可以吃。其中,目前影响较大的就是小龙虾店,原来这个时间小龙虾早就上市了,现在养殖户也着急销路,一筹莫展。
他续称,近期,很多原来没外卖的烧烤店、小龙虾店已经开始做些半成品,采取先预订后送货的方式经营。
< class="pgc-img">>刘胖子家常菜总经理杨智葳表示,早在2月份,所有门店已经上线外卖,每天能供应3000多个盒饭给一线员工、医护人员等,但依然损失了90%。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餐饮仍然没有复苏的迹象,就算开了也可能是入不敷出。所以他认为,武汉餐饮市场的变革是不可避免的,估计会有30%的餐饮企业会面临倒闭。
首先,对于小体量的餐饮影响不会很大,像夫妻店这种往往只是亏了成本,也容易东山再起。对于中型餐饮企业可能会更难熬,因为现在不少中型餐饮企业发展过猛,在单店还未回本的情况下继续开店,疫情发生后,因为资金链断裂、员工凝聚力不强、客户忠诚度培养不足等原因,让这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打击。而对于一些大型餐饮企业,尤其是经营了10年以上的品牌,这些企业往往会留出部分抗风险能力的资金,在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扎实,抗风险能力会更强,也能在疫情后熬下来。
连续两天零新增,武汉餐饮什么时候能复业?
武汉已经连续两天零新增,武汉餐饮人们似乎看到了复业的曙光,曾庆伟预计,按照湖北省内其他兄弟城市的经验,有可能再过14天的观察期,武汉餐饮企业将有序的复工,但是目前有关部门仍然没有给出确切的指引。
老王认为,武汉餐饮何时能复工还不好说,乐观估计要到4月中旬以后才会逐步恢复复工,全面复工可能要到5、6月份。但是营收可能只有原来的70%—80%,在经过3个月左右的消费信心恢复期,8、9月份才能恢复原来的经营水平。
< class="pgc-img">>董先生认为,如果在4月份武汉的各类企业能够复工,加上1个月左右的复工申请,餐饮企业能够在5月份左右能够复工。同时,因为武汉处于疫情的中心,要消除市民们的恐惧心理则需要3—4个月的时间,乐观估计的话,9月份才能恢复以往正常的经营水平。他续称,在复工后,他会调整出品结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来降低人均消费以及满足1—3人的一日三餐消费。
< class="pgc-img">>杨智葳则告诉记者,如果武汉的餐饮企业在4月份能够逐步恢复经营,经过3个月的适应期后,在7月份左右餐饮市场或许能够恢复正常,会在9月份完全恢复。接下来,他们会继续线上线下结合,推动外卖和堂食消费,并做好人力资源调配,最大程度地恢复正常经营水平。
END
图文 | 龚智南
部分图片来源 | 综合网络
编辑 | 彭柔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