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 林苗苗)记者从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北京市餐饮业客用卫生间清洁卫生示范导则》已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北京的餐饮业正式启动“厕所革命”。
据介绍,导则是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相关行业协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的,由该局会同中国烹饪协会、北京烹饪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北京西餐业协会共同发布。
据了解,导则在明确“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和“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食品处理区内”等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对客用卫生间外部及内部环境、设施、清洁操作和消毒操作等进行了详尽规定。如卫生间在非用餐高峰期宜每60分钟检查一次,用餐高峰时宜每15分钟检查一次,同时做好记录;卫生间全面消毒应每日不少于1次;龙头、扶手、烘手器、洗手池、通风口等处的消毒应每日不少于4次。
据了解,导则发布后,将由中国烹饪协会、北京烹饪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北京西餐业协会在会员单位率先实施,并逐步在北京全市餐饮业全面推广。“大众点评”也将在餐厅点评项目中增加消费者对“餐厅客用卫生间”的评价。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处负责人段志永说:“导则是近期继《北京市餐饮业就餐区和后厨环境卫生规范》后提升首都餐饮业品质的又一举措。希望通过示范引导,促进餐饮企业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提升,全面提升首都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
黑龙江省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管理办法》日前出台。《办法》明确,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选址要远离露天垃圾堆、粪坑、污水池、非水冲式厕所等污染源30米以上,且不得建于居民楼内。选址要环境整洁,非绿化的地面、路面采用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无积水、无杂草、无露天堆放垃圾、无蚊蝇孳生地。
《办法》指出,生产场所中清洗、消毒、包装总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生产车间净高不低于3米;厕所采用水冲式,不得在生产车间内设置;按回收、去残渣、浸泡、机洗、消毒、包装、储存的工艺流程合理布局,按清洗消毒流程设置回收暂存间(区)、除渣间(区)、粗洗间(区)、清洗(区)、消毒间(区)、包装间、成品间、包材间、筷子消毒与包装间(区)以及周转箱清洗、消毒、晾干间(区)。
新社北京8月2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餐饮业客用卫生间清洁卫生示范导则》2日正式发布,这是中国首个餐饮业相关导则,40余款规定让北京餐厅提升厕所品质,从而提高北京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以及消费者用餐体验。
8月2日,《北京市餐饮业客用卫生间清洁卫生示范导则》正式发布,这是中国首个餐饮业相关导则,标志北京市餐饮业“厕所革命”正式启动。北京市食药监局供图
“一间环境优雅的餐厅,厕所却不堪入目、难以下脚,恐怕这家餐厅在消费者心目中已与‘品质’二字相去甚远了。”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处处长段志永在2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发布的《导则》是继《北京市餐饮业就餐区和后厨环境卫生规范》后出台的第二个指导性文件,标志北京市餐饮业“厕所革命”正式启动。
他介绍,《导则》分七个部分共40余款,除“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食品处理区内”等基本要求外,还对客用卫生间外部及内部环境、设施、清洁操作和消毒操作等予以详尽规定。
《导则》要求,餐厅的卫生间卫生设施保持清洁,没有污垢和异味;便池应采用水冲式,不堵、不漏;坐便器宜提供一次性坐垫。
《导则》明确,卫生间宜随脏随清洁,例如非用餐高峰期宜每60分钟检查一次,用餐高峰时宜每15分钟检查一次,同时做好记录;卫生间全面消毒应每日不少于1次;水龙头、扶手、烘手器、洗手池、通风口等处的消毒应每日不少于4次等。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在会上表示,《导则》具有全国行业示范作用,协会将鼓励餐饮企业采用节能、环保、减污技术,实现卫生间便利、舒适、美观。同时,引导餐饮企业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身体健康,“预计2018年年底前,首批5000家餐饮企业将全面提升餐饮业卫生间环境设施和服务管理水平。”
会上,北京联合大学餐饮科学研究所所长闫喜霜表示,消费者文明如厕与餐饮企业保持卫生间清洁卫生同等重要,呼吁消费者“文明如厕从我做起”,与餐饮企业共同提升餐饮卫生环境。
据悉,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餐饮收入5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