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和费用作为企业的支出,都是为获取收入服务的。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如主营业务成本。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实例:
比如老母亲餐厅做一顿饭,之前为了做好饭,买了170元的原材料,但是餐后一看,并没有全部用完170元的原材料,还剩余20元的原材料,那么这顿饭耗费的材料成本就是150元,不是170元。
我们还请了村子里的厨师,二胖支付了工钱20元,下落的妻子协助厨师工作,付工钱15元,这些都是为做饭购买的劳务,也就是这顿饭耗费的人工成本35元。
还有做饭时对厨房的磨损费是10元,这个也要计入这顿饭耗费的成本,财务上叫制造费用,所有这些与做饭都直接相关,故全部归集到主营业务成本中。
……
主营业务成本直接与主营业务收入形成对应关系,做一盘土豆丝的成本是0.3元,做两盘的成本就是0.6元,但实际需要的成本可能是0.56元,因为无论是做一盘还是两盘土豆丝,资产的折旧可能都是一样的。
2.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用来核算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代购代销等发生的相关成本。
实例:
在老母亲餐厅的例子中,隔壁老贺家从餐厅买了米,虽然只此一次,但夏洛也得知道卖的价格是否合理,卖给他7分钱一斤,那买来这米的时候是多少钱一斤呢?6分。这个6分是属于其他业务成本,不能算主营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支出直接与其他业务收入形成对应关系,如果老赫家不从老母亲餐厅这买米,这米就会用来做自家的饭菜,那么在使用后就归集到主营业务成本中。因为老贺家买走了这一斤米,导致收入记为其他业务收入,因此才把他的进货花销计入了其他业务成本。
3.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是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或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销售人员的工资福利,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等。
通俗地讲,只要是发生在销售环节的费用,都归集到这个项目下。
营业费用中的大部分会随着企业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线性正比例关系。
实例:卖空调的卖一台就要运输一台,这个费用不会减少,当然卖的多,单位销量的营业费用能少一些。不管企业最终卖出去一台,还是5台空调,上个星期在商场门口的展销会花的500元展览费是固定的,卖一台起展销成本就是500,如果卖了5台,每一台分摊的展销成本就只有100元。
4.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用来核算企业为了组织和管理企业运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现在流行的董事会费用,行政部门员工的费用,办公费,企业注册费和审计费等。
5.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用来核算企业为了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以及相关手续费等等。这个很好理解,借款需要付利息,这就是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的高低直接与企业对外融资的多少,相关融资越多,利息也越多,财务费用也越高。
6.营业外支出是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被工商部门罚款捐款等。
营业外支出虽然与营业外收入作为配比关系,利是在利润表的上下揽次,但他们之间很多时候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_日,一则关于顾客自带酒水?被餐厅收取高额 开瓶费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一位顾客在某知名餐厅用餐时,因?自带酒水而被餐厅 强制收取了100元的开瓶费。?此事一经曝光,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 议?和讨论。_
据了解,该顾客在用餐前明确询问_了餐厅是否允许自带酒水,得?到了餐厅方面的肯定答?复。_然而,在_用餐过程中,餐厅却以“保护餐?厅酒水销售”为由,强行向顾客收取了开瓶?费。?顾客对此表示不满,认为餐厅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对_于这一事件,舆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有人认为餐厅作为经营者,有权根据自身经营策略 制定酒水政策,包括是否允许顾客自带酒水以及是否收取开瓶费?等。?他们认为,餐厅提供的是整体服务体验,包?括菜品、环境、?服务等,而酒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顾客自带酒水,可能会对餐厅的酒水销售造成影响 ,因此收取一定的开瓶费是合?理?的。 _
另一方面,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_们?认为,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包括选择是 否购买餐厅的酒水。?如果餐厅允许顾客自带酒水,却又强?行收取开瓶费?,那么?这种做法就涉嫌侵犯消费者的权益。?此外,他们还指出,即使餐厅有权收取?开瓶费,也应当明确告知顾客?收费标准,并在显眼位置进?行公示,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针对这一事件,法律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_他们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_时,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品种和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因此,如果餐厅在允许顾客自带?酒水的情况下,又强行收取开瓶费,那么这种做法确实存在违?法之?嫌。?
同时,专家也提醒广大_消费者,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当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与?餐厅协商、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等?方式_来维护自己的权益。_此外,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也_可以提前了解餐厅的酒水政?策,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对于餐厅方面来说,此次事件也提醒?他们应当更加注重消费者 权?益的保护。?在制定酒水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和权益,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餐?厅也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此次顾客自带酒水被收百元开瓶费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它不仅涉及到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也反映了餐?饮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关注和重视消费者权益?的声音出现,推动_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出吃饭时,你遇到过提供
密封消毒餐具套装的餐厅吗?
这笔钱你觉得应该掏吗?
上周末,
有网友向潮新闻爆料称,
在杭州秋涛路一饭馆就餐时,
被莫名其妙收取了餐具费,
就餐体验非常不好。
“餐具费”不知从何时开始
已成了一些餐厅的默认收费项目,
网上吐槽者甚众。
有人抱怨道:“顾客去餐厅吃饭,
难道还要自带餐具?
钱数虽少,但消费者权益事大。”
“餐具收费”这件事在杭州是否普遍?
商家会主动提醒消费者吗?
潮新闻记者决定去看一看。
12月6日至7日,
潮新闻记者沿着地铁一号线,
从湘湖站到杭州东站站,
跨越萧山区、滨江区、上城区和拱墅区,
历经16站地铁,平均每站选取3-4家,
随机暗访了50家
提供密封消毒餐具套装的餐厅。
潮新闻记者发现↓
16站地铁周围一两公里范围内,总会有几家提供密封消毒餐具套装的餐厅。
50家餐厅里,只有一家明确不收费,其余均收费1元或2元,且都不会主动告知消费者是否可以选择免费餐具,甚至有些餐厅只有付费餐具一个选项。
这些餐厅以烧烤店、海鲜店、火锅店以及地方特色菜馆为主,多位于大型商场或车站附近的街巷内。
餐具收费似成行业惯例
有商家称“没得商量”
上周末接到网友爆料后,潮新闻记者先向身边的朋友进行了询问,基本上所有人都遇到过餐具收费的问题。
“有时候打开了餐具,才知道要收费,关键是桌上也没放免费餐具啊!”
“现在大部分餐厅都是扫码点餐了,2元一份的餐具都是默认添加的,不仅删除不了,不选还没法点餐,”
“至少可以说一声或者在菜单上说明餐具付费,让消费者有选择。”
……
12月6日上午,记者第一站来到“湘湖”地铁站。虽然离中午饭店还有一段时间,但地铁站旁的金湖艺境城商业街里的商家大部分已经开门迎客。
在商业街二楼,某地锅鸡店的老板在门口招呼客人,看记者过来,说桌子上有二维码,想吃什么可以扫码点餐。记者扫码后看到,每份2元的餐具与每份3元的调料都是必点,没有选择,更无法删除或取消。当记者问“餐具也要收费啊?”老板只说了一句“是的”。
该店老板还表示,如果觉得单点比较贵的话,也可以在大众点评上购买套餐,里面也涵盖了餐具费。
在金湖艺境城商业街二楼,多家餐厅在提供密封消毒餐具套装时,点餐同样默认选择收费餐具。
走访的第二站是“滨康路”地铁站附近。在不远处的固陵路上,一家农家菜馆内,记者注意到每个餐桌上都摆放着密封消毒餐具套装。该店老板告诉记者:“餐具收费2元,如果点了米饭的话,可以不收餐具费,但是不点米饭的话,餐具费必须收。”
同样的,附近的多家餐厅饭馆也对餐具收费,并且也没有主动询问顾客是否选择免费餐具。
在接下来的各走访站点,只给消费者“使用收费餐具”一个选项的餐厅还有很多。某潮汕牛肉火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之前都是提供餐厅自己的免费餐具,近两天也换成了密封消毒餐具套装,“每套餐具收费2元,因为这一排的商家都是这样做的。”
另一家烤肉连锁店老板也对记者表示,每套餐具他们也要付出8毛钱的成本,收个1块2块,其实也不高。
记者亲身体验维权
监管部门:不能让消费者没选择
12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杭州东站附近的天城路,这里离杭州东站西进站口较近,聚集了很多餐厅,有桐庐菜、衢州菜、火锅、烤肉等。很多短暂停留的旅客选择会在这里吃顿饭,再踏上旅程。
记者随机走进一家桐庐菜餐厅,店员提来一壶热水,并让扫码点餐,随后便走开。
记者注意到,跟大多数之前暗访的餐厅一样,桌子上也只给顾客提供了密封消毒餐具套装,点餐页面也自动帮顾客默认勾选了需付费使用的餐具和纸巾,无法删除。也就是说,如果顾客想喝水或者想继续下单,都需要打开眼前的收费餐具。
在记者下单时,有几位来吃饭的顾客,刚坐下就不自觉地打开密封消毒餐具套装,然后喝起水来,店员全程没有主动告知餐具收费的事宜。最后,记者点了一份蛋炒饭和尖椒炒蛋,加上2元餐具费和2元的纸巾,一共50元。
之后,记者拨打12315和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电话,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投诉。
12月8日下午3点半,记者接到了杭州东站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执法人员接到投诉后去对应餐厅进行了了解,确实,店员没有主动告知餐具收费事项,存在沟通不充分问题,已经责令店主主动致电道歉,并退还多收的不合理费用。
“餐厅应该给顾客选择的权利,而且应该主动告知,而不能只是提供收费餐具一个选项,这是餐厅的义务。”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一般情况下,餐具套装上的“有偿使用 每套2元”字体较小,顾客可能注意不到。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也会让餐厅退还顾客这部分的费用。
不多时,上述桐庐菜餐厅负责人致电记者称:“一般情况下,顾客不想用付费餐具都会主动跟我们说,我们也会更换免费餐具。而昨天由于我们没有提前告知而导致多收了餐具费,是餐厅的工作失误,会进行退还,非常抱歉。”
随后,记者收到了该餐厅负责人退回的2元钱餐具费。
但实际上,此类消费维权毕竟还是少数,很多消费者一般都会碍于面子或者害怕麻烦,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选择不去计较。
杜绝此类情况
还需行业自律与法规的完善
12月6日至7日,记者在走访的两日内发现,有些商家用的是扫码点餐,有的用的是纸质菜单,有的甚至连菜单也没有。
而对于付费餐具,扫码点餐是默认勾选,而纸质菜单和没有菜单的餐厅,消费者更是不知道餐具是否收费。
一个月前,有媒体曾做过一个关于“餐厅收取餐具费合理吗?”的网络投票,参与投票的1.2万人中1.1万人选择了不合理。
而此前,河北石家庄一大学生与同伴在餐厅吃饭时遇餐具收费1元,于是将4套餐具全打包带走。该新闻报道后,更是引起大范围热议。
网络截图
大多数人都反对的“餐具费”
为何会长期存在?
这种类似行业“潜规则”的事情,
能否得到有效监管呢?
▼
杭州东站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在投诉反馈电话中称,商家用密封消毒餐具套装就可以省下洗碗工的费用,他们所以比较愿意用这类餐具。
在暗访中,也有商家向记者诉苦:“我们之前也是提供自己的免费餐具,但有顾客担心不卫生,向我们索要密封消毒餐具套装,所以我们才换的。帮顾客默认勾选这事,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其实消费者在扫码下单的时候,就已经和经营者形成了某种契约合同的关系,如果在下单过程中存在默认勾选并且消费者无法自主取消餐具费用的收费事项,这样的合同条款或者说行为,一定意义上就涉嫌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或使用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告诉潮新闻记者。
北京大成(杭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徐安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餐具收费这事,还挺普遍的。但由于涉及金额较低,投诉的人较少,查处力度不大,所以没有引起大范围的关注。
徐安认为,法律上讲,商家有义务提供免费消毒餐具,因为这是就餐环境的一部分。而且店家不能把收费餐具作为唯一的选择,应当在就餐前告知密封餐具要收费,同时应当免费提供消毒后的卫生餐具。
实际上,早在2007年,中消协就曾明确表态,餐饮企业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消毒合格的餐具,并承担相应的消毒费用,而不得将此转嫁给消费者。但因为《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收取“餐具费”,所以在某些地区这类收费一直存在。
不过也有一些地方条例对餐具收费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明确。《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明确禁止收取消毒餐具费;《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规定,未事先明示告知的,不得收取费用。
徐安告诉记者,《浙江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在收费餐具问题上还比较模糊,要杜绝这种情况,除了行业自律,还需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且不遵守者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