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新疆新闻2月3日电(郑滕兴 李华)火锅是广受各年龄段人群喜欢的大众美食,热气腾腾吃火锅,喜气洋洋迎新年,哈密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在新春走基层的过程中,也结识了一对突破传统经营方式,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客源网络的“麻辣夫妻”。
2月2日下午四点,一走进渝乾老火锅店内,记者就看到老板娘朱文静正在趁着午间休息的时间段准备做直播。
在数字化的时代,朱文静非常重视对新媒体的应用,在2023年十月火锅店即将开业前,她就谋划着通过网络进行营销,但这条道路并没有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
哈密渝乾老火锅老板娘朱文静说:“虽然一开始我就打算通过网络做营销,但其实一点把握都没有的,因为发出去的短视频就没有点赞量,也没有人关注,然后我就开始研究怎么拍摄,然后怎么剪辑,然后不管我下班多晚,我都要把第二天的视频剪辑好。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第一次直播,因为本身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我都觉得快哭了,坚持了半个小时才发现只有三五个人,也没有人互动,我当时其实都有点想放弃了,但是后来想我觉得还是要坚持下去。所以每一次直播之前,我都要提前做准备,然后提前写脚本,后来每一场直播就越来越好了。”
虽然困难重重,宣传效果也不理想,但性格火辣的朱文静凭借骨子里的执着,一直坚持学习短视频制作技巧和直播环节设置,短短三个多月时间,不仅短视频做的越来越专业,在直播的过程中她也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主播。朱文静说:“我们做餐饮的啊,就是也需要这样的新媒体,去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就是想通过我自己的镜头,然后让大家能看到我们的经营理念,还有最新鲜的食材,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让大家有一个就是归属感,然后找到一个在家吃饭的感觉。”
“咱们的生菜用于摆盘、垫盘,所以一定要保证它是非常新鲜的状态。要想呈现完美的垫盘状态,还要把多余的这些帮子全部把它去掉,这样盛在盘里面才能呈现更好的效果。”在朱文静“破圈宣传”做的越来越专业的同时,丈夫李信义也把从短视频和直播中收到的顾客反馈,当做经营过程中的风向标,专注把控细节,提升服务,成为了一个让员工“头皮发麻”的男人。
“咱们做餐饮的,一定要保证我们的菜品质量,这样客人才能吃的放心。”哈密渝乾老火锅员工于艳荣说:“我们李总啥都管,从早上管到晚上,就连我们的服装啊,还有卫生啊,就连凳子怎么摆放他都要管,我们员工看到头皮都发麻。”
如今,“麻辣夫妻”坚持走网络引客路线的决定正在逐渐得到回报,从2023年10月正式营业以来,每天晚上店里的30张餐桌都能坐满,高峰期可以达到八九十桌。朱文静说:“我们从开业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五场直播了,每一场直播都有四、五百个网络订单,引流效果真不错,所以我就觉得我们现在做餐饮的人一定要转变观念。现在新媒体这个平台真的太重要了,所以我们是这样做,才能从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
在一月三十一日最近的一场直播结束后,朱文静以59.1万的线上总成交额,成为当日全国火锅榜第四十一名,也真正让网络成为他们的重要客源地,他们夫妻也谋划着在2024年夏天开一家新店,让更多人获得一份麻辣鲜香的美食体验。
记者手记:“麻辣夫妻”的火锅店通过营销策略上的创新和差异化,成功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和参与,将火锅店的优势和魅力展现给更多人,吸引他们走进店内品尝美食,实现火锅店的火爆盛况。在充满希望的新春伊始,也期待着这对“麻辣夫妻”的火锅店在新的一年里乘着新媒体的东风,让哈密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烟火气。
庆江津将社会综合服务触角延伸至具体房屋
当房屋有了“智能身份证”之后
出行路被其它车挡住,又没有留下联系电话,家住重庆市江津区乾和珑湾小区的王先生,近日出门时遇此状况。只见他不紧不慢地掏出手机,扫描墙上的二维码,链接“警快办”页面后,直接就与车主通话,顺利出行。
“家门口有了公安局制作的二维码门牌,真是太方便了。”被王先生称赞的正是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自主研发、率先投用的“智慧门牌一码通”。如今,在当地,无论是小区还是商铺,这样的二维码随处可见。
独一无二的编码
“‘智慧门牌一码通’以二维码门楼牌为载体,为全社会各领域提供定制化扫码应用服务,实现一码多扫、一码通办。”江津区公安局治安支队基层基础大队副大队长薛丹丹说。
2017年,上级部署开展以标准地址和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信息集中采集工作。为此,江津区公安局投入大量人力,用“两条腿扫楼,一双手登记”的传统方法展开工作,但也显现出数据滞后与不准确等弊端。
于是,该局求索破题之方——“智慧门牌一码通”的思路逐渐成形。“身份证号码给了我们启发,能不能尝试为每个房屋确定一组独一无二的编码呢?”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在江津随处可见的二维码,便是一个个为房屋量身定制的编码。据了解,江津区已在全域制作安装60余万张二维码门楼牌,引导全社会通过扫码自主申报实有单位、从业人员和居住人口信息,拓展数据来源渠道和维度,覆盖了全区实有人口约136万人、87万套实有房屋、4.6万个实有单位、16万名从业人员。
基层社会治理有了“智慧脑”
“现在,我们直接扫描门楼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现场查询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扫码对辖区内的网吧、旅馆、KTV等特种行业开展检查监管。”社区民警陈希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其负责的辖区是典型的“城中村”,面积广,人员分布零散流动频繁。有了“智慧门牌一码通”后,既改变了“靠腿走靠手录”的方式,还让民警真正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
基层社会治理也因此有了“智慧脑”。商铺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的难题,在城管人员冯绪航负责的街道,部分商户总是和城管人员打游击。随着“智慧警务一码通”普及,冯绪航和同事们一旦发现门店存在占道经营等行为,扫码可直接查到商铺信息,首违标记、再违处罚,让执法有迹可循,商户接受处罚也心服口服,占道经营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市容市貌更加干净整洁。
消防救援现场的房屋、单位、人员和设施状况,是关系到救援效果的核心要素,如果靠人力逐户搜索,效率低且风险高。现在,消防干事黄紫恒每次抵达救援现场,只需扫描门楼牌和消防栓上的二维码,房屋结构、场所情况、可能被困人员、消防设施状况等信息一目了然,“能够迅速提供处置灾害警情的关键信息,实现了公安消防之间智能化联勤联动。”
办事窗口如同开在家门口
“扫描门楼牌,就可以完成居住信息自主申报,还可以查快递,交水电费、咨询事项、办理证照、报警求助……”家住江津区双福街道的程静最近成了社区“智慧门牌一码通”义务宣传员。她说,单位的办事窗口如同就开在家门口,带来很大便利。
在薛丹丹看来,“智慧门牌一码通”就像是每个房屋的智能身份证,一户一证,是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效入口,能够真正将社会综合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至房屋这一基本单元。
据了解,江津区公安局接下来将加强深度合作,把二维码门楼牌作为纽带,应用到各部门和各行业,一码打通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今后,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门楼牌,除连接“警快办”“渝快办”办理户籍、交通、出入境等公安业务外,还可办理医疗卫生、民政服务、社保服务等多项便民业务,真正智能覆盖生活全场景。(记者 黄仕强)
来源:工人日报
日从网络上看到一段还原的高清视频:1950年11月28日,中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第五届大会安全理事会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的演说。伍修权控诉说:“(1950年)8月28日,麦克阿瑟将军在他给美国海外作战军人协会大会的演词中,明目张胆地供认,美国认台湾是美国太平洋前线中的‘总枢纽’,是‘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必须控制台湾,以便美国‘用空军控制自海参崴到新加坡的毎一亚洲的海港’。”伍修权还揭露:“早在日本投降以后不久,美国军队即以协助国民党政府‘受降’及‘遣俘’为名开始了侵略台湾的各种准备活动。美国在台湾通过国民党政府所做的,亦正如他在日本所做的一样,首先是把日本法西斯势力及其军事设施全部保存下来。1947年下半年,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之下,原任日本驻台湾总督的长谷川清,及由麦克阿瑟刚从巢鸭监狱释放出来的前满洲重工业会社总裁鲇川义介等等侵华要犯,均由美国庇护前往台湾,参与策划建筑台湾的军事基地,并在美国指挥之下,协助训练屠杀中国人民的蒋介石军队。美国在这个时期内,先后在台北松山机场、台中机场、台南机场和新竹机场建立了它的空军基地及联络电台等设备,并由太平洋十三航空队派出军用飞机,摄取台湾全岛的地形照片,探测台湾地区的气候,军用飞机则常驻于台湾各空军基地。新竹机场原是日本占领台湾时的最大空军基地,日本投降之后,则便成为美国的侵略武装第十三航空队的基地了。”
伍修权点名的“原任日本驻台湾总督的长谷川清”也将台湾当成日本的航母(固定的航空母舰)。
《国民日报》(西康版)1942年4月19日发表《台湾之声——台义勇队长李友邦谈话》。其文略谓:“台湾义勇队总队长李友邦氏近自浙皖返渝,对记者纵谈台湾近况及其对于祖国之热望。据称:太平大洋战(汪按,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台督(汪按,即台湾总督)长谷川清曾谓:台湾全境皆应完全设防,使此岛能自给,并成为固定之‘航空母舰’。因此,一、台湾本岛所有铁路均加设双轨;二、在越南车路乾、(台湾)安平、湾里、七鲲身、嘉义、太保庄、台中、大甲、丰原以及恒春、澎湖等地,均新辟大飞机场;三、自本年起改用志愿兵制度,并强迫台人改用日本姓名;四、凡台民在廿岁以上者,均须在日本义务劳役四年,建筑机场及工事。”
回望历史,细思极恐。设若长谷川清、麦克阿瑟之流贼心得逞,则航母之上安有宁日、台湾民众何以家为?说什么“亲美友日”,糊涂啊!台湾者,中国人之台湾、中国台湾民众家之所在也,岂容成为日、美之航母!
本文作者汪毅夫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
来源:今日海峡
编辑:荆子玉
审核:陈烁、杨熠
来源: 海博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