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28日,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开幕式上,为十大湘菜名县授牌。
它们分别是:汉寿县、嘉禾县、韶山市、衡东县、攸县、东安县、平江县、武冈市、浏阳市、新化县。
这些县市都靠啥出名,特点在哪?这篇文章告诉你。
汉寿县:汉寿甲鱼甲天下,玉臂藕可生吃
说到汉寿,就不得不提到特产汉寿甲鱼,汉寿甲鱼体薄片大,裙边宽而厚,腹内脂肪丰富,体质健壮,爬行灵活,免疫力强,风味独特。吃起来肉质紧实饱满,细嫩鲜美,滋补养生。汤汁浓郁鲜辣,用来拌饭更是极品,一滴都不能放过。
还有白嫩脆爽,清甜可口的玉臂藕,无渣、无丝、多水、脆嫩甜香,适宜生食,厨师用它做成“金蜂归巢、“孔雀开屏”、“玉琢银塔”等各式花色的美味。其次就是湖南人最爱的珍珠烧卖,这种烧卖外皮莹白透黄、润泽光亮,馅心腴滑咸鲜,新煎猪油与胡椒组合成的特殊浓香最惬湘人的口味。
糯米粉里面加水加盐,然后搓成饼状再放入油锅里面炸。“一定要用菜油,炸的时候特别香。”一位大厨告诉记者,炸至色泽金黄,这道毛家滩炸油香就可以出锅了。外焦里嫩,又脆又香。
嘉禾县:闻得嘉禾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嘉禾美食远近闻名,素有“全国吃在广州,湖南吃在嘉禾”美誉。2005年嘉禾县子姜血鸭、血灌肠、红烧狗肉等7道菜被央视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重点推介,2008年被评为湖南十大湘菜产业县。
今年,嘉禾县推出了嘉禾“二十道名菜”:神仙狗肉、子姜血鸭、嘉禾血肠、凌云豆腐……
“闻得嘉禾狗肉香,神仙也跳墙”。嘉禾狗肉以其香浓、味纯、滋补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夹块狗肉放进嘴里尝一尝,不腥不膻,肥嫩不腻,香辣可口,回味无穷。
血鸭口感爽滑、香辣,是嘉禾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佳肴,吃的时候已被炒熟的黏稠鸭血会顺着口舌渐渐化散开来,带有浓郁酒香、味道微辣的鸭肉、饱吸了鸭肉鲜味的子姜丝,微辣带脆,味美亦同。
凌云豆腐采用优质黄豆、手工磨制而成,具有外焦内嫩的特点,无论煎煮,口感极佳。油炸后的凌云豆腐,外表是金皴皱的,像“八十一岁”的老太太,内里是水灵丰满的,似“十八岁”的姑娘,真正的“外焦里嫩”,被称为“8118豆腐”。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建设三十个‘食材基地’、推出五十家‘网红名店’、培育千名‘技艺厨师’,做优做香‘嘉禾一桌菜’,努力将嘉禾建设成为‘湖南美食之乡’。”嘉禾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韶山市:毛氏红烧肉糖而不腻
采用半瘦半肥的猪肉,切成匀称的切状,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毛氏红烧肉,色泽呈金黄,味道糖而不腻。
每年冬至,韶山每家每户熏制的乡里腊肉,配以营养丰富的嫩冬笋炒制,一道冬笋炒腊肉便端上饭桌,肥肉入口即化,十分鲜美。
还有祖国江山一片红、红军长征鸡、干锅将军鸭、毛家双色鱼头……辣是韶山特色,每家每户有一口酸菜坛,酸水系以开水冷却后加食盐、白糖、米酒发酵而成,香气醇厚,将萝卜、黄瓜等切条,或取桃、李及大蒜籽、藠头、豆角、生姜、红辣椒洗净晒至半干,浸入坛内密封,浸泡时间愈久,便愈酸甜可口。便制成韶山百姓家常小菜泡菜辣酱。
衡东县:土菜名县,大快朵颐吃肉
衡东坐落于湖南省东部地区偏南,是湖南省知名的土菜名县。
杨桥麸子肉是传承于衡东县杨桥地区的一道农家特色菜,也是衡东土菜的一道招牌菜。它因浓香、肥而不腻而深受食客的欢迎。加上制作主原料之一的红曲米粉的调配而更显喜庆,故有东方红云的美誉。
将肉煮20分钟,再油炸至肉皮起皱,切成薄片,一碗千层扣肉就大致完成,再在碗中摆放晒干的芥菜,用来吸油脂,味道十分美味、肥而不腻。
“回澜自古赛龙舟,得冠英豪聚酒楼,生肚茶油黄椒焖,香融嫩脆响神洲。”石湾脆肚也是一道不容错过的美食,又名三湘惊雷,用猪肚和黄辣椒制成。这道菜做法考究,其形晶莹饱满,赏心悦目;其色莺绿玉白,亮丽诱人;其味清爽可口、营养丰富。
攸县:米粉、豆腐、香干,香气四溢任你选
攸县美食有攸县米粉,攸县豆腐、攸县香干钵,攸县血鸭,攸县辣椒酱等。
湖南攸县的米粉历史悠久,米粉传承了先人传统制粉方法,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不仅是攸县人的最爱,而且逐渐成为攸县美食的一张对外名片。攸县米粉其口感细腻,爽嫩可口,是当地特色米粉。
要想做出一碗地道清新、鲜嫩、让人食欲大开的攸县烧汤粉,食材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油入锅后配上一勺油辣椒,再用高汤煮开,配上每天早上要购买新鲜的米粉、猪肉、嫩豆腐、猪血和青菜,汤变得滚烫,倒入已经煮好的攸县米粉里才会让烧汤粉更加韵味。
攸县的豆腐名气远扬,攸县香干钵也是很有特色的农家士菜。
挑最生猛鲜活的嫩土鸭宰杀,让鸭血淌入盛了料酒的碗内。鸭子去毛剖腹切块,再就一与生姜、红辣椒、蒜瓣一道入油锅爆炒,然后又加鲜汤焖至快干,最后将鸭血整个儿淋在鸭块上,边淋边炒,再加料起锅。攸县血鸭色美味香、鲜嫩可口,鸭肉异常鲜嫩,无论是下酒,还是送饭,都很不错。
东安县:绝不可错过的一道东安鸡
东安县,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
东安鸡是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安鸡,也叫做醋鸡,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用东安鸡做的各种美食在整个永州都比较出名,受到永州老百姓的喜爱,色泽鲜艳,肉质鲜嫩,酸辣爽口,享有“八大湘菜之首”的美誉。
猪血丸子又称血粑豆腐或猪血粑,是中国湖南省多地都有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做好的猪血丸子有一股浓浓的腊香味,在整个永州都算是比较有名的一道地方美味。
水岭的山羊,放养在群山坡岭的生态牧场,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中草药,吸的是新鲜氧气。皮嫩肉厚,膻少味美,鲜活清爽,不管是炖羊肉还是火锅都是难得的美味。
将水牛花舂成绿色的泥浆糊,再掺些糯米粉和白砂糖,不停地捏、挤、压,做成一个个圆圆的小小的绿绿的糍粑,最后放入大锅里蒸熟,就是被称为水牛花粑粑的美食。
平江县:平江十大碗,古老族宴代代相传
平江十大碗,很有讲究。
第一碗是十样锦,寓意十全十美;第二碗是手撕扣鸡,象征大吉大利;第三碗是墨鱼排骨汤,寓意“年年有余”。
第四碗是酱香肘子,油而不腻,味道鲜美;第五碗是家常水笋,有步步高升的寓意;第六碗是酸辣肚条,酸酸辣辣,口感俱佳。
第七碗是红烧肉丸,它最精湛的地方是“蒸”,在肉丸做好以后放在蒸笼里蒸,必须等轮到这道菜上桌时才夹出来摆盘,然后淋上蜜汁,象征着幸福甜蜜。
第八碗是虎皮扣肉,肥肉经过油炸处理上蒸笼后,吃起来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第九碗是扣鱼,寓意生活富裕;第十碗是三鲜青菜,荤素搭配,最后来一道时令青菜促进消化。
十大碗中,有炸的、有炒的、有煲的、有蒸的,而更深的奥秘是,碗里的内容丰俭由人,每个乡镇略有不同,但十碗菜的数量不能改,这是家家都有能力,人人吃得起的宴席。
此外,平江的小吃也一样出名。
人们说起平江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呀,平江香干好好吃啊!”酱干已是平江美食的一张名片,长寿镇的酱干尤其出名,采用传统卤制与烘烤工艺,制成方寸大小、铜钱厚薄,成品乌黑油亮,口感爽嫩多汁,鲜、嫩、咸、辣还透着一丝丝甘甜的余味。
在平江,还流传一句话:“有天气预报的地方,就有平江人做辣条。”辣条起源于平江,辣条产业无疑已成为平江的支柱产业。平江的辣条以麻、辣、甜为主,吃起来口感非常劲道,采用豆制品、面制品、蔬菜制品及肉类卤制加工制作而成,每种类型吃起来都非常的开胃好吃,味道浓郁。
武冈市:武冈美食知多少,卤菜、米花、卤铜鹅
卤菜是武冈传统地方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清代为宫廷贡品,是清官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卤菜制作极其讲究,以大茴、小茴、桂皮等十几味名贵中药材为佐料,以豆制品、铜鹅、猪、牛肉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工艺,经浸泡蒸煮制作而成,达到色美味香,口感独特的效果。
武冈人有逢年过节制作米花的风俗,米花在民间象征"吉祥喜庆",因它形如"满月"有花,即"圆满发达"之意。又俗称"发(花)物"。它寓意寄托人们的良好祝愿。
米花是用糯米饭制成的,每个米花约1cm厚,由红、白两层组成,上层为红米饭。将做好的米花摆在篾垫或木板上,放在阳光下晒干。白色底层若碎玉铺就,红色面层如玛瑙嵌成,远远看去,像艳丽的花朵,故称之为“米花”。武冈米花中名气最响的扶冲米花,有“法新豆腐鱼塘米,扶冲米花贡朝廷”的美誉。扶冲的米花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米花的,其香脆可口是一方面,更大的特征就是有筋力,就是下了油锅,也是紧紧箍作一团不分散。
武冈卤铜鹅,采用当地出产的名贵中药材,用卤鼎熬制成卤水,将武冈铜鹅肉去骨反复浸煮、凉干而成。其成品色美味香、口感独特,有生津止渴、健脾胃养颜护肤之功效。
浏阳市:“中国蒸菜之乡”美誉
浏阳蒸菜是湘菜中的一道传统菜系,相传起源于明朝,历经500多年发展。以蒸腊菜为主,基本菜品有:干扁豆蒸蜡肉丁、 清蒸火腿肉、剁椒蒸土豆、清蒸土家蜡肉、清蒸鸡蛋、清蒸茄子、清蒸干豆角、清蒸芋头,以及清蒸白豆腐、干豆腐、 黄豆腐、黑豆腐、臭豆腐、白沙豆腐、卤豆腐、清蒸青辣椒等。
浏阳蒸菜做法也颇多,健康、味美、价廉、快捷是它的特点。蒸菜的分量小,最多不过一个吃饭的小碗大小,因此不适合海吃,只能漫漫吃。
吃浏阳蒸菜,得佐上一两个汤,佐水豆腐最好。水豆腐用连夜熬的肉汤冲煮,出锅前撒上一层盐须菜、青葱,放上两片空心菜叶子,火候到好处,柔润爽口,汤为鲜淡。
餐馆的门口摆着几口大锅,锅里放置着高达五六层高的竹篾蒸笼,锅里的水保持着沸腾的温度,每当有客人到店,就会被领来挑选。蒸菜的品种很多,荤的如竹筒蒸排骨、干豆角蒸肉、腊鱼腊肉合蒸、蒸香肠,素的有蒸毛豆、蒸萝卜片、蒸芋头,尽管品种花色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无论是蒸什么东西,小山顶上大都都是一层红艳艳的干辣椒片,要不就是几颗黑黑的浏阳豆豉。
新化县:一碗三合霸王汤,喝出新化的浪漫
来到新化,三合汤是必须品尝的美食,它藏于大街小巷中,香气四溢,让食客赞不绝口。新化三合汤又称“霸王汤”,是广为流传的经典湘菜之一,也是湖南新化的招牌特色菜。
正宗新化三合汤,又酸又辣,伴有浓浓的山胡椒油香,其用料十分讲究,要用公黄牛的肉,母黄牛的血,母水牛的肚,入口又脆又嫩,很有嚼头,酸辣开胃,辛香扑鼻。
三合汤烹调制作严格。一是刀工要精细,二是火工要恰到好处,三是调味品(山胡椒油、辣椒、醋精)要适量。具体做法是:首先用大火高温爆炒牛肉迅速铲出,再分别炒牛肚片(或千页书)和牛血,最后三者合成一起煮沸。
这样做出来的三合汤,融合了牛肉的爽滑、牛肚的弹牙和牛血的鲜嫩,香气袭人、汤鲜味浓、酸辣可口。品尝三合汤不仅可大饱口舌之福,而且可以领略一下梅山文化的深厚和神奇。
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众号指路:夏日最馋这口“贵州酸”,懂行的必去这5家!
进入7月,炎夏正式到来,上蒸下煮,高温高湿。此时若有一碗酸汤下肚,额头冒一层细细密密的汗,浑身舒畅,胃口也打开了。
以酸汤解暑湿抵抗炎夏,是西南地区的智慧。
< class="pgc-img">>饮食上以酸见长的傣家人,擅以酸木瓜、树番茄做酸汤,配上香柳、柠檬增香,吃起来鲜爽无比,格外开胃。
大山中的苗家人更懂得就地取材,山野果子、粮食蔬菜,都能为酸汤添彩。在贵州人的餐桌上,酸汤无处不在,凯里酸汤更是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名声赫赫。
苗家人对酸汤爱不释口,走出大山后,它更让全国味蕾都恋上这口“贵州酸”。
< class="pgc-img">>苗家有童谣“一天不吃酸,呵欠连连叹;两天不吃酸,饭菜不想沾;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一天一碗酸,体壮爬高山。”酸,是贵州人最珍视的风味。
< class="pgc-img">>贵州人嗜酸,最初是迫于长期缺盐的历史。山林潮湿阴冷,常年瘴气弥漫,人极容易患上腹泻、疟疾等疾病导致食欲不振。且整个黔地没有盐脉,高山连绵也运不进盐。
以酸代盐来减少钠离子的流失,同时以酸来中和水中的碱。久而久之,酸,便成为贵州饮食中别具一格的特色。
< class="pgc-img">>▲
大山中的酸,取道自然
贵州的酸,取道自然。新鲜果蔬、田间稻米与自然酵素奇巧组合,成就了一道道贵州特色酸香美味,也成就了贵州美食的底味。
在我们心中“酸”只有一种味道,但在贵州,盐酸、腌酸、虾酸、香酸、臭酸、米汤酸、毛辣酸、酸菜酸、糟辣酸、酸笋酸、酸萝卜酸,数量上碾压了几乎所有地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酸汤。
< class="pgc-img">>▲
酸汤鱼
< class="pgc-img">>贵州酸汤分红、白。白酸汤是由清米汤在酸汤桶发酵而成的产物,酸得柔润,是清亮温柔的白月光。
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后来居上”的红酸汤,野劲十足,是令人惊心动魄的朱砂痣。
< class="pgc-img">>▲
制作酸汤的原料,毛辣果
红酸汤,当地人也叫毛酸汤,是由当地特产的毛辣角(野生番茄)加入辣椒发酵而成。酸汤的制作仰赖原料与气候,非贵州当地不能成。
毛辣角比普通番茄更酸更野更刺激,贵州种类繁多的辣椒让酸汤的辣味更有层次,木姜子则为酸汤带来类似柠檬与姜的香气,一碗酸爽刺激的酸汤下肚,瞬间灵魂一振。
< class="pgc-img">>▲
酸汤鱼
酸汤的世界很大:酸汤牛肉、酸汤猪脚、酸汤肉圆、素酸汤......一切食材皆可酸,但唯有酸汤鱼是贵州名片。
土灶铁锅,爆香姜、辣椒与糟辣子,倒入发酵的酸汤,放入黄辣丁或稻花鲤,加盐调味,最后撒上稍微捣碎的木姜子,爽气的一锅酸汤鱼就可以上桌了。
配上自家酿的米酒,喝一碗酸酸辣辣的汤,出一身细细密密的汗,舒坦!
< class="pgc-img">>▲
丝娃娃配一勺酸汤
丝娃娃也离不了酸汤。手掌大小的面皮,犹如襁褓一样裹上豆芽、海带、芹菜、黄瓜等丝状素菜,淋上一勺红酸汤蘸水,就收获了贵阳女孩的芳心。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一碗酸汤下肚,祛湿解暑,这才是真正的炎夏“续命水”。
< class="pgc-img">>从前说黔菜是“大山里的菜”,如今贵州味道早已走出十万群山,遍地开花。想喝一口地道的贵州酸汤不必去贵州,同样的酸爽味道,在上海也能吃到。
01 山石榴·贵州菜
推荐菜:酸汤鱼、花溪牛肉粉、宫保板筋
地址:莫干山路600天安千树广场L6-06五楼(天安千树店,另有其他门店)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1:00-14:00,17:00-21:00
< class="pgc-img">>▲
天安千树店,苗寨蜡染元素
图源:山石榴·贵州菜
跟米其林“沾亲带故”的贵州菜,只此一家。连续两年获得米其林餐盘奖推荐,山石榴贵州菜,可称“黔菜之光”。
虽是从贵州山里走出来的黔菜餐厅,氛围却不输任何一家bar。几家门店各有性格,丰盛里店的露台、七宝店的石榴花吊顶、天安千树店的蜡染银饰,展现的都是异彩纷呈的黔地文化。
< class="pgc-img">>▲
凯里酸汤鱼
酸汤鱼每桌必点,毛辣果做的红酸汤跟粮食发酵的白酸汤是在凯里发酵好再运回上海,大师傅再按比例调和,加番茄、糟辣椒、青花椒等佐料煮成酸汤,是从贵州山里带回来的味道。
< class="pgc-img">>第一口汤总能激得人瞬间醒神,和店员混熟了才知道,酸汤鱼上桌前,要淋一勺热猪油、一勺木姜子油,浓烈的香气就来源于此。不急着吃鱼,一碗酸汤下肚,额头冒了细细密密的汗,才是鱼该登场的时候。
< class="pgc-img">>▲
酸汤鱼必配糊辣椒蘸水
江团鱼片成大片,放进烧好的酸汤里滚几滚,滑又嫩,省了择鱼刺的麻烦。吃的时候要配一碗来自贵州苗岭的糊辣椒蘸水,鱼肉放进去滚一圈再下嘴,酸辣中带一股焦香气。
< class="pgc-img">>▲
宫保板筋
还有一道宫保板筋,人人都觉得新鲜。不同于嚼劲十足的牛板筋,这菜用的猪板筋,是长在猪里脊下面薄薄的一层膜,十分稀有,口感嫩中带糯。
大方县的鸡爪辣,皮皱细长,看着红艳吓人,味道却只是微辣,香味极浓。辣椒一定要足量,吃的时候要用筷子上下翻找,在辣椒里找板筋,乐趣十足。
02 毛辣果Maolago
推荐菜:酸汤鱼火锅、滴滤酒
地址:复兴西路100-2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7:00-22:30
< class="pgc-img">>▲
一楼的毛辣果酒吧
< class="pgc-img">>▲
二楼的毛辣果火锅餐厅
图源:OHA family
以酸汤原料“毛辣果”命名,充满山野属性,但在认识毛辣果这家餐厅前,从没想过酸汤火锅能这么“潮”。
毛辣果背后的OHA集团曾成功打造了BAR NO.3和Dead Poet,这家店气质自然错不了。复兴西路上占据三层空间,一楼酒吧提供餐厅自制的滴滤酒,二楼火锅主打贵州酸汤风味,三楼露台把氛围感拉满。
< class="pgc-img">>▲
毛辣果的菜,总能刷新人们对贵州菜的认知
好朋友洋芋粑 配柿子色拉
图源:OHA family
若是朋友聚餐,大多是冲着酸汤火锅来的。酸汤鱼、酸汤牛肉、野生菌肉饼、干锅带皮牛肉四种锅底,每一种都是来自贵州的味道,也为这家略显时髦的店带来一点“野”。
< class="pgc-img">>▲
酸汤鱼火锅
图源:李古怪
最推荐的是酸汤鱼火锅是镇店之宝,配着青花椒、香茅、青美人椒、新鲜山奈和鱼香菜扎成的草束,十分有趣。
生鱼上桌,浸在酸汤里,稍显豪迈。小火慢煮,酸汤的味道经过缓慢的时间,劲酸与小甜、小辣都回应在鱼肉中。
< class="pgc-img">>▲
波热菠萝蜜
图源:OHA family
也不妨试试他家自制的滴滤酒,用水果、蔬菜和香料汁加上自制风味基酒,经过澄清、过滤与微发酵,不仅在风味上更加饱满细腻,触感上更是轻盈优雅,很是值得一试。
03 黔香阁
推荐菜:酸汤乌江鱼、酸菜炒汤圆
地址:虹中路527号(虹桥店,另有其他门店)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1:00-22:00
< class="pgc-img">>▲
位于陆家嘴的黔香阁·雲
图源:黔香阁·雲
上海人了解贵州菜的窗口,多半是22年前创办的黔香阁。它将贵州菜带出大山,直至现在,在上海想吃一口正宗贵州菜,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他家。
< class="pgc-img">>▲
贵州酸汤乌江鱼
图源:黔香阁
招牌酸汤鱼,用的是黔地特产乌江鱼,生于潮汐之间,刺少、肉嫩,鱼肉宛如蒜瓣,晶莹剔透。浸在一锅红艳艳的酸汤中,酸中带辣,威风凛凛。
< class="pgc-img">>▲
酸菜炒汤圆
图源:黔香阁
最爱的还是酸菜炒汤圆,算是汤圆界的隐藏菜单,把汤圆炸得外皮焦香,再和酸菜、辣椒、花椒一起猛火爆炒,一气呵成。外皮是椒麻酸辣,酸菜爽脆,咬开后,黑芝麻馅一涌而出,满口香甜软糯。
04 1877·黔
推荐菜:凯里酸汤汆象拔蚌、肠旺面
地址:虹中路527号
营业时间:11:00-22:00
< class="pgc-img">>1877·黔,是黔香阁的升级版,也是李建忠先生潜心研究黔菜22年带来的新作,也是如今贵州菜的“王者”。古色古香的建筑韵味,还有许多非遗文化展品,感觉像参观了一个小型的非遗馆。
< class="pgc-img">>传统黔菜、创新黔菜、海派黔菜、非遗黔菜四大类,八大辣、三十六味辣艺......在这里除了能吃到刷新人们认知的贵州菜,还能最直接的感受到贵州的文化和传统技艺。
< class="pgc-img">>▲
非遗凯里酸汤汆象拔蚌
图源:1877 黔
酸汤鱼常见,但用凯里酸汤搭配象拔蚌,就令人耳目一新,称得上“酸汤顶配”。
毛辣果、辣椒经过4个月天然发酵,制出香气浓郁的凯里苗家酸汤。搭配白嫩爽滑的象拔蚌,酸辣与爽脆交织,就像山野与大海的交汇。
05 多彩贵州黔源贵州菜
推荐菜:酸汤鱼、酸汤豆腐圆子
地址:同济联合广场E座2楼208(新址)
营业时间:11:00-14:00,17:00-22:00
< class="pgc-img">>▲
多彩贵州的酸汤鱼
最后推荐的这一家,与前面几家店的调性格格不入,这是名副其实的“苍蝇馆子”。老店又小又隐蔽,挤在大厦三楼的最里边。店里找不出任何一个可以拍环境的角度,连带室外的餐位,桌子也不过6张。
但它却是贵州朋友强推的店,打动我们的方式很简单:“每次想家都会去”。
< class="pgc-img">>招牌酸汤鱼自不必说,在他家还能吃到外地很少见的豆腐圆子,用的是当地人的神奇发明——酸汤豆腐。
不同于常规的卤水、石膏点豆腐,贵阳酸汤豆腐是用自然发酵的豆子浆水为豆腐定型,取之于斯用之于斯。豆腐略带酸味,口感绵密劲道,风格独树一帜。
< class="pgc-img">>把酸汤豆腐捏碎调味,挤成丸子下锅炸,就成了贵阳名吃“豆腐圆子”。外皮炸到干脆,咬开是蜂窝状的疏松孔隙,劲道弹牙,细品又绵润。裹着折耳根、酸萝卜、煳辣椒蘸水吃,十分过瘾。
小店最初开在四平路上,又搬去大学路附近,后又回到彰武路,几经辗转。我们联络到老板,据说他们在筹备同济联合广场的新店,预计8月就会和老朋友们见面。
责编:Hattie
编辑:Ruka Pheobe
摄影:VC
部分图源网络
遍三县六区,探秘豫章美食。近日,“登场皆为英雄,寻味南昌美食”达人探店B组成员走进南昌进贤县,继新建区和安义县后,开启了又一场寻味之旅。从市井街巷到乡间农家,柚子皮烧老鸭,香辣牛脚、筒子骨烧鱼头、红烧腊鸡等一道道进贤美食以独到的搭配、独特的风味让达人们眼前一亮,舌尖一新。
此次达人探店活动是“登场皆为英雄 寻味南昌美食”南昌旅游名菜、名点、名店宣传推广活动暨南昌旅游名菜、南昌特色餐饮旅游饭店评选活动的一大亮点。活动邀请媒体代表和自媒体旅游博主共20位达人,分组探店南昌市三县六区(含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湾里管理局)的36个美食品鉴点,通过他们的寻味之旅,让更多网友了解南昌的美食文化,感受英雄城魅力。
本次探店团的第一站来到进贤县的新百味食府。作为新百味食府的招牌菜,柚子皮烧老鸭首先俘获了达人们的味蕾。经理刘俊介绍,这道美食的特色就在柚子皮“别有文章”,这种本地柚的柚子皮被进贤人视若珍宝,柚子肉却因平淡涩口反被弃之不食。烹饪的过程中,柚子皮能为老鸭去腥增香,让鸭肉更加细嫩,而柚子皮吸收了老鸭的鲜香,肉味浓郁。两道食材的相互成就让食客分成了“柚子派”和“老鸭派”。达人“辣椒很哇塞”认为自己是“柚子”派。“柚子皮薄而不苦,筋道且脆爽,堪比萝卜皮,充分吸收了老鸭的鲜香,无论口感还是味道口感都堪称一绝。”她说。
柚子皮烧老鸭
店内另一道特色菜——军山湖白鱼也获得了多位达人的赞誉,军山湖是进贤县最大的淡水湖泊,其清澈的水质孕育了肉质紧实、鲜嫩弹滑的白鱼。以独家秘方腌制白鱼,再用菜籽油炸至金黄,外脆内嫩,香气突出,成为新百味食府的另一道标志性美味,吸引了远近食客前来品尝。
进贤的老街巷子里,也有一家“老街巷子”。大家对老板艾侄成一口地道的进贤话微微费解,却用舌尖领会了艾老板的表达。达人“酸菜美人鱼”在品尝了店里香辣牛脚后竖起大拇指:“经过长时间炖煮后,牛脚的肉质和筋质融为一体,软烂入味,搭配鲜香辛辣的调料,口感层次更加丰富,让人忍不住就多尝几块。”
从老街到农家,寻味不停。本次探店团的第三站是农家·鱼头王饭店,在厨房的灶台前,有着20年烹饪经验的老师傅徐志强热情地展示了店里的招牌菜——筒子骨烧鱼头。这道菜以筒子骨熬制的高汤作为基底,融合新鲜雄鱼头的自然鲜美,经过长时间的煎炖,使鱼头肉质更加鲜嫩,成品汤色鲜亮金黄,硕大鱼头如海中岛屿般漂浮中央,鲜香扑鼻,让人食欲大开。
筒子骨烧鱼头
一锅鱼头上桌,达人“小样er”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汤送到嘴里,品咂片刻,她赞叹地说,鱼汤浓而不腻,鱼头的香和筒子骨的香相互衬托,富有变化,味厚而不过激,十分下饭,浇两勺鱼汤能吃上一大碗。
还有许多进贤美食“提鲜”了这次寻味之旅,如红烧腊鸡、乡下猪血、农家煎薯粉等。达人在品鉴美食的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进贤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美食创新精神,进一步了解了进贤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达人们纷纷表示,会将这些宝贵的美食和文化体验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和更多网友分享,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进贤,感受进贤美食的独特魅力。(张震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