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年,一个四川男人,到处找人借钱,好不容易借到了6万块,在成都百花潭附近成立了谭鱼头火锅店。
10年后,44岁的他揣着20亿身家,登上胡润餐厅富豪榜,从农村穷小子,摇身一变成大富豪。
他就是谭鱼头的创始人:谭长安。
< class="pgc-img">(谭鱼头创始人,谭长安)
>然而,今年5月1日,谭鱼头公司名下的49个商标专有权,被挂在拍卖平台,明码标价公开拍卖。
谭长安哭诉道:“我窘迫的时候,包里连一块钱都没有。”
年轻时,谭长安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枪林弹雨中,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人到中年,他创业开火锅店,成功逆袭为大富豪。
如今58岁的他,却从峰顶坠入深渊,身背负债,落魄无比,众叛亲离,无人理会,想东山再起,却困难重重。
堂堂身家过亿的大老板,为何混得如此下场?
< class="pgc-img">>1963年4月,谭长安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的一个农村家庭。
那时候,大巴山区,家家户户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穷,谭家也是一样。
谭长安经常饿着睡觉,睡不着就起来咬着粗布,幻想自己在吃面皮,这样才能睡得着。
< class="pgc-img">>读初中那会,别人两眼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而谭长安两眼冒金星,上课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有一个感觉:饿。
喝一碗有米的粥,吃一盘有油水的菜,成了谭长安儿时最大的梦想。
“基本哪里有得吃,我就去哪里。我本身胆子也大,只要是有差价的东西我就会去捣腾。”
为了生存,十一二岁时,谭长安通过旁门左道,跟着大人倒卖布票,卖过化肥、胶卷,也曾摆摊给别人修风车。
17岁,谭长安听说,当兵包吃住,他心想这工作不错,比待在这小山村里强太多了,于是,书也不读了,一头扎进部队里。
17岁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谭长安一当兵,天生自带的血性就爆发出来了,把生死抛在脑后,不管不顾往前冲。
谭长安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受过伤,也亲眼目睹战友倒在血泊里。
但是,那时他没有太多的悲伤情绪,反倒觉得这是为国捐躯,特别值得。
< class="pgc-img">>当时,身在战场,谭长安只有一个念头:打敌人,扛着大刀就往前冲,“怕”字在他的字典根本不存在。
每次上战场时,大家都得写一份绝命书,表明自己甘愿牺牲性命,为国效力。
在绝命书里,他们清清楚楚交代自己的遗愿,甚至让家人帮忙还清债务。
写完,签字画押,笔一搁,喝两口小酒,大刀大枪一扛,就奔赴战场了。
他们每个人的兜里,都会塞着一个大塑料袋,如果有谁牺牲了,那就是他的“临时棺材”。
当兵8年,谭长安扛过一些战友回去,每次听着肩上的塑料袋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时,他总会想,什么时候轮到自己,躺在里面。
幸好,谭长安这副肉身之躯,躲过了敌人的子弹,逃过了追杀,成功保住小命。
1988年,由于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表现出色,谭长安被调到云南军区通信处工作。
< class="pgc-img">>谭长安还因此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被送往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学习计算机。
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命,谭长安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他拿出了百倍的努力学习。
因为英语不好,谭长安拿出积蓄,报了个班,白天跟着老师学习计算机,晚上上夜校补习英语,早上五点起床,在宿舍楼前大声读英语。
他知道,只有付出更大的努力,比别人多花百倍甚至千倍的精力,他才能赢回之前浪费的时间,走在别人前头。
那时,计算机还是稀奇玩意,谭长安已经学得炉火纯青。
结业之后,他还与同学们一起,搞了个办公自动化网,托他们的福,通信处很早就实现了网络办公。
1990年,谭长安调离了云南,到西藏军区驻川办事处工作,计算机就被搁置下来了。
< class="pgc-img">>会计算机,一直是谭长安的骄傲,他甚至大放厥词:
“要是当初我下定决心搞网络的话,那今天的首富我相信就不是丁磊,而是我谭长安了。”
在西藏待了7年,1997年,谭长安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四川一家航空公司上班。
习惯了折腾的谭长安,觉得自己一身本领,这里这么小,哪容得下自己这尊大佛?
于是,在航空公司混了一个星期,谭长安就辞掉工作,决定下海创业。
< class="pgc-img">>创业的契机,来自于自家弟弟。
弟弟退伍后准备开一家面馆,钱不够,找谭长安借一点。
当时,谭长安觉得,弟弟是外行,这面馆肯定开不起来,但碍于兄弟情面,谭长安还是把钱借给了他。
可没曾想,弟弟的面馆生意火爆,经常请大哥上店里免费尝面。
< class="pgc-img">(谭长安与周润发等明星合影)
>谭长安吃在嘴里,馋在心头,看着弟弟赚得盆满钵满,谭长安心里也开始躁动不安。
但自己出来单干,能做什么,谭长安一点头绪都没有。
有一天,有几个朋友从外地过来看他,谭长安带他们吃了成都最有名的鱼火锅。
很快,一群人就把鱼火锅解决干净了,可平时胃口大的谭长安觉得没吃饱,在扒拉火锅找鱼肉吃时,也顺口把鱼头吃了。
这一吃,谭长安瞬间来劲儿了,他突然想到,“成都随处可见的鱼火锅,怎么也没见人专做鱼头火锅?”
商机主动找上门来,挡也挡不住。
1997年,谭长安拿出5000块转业安家费,再东拼西凑借来6万块,租下了成都百花潭附近的一家店铺,开起了“谭鱼头火锅店”。
< class="pgc-img">>不过,刚起步的谭长安不太走运,火锅店刚开张,媒体就爆出,火锅行业的火锅底料不干净,谭长安的店无辜受到牵连,生意不好。
同行都识趣地关门大吉,但谭长安岂是平庸之辈?他偏要努力一把。
大家担心汤底卫生问题,那我们就一条龙服务,从汤底到厨房卫生,全部整改。
在红油火锅底料满天飞的时候,谭长安推出一次性清油火锅底料。
除此之外,谭长安将厨房透明化,四面都使用透明玻璃,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干净的厨房。
谭长安甚至打出招牌:鱼头现宰,锅底现炒,保证您的鱼头火锅绝对新鲜。
< class="pgc-img">>谭长安一顿操作猛如虎,很快就在成都火锅里杀出重围,火锅店的生意火爆。
顾客从早排队到晚,一张座号曾经被炒到30块。要知道,1997年的30块,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一两百块。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负面新闻帮了谭长安一把,一方面给他提供了经营思路,另一方面还间接给他的店免费打了广告。
当时新闻都在曝光成都火锅,这就给大家形成一种定势思维:红油锅底不干净,谭长安的“一次性清油锅底”自然就受到热捧。
一年间,谭长安就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 class="pgc-img">>喜新厌旧是人们的天性,当隔壁开起了烧鸡公煲时,顾客就抛弃了鱼头火锅这个旧爱,去找新欢。
谭长安当下决定,转战北京,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1998年6月,谭长安在北京东直门开了第一家省外分店。
之后,谭长安疯狂扫荡北京餐饮市场,以8天开一家分店的速度,将谭鱼头的旗帜插遍整个北京。
谭长安更是琢磨出另一个商机,他建立连锁加盟的模式,将自家品牌、技术、管理等无形资产资本化,他出技术、管理,别人出钱自己开店。
这样,谭长安不花一分钱,就能占有一定的股份,可以说,谭长安表面在开店,其实在靠资本运作赚钱。
< class="pgc-img">>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句话谭长安同样适用。
进军北京后,谭长安觉得自己不够京味,可能很难融入北京,于是邀请作家麦天枢为终身顾问,请他帮忙包装自己。
通俗来说,就是立人设,在麦天枢的包装下,谭长安拥有了良好的形象。
< class="pgc-img">>在员工面前,他就是亲民体贴的好老板;在顾客面前,他就是靠谱诚信经营的好店家。
谭长安甚至开始读书,用书香气熏陶自己,谭鱼头也沾了沾光,变得更加高端上档次。
不得不说,谭长安这个终身顾问请得值,在店面设计、招牌打造,以及个人形象塑造上,终身顾问全都包了。
再加上谭长安自身的管理,双管齐下,谭鱼头发展速度惊人。
扎根北京后,谭长安又开枝散叶,逐步往周边地区发展,不到3年时间,就在全国各地开了共89家连锁店。
2000年,流传着一个段子,那时一下子冒出几十个百万富翁,别人靠近一闻身上的味道,马上明白:“谭鱼头出来的”。
< class="pgc-img">>那年,谭鱼头年营业额突破3亿,7年后,谭鱼头收入直飙8亿,总资产达到100亿,成长速度迅猛。
2007年,谭长安开店10年,以20亿身家登上胡润餐厅富豪榜,谭鱼头成为知名的火锅店,名声大噪。
这时候,谭长安躺在金钱堆上已经飘飘欲仙了,他开始谋划上市,争取赚更多的钱。
为了上市,谭长安跑到香港开分店,香港的分店全部都是以上市的标准来做,万事俱备,只等东风一吹。
在香港守株待兔两年,2009年,谭长安终于等到机会了。
当时,有家食品公司申请清盘,谭长安一想,正好可以借壳上市。
对于拿下它,谭长安觉得很有胜算,没什么竞争对手,于是准备以2.38亿投标。
结果,猪队友引来了一批神对手,合作伙伴在还没中标之前,就出去吹嘘,说谭鱼头必能拿下,并跟大家透露了自己的报价。
< class="pgc-img">>底牌一亮,立马变成香饽饽,餐饮同行纷纷挤破头,一起来竞争。
最后,谭鱼头输给了别人,没能如愿借壳。
2011年,不服输的谭长安决定再搏一次,打算以2亿多港元收购维奥集团,结果被中国铀业发展公司成功截胡。
到手的鸭子又飞走了,两次借壳失败,让谭长安倍受打击。
越是到不了手的东西,就越能吸引人,谭长安决定,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推动上市。
这时,正好有家风投公司找上门,想跟谭长安合作,对方说出资2000万美金,谭鱼头只需要3年内达到营收目标,就能成功上市。
谭长安同意了,两人签下对赌协议。
他以为对方是救世主,然而他不知道,他现在每走一步都是在悬崖边上跳舞。
协议签完,对方说现在资金周转困难,手头上只有500万美金,能不能先投500万,之后只要谭长安一发话,他立马把剩下的1500万补上。
谭长安觉得没问题,收下人家的500万美金,就开始干起来了,疯狂投钱开店。
< class="pgc-img">>结果,排面有了,剩下的1500万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连人都联系不上。
这下,谭长安才清醒过来,自己被耍了,想玩资本那一套,结果反被资本玩。
这事还没收拾完,自家弟弟那边又出事了。
< class="pgc-img">>当时,弟弟借钱,谭长安给他作担保,结果弟弟还不上,做大哥的就遭殃了。
2013年,距离他登上富豪榜,刚过去6年,谭长安被告上法庭,要求还清1720万元债务。
谭长安还被人薅走1500万美金,眼下他哪给得出这1720万?
谭长安信誉受损,银行贷款也贷不上,这时,谭鱼头由于扩张太快,经营跟不上,资金链断裂,一下子陷入债务危机。
< class="pgc-img">>从2014年开始,围绕在谭长安身边的,不再是一批又一批的顾客,而是一张又一张的法院传单、还债通知。
昔日的辉煌,一夜之间夷为平地,谭长安看着自己的商业帝国,一点点在自己面前倒下。
2016年,谭鱼头资不抵债,只好申请破产,谭长安被列入失信名单,成为老赖。
2020年8月,谭长安卖掉了成都的最后一家谭鱼头,一切归零。
自己亲手建立的辉煌,也断送在自己手上,作为当事人,谭长安感慨地说:
“如此庞大的餐饮体系,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轰然倒塌,震惊了餐饮界,也震惊了我自己。”
但百亿资产是如何被自己挥霍掉的,谭长安自己心里清楚。
谭长安的赌性不仅仅用在开店上,也在赌场上。
据报道,谭长安的名字曾出现在某追债网站上,要求还回2000万元赌资。
谭长安一旦在赌场得意时,他就大方地散尽家财,赢了10万,他就阔绰地给周围的人分20万,所以大家都喜欢聚在他身边。
对员工也特别大方,员工的衣服、鞋子全是谭长安一手包办,一年光给手底下的员工买衣服就需要花几百万巨款。
那时候,谭长安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朋友很多,店面赚钱,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然而,大风一刮,摇钱树再也摇不下钱了,大家一哄而散,全都没影了。
谭长安成了孤家寡人,只能躲在香港,度日如年。
他表示,自己窘迫的时候,全身上下掏不出一块钱,坐不了飞机,买东西都需要跟别人砍价,一件衣服穿三四年。
< class="pgc-img">>今年5月,谭鱼头名下的49个商标专有权在拍卖平台挂牌出售,最后被人用1510万买下,谭鱼头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就在大家以为,谭长安再也折腾不了时,今年58岁的谭长安再次带着“谭滋鱼”强势回归,杀回市场。
他也开始拍短视频,在平台上讲述自己创业的沉浮历史,获得了不少关注与支持。
对于自己品牌被拍卖,谭长安自信地回应:“配方还在我手里。没有谭长安,拿到谭鱼头的商标也等于零。”
他相信,自己这次绝对能东山再起,谭鱼头的辉煌一定会在谭滋鱼再次显现。
< class="pgc-img">>他在媒体面前夸下海口:“现在要做得好的话,应该比以前做得更大。”
这次,谭长安是否真的能力挽狂澜,再打一次完美的翻身仗,需要打个问号。
如果他没有改掉自己的赌瘾和挥霍的作风,成功的可能性需要再打50%的折扣。
谭长安是个硬汉,敢打敢拼,这一点不可否认,但错把商场当赌场,这很不可取。
对赌确实能快速拉来投资,但高收益的背后,也有着高风险,赌赢了,是天堂,赌输了,只能摔得粉身碎骨。
对赌玩的不是实力,玩的是心跳,如果玩不起,还是踏踏实实做生意,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
戒掉赌瘾,别在商场上玩赌场那一套,或许我们真的能再看谭长安辉煌一回。
现在,他的人生已经开启了全新的一幕,是东山再起,还是逆袭失败,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觉得,谭长安还有机会翻身吗?
年以来,不少火锅品牌因加盟店出事而频上热搜,加盟模式愈发失控。
然而呷哺呷哺董事长贺光启却在近日表示,要开放内部加盟合伙……
加盟改良派、坚守直营派,各种新连锁经营模式“大乱斗”。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近日,一直走直营路线的呷哺呷哺宣称,下一步要开放内部加盟合伙制。
贺光启表示,“会向店长开放一些红利给分红,如果区域经理和大区经理分管的10家店获利,分管负责人就会获得分红,用这种方式让他们更好更用心地将门店经营管理好。”
这让餐见君着实吃了一惊。要知道,今年不少火锅品牌的加盟店都出事儿了。“扫帚捣制冰机、鲜鸭血不含鸭血成分”、“一女子劝阻吸烟被邻桌泼不明液体”、“某明星火锅‘塌房’事件”……
< class="pgc-img">▲今年有多个火锅加盟店出事
>尽管加盟店频频出事,走加盟模式的品牌依然数不胜数,餐见君整理了一部分走加盟路线的火锅品牌,如图。
< class="pgc-img">▲部分走加盟路线的火锅品牌
>其中,加盟模式的开创者重庆小天鹅,已于2014年被联想旗下的弘毅基金收购;鱼头火锅的巨无霸谭鱼头于2020年倒闭,2021年5月初,旗下49个商标被拍卖到1510万,近日,因竞拍者未支付而流拍;孔亮鳝鱼火锅也几近凋零……
如此看来,不少走加盟模式的早期弄潮儿结局并不算好,一些新晋明星品牌也因加盟店而负面缠身,但模式无对错,只有管理有高低。
< class="pgc-img">>各大“加盟改良派”如何拉回失控的马车?
事实上,现在的“加盟改良派”们正在努力勒住失控的马车,试图将其拉回正轨。
< class="pgc-img">▲单店加盟模式 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供货模式掌控核心食材及配料
供货模式算是“加盟改良派1.0”。对品牌方来说,该模式不仅能收加盟费(也有不收取的)、管理费,还能通过核心食材持续管控加盟商。
目前很多火锅品牌都是供货模式或是其优化升级版:如进一步提供选址服务、开业培训、后续经营指导等。
德庄、大龙燚等品牌都属此类。以大龙燚为例,品牌方在加盟店开业的前、中、后期持续提供支持,“开业前(准加盟商)要在总部培训一个月,考核合格才能开店,提供选址、15天开业支持、季度巡店指导培训、运营培训等服务,还有具备独立研发及稳定生产的供应链支持。”
目前,大龙燚已有200多家直营+加盟门店,还推出了小龙燚、如在蜀等子品牌,在2020年中国火锅十大品牌榜上,以915.9的品牌指数排名第六。
>>托管模式让投资者做甩手掌柜
这几年,对品牌管控力度更强、更能统一管理的模式——托管模式悄然流行起来,算是“加盟改良派2.0”。
有品牌也称之为联营、合作等,不一而足。本质上,这可被认为是供货模式的终极升级版:投资者独立出资,由品牌方全权进行门店的食材、运营、人力、供应链等方面的管理,投资者相当于甩手掌柜。
大龙燚商学院院长刘好认为,托管模式对总部和合作伙伴来讲都是很好的事情,但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招人难的问题,特别是优秀的管理人员,远程管理在费用和精力上会拖累总部。
“希望是趋势,但我认为不会成为趋势,可以成为辅助管理方向的一种,如门店有需求,会提供托管服务。”
小小河边鱼的部分门店就有采用托管模式,不收取加盟费,每年收取2万元运营服务费,除去各种经营成本,其余都是被托管门店的投资者的净利。
“托管模式是从去年3月开始尝试,今天3月正式推出运营的。目前采用托管模式的几家门店,在会员、复购及顾客满意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比于托管前,泰州店的营业额翻了两倍,沭阳店的营业额每月都在10%-20%的增长。有门店老板认为,应该早点推行的,那样就能开更多店。”小小河边鱼事业部总经理王方如此表示。
他认为,之所以推这个模式,有三个原因:
1、降低加盟商的投资风险;
2、吸引有投资能力但没有经营精力和时间的投资者;
3、降低餐饮小白的经营难度。
同时他也表示,“不能说托管模式是未来餐饮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在企业发展的某一阶段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特别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后期阶段。”
>>合营、类直营模式越发向直营靠拢
如今,加盟模式向直营模式靠拢的趋势愈发明显。合营、类直营模式(也有叫合作模式)也渐渐多了起来。
这两种模式可谓“加盟改良派3.0”,距离直营只有一步之遥。跟以上“改良派”们最大的不同的是,它们的品牌方会占据加盟店一定的股份。
因为有直接的利益捆绑,让每一个加盟门店盈利就成了品牌方和加盟店的共同目标,不会出现直营店不惜成本打造火爆门店,只为吸引加盟的现象。
额尔敦有推出合作模式,其上海分公司副总毕女士曾表示,“我们会与意向投资者协商占股比例,并提供锡盟羊肉等核心食材的支持。”
< class="pgc-img">>“直营派”占据火锅头部
有人3年开店500+,有人重拾加盟合伙制
一个赤裸裸的事实是:在“加盟改良派”大刀阔斧做改革的同时,头部火锅品牌全部是直营模式。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均已上市港交所,各自门店数均已突破1000+,坐稳火锅界前两把交椅。巴奴曾在2009年砍掉加盟,全部改直营模式,虽然只有85家门店,却轻松年收一二十亿。
>>直营合伙化
有意思的是,以往的纯直营模式也开始向加盟派“取经”,出现了直营合伙化的趋势。
比如江西的季季红,采用51%绝对控股的方式开拓直营店,吸引投资者。“投资者只参与投资和分红,不参与经营管理。”目前也有200多家直营店;
发迹于济南的半天妖,自从张一山代言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短短3年,就开出了500+直营连锁门店。经证实,其中也有不少门店采用的就是合伙模式,不少的店长就是门店合伙人。
还有就是呷哺呷哺,不久前,贺光启刚刚宣布将开放内部加盟合伙制,这或与其今年的盈利下降,股价大跌有关。
总结
整体来看,“加盟改良派”们越来越向“直营派”靠拢,部分“直营派”也开始从“加盟改良派”吸取经验。
但不管何门何派,自建供应链已成为有实力的火锅品牌的共同选择。比如海底捞,已经打通火锅全产业链,除海底捞外,还为九毛九、西贝等200多家连锁餐厅提供新鲜食材的供应链支持。大龙燚也有自己的供应链,除了给大龙燚和如在蜀提供服务外,还服务于马路边边、集渔等品牌。
< class="pgc-img">▲海底捞已打通火锅全产业链
>此外,除了在主品牌上纵向扩展,不少火锅品牌还会横向扩展多个副牌或子品牌,进而形成多元化品牌连锁矩阵。如海底捞的炒鸡等10余个副牌、呷哺呷哺的湊湊、九毛九的怂火锅、大龙燚的小龙燚和如在蜀……
匹配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今,不论是“加盟改良派”们的各种改良模式,还是“直营派”的直营模式,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你认为哪种模式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跑出一匹黑马?欢迎留言。
一假期,曾把海底捞“甩好几条街”的火锅店,彻底凉了!最值钱的商标遭拍卖,这意味着创始人难以东山再起。
这家火锅店的名字叫做“谭鱼头”。在海底捞还是一个“小弟”时,谭鱼头便已员工上万、资产近百亿、门店遍布大江南北。如今轰然倒塌,让不少人唏嘘不已。
而崩塌的原因,创始人直言,就是因为想上市。2009年、2011年谭鱼头两次拟借壳上市,甚至不惜签下对赌协议IPO,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谭鱼头也随之深陷债务危机……
49个商标100万元起拍
最终以1510万元高价成交
五一假期,谭鱼头连自己最值钱的商标也卖了。
2021年5月1日10时至5月2日10时,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谭鱼头)管理人在淘宝网阿里拍卖强清平台,对成都谭鱼头名下的49个商标专有权进行拍卖,起拍价为100万元。
5月2日12点19分,经过188次竞价和169次延时,“谭鱼头”名下49个商标终于以1510元价格成交。因竞价过于激烈,原本上午10点就该结束的拍卖,169次延时至12时19分方结束。
在拍卖页面显示,共8人报名疯竞拍,最终以1510万元的高价成交。
据悉,本次拍卖包含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名下49个商标专有权,涵盖的商标有“谭鱼头”“谭状元”“巴椒渔府”“谭家坝子”“谭红”“TANYOTO”等。
针对商标将被拍卖一事,此前其创始人谭长安曾回应媒体称,“我们会把商标拿回来,继续做谭鱼头高端品牌”。
然而,在业内看来,这在当今竞争充分的火锅市场上,失去商标的谭长安要从头来过,难上加难。
谭鱼头商标值这个价吗
“拍下商标,没有味道和我的管理,还是假的”
虽然此前向媒体表示,会把商标拿回来,但谭长安表示,他并不打算要(这些商标),也拿不出100万元来。在他看来,谭鱼头商标的附加价值,除了20年来积累的名气,更多在于味道。“消费者吃的是情怀,吃的是记忆中的味道。配方还在我手里。没有谭长安,拿到谭鱼头的商标也等于零。拍下商标,没有味道和我的管理,还是假的。只要我谭长安在,就是真的。”
他指出,现在有很多假的谭鱼头,没有用他们的材料,脱离管理,下一步将清理这些店铺。
对于拍卖,谭长安表示,“淘宝之前联系我要举行现场拍卖,我没同意。”他认为,“高又能高到哪里去?”
对于商标100万元的起拍价,谭长安认为,如果并不准备做谭鱼头火锅,只当是花100万打广告,说值也值。但他还是希望,“拍下商标的是实实在在做品质的人,最怕被拿去搞加盟骗钱。”
此外,4月30日至5月1日,成都谭鱼头名下的30个车位,以及重庆旗舰店的商铺分别以360万元和4845万元的起拍价在淘宝网阿里拍卖强清平台拍卖,均因无人问津二次流拍。对于上述两项资产,谭长安表示,车位首次拍卖时15万元的单价太高,重拍的12万元单价也偏高,“我买时成交5万元一个,车位市场存在泡沫”。
重庆的商铺他倒是觉得值起拍价,“我买时成交近3000万元,曾经有人出价7000多万元我没卖,我当时要价9000万元。”而据媒体此前报道,这些商铺空置脏污,多年没有租出去。
曾是百亿帝国
员工上万、门店遍布大江南北
资料显示,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27日,注册资本5451万人民币,法人代表为谭长安,经营范围包括中餐、火锅连锁经营的管理等。
谭鱼头是谭长安白手起家的火锅帝国。1996年退伍回家的谭长安拿着5000元的转 业安置费在成都老家的一个小巷子里开了第一家谭鱼头火锅店,主打鱼头火锅。
跟别人家的火锅店不一样, 谭长安使用一次性清油锅底,消费者看得见的放心,为了让消费者满意, 谭长安把厨房的墙壁拆掉换成了透明的玻璃,这也是第一个使用透明厨房的餐饮店。
谭鱼头火锅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此后谭长安不到3年的时间里,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了90家连锁店,到了2000年营业额突破了3亿元。
成立10年,谭鱼头便在2007年登上胡润餐饮富豪榜,谭长安的身家已经达到20亿,公司资产已近百亿。谭鱼头基本已经完成中国大陆布局,准备向海外发展。
当年公司品牌无形资产价值8亿元人民币,成为四川省最大规模的股份制餐饮企业。“谭鱼头”的迅猛发展,极大地繁荣了四川传统餐饮业,并成为“川菜”产业向外扩张的领军者。
用谭长安的话,以前自己的员工上万人、厂房数百亩、资产近百亿、门店遍布大江南北,包括台湾和香港。此后,谭鱼头又成为第一个将火锅带出国门的企业,“曾登上餐饮巅峰”。
而彼时的海底捞却只刚刚开了13家分店。因而,有人说,20年前,你可以不知道海底捞,但谭鱼头的名号却家喻户晓。谭鱼头的的确确当时把‘海底捞’甩好几条街”。
签下对赌协议拟上市
失败告终
10年时间从零打造了一个百亿帝国,却只用了4年时间将百亿资产彻底玩垮。谭长安也表示,这震惊了整个餐饮界,也震惊了他自己。
而崩塌的原因,谭长安直言,就是因为想上市。甚至为此不惜签下对赌协议,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谭鱼头也随之深陷债务危机……
据介绍,2001年,谭长安就赴香港成立了香港谭鱼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谭鱼头”);2003年,香港第一家谭鱼头分店在铜锣湾开业。
谭长安说,去香港开公司、开分店的目的就是上市。
“我们在香港开公司以后,都是按上市的规则来做的。我们请的会计事务所也是普华永道,全部的标准都是一直按规范的上市公司来做的。”谭长安介绍。
2009年、2011年谭鱼头两次在香港拟借壳上市,均被其他公司“捷足”高价收走。
甚至不惜签下对赌协议,结果却均以失败告终,谭鱼头也随之深陷债务危机……
于是,谭鱼头开始准备自己IPO。谭长安自己认为,正是这个决定,直接影响了谭鱼头的命运。
据谭长安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回忆,当时跟香港的一家风投公司已经签订了对赌协议:风投出2000万美元,而谭鱼头则需花3年的时间达到盈利目标,将公司做到上市。谭长安说,他按照2000万美元的规模,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装修、开店,甚至也进行了一些其他火锅公司的股权投资。
但按谭长安的说法,许诺的2000万美元已经被花掉,但风投的钱只进来了前期的500万美元。而这1500万美元的窟窿,最后他不得不自己填上了这个窟窿,这也导致“谭鱼头”后续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如同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倒下的,用谭长安的话来说,是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消息:2013年,四川媒体发布消息称,一家小贷公司将谭鱼头投资公司和谭长安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偿还借款本金1500万元及利息220余万元。
这直接让谭长安在银行的信誉进一步降低,借钱变得更困难了。但算上高额的贷款利息,他很难达成对赌协议中的利润要求,也将面临高额的对赌赔款。
就这么一块一块倒下,最后,因成都谭鱼头资不抵债,丧失经营能力,债权人2016年申请成都谭鱼头破产,最终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
2020年8月,谭鱼头关闭了最后一家店。
2021年5月,谭鱼头连商标都被拍卖。
如今回想过来,谭长安表示,“命中注定不能上市,就不该强求”
创始人已成“老赖”:负债3000多万
“不影响日常生活,常年没收入全靠家人养”
亲手创立的百亿帝国轰然倒塌,至于谭长安自己,也早已成为了一个“老赖”。
资料显示,谭长安1963年4月出生,四川平昌县人。1980年高中毕业后入伍,退伍后于1996年创办了“谭鱼头”火锅店,10年后成为百亿帝国,最高身家超20亿。
而如今,资料显示,谭长安因没有可执行财产,已有5起案件被暂时中止执行,而这5起案件的涉及金额超3100万元,未履行比例为100%。
谭长安也被列为“老赖”失信执行人。
谭长安也多次被限制消费。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6月,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岷江支行申请。谭长安欠建行成都银行不到5万的金额。截至2018年3月27日,谭长安尚欠建行成都岷江支行借款本金44921.69元、利息2954.52元、罚息1126.94元。
谭长安称:“我窘迫的时候,包包里连一块钱都没有了。”
对于被执行人身份、被限制高消费,谭长安表示,这并不影响他吃饭,正常生活就可以,也不影响他做事。“我很多年没有收入了,全靠家人养。我是谭滋鱼的顾问,实际不在员工名单上,也不拿工资。”他家的主要收入来自妻子的薪酬,她在合作伙伴的公司担任财务。
此外,谭长安的舅舅开了公司,经常接济他。据2005年海峡都市报报道,谭长安本姓冯,从小过继给舅舅所以跟着舅舅姓谭。谭长安与现在的妻子育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如今在读幼儿园。“我每天最大的乐趣是带女儿。”
2004年,有媒体报道,谭长安有两个儿子,一个12岁,一个1岁半。离婚后,两个儿子跟着他的前妻去了澳洲。
悄然上抖音当“网红”
不过,短视频时代下,似乎所有人失败之后都会尝试去做网红。年近60岁的谭长安也不例外。
2020年11月24日,谭长安开始在抖音上发视频,分享成败兴衰的经验。
抖音显示,谭长安账号发布14个作品。他表示,商战30年风雨起伏,有很多故事和感悟,希望可以助力创业者。
(来源:中国基金报、红星资本局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