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总收到粉丝留言:
“吃怕了烤肉火锅,撸串又没有在夏天尽兴,朋友蛮来了,不晓得带他吃啥,活丑老”。
菌菌:何不来吃私房菜!!!
< class="pgc-img">>时隔一年,私房菜又一轮大洗牌,这份《南京私房菜不完全指南》请收好!菌菌私藏的10家店铺,不是走街串巷的老饕,一般人还真不知道~
以下店铺,分为苍蝇馆子私藏版和高逼格小资版,丰俭由人,任你挑。
PART 1
苍蝇馆子私藏
Ⅰ
「 奇食大不同 」
地址:秦淮区仙鹤街2号8-9
人均:85元
< class="pgc-img">>在美食遍地开花的仙鹤街,「奇食大不同」凭借着把各类动物神奇部位做成了en菜,而冲出重围,香味飘向集庆门城内城外。
尤其将动物内脏,做得令人口舌生津。
< class="pgc-img">>在10年饮食风月里,「剁椒炒全腰」点单率爆表。
不同于别家泡椒剁椒做成酱汁浇头,临了,一起浇到腰花上,他家泡椒需现切下锅。
< class="pgc-img">>香辣火红的泡椒,和腰花片一起下锅爆炒,在重油中翻滚后,炒制变色装盘即可。
尝第一口腰片,一定得裹着汤汁,汤里少许泡椒辣香能够提鲜,一点膻味都没有。细细品味,口感弹软,不会很硬。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哎咦呦喂喂
很少有把肥肠做得扎堆来卖的店,「 奇食大不同 」算是一个。
肥肠处理得异常干净,喷香四溢,很难让人忍住不咬一口。尝一口,肥而不腻、厚实劲道,味儿超级浓郁。
Ⅱ
「 非常小吃 」
地址:鼓楼区华侨路25号
人均:102元
< class="pgc-img">>之前强烈安利给大家的苍蝇馆子代表,它在新街口随意营业23年,强势圈了一大波吃货。
老板老吴用纯酱油调制的红烧en菜,把这群人喂刁了,吃鱼只认他做的这一口。
< class="pgc-img">>「招牌鱼头豆腐煲」,得提前半天预定。
青椒块和红尖椒给菜肴以增色,整个画面鲜艳度up,让人食欲大增。舀一勺浓油赤酱,浇在鱼头上,沉睡的味蕾俨然被唤醒!开动啦。
< class="pgc-img">>赶忙趁热夹起一块,鱼肉浸满了汤汁,没有腥味,嫩滑又厚实。
鱼唇部分特别Q弹,和果冻别无他样,满满胶原蛋白爆炸,女孩子记得多吃哟。
< class="pgc-img">>浸满汤汁的豆腐白白嫩嫩,和鱼肉傻傻分不清楚,入口即化,满是鲜香四溢!汤汁拌饭,分分钟三碗不在话下。
Ⅲ
「 强烨饭店 」
地址:长白街636号
人均:136元
< class="pgc-img">>由一家做了20几年的传统大排档升级成为的强烨饭店,历经南京人挑剔舌尖的锤炼,所以深谙好吃佬的痛点!
熟悉的南京话在长白街上的强烨,此起彼伏,我知道这已经到饭点了~那我们开吃。
< class="pgc-img">>「 鸭舌田鸡啫啫煲 」,印象中应该是粤菜,但强烨完全颠覆你的认知,做成了老上海的浓油赤酱。
沙煲一上桌就滋啦作响,美妙的声音简直勾引人犯罪!一揭开盖子,香气扑鼻,半条命都给它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整个煲铺满了香菜,点缀了几个红椒,分外好看!夹起鸭舌、田鸡细细品味,鸭舌软烂入味,田鸡肥美饱满、鲜嫩入味。
< class="pgc-img">>我不允许你错过他家抽炝系列!老练的手法让腰花变成了新的花样,入口弹脆滑嫩~芹菜的香脆和腰花的软嫩,在齿间碰撞出的鲜味,让我记忆犹新。
Ⅳ
「 全福喜私房菜 」
地址:秦淮区蓝旗街创意东8区2号楼101
人均:129元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咕叽咕叽柒柒
9年老店,以一道「鲍鱼鸡」闻名金陵,不管老客新客,来店必点。鸡和鲍鱼完美配比,鲍鱼分量多,永远不会是配角。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咕叽咕叽柒柒
昨天鲍鱼还在海里,今天就坐飞机来到了桌上,每日鲜货现烧,新鲜程度可想而知。鲜美鲍鱼和优质走地鸡,加入高汤先熬煮,再浇上独家秘汁红烧,想想就口水直流了。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捕手盛嵩
鲍鱼个大肥美,肉厚敦实,越煮越入味。吃起来满嘴浓厚醇香,还会爆汁、嚼劲十足,这个也能完美补充胶原蛋白哦。
加入高汤熬煮后的鸡肉,入口肥美弹牙,甚至还有一丝回甘。
Ⅴ
「 金哥私房菜 」
地址:秦淮区绒庄街内桥湾74号
人均:131元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小粉红呀
一说到南京私房菜,16年老字号的金哥一定榜上有名,!他还是全南京菜品最多的私房菜,高至500多道。
< class="pgc-img">>「 鸡汁三丝 」,基本上人手一份!它的汤汁真的超级粘稠,老酸奶喝过吧,浓稠程度和它差不多。
鸡丝、笋丝、香菇丝炖煮成一盅,金黄诱人,空口喝也不腻,不瞒你说,还有点意犹未尽。关键只要13,价格很感人呀。
< class="pgc-img">>「 美极润腰 」,也是推荐榜单必有选手。腰子处理的很干净,嫩香无异味,配上芦笋的爽脆,口感超棒!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黄浪浪浪
他们家素菜也是一绝,你绝对想不到这是土豆丝,翻炒过后,油煎至脆,一口脆爽的土豆丝与众不同!金哥创意满分!
PART 2
高逼格小资派
Ⅰ
「 南城燕归楼 」
地址:秦淮区陶家巷1号(老门东入口左侧)
人均:173元
< class="pgc-img">>本地人常去老门东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这家「南城燕归楼」。
他家菜单会根据季节而变,用时令菜肴回馈给这一城。老金陵,新味道,每个季节过来都会有全新口感。
就拿菌菌今年品鉴的夏令时菜品来说,每一款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 class="pgc-img">>同行小伙伴连连称赞这道「丝瓜毛豆六月黄」。六月黄蟹膏,吃起来口感糯糯的,一点不腥。丝瓜顺滑,素雅清淡的口感,清理了舌尖不少荤腻,记得一定要蘸汤吃!
< class="pgc-img">>「牛骨髓麻婆豆腐」,又是一款下饭神器。豆腐超嫩,骨髓混着汤汁拌饭吃,一口就入魂!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荷香童子鸡」和「樱花虾」,夏意盎然,荷叶和樱花的点缀让菜肴分分钟有了季节的魅力~
Ⅱ
「 无双餐饮 」
地址:太平南路红花地68号
人均:400元
< class="pgc-img">>
「无双餐饮」绝对是我这几年吃过的最心水的,首先爱惨了这个装修。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既有新中式风格的古朴清雅,也有日式风格的山水禅意,颇具格调。包厢风格各异,国士、云上、听松、别院......每一间都耗资百万~
< class="pgc-img">>所以,主厨在食材的选择上也颇具水准。
「皇汤菌临天下」,有菌菇全家福加入黄汤吊煮。可别小瞧了这一泉黄汤,他可是用老鸡、老鸭、老鹅熬煮48小时才得来的。
< class="pgc-img">>秋冬时节,来一碗这样滋补温润的汤,一想到,身子就暖了,美滋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熟客都会点的「 老陈皮红烧肉 」,吃过一口还想着第二口。
肉质肥而不腻,厚而不柴,酥软的肉在齿间弹开,荤香有余不会很浓重正适合~太想再去吃啦。
Ⅲ
「 南朝肆佰捌食肆 」
地址:台城路西家大塘文化创意园54栋101
人均:574元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按快门的小江
台城路上,紧邻玄武湖,坐依鸡鸣寺,「南朝肆佰捌食肆」无处都不散发着古朴幽静。
小院设计风格独特,特请国际知名设计师亲自操刀。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按快门的小江
店内会提供汉服旗袍等典雅服饰,亦可拍照留念,分分钟凹出大片,倒影在门前潺潺流水中,美得不可方物。
店内不提供菜单,会根据人均来配菜。老客即使来这多次,也不会尝到重复的菜品,这一点着实很赞!
< class="pgc-img">>「广式香酥脆皮鸡」港味满满,鸡肉表皮异常酥脆,蘸着广式标志性酱汁简直是完美!
鸡肉一口下去,酸甜的酱汁带着微辣,混合着鸡皮的脆香和鸡肉的紧致口感,满足你所有的味蕾。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特色秋葵北极贝 」、「 南瓜参茸羹 」,色彩搭配运用到极致,难怪这边还是美学空间,经常会有艺术沙龙。荤素相得益彰,北极贝的清甜融入到秋葵里,不涩反倒回味生津。
Ⅳ
「 花语膳房 」
地址:建邺区云龙山路98号天盛大厦3楼
人均:384元
< class="pgc-img">>图源:大众点评@Ding
隐藏在河西天盛大厦中,钢筋森林里的小江南,你绝不会想到它自带后花园!出了电梯别有洞天, 茶香扑面而来,满柜的茅台太震撼人心。
< class="pgc-img">>店内装修古色古香,古筝悠扬,穿汉服的服务生,让你宛若进入江南水乡。他家提供私人定制品鉴会哟,还有茶室供以喝茶、打牌。
善烹小鲜可治大国,这些必点菜不容错过!
「玫瑰龙刺身」被装盘成如此气势磅礴的样子,简直被惊艳到!玫瑰龙虾是龙虾的精品,10年方长成,美味的代名词。
洁白细腻的玫瑰龙虾肉,紧实有嚼劲,口感纯粹。蘸点芥末酱油,一口就沦陷,虾头、虾身还可以煲粥。
< class="pgc-img">>造型别致,鹅肝宛如樱桃的样子,红彤彤的很诱人。
精选顶级胜罗捷鹅肝制作,轻咬一口丝滑般的口感,入口即化的浪漫。这样的创意,他家还有很多。
Ⅴ
「 耕读山阴里 」
地址:鼓楼区山阴路19号
人均:272元
< class="pgc-img">>山阴路19号,一家开在美术馆里的私享菜,文艺又浪漫。
不用走进里屋,就能感受到来自山阴路和美术馆交叠而出的淡雅浪漫气质。当然,很多人经不住,走了进去。
图源:大众点评@MagicW.ANG
木质藤椅、素绿色帷幕和几何菱形方砖,构成了一个美学空间。阳光一旦倾泻,就能点亮寻梭的眼睛。
同样,也是没有菜单,需根据当天或时令菜来点单哟。
< class="pgc-img">>菌菌特别爱这一款绿豆糕,和这里气氛很搭,一点不违和。吃在嘴里感觉软糯清香,绿豆味自然不做作。
< class="pgc-img">>这款「 豉油河虾 」虽说是家常菜,但水平足以比得上五星级。入口不油,咸淡适中,裹满了汤汁的虾肉不断刺激你的味蕾。
其实,还有很多私房菜隐藏在南京的犄角旮旯里,等待着被大家发现。新旧交替,推陈出新,留下来的皆成了胃所眷恋的,亲切的南京地标。
吃腻了大酒楼的菜肴,厌倦了各家食肆的喧嚣,私房菜或许能拯救一下你疲惫的味蕾。看完这么多私房菜,你有心动哪一家嘛?
是环境一般,口味非常的苍蝇馆子类,还是高逼格小资派,欢迎留言评论告诉我们 ~
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共青团中央【团团卧谈会】栏目问卷调查、网友评论等
导读
多姿多彩的校园时光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难忘的一段记忆。在这里,我们披星戴月,为了梦想矢志不渝;在这里,我们嬉笑玩闹,收获真挚的友谊;在这里,我们不断挑战自我,慢慢告别过往的自己,试着学会成长。
纵有万般美好,告别终归会到来。你是在哪一刻,觉得自己真正告别了校园?
一一告别
告别,即离开
要离开学校的前一天
我的心情总有些说不上来
总觉得自己好像还有点事情没做
但又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思前想后
又默默地在校园里走了一圈
我看到有人在宿舍前
驻足、踱步、思考
@闰玉
九栋安安静静,整个楼层安安静静,我穿过幽深的走廊,曾经宿舍热热闹闹,走廊也人行走动,如今安安静静,安静到只有脚步声,远眺江面看见轮船行驶,隐约传来汽笛声。
我看到翻修过的篮球场上
依然有人在拼抢、上篮
那里有多少人的青春啊
@小王想睡觉
最后一次站在大运会篮球赛场上,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哨声响起的时候觉得自己真正和校园告别了。最后一次代表自己的母校,最后一次衣服上印着自己和学校的名字上场比赛,所有人每场比赛都竭尽全力,最后站在决赛的赛场上的时候感觉好像是一场比赛的开始,又像是青春的结束。最后我们失败了,这段时光成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回忆,最后一届大运会为我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感谢教练,感谢母校。
我看到校门口
一个又一个同学拖着行李箱
在等待着“还有三分钟到达”的车
@嘿,疯子!
望着因离校而凌乱的寝室,堆满被子和生活用品的杂乱过道,帮同学搬完东西后,一个人抬着装满自己“回忆”的箱子,独自离开学校。在路边招手停了出租,坐上车,透过车窗最后看了一眼学校,操场上响着离别的歌,毕业生们相互告别,脑中放映着昔日的影像;回过头,“师傅,去车站!”
@豆子
坐上回家的火车,用四级耳机听着市内的音乐广播逐渐兹啦响——直到完全收不到广播信号,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告别了那里。
大学生活动中心
毕业晚会正在上演
一个节目结束
一大群学生冲上去
给毕业生献花
送上那个夏天最美好的祝愿
@噜哩咕叽
毕业晚会上一放歌,我就感觉我的青春是不是要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到此为止了,就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很落寞。
告别的仪式感自然也不能少
给母校敬礼的人啊
请你多多珍重
@皂加蓝
入学前我曾在母校校门口敬礼,两个敬礼,相隔四年,四年已然不是一个时间量词,是我最美好的青春啊!
时间有时也会和我们开玩笑
2020年夏天
有些人的离开难免仓促
@binbin彬
我们是2020届在疫情中毕业的学生,返校答辩到离校,这是我们毕业季待在学校的全部时间,仅一周。最后一个离开寝室的我,关上门的那一瞬间,真真切切感受到此时此刻与四年校园生活告别了。因为这扇门再打开,将成为别人的青春四年。
@牧子钧ovo
没有毕业典礼,没有自己的毕业演出,对我来说真的不算毕业,疫情返校三天回去,一直到工作,以为自己在工作那天真正毕业了,但是五月回到学校还是有一种好像只是放了个长假的错觉,我知道,遗憾或许真的会伴随自己很多年。
某一刻的触动
其实有很多人
在毕业的时候
并没有觉得自己与校园告别
更多情况下
我们都是在离开校园
体验了不同的生活后
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
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已离开校园
或许是一次深夜的馋嘴
或许是习惯了学生的“特权”失效
@我的世界青草蔓蔓
晚上点外卖发现没人拼单的时候。
@夜雨凝霜
学生证换成了校友证,买票的时候,12306显示你已无法享受学生优惠。
@桃李
某天在一家店里吃完火锅准备结账时,习惯性地去领券,但是发现学生身份认证已经过期了,那一刻简直要崩溃了!
或许只是看到了那时的自己
也明白了现在的自己不再当年
@玥
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看见出现在荧幕上身着校服的高中生们,我也曾是那个模样,仿佛看见了自己,但也明白,自己已真真正正地告别了那时的校园。
@谁漫长了谁的旅途
参加工作之后,有一次回校取东西,从迈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就感觉自己,不再属于这里,虽然外表上能冒充一下,但明显能感觉到自己和学生精气神的不同,中间仿佛有一道墙。
@离人望左岸
看到相关话题心如止水,不再感动流泪,甚至连感慨一句的心情都没有的时候
又或许是在一个无聊的晚上
无意间翻开那时的回忆
@孺巍
现在的我,坐在出租屋里,准备第二次参加考研。已经毕业的我,偶尔会翻翻手机里无数张关于学校的照片,当时拍照片的时候没有多大感觉,没想到后来再翻看,每一次都会热泪盈眶。
开启新生活的路上
勇敢地奔赴下一程
是对过往最好的告别
只有全新的开始
才会让人对过往有更清晰的认知
@世界巨龙
自从走进部队那一刻起,因为我即将成为国家领土完整、中国人民安全的守护者。
@未白
当我第一次走进基层岗位,第一次到我所包保的村时,我还是没有意识到。直到两年后,当真正有了自己的职务,需要去承担一些东西时,我觉得我彻底和校园告别了。
因为人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些经历,在那一刻之前,我还可以依赖,还可以觉得自己是个孩子,但真正需要自己去肩负一些东西时,才收获了精神上的独立和成长。
@Nyxia
毕业后去支教,孩子们叫我老师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种责任感——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我意识到,我和象牙塔一样的校园告别了,接下来就是我给孩子们努力营造一个象牙塔的时候了。
@雪山碎银子
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感觉真正告别了校园。因为毕业了还在同城工作了一年,毕业以后,如果有朋友想回学校看看,必然会找我约饭,有一种守门人的感觉,如今离开这座城市,真正变成了访客。
团团有话说
我们常说,校园是“象牙塔”,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里是无忧无虑、单纯美好的“世外桃源”;是追求知识、丰富自我的精神家园;也是很多人心中不那么世俗的避风港湾。身在其中的人不知道他究竟有多美好,走出去的人总是万分怀念其中的一景一物,这种感觉诚如小时候的我们怀念长大,长大后却时常羡慕小孩子的无忧无虑。是的,我们的人生就是在回忆与怀念过往的日子中不断走向新的远方。
我们都知道,终有一天要走出“象牙塔”,去面对多彩的世界。走出去,改变的不只是生活,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是敢于直面未知、挑战未知的勇气;它是不断探索、发掘自我的坚定;它是行胜于言、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学。
面对未知,有的人早已踌躇满志,跃跃欲试,希望在时代的大潮中绽放一朵独特的浪花,留下不一样的风景;有的人思前想后,一时间难以找到前进的方向,最终也被时代的浪潮簇拥着,向前奔涌。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在未来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标记,踏踏实实地守护好那一寸天地,履行好那一份责任,也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我们都将踏着困难努力前进,只因为还有无畏的雄心,在奋力追赶我们的理想。
怀着对明天的渴望,在今天就开始努力奔跑,一刻也不倦怠地出发吧!
作者 | 对木
来源: 共青团中央
姿多彩的校园时光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难忘的一段记忆。在这里,我们披星戴月,为了梦想矢志不渝;在这里,我们嬉笑玩闹,收获真挚的友谊;在这里,我们不断挑战自我,慢慢告别过往的自己,试着学会成长。
纵有万般美好,告别终归会到来。你是在哪一刻,觉得自己真正告别了校园?
一一告别
告别,即离开
要离开学校的前一天
我的心情总有些说不上来
总觉得自己好像还有点事情没做
但又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思前想后
又默默地在校园里走了一圈
我看到有人在宿舍前
驻足、踱步、思考
@闰玉
九栋安安静静,整个楼层安安静静,我穿过幽深的走廊,曾经宿舍热热闹闹,走廊也人行走动,如今安安静静,安静到只有脚步声,远眺江面看见轮船行驶,隐约传来汽笛声。
我看到翻修过的篮球场上
依然有人在拼抢、上篮
那里有多少人的青春啊
@小王想睡觉
最后一次站在大运会篮球赛场上,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哨声响起的时候觉得自己真正和校园告别了。最后一次代表自己的母校,最后一次衣服上印着自己和学校的名字上场比赛,所有人每场比赛都竭尽全力,最后站在决赛的赛场上的时候感觉好像是一场比赛的开始,又像是青春的结束。最后我们失败了,这段时光成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回忆,最后一届大运会为我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感谢教练,感谢母校。
我看到校门口
一个又一个同学拖着行李箱
在等待着“还有三分钟到达”的车
@嘿,疯子!
望着因离校而凌乱的寝室,堆满被子和生活用品的杂乱过道,帮同学搬完东西后,一个人抬着装满自己“回忆”的箱子,独自离开学校。在路边招手停了出租,坐上车,透过车窗最后看了一眼学校,操场上响着离别的歌,毕业生们相互告别,脑中放映着昔日的影像;回过头,“师傅,去车站!”
@豆子
坐上回家的火车,用四级耳机听着市内的音乐广播逐渐兹啦响——直到完全收不到广播信号,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告别了那里。
大学生活动中心
毕业晚会正在上演
一个节目结束
一大群学生冲上去
给毕业生献花
送上那个夏天最美好的祝愿
@噜哩咕叽
毕业晚会上一放歌,我就感觉我的青春是不是要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到此为止了,就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很落寞。
告别的仪式感自然也不能少
给母校敬礼的人啊
请你多多珍重
@皂加蓝
入学前我曾在母校校门口敬礼,两个敬礼,相隔四年,四年已然不是一个时间量词,是我最美好的青春啊!
时间有时也会和我们开玩笑
2020年夏天
有些人的离开难免仓促
@binbin彬
我们是2020届在疫情中毕业的学生,返校答辩到离校,这是我们毕业季待在学校的全部时间,仅一周。最后一个离开寝室的我,关上门的那一瞬间,真真切切感受到此时此刻与四年校园生活告别了。因为这扇门再打开,将成为别人的青春四年。
@牧子钧ovo
没有毕业典礼,没有自己的毕业演出,对我来说真的不算毕业,疫情返校三天回去,一直到工作,以为自己在工作那天真正毕业了,但是五月回到学校还是有一种好像只是放了个长假的错觉,我知道,遗憾或许真的会伴随自己很多年。
某一刻的触动
其实有很多人
在毕业的时候
并没有觉得自己与校园告别
更多情况下
我们都是在离开校园
体验了不同的生活后
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
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已离开校园
或许是一次深夜的馋嘴
或许是习惯了学生的“特权”失效
@我的世界青草蔓蔓
晚上点外卖发现没人拼单的时候。
@夜雨凝霜
学生证换成了校友证,买票的时候,12306显示你已无法享受学生优惠。
@桃李
某天在一家店里吃完火锅准备结账时,习惯性地去领券,但是发现学生身份认证已经过期了,那一刻简直要崩溃了!
或许只是看到了那时的自己
也明白了现在的自己不再当年
@玥
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看见出现在荧幕上身着校服的高中生们,我也曾是那个模样,仿佛看见了自己,但也明白,自己已真真正正地告别了那时的校园。
@谁漫长了谁的旅途
参加工作之后,有一次回校取东西,从迈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就感觉自己,不再属于这里,虽然外表上能冒充一下,但明显能感觉到自己和学生精气神的不同,中间仿佛有一道墙。
@离人望左岸
看到相关话题心如止水,不再感动流泪,甚至连感慨一句的心情都没有的时候
又或许是在一个无聊的晚上
无意间翻开那时的回忆
@孺巍
现在的我,坐在出租屋里,准备第二次参加考研。已经毕业的我,偶尔会翻翻手机里无数张关于学校的照片,当时拍照片的时候没有多大感觉,没想到后来再翻看,每一次都会热泪盈眶。
开启新生活的路上
勇敢地奔赴下一程
是对过往最好的告别
只有全新的开始
才会让人对过往有更清晰的认知
@世界巨龙
自从走进部队那一刻起,因为我即将成为国家领土完整、中国人民安全的守护者。
@未白
当我第一次走进基层岗位,第一次到我所包保的村时,我还是没有意识到。直到两年后,当真正有了自己的职务,需要去承担一些东西时,我觉得我彻底和校园告别了。
因为人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些经历,在那一刻之前,我还可以依赖,还可以觉得自己是个孩子,但真正需要自己去肩负一些东西时,才收获了精神上的独立和成长。
@Nyxia
毕业后去支教,孩子们叫我老师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种责任感——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我意识到,我和象牙塔一样的校园告别了,接下来就是我给孩子们努力营造一个象牙塔的时候了。
@雪山碎银子
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感觉真正告别了校园。因为毕业了还在同城工作了一年,毕业以后,如果有朋友想回学校看看,必然会找我约饭,有一种守门人的感觉,如今离开这座城市,真正变成了访客。
团团有话说
我们常说,校园是“象牙塔”,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里是无忧无虑、单纯美好的“世外桃源”;是追求知识、丰富自我的精神家园;也是很多人心中不那么世俗的避风港湾。身在其中的人不知道他究竟有多美好,走出去的人总是万分怀念其中的一景一物,这种感觉诚如小时候的我们怀念长大,长大后却时常羡慕小孩子的无忧无虑。是的,我们的人生就是在回忆与怀念过往的日子中不断走向新的远方。
我们都知道,终有一天要走出“象牙塔”,去面对多彩的世界。走出去,改变的不只是生活,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是敢于直面未知、挑战未知的勇气;它是不断探索、发掘自我的坚定;它是行胜于言、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学。
面对未知,有的人早已踌躇满志,跃跃欲试,希望在时代的大潮中绽放一朵独特的浪花,留下不一样的风景;有的人思前想后,一时间难以找到前进的方向,最终也被时代的浪潮簇拥着,向前奔涌。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在未来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标记,踏踏实实地守护好那一寸天地,履行好那一份责任,也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我们都将踏着困难努力前进,只因为还有无畏的雄心,在奋力追赶我们的理想。
怀着对明天的渴望,在今天就开始努力奔跑,一刻也不倦怠地出发吧!
来源: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