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日晚间,“工行要求异性员工避免单独约饭”冲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广泛讨论。
网络上流传的一份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创新研发中心团支部发布的致该中心全体员工倡议书——《恪守异性相处尺度 拒绝职场“零”距离》表示,员工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折射出个人的修养、反映中心形象。深刻吸取相关事件教训,为保障好大家的个人职业生涯和家庭幸福,在中心内部异性员工相处方面,我们特别向大家发出倡议。
图片来源:《倡议书》截图
据界面新闻报道,记者联系到该行网络金融部创研中心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已收到邮件,确有此倡议。
避免单独约聚餐
尽量避免肢体接触
该倡议书写明了10条准则:
01 避免单独约聚餐
02 避免封闭空间独处
03 日常沟通注意分寸
04 注意职场礼仪着装
05 日常称谓合适恰当
06 线上沟通严肃端庄
07 尽量避免礼物授受
08 遵循平等交际原则
09 沟通控制相处时长
10 尽量避免肢体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倡议书还对异性同事在用餐、搭顺风车、帮忙、送礼物等十个场景中的“规范”做法以漫画的形式进行展示。不过,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该组漫画来自微信公众号“少女兔”的原创。
在用餐方面,漫画倡议同事集体聚餐避免异性单独约饭以及异性喂食;
关于搭顺风车,漫画倡议避免单独送异性同事或让异性同事坐副驾驶;
在同事间的闲聊中,漫画倡议聊理财避免谈论女性话题甚至吐槽自己的“另一半”;
在称呼方面,漫画倡议跟随大家的叫法,避免使用与众不同的称呼甚至使用“爱称”;
在相处时间上,漫画提倡避免团建时、下班后与异性单独相处;
关于举止行为,漫画还倡议避免异性过分亲昵或疑似亲密。
在这份《倡议书》的最后,创新研发中心团支部还做出如下总结:“‘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身边人、身边事闻者足戒,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并以强烈的责任感积极践行以上倡议,切实杜绝职场零距离,最大程度保障个人职业生涯和家庭幸福。”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创新研发中心成立于2017年8月,隶属于工商银行总行网络金融部,主要承担工商银行相关网络金融产品的规划设计与研发实施工作。
网友热议,专家意见分歧
倡议书引发网友热议,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质疑此举是否侵犯员工合法权益。
有人认为,这种倡议有点“严格”了:
也有人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职场性骚扰:
有网友认为初衷是好的,但有矫枉过正之嫌:
另外,据红星新闻报道,针对此事,研究人际关系的专家代志杰告诉记者,这样的倡议是令人反感的,也注定很难去执行的。他也提醒,相关的负责人尽早去调整这些想当然、不合理、异想天开的做法。
代志杰认为,工行研创中心之所以推出这个倡议,是希望男女员工之间保持单纯的同事关系,不希望同事之间产生恋爱关系,或者是婚外情关系。不过,在代志杰看来,“如果是作为公司的规章制来要求这些,恐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的。”
不过,研究人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孙睿熙却持相反观点。她告诉记者,由于每家企业有各自的文化,“既然他们会倡导男女员工的相处原则,肯定会有自己的原因,也会适合其企业文化。”在她看来,不管出什么样的倡导,只要适合企业就行,“这样的倡导肯定会让男女员工更清认识如何相处才更为恰当,对男女员工出轨等问题肯定会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工行新行长刚刚上任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中国工商银行才迎来了新行长。
2月25日,工商银行公告,董事会决定聘任廖林为工商银行行长,廖林任行长后,不再兼任工商银行首席风险官。董事会选举廖林为工商银行副董事长,同时兼任公司授权代表。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 廖林 图片来源:北京西城微信公众号
工行的新行长廖林,是一位“老建行人”,在建行工作30余年,历任建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副行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行长、湖北省分行行长、北京市分行行长、总行首席风险官、副行长等职,2019年底出任工行副行长。
据证券时报,多位曾与他共事的银行业人士表示,廖林为人谦和,概括能力强,作风扎实严谨,对自己要求高,在建行托管包商银行的时候,廖林参与具体托管业务,讲大局意识,协调处理能力强。在工行担任副行长期间,主要分管风控条线,并在工行供应链金融等业务领域作出很多创新。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工商银行先后有4名副行长离任。在这一背景下,2019年11月,廖林平调至工商银行任副行长,随后又兼任工商银行首席风险官之职,填补了工商银行高管层的空缺。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1年1月28日上午,工商银行内部召开大会,宣布工商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廖林出任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待履行相关程序后,将正式出任工商银行行长一职。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界面新闻、
红星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每经APP等
餐饮行业中,服务员的表现直接影响着顾客的用餐体验。然而,有些服务员的行为却常常让顾客感到不满甚至反感。以下是顾客最不喜欢的餐厅服务员 10 大行为,作为服务员,一定要努力改掉这些不良行为,提升顾客满意度。
行为一:态度冷漠。当顾客进入餐厅时,服务员面无表情,对顾客的到来毫无反应,这会让顾客感觉不受欢迎。热情友好的态度是服务的基础,要学会微笑服务,让顾客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 class="pgc-img">>行为二:爱搭不理。顾客提出问题或需求时,服务员表现出不耐烦或敷衍的态度,这会严重影响顾客的心情。要认真倾听顾客的每一句话,及时、耐心地给予回应和帮助。
行为三:动作迟缓。上菜、倒水等服务动作缓慢,让顾客长时间等待,这会让顾客失去耐心。提高服务效率,保持敏捷的身手,是提升顾客体验的关键。
行为四:卫生不佳。服务员的个人卫生状况差,如头发凌乱、衣服不洁等,会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保持自身整洁干净,是对顾客的基本尊重。
行为五:推销过度。过于频繁地向顾客推销菜品或其他产品,会让顾客感到厌烦。适度推销是可以的,但要尊重顾客的意愿,不要给顾客造成压力。
< class="pgc-img">>行为六:业务不精。对餐厅的菜品不熟悉,不能准确回答顾客关于菜品的问题,这会让顾客对餐厅的专业性产生怀疑。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餐厅的各项信息。
行为七:忽视细节。例如不及时清理餐桌、不主动提供餐巾纸等细节问题,往往会让顾客感到不舒服。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才能让顾客感受到用心的服务。
行为八:与同事闲聊。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服务员与同事长时间闲聊,会让顾客觉得被冷落。要保持专注,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
行为九:私自离岗。服务员在工作时间无故离岗,导致顾客找不到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坚守岗位,确保随时为顾客提供服务。
< class="pgc-img">>行为十:与顾客争执。当与顾客意见不合或出现问题时,服务员与顾客争执不休,这只会加剧矛盾。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与顾客沟通,尽量化解矛盾。
总之,作为餐厅服务员,要时刻牢记顾客的需求和感受,努力改掉这些不良行为。通过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满意,从而为餐厅树立良好的口碑,促进餐厅的长远发展。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让顾客喜爱的优秀服务员。
在职场,难免会在工作交流以外闲谈八卦,一方面可以缓解紧张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但是祸从口出,在闲聊中如果涉及一些职场禁忌,从而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对此,建议大家了解一些闲聊禁忌话题,从而避免踩雷。那么,职场闲聊中,哪些话题是千万不能碰的呢?
关于领导同事的坏话
在职场上,最不受大家待见的人,就是喜欢背后说人家坏话,议论别人话题的人。虽然每个人在职场中,总会有几个人是你看着不爽的,比如某些同事或领导。但是看着不爽又能怎样呢?你不是还得和他们一起工作嘛。因此,一定要切记不能在背后说他人坏话。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职场上人心争斗异常激烈,一旦你今天主动表达了对某个同事或者领导的不满,那么很有可能被他人转头告密,导致自己最终因领导打压、同事挤兑而被迫离职。
关于薪资收入的话题
同工不同酬是很多公司优胜劣汰的法宝,但是同工不同酬很容易引发员工间的矛盾,甚至最终会将问题直接对准老板。因此,大部分企业对于员工薪资处于保密管理状态,而且公司规章制度中还明令禁止员工私下打听薪资收入,一旦被公司发现,将会予以开除。
对此,就建议大家不要在私下闲聊关于薪资的话题,同时如果遇到有人向你打探薪资的情况时,也要拿出公司的管理制度拒绝对方,以免因为自己的心直口快而引发公司内部的薪酬大战,最终被开除的很有可能是一不小心泄露薪资信息的你。
关于领导派系的话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纷争,敌我矛盾。而这种事情其实在管理层,往往体现得更加明显。越是到了职场上的高位,升迁的机会越少,往往是一个位置,很多个领导都在瞪着眼睛跃跃欲试。对此,建议大家不要在闲聊的时候谈论领导之间的关系,因为一方面,你不清楚你的同事是站到哪一方,是哪一边的人;另一方面,你无意中的猜测有可能被别人利用,如果不小心传到了领导耳中,也将成为众矢之的的。同时如果遇到他人在议论时,我们只要默默听听就好,千万不要主动接话。
以上便是职场闲聊中,最不能涉及的三个话题了。职场是一个名利场,各种竞争层出不穷,大家若想在职场中越走越远,最好管理好自己的嘴巴,切勿随意八卦。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属于受疫情影响而轮休轮岗的情形,企业并未停工停产,周某主张存在复工后再次停工的情形,依据不足。周某于2020年4月、6月、7月待岗,未提供正常劳动。考虑到疫情时期企业普遍生产经营困难的客观情况,若仍要求珠海国某公司完全按照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标准支付待岗期间的工资,明显对珠海国某公司不公平。待岗期间,珠海国某公司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周某的工资并无不当。一审法院按照《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确立的标准判决珠海国某公司向周某支付相应工资,较好地平衡了本案双方的利益关系,符合公平原则的要求。
二审法院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