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靠6元奶茶起家,拟A股上市,蜜雪冰城也“疯狂”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年国庆假期连绵秋雨,长假第一天传出蜜雪冰城拟在A股上市的消息。对于蜜雪冰城上市,似乎水到渠成,外界并不奇怪。后疫情市场,

年国庆假期连绵秋雨,长假第一天传出蜜雪冰城拟在A股上市的消息。

对于蜜雪冰城上市,似乎水到渠成,外界并不奇怪。后疫情市场,餐饮行业仍有待复苏,独蜜雪冰城表现一骑绝尘,走出一条令竞争对手眼红,令业界叹为观止的爆红之路。

蜜雪冰城冲刺A股,估值或达200亿

据河南证监局官网显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正在接受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其进行辅导,已于2021年9月29日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从1996年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发现刨冰机商机,到今天准备冲刺A股,蜜雪冰城花了25年终于迎来上市前的高光时刻。

蜜雪冰城官网显示,其已经在国内开出超过10000家门店。另据申万宏源研报指出,蜜雪冰城国内门店数量已超1.3万家,远超书亦烧仙草(超6000家)、古茗、Coco、益禾堂(后三个品牌门店均超4000家)。

中国平安研报显示,现制茶饮按价格档次“三分天下”,低端茶饮市场蜜雪冰城一家独大,门店数量达到14135家。

蜜雪冰城为食品加工业大省河南走出的企业,其创始人张红超草根出身的创业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据企查查显示,张红超、张红甫分别持有蜜雪冰城47.53%股份,并列为第一大股东。据公开报道,张红超、张红甫二人为兄弟关系。

2021年年初蜜雪冰城已完成首轮融资,由美团旗下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双方各投10亿元。融资完成后,蜜雪冰城估值约200亿元人民币。

第一,在县城“闷声”发财

蜜雪冰城爆火也就这两年。当各行各业,尤其是餐饮行业被新冠疫情冲击而景气不佳时,蜜雪冰城却逆势而上,在2020年火出圈。

当市场被“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土味情歌醍醐灌耳之际,方才惊觉,蜜雪冰城的门店已然在全国各地开花,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

蜜雪冰城显然是在县城闷声发大财的餐饮品牌之一。中国平安研报显示,蜜雪冰城作为低端茶饮市场的头部企业,价格区间为3-10元,选址往往在社区、街道和乡镇,产品聚焦核心品类,门店菜单SKU数仅30-40。

价格便宜,适合下沉市场生存。品质不俗,对得起6元一杯的价格,蜜雪冰城很快就俘获了县城年轻人的芳心。

中国商业市场包括34个省级行政区、684个设市城市,远非4个一线城市容量可比。

定位高端的茶饮品牌喜茶、奈雪的茶门店多则几百家,而扎根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门店数量则达到上万家。

难怪红杉资本王岑曾说过,二三四五线地区才代表中国,北上广深只代表一部分中国。

中国下沉市场的消费活力、小镇青年的社交属性促使现制茶饮价值进化,让深耕下沉市场数十年的蜜雪冰城,从名不转经传,到火遍大江南北,成为茶饮赛道最具潜质的独角兽。

这也是蜜雪冰城为何获得资本青睐的原因之一。2016年以来,新式茶饮品牌集中爆发,喜茶、茶颜悦色等新式茶饮品牌纷纷获得资本助力,但直到2021年,蜜雪冰城才获得资本关注,并一举获得高瓴、美团龙珠等著名资本20亿元的融资,甚至超过一些中高端茶饮品牌的融资总额。

第二,供应链、加盟成竞争优势

复盘蜜雪冰城成名,一方面得益于其凌厉的营销攻势,更厉害的还在于公司牢靠的基本功

前文讲过,蜜雪冰城拥有上万家店面。能在国内开出如此众多店面,不是仅靠直营能做到的,更重要的还要靠加盟

蜜雪冰城加盟有多火?抖音短视频平台有很多关于蜜雪冰城加盟的短视频,也就是说蜜雪冰城不仅在消费者中火得一塌糊涂,还赢得全国各地加盟商的关注。

蜜雪冰城加盟费比较透明,其官网显示,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每年加盟费分别为11000元、9000元、7000元。三类地级市开店预计各项费用所需37万元起。

这个加盟费门槛并不低,但这也正为品牌精挑细选加盟商,统一管理运营,把控加盟店的品牌力提供资金实力保障。

之所以能如此密集开店,并成功吸引各地有资金实力的加盟商,就不得不提蜜雪冰城另一块软实力供应链

蜜雪冰城打造了自己的供应链,自建工厂制作核心茶饮原料,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成本价供货加盟商。上万家门店产生的庞大采购规模可对上游奶、茶、果、咖、糖形成具有优势的采购价格,能以低成本采购到高品质食材。

物流费由总部承担。蜜雪冰城具有强大的物流支持,总仓设在河南,并在东西南北区域设立四大分仓,五仓联动,辐射全国。强大的集中采购模式大大降低加盟商投资成本,确保低价高质产品基础上,加盟商还有利润空间。

上述业务目前主要由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郑州宝岛商贸有限公司分别主导管理运营、研发生产、仓储物流服务,三大公司共同协作形成完整产业链。

在原有已成熟的供应链基础上,蜜雪冰城进一步往原材料上游攀爬。企查查显示,今年8月蜜雪冰城设立子公司重庆雪王农业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饮料生产、食品生产、食品互联网销售、初级农产品收购等。

兴业证券认为,蜜雪冰城实现供应链闭环,具备较强成本控制优势,依靠加盟模式实现10000+门店数,加盟费和供应链利润是其主要盈利来源。

中国平安研报认为,通过不断缩短从原料到产品的价值通路,自建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仓储物流-运营管理”供应链体系铸就了成本壁垒,叠加以加盟方式带来的快速扩张形成规模效应,使得蜜雪冰城凭借性价比与强引流商品建起了牢固的护城河,实现“同价位的最好喝,近口味的最便宜”

小结

低价并不是蜜雪冰城的底色。据兴业证券研报显示,2009年,蜜雪冰城曾开出“高端店”,并将冰淇淋粉换成康派克奶浆,但只维持了两年。2018年,蜜雪冰城又推出高端子品牌“M+”,而市场反响平平。

所以蜜雪冰城的成功,还源于其找到了根植的土壤,即消费受众的接受力和产品品质之间的平衡中枢,并得以长久生存,直至被资本发掘。

目前,除运营“蜜雪冰城”品牌之外,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还有“幸运咖”和冰淇淋品牌“极拉图”。

幸运咖是创立于2017年,以现磨咖啡为主的全国连锁咖啡品牌,目前店铺主要在河南省内区域运营,尚未实现全国化发展。

从发展路径看,幸运咖虽然主打商务咖啡形象,却也以低端价位切入市场,平均6元一杯的现磨咖啡被业界直呼路子“太野”。

“薄利多销方能长久广阔,实现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蜜雪冰城从创立到实现规模化发展,其品牌信条是支撑其经历二十多年发展而不衰的根基,同时也为公司能在新式茶饮爆发阶段,获得资本青睐埋下伏笔。

或是受蜜雪冰城上市提振,在港股上市的“奈雪的茶”股价于10月8日报收11.3港元,单日上涨0.3港元,涨幅约2.73%。

茶饮赛道再次获得市场关注。不过虽然蜜雪冰城名声在外,但鉴于A股相对较高的上市门槛,其能否成功登陆A股尚难预判,财华社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

本文源自财华网

/乐居财经 李姗姗

1月2日,两家茶饮企业同时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有意思的是,两家公司的联席保荐人都包括高盛、瑞银集团。再加上此前2023年8月递表的茶百道,目前国内前三大现制茶饮巨头已经集体在港交所集结。

若论“江湖地位”,古茗似乎比外界想象的要强。在现制茶饮品牌最集中的10元-20元中间价格带,古茗处于头部序列。招股书中,古茗亦自称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

古茗的商业模式实际上主要是销售原材料和设备给加盟店,以及收取加盟费,因此其客户实际上就是广大的加盟商。

在如今新茶饮赛道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古茗同样寻求门店增量。不过,随着门店数量变密,成熟地区的单店销售额增速已明显下降,这无疑将影响公司未来的收入和利润增速。

2020年,古茗经历两轮融资,引入投资近7亿元,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需列作流动负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5%。

招股书中,古茗还自曝曾因偷逃税款2360万元,去年公司被税务部门处以1160万元的罚款及650万元的滞纳金。

一、估值50亿,内卷加剧倒逼新茶饮扎堆IPO

说起奶茶的发展史,可谓10年一拐点,历经30余年的发展,奶茶成为了如今不少年轻人日常必不可少的“快乐水”。

90年代初,珍珠奶茶开始登陆珠三角、上海等沿海地区,2元/杯、3元/杯,在报刊亭、杂货店、休闲餐厅、咖啡厅等地方都能买到。

自千禧年开始,奶茶店开始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知名奶茶品牌快乐柠檬2006年在上海创立、CoCo都可在2007年进入中国大陆开店,消费者对奶茶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2010年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外卖市场的兴起,奶茶店开始转型,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新茶饮开始萌芽,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几大品牌均在这期间成立。如今,消费升级和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之下,奶茶店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品质提升和品牌塑造。

在奶茶品牌大爆发伊始,古茗品牌创始人王云安便加入了这场品牌争夺赛。2010年,王云安在老家浙江温岭大溪镇,开办了第一家“古茗”门店,以个体工商户的方式经营业务。

次年,第一家合作店开业,古茗开启连锁经营模式,并进行了品牌升级;2012年,走出台州面向全国,单店单天出杯突破1500杯;2017年,全国门店突破1000家;2018年,成立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古茗科技”),成为主要经营实体;到2021年,古茗全国门店已突破6000家。

2010年之后,促使新茶饮高速前进的因素,除了自身的品牌效应外,还有资本的注入和认可。这些投资方中,不乏红杉中国、高瓴资本、天图投资等明星投资机构,以及美团龙珠、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厂的身影。

古茗同样受到资本的青睐,2020年3月及6月,古茗科技完成了两轮融资,由寇图资本、美团龙珠、红杉中国、Abbeay Street合计投资6.74亿元。其中,寇图资本、美团龙珠的增资价格均为2.33元/股,红杉中国、Abbeay Street分别为2.4元/股、2.2元/股。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优先股持股比例来看,美团龙珠持有古茗8%股份,投资金额约4.05亿元;红杉中国持有古茗4%股份,投资金额约2.09亿元;寇图资本持有古茗1%股份,投资金额约5065.22万元;Abbeay Street仅持有0.2%股份,投资金额约956.52万元。

由此可以估算,在2020年新茶饮投融资热期间,古茗的估值在50亿元-53亿元。

近年来,伴随着新茶饮品牌的不断涌现,“卷”成了这个行业的形容词,产品高度同质化下,价格战成了新茶饮吸引消费者最有效的方式。但长期的价格战不仅导致企业毛利率不断降低,同时也让行业当前形成了“新品牌难扎根,低端品牌上探不易,高端市场赔钱赚吆喝”的尴尬局面。

而行业若想破局,关键点仍在于花费更多的资金打造出具备竞争力的供应链。

另外,新茶饮在下沉市场的竞争也渐趋白热化。目前,茶百道、古茗、喜茶的下沉市场门店几乎占据这些品牌门店的半壁江山。而当新茶饮进入到万店时代后,其在下沉市场的竞争必然会加剧。

如此背景下,上市是茶饮企业跑马圈地的必然。去年8月,茶百道正式递表港交所,霸王茶姬等品牌也接连传出上市的消息。

为促成港交所上市,古茗重组了公司架构。重组前,古茗科技由宁波古茗、宁波启之、宁波云茶、宁波后岸以及众投资者分别持股43.98%、19.08%、13.74%、10%及13.2%。

重组前股权架构

股东中,宁波古茗由王云安、潘萍萍分别持有93.72%、6.28%股份;宁波启之由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戚侠及其妻子杨剑侠分别持股99%、1%;宁波云茶由执行董事阮修迪及其配偶张静分别持股99%、1%;宁波后岸为一家境内员工持股平台,普通合伙人为王云安。

2021年8月,本次上市主体古茗控股成立,并向王云安、戚侠、阮修迪、潘萍萍各自全资持有的公司发行股份。递表前,四人分别持有古茗控股43.21%、19.78%、13.74%及2.76%的股份。

重组后股权架构

二、自称行业“老大”,门店过密拖累销售额增速

在定位上,古茗将自己划分为中端茶饮品牌,产品价格在14-20元区间。

按照这样的定位,以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以及截至2023年末的门店数量计,古茗自称“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2023年,古茗的GMV达到192亿元,较2022年增长37.2%;截至2023年底,古茗的门店网络共有9001家,较2022年底增长35%。

古茗在招股书中称,通常来说,中国现制茶饮店分为产品平均售价不低于20元的高价现制茶饮店;产品平均售价在10-20元区间的大众现制茶饮店;以及产品平均售价不高于10元的平价现制茶饮店。

如此一来,在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古茗便成了“老大”。

但古茗的体量当然无法与处于中低价格带、有3.5万家门店的蜜雪冰城相提并论。

古茗门店在产品上主要专注于三类饮品,包括果茶饮品、奶茶饮品及咖啡饮品及其他。截至2023年9月末,果茶饮品合计占总杯数的51%。

2023年,古茗售出约12亿杯奶茶,全年平均季度复购率达到53%。根据灼识咨询报告,远超过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平均低于30%的复购率。

在开店策略上,古茗采用地域加密策略。“在一个城市,要么不开店,要么就会密集开店。”王云安曾这样对外阐述古茗的开店策略。

发迹于浙江台州温岭市的一个小镇,古茗面向的是典型的下沉市场。由于当时供应链等基础设施尚处于发展阶段,能够采用新鲜水果及其他优质食材制作现制茶饮产品有限。于是,王云安开始试探用高品质短保食材制作现制茶饮,并在2013年开始部署自配送模式,搭建自有供应链。由此以来,古茗门店的扩张都跟随着供应链走。

古茗在招股书中提到,在单一省份的门店超过500家表示该地区具备了凸显规模效应的基础,称之为“关键规模”,并借助在已具有关键规模的省份所积累的经验和优势,策略性地进入邻近省份。

古茗在浙江省率先达到关键规模,并持续增长至目前的逾2,000家门店。截至2023年底,古茗已在八个省份建立超过关键规模的门店网络,合计贡献2023年87%的GMV,在其中最早达成关键规模的浙江、福建和江西,其大众现制茶饮市场份额占比已超过45%。

地域加密策略助力古茗实现门店的稳步增加。2021年-2023年,古茗开业门店数量分别为1808家、1317家、2597家,同期门店数量分别为5694家、6669家及9001家,持续增长。

不过,地域加密策略也存在诸多弊端,这样的开店策略导致古茗至今都还没有进入北京、上海这两个一线城市。对此,王云安解释道,对于河北及北京而言,古茗的供应链和仓库还未能触达,而上海奶茶行业竞争激烈,需要思考差异化。

另外,从单店GMV看,门店密集地区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作为古茗发家地、大本营的浙江省,该地2023年的同店GMV增速只有5.1%,低于全国同店GMV增速9.4%,更远低于其他省份同店GMV增速的12%左右。

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中,古茗坦言,“可能无法维持或增加门店的销售额及盈利能力”。

其表示,在现有地域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及加强门店网络密度的策略可能非故意地导致加盟商之间的竞争,在现有门店附近开设新门店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流量分流,从而可能降低现有门店的销售业绩。

“随着我们继续扩张,该等竞争压力可能会抑制我们的整体销售增长,从而影响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古茗称。

三、加盟商撑起营收大盘,估值波动导致利润落差大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55.71亿元。业绩持续增长的背后,实际上全靠加盟商贡献。

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末,古茗加盟店贡献约99.99%的GMV。截至2023年底的9001家门店中,仅有6家为直营店,占比不到1%。

不过,古茗的加盟模式在新茶饮行业中也具有普适性。

加盟模式下,古茗的收入则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制作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的销售流水以及相关加盟费用。其中,货品和设备销售为大头,占比约80%。

新茶饮行业的加盟模式,因加盟商必须使用公司规定物料,这给新茶饮品牌利润增长留出更多的“操作空间”。据报道,同等品质下古茗果茶中使用的水果,比市场价高20%-30%。古茗客服给出的解释为,水果品质更好。但到底是甜度更高,还是水果更加新鲜,古茗客服也无法给出完整的说法。

另外,加盟管理服务各期为古茗贡献近20%的收入。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古茗分别与2,381名、2,949名及4,614名加盟商合作,公司向其收取初始加盟费、持续支持服务费以及提供培训及其他服务费实现收入。

加盟费用方面,据古茗官网所示的加盟费用来看,前期预算23万元起,再加上品牌授权费、各类服务费、装修、设备、保障金等费用,想要开一家古茗至少得花56万。

2023年,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为37.6万元,单店经营利润率达20.2%。而根据灼识谘询报告,同期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店市场的估计单店经营利润率约10%-15%。

虽说古茗单店经营利润明显高于行业水准,但加盟商单店一年想要实现37.6万元的经营利润,对于乡镇市场的古茗加盟商而言,似乎难度较大。

按照37.6万元的年经营利润来算,意味着加盟商单店单月均利润要在3万元以上,以20.2%的利润率、古茗15元/杯的客单价,乡镇加盟商单店单月基本上要卖到万杯以上。

尽管古茗庞大的门店规模带来了较高且稳定增长的营收,但2021年-2023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数据却表现出较大的落差,期内净利润分别为2399.2万元、3.72亿元、10.02亿元。

对此,古茗在招股书中解释称,由于公司估值的变化,古茗发行的可赎回普通股、认股权证以及可换股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动,在2021年与2022年分别使公司损失7.28亿元和3.9亿元。截至2023年前9个月,估值变化所造成的亏损收窄至2166.9万元。

去除上述估值影响,经调整后古茗报告期内净利润分别为7.7亿元、7.88亿元和10.45亿元。推算来看,2023年全年净利润应在13.93亿元左右,年内卖出12亿杯,平均每卖一杯赚1.16元。

四、资产负债率高企,自曝逃税2300多万被处罚

尽管古茗在业绩方面势头向好,但公司长时间处在高负荷运转的状态下。

2021年-2022年,古茗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况,两年负债净额分别为12.06亿元、8.17亿元。直到2023年前三季度,其资产净额才得以扭正,当期资产总额为42.72亿元,负债总额40.67亿元,资产净额为2.05亿元。

不过,古茗目前仍有较高的偿债压力,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5.2%。公司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非经营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古茗还曾发生过一起与偷逃税相关的处罚事件。

2021年12月,台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发现古茗科技于2018年6月14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少缴税金及附加共计2360万元,对其处以1160万元的罚款及650万元的滞纳金。古茗科技已于2022年1月前全部结清少缴税金及附加、罚款及滞纳金。

对于此次偷逃税的原因,公司解释称,“在成立初期,古茗科技并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以适应业务快速增长、确保履行全部须予妥善履行的税务申报责任”。

另外,作为一家新茶饮企业,食品安全问题亦是古茗难以逾越的鸿沟。

报告期内,古茗多次因食品问题被罚。2022年7月5日,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古茗茶饮店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山核桃仁原料加工食品,被罚9000元。

同年6月13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墩镇古茗饮品店因采购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及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被罚5000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发现,有关“古茗”关键字有1200多条相关的投诉,投诉内容大多为产品中有异物、商家态度恶劣等。

<>

过去的两年里,奶茶生意火爆了内地和香港的街头巷尾,各种网红奶茶店,外卖奶茶店见缝插针地出现在内地一二线城市以及香港的各个角落。“叫杯奶茶”“去喝奶茶”已经成为了年轻人新的社交方式。

卖奶茶的宾仕国际两天暴涨700%

香港的“珍珠奶茶第一股”宾仕国际,昨日登陆港股,短短6个小时交易时间,股价暴涨690%。上市首日收于3.98港元,较1港元的发行价暴涨298%。今早开盘后最高涨至7.9港元,不到两个交易日内涨幅接近700%。

宾仕国际是香港的一家食品及饮料公司,在香港已经有27年的经营历史。公司有两个业务,分别是零售业务和分销业务。

零售业务包括主要零售品牌天仁茗茶,分销业务主要是采购海外的食品以及饮料产品,主要涵盖糖果、饼干、蛋糕、酥饼、饮品冲泡粉、肉干产品、茶叶、面条以及调味料等。

2600倍超额认购,未来怎么走?

此前,宾仕国际公布,公司发行1亿股,其中50%为配售,50%为公开发售。最终发售价定为每股发售股份1港元,每手4000股,该股获2600倍超额认购,创香港市场史上第二高纪录。仅次于在2014年初上市、录得3500倍超购的Magnum(02080.HK)(公司现已更名为奥克斯)。

不过,在港股历史上,“超额认购王”们几乎都跪了......

此前马化腾6240万港元入股的希玛眼科,在短短4天之内一度大涨5.8倍。

不过,遭到爆炒之后,也从最高点的19.9港币下挫至最低8.5港币,跌幅高达57%。

(希玛眼科)

而历史上超购倍数保持者奥克斯国际,公司曾用名Magnum Entertainment,当时超额认购3558倍,2014年1月首发时股价几乎翻番,但暴涨行情“只是一日游”,在随后的短短4个月内,跌幅高达77%,目前几乎沦为仙股。

(奥克斯国际)

此外,在2018年初上市的家具零售商欧化国际(01711),面向散户的部分获得1600倍超额认购,上市首日暴涨186%。不过,随后跌幅高达62%。

(欧化国际)

宾仕国际最赚钱的业务就是卖奶茶

按截至2017年3月31日财年计算,宾仕国际营业收入66.1%来源于分销业务,33.9%来源于零售业务。公司分销业务的核心客户为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连锁药店、百货公司、贸易公司及其他,零售业务的客户则为一般消费者,前五大客户占营收约40.3%。

公司向超过130名供应商采购食品及饮料产品,前五大供应商占比59.8%。公司在香港连锁茶饮市场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24.3%。

来看看宾仕国际最赚钱的板块——天仁茗茶

3年加开24间分店

宾仕在1990年起家时专攻玩具分销业,在1996年开始涉足香港食品及饮料行业,但直到2012年,才引入台湾连锁茶饮品牌天仁茗茶到香港经销,宾仕当年在铜锣湾开设首间天仁茗茶特许经营零售店后,第二年便增设3间分店,2014年又多开4间分店,在2015年至2017年的3年间,则每年都增设8间分店,连同今年1月加开的新铺,累计33间,扩张之快令人瞠目。而在这33间分店之中,仅1间在去年12月因租约届满而“关门”,可见其开店的“成活率”极高。

另外,去年宾士已经与天仁茗茶签下10年特许经营权,计划未来两年增设16家分店。

将开店状况与宾仕国际的财务数据互相对照,不难发现天仁茗茶是公司的“现金奶牛”。

以截至3月底的12个月计,宾仕在16/17年度的收入达3.68亿元,在15/16年度的收入为3亿元,14/15年度的则是2.83亿元。

宾仕的收入可细分为分销和零售两个部分,但分销业务的收入近乎零进步,在16/17年度为2.43亿元,相对14/15年度的2.42亿元仅微升0.4%;反观零售业务收入在16/17年度达1.25亿元,比14/15年度的4,061.7万元增长逾2倍,加上天仁茗茶在过去3年都贡献零售业务约9成收入,成为宾仕国际收入上升的主要动力。

宾仕期内的纯利表现,亦跟随与零售业务走势出现明显的正增长,在16/17年度达2830万元,较14/15年度的1630万元增长73.6%。

天仁茗茶火爆的原因

虽然没有香港大热的Flamingo Bloom奶茶,%奶茶等网红店的店面和包装设计高端时髦,但天仁茗茶的产品似乎最贴近香港人口味。

弗若斯特沙利文指在截至2017年10月底的1年间,以销售茶饮所得利益计算,天仁茗茶属排名第一的连锁茶饮品牌,占总额的24.3%或1.34亿元,比排名第二的品牌多近1200万元。按天仁茗茶每杯茶饮平均售价20.3元推算,旗下分店有望每日卖逾1.8万杯饮品。

奶茶店开得风生水起,其实与需求有重大关系。调查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估算仅在2016年的1年间,香港的茶客就消耗了近4500万杯茶饮,或约每日12.3万杯。

宾仕在招股书中指出,在香港做茶饮有3个优势。

第一,这种源自台湾的茶饮,自90年代进入香港市场后,便成为各个年龄层消费者的流行饮料,弗若斯特沙利文亦指出,香港连锁茶饮市场在2012年至2016年间录3.1%的复合年增长率,并预期由2017年至2021仍有2.2%的增长率。

第二,宾仕指香港食客偏好新鲜、健康、轻型又便携的餐饮,连锁茶饮店的产品既是新鲜冲泡,也可随手携带,正好对应客人需要。

第三,茶饮与不同食材的配搭度高,把水果、牛奶或珍珠丸子等沟在一起,照样没有违和感,可以向客人提供多种选择之余,亦容易冲调新派饮品,吸引旧客重复消费。对于销售额比同业高,宾仕则坦承,是因为天仁茗茶的品牌知名度所致,能持续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品牌拥有人宣传及保护其品牌的能力。

资本驻足奶茶店

奶茶连锁店方面,目前有台式奶茶CoCo都可、贡茶系、一点点、天仁茗茶等;港式奶茶桂源铺、米芝莲、大通冰室等;日式奶恋暖初茶;新式奶茶奈雪的茶、喜茶、皇茶等。

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奶茶连锁店最近得到了资本的青睐。

2016年,“喜茶”获得由IDG资本、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共同投资的超1亿元的融资;

“奈雪的茶”在2016年曾获得天图资本的1亿元A轮融资;

inWE因味茶获得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等人5亿元投资;

台湾奶茶“一点点”获美亚投资1亿美元;

抹茶品牌关茶完成千万元Pre A轮融资

在全民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奶茶也从路边摊走向了高品质,不仅拼起了“逼格”,还迎来了更多的口味、更健康的食材、更多样的搭配,更贵的价格。

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奶茶店将店面铺在高端商场;相比上一代奶茶粉冲调的奶茶品牌10-15元的均价,新式奶茶的价格一杯在20-30元。但仍然不乏大排长龙去买一杯奶茶的年轻人。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喝奶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港式奶茶和台式奶茶为代表的新式奶茶开始逐渐将连锁销售网络拓展至全国,其中港式奶茶以英式奶茶为基础衍生而来;台式珍珠奶茶则以植脂末替代鲜奶为主要成分,并以连锁及加盟等经营模式风靡全国。

在国内市场上,各种奶茶基本应有尽有。近年由于奶茶市场的不断推广普及,消费群体从学生,扩大到了大城市中高收入白领群体,价格也是越来越高。

此前据报道,中国茶饮市场坐拥近5亿消费者,其中城市消费者就占了2.54亿,女性占了71%。主流人群是以80和90后女性为主,这部分人群多为15-25岁年龄层为主。

根据支付宝口碑平台发布的消费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消费者餐饮类消费清单中,最火的产品,不是咖啡,也不是面包,而是奶茶。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有差不多一亿用户曾经购买过奶茶,每个人在奶茶上的平均年消费额还达到了80元。其中又以上海人为最高,达到了134元。在奶茶消费中,平均每笔的交易额大约在20元左右,仅比中式快餐低10%。

写到这里,小编也该去点一杯珍珠奶茶了~

(本文数据来源于宾仕国际招股书,行业网站,部分内容综合自富途证券)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