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连锁快餐,你知道是哪家吗?
不是国内突破8000家门店的肯德基,也不是全球连锁38695家的麦当劳,而是在很多人心中有点“小透明”的三明治品牌——赛百味。
坐拥全球4.5万家门店,赛百味是怎么悄悄成为连锁快餐巨头的?
成立57年之后,它又是如何一步步跌落神坛的?
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连锁快餐“大王”的诞生
1965年8月,17岁的高中毕业生弗雷德·德卢卡 ,为了挣够大学学费和零花钱,在博士朋友的建议下借了1000美元,做起了三明治快餐店的生意——第一家赛百味就此诞生。
此时,麦当劳已经雄踞美国快餐市场10余年。
区别于与以往“高脂肪、高热量”的传统洋快餐,赛百味决定走“低卡健康”的差异化路线。4种面包、12种低脂无油炸肉类、8种新鲜蔬菜和12种沙司,一个三明治里,往往菜比肉还多,迎合了人们对“健康”快餐的追求。
< class="pgc-img">来源:Unsplash
>和名字“Subway”一样,赛百味主要开在人流密集的地铁口,且大多数门店面积较小、店内装修简单,制作全过程都在顾客眼皮子底下完成,平均2.5分钟就有一个三明治新鲜出炉。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店面租金,还赢得了忙碌打工人的喜爱。
成立第9年,赛百味遇到了发展的瓶颈——16家店面数量太少,如果继续扩张则可能耗尽资金。
面对这一难题,弗雷德·德卢卡把目光转向了“特许经营权”。
在考察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成功案例后,赛百味在1975年正式走上了加盟之路。
但与麦当劳、肯德基动辄投入百万的“直营+加盟”模式不同,赛百味选择的是低门槛的“纯加盟”模式,前期加盟费仅需1万美元。相比之下,这种“小本经营”很快吸引到了各地的加盟商。
< class="pgc-img">来源:Unsplash
>一年后,赛百味店铺数量顺利飙升至200,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1991年达成“5000家门店”小目标,1995年进军中国市场,2010 年赛百味以 33749 的分店数超过麦当劳成为全世界最大连锁快餐…… 此后赛百味便开始了在世界各地“病毒式”蔓延。
截至2017年6月,赛百味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了近4.5万家连锁店,最快时平均每天新增5家。论门店数量,无论是全球层面,还是单看美国大本营,“全球第一快餐”的宝座都非赛百味莫属。
赛百味,跌落神坛
作为全球最大连锁快餐品牌的赛百味,这些年却反复依靠丑闻走进人们的视野。
2014年,赛百味被外媒曝出:含有“鞋底成分”——偶氮二甲酰胺。尽管之后官方称“将停用该食品添加剂”,但也始终难以洗刷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担心与质疑。
< class="pgc-img">来源:新浪财经
>而正是在这一时期,赛百味的百度指数达到了近十年里的峰值。换句话说,赛百味在中国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来自此次食品安全事件。
< class="pgc-img">来源:百度指数
>紧接着2014年年底,赛百味又被曝出用过期食材、偷换标签,再一次暴露了其内部管理的混乱和效率的低下,信誉危机进一步加剧。
同年,赛百味销售下跌高达3.3%(大约4亿美元),“荣登”25家大型快餐连锁的榜首;单店销售额也从2013年的49万美元下滑到47.5万美元,位列倒数第二。
为了拯救下行的业绩,赛百味选择继续将期望寄予“加盟”。
< class="pgc-img">来源:Unsplash
>但现实却是:新店开得越多,在管理上所面临的问题也就越严峻。
一方面,加盟商的能力参差不齐,快速扩张下培训质量难免有所下降,最终呈现出来的服务水平便有高有低,消耗品牌价值。
另一方面,赛百味的加盟费虽然比较低,但每周从加盟店抽取的业绩提成却高达12.5%,远高于麦当劳的4%,无形中压缩了加盟店所能获得的利益。
甚至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门店经营亏损,赛百味也要抽成8%。
于是,加盟商和消费者一同出逃,赛百味的苦果也一颗颗结下。
< class="pgc-img">来源:Pixabay
>2015年,赛百味的营收(与2010年相比)蒸发了11.1亿美元,顾客满意度下降了6.1%。2016年,赛百味在美国关闭359家门店,这是赛百味首次关店数量超过开店数量,但不是最后一次。2017年,关闭了909家门店,几乎是2016年的2.5倍;2018年,又关闭了超过1100家门店;2021年,再关闭了1609家门店......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波“关店潮”是由争议的广告和经营模式与加盟店家发生冲突导致的,许多加盟店店主因此破产。
赛百味曾经的辉煌,似乎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而它没落的伏笔,其实早已悄悄藏在了中国人不爱的原因里。
不招中国人喜欢,埋下没落伏笔
调查显示:在中国,听过而且去过赛百味的人仅占18%;听说过但没有去过的则达到40%。
不对中国人胃口的赛百味,就像一个小透明,你开你的,我就是不吃。
美国人爱的赛百味,到底为什么“不招中国人喜欢”?
< class="pgc-img">来源:Pixabay
>首先,赛百味主打的“健康”理念,已难以适应健康定义、餐饮需求急速改变的中国市场。
2017-2021年,我国轻食行业注册数量大幅增长,累计新增企业占总量的64%;2019年,美团平台的轻食订单量和商家数分别同比上升98%和58%。
< class="pgc-img">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竞争日益激烈的细分市场中,涌现出了很多健康、低价、种类丰富的品牌,赛百味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并不是最优选。
其次,“傲慢的摆烂”是赛百味不受待见的主因。
赛百味的大中华区总经理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是全球最大的三明治店,我们做三明治才是最棒的。48年来,我们的经验和优势都在于此,而不在于做油条、豆浆”,“你绝对不会发现有一天我们卖白粥”。
果然,直到2016年的国庆,赛百味才推出了第一款中国化产品——川香麻辣鸡三明治,而这距离它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过去了20多年。
< class="pgc-img">来源:Unsplash
>反观肯德基、麦当劳,中国式新品层出不穷,甚至在不同地域也各有特色,老北京鸡肉卷、酸笋板烧鸡腿堡、油泼辣子冰激凌......成功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胃。
除了新品研发不上心之外,热衷于快速开新店的赛百味,在销售渠道上也慢对手半拍。
各大快餐店都把线上点餐“玩出花”了,赛百味仍迟迟没有动作, 2016年才恍然大悟:原来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于是随即宣布成立名为Subway Digital Group的新部门,负责相关业务。
在其他方面,全球第一的赛百味,同样习惯于“得过且过”。
在美国,自2012年至2016年,赛百味每年花费超过5亿美元来做宣传广告。
< class="pgc-img">来源:《中国赛百味的“矛”与“盾”》
>而在中国,广告经费都来自全国门店的营收。让大多数店铺都陷入了“营收少了就没钱做广告,不做广告宣传,营业额也很难提上去”的恶性循环。
此外,面对庞大的加盟群体,赛百味禁止加盟商自行采购当地的新鲜食材,却只在中国指定了一家供应商。物流链、供应链漫长且不稳定的问题,导致了大多数赛百味门店每周仅进货1至2次,食材新鲜度难以保证。
即使有加盟商想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也会在赛百味冗杂的管理、低效的沟通、漫长的申报中,逐渐丧失耐心。
< class="pgc-img">来源:Pixabay
>迟钝的察觉市场变化、呆滞的不作为......以上种种,和赛百味当初“在知晓中国消费者饮食偏好后,仍明确表示不退步”的态度,其实是同一种逻辑。
说它摆烂也好、傲慢也罢,反正从决定脱离消费者诉求做生意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赛百味的前路漫漫、坎坷不断。
< class="pgc-img">>[1]陈婧,昝慧昉,爱范儿.中国赛百味的“矛”与“盾”[J].农经,2017(11):86-90.
[2]潘蔚,林峰.赛百味,中国占座[J].新经济杂志,2010(03):70-71.
[3]彭颖.“洋快餐”市场风起云涌 第二梯队扩张步伐逐步加快[J].中国食品,2018(10):70-73.
[4]木青.一年关停877家店 赛百味真相[J].国企管理,2016(19):90-91.
[5]任宇子.SUBWAY~赛百味48年从0到40000的超越[J].中国连锁,2013(11):40-43.
[6]彭颖.“洋快餐”市场风起云涌 第二梯队扩张步伐逐步加快[J].中国食品,2018(10):70-73.
[7]2021年中国轻食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相较于欧美市场渗透率发展空间极大https://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211208-95e79e24.html|前瞻研究院
[8]赛百味被曝面包含违规添加物 称中国区不含http://fashion.sina.com.cn/d/he/2014-02-11/103934992.shtm|广州日报
[9]yingxin.SUBWAY~赛百味凭什么超越麦当劳?[J].创业邦,2013(11):92-93.
[10]一年关店超1100家,赛百味为何走上了下坡路?https://news.pedaily.cn/201901/440109.shtml|亿欧网
[11]何姗.赛百味“变味”?[J].中国连锁,2016(09):47-49.
[12]赛百味被曝用过期食材 偷换标签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9CaKrnJGgVb|法制晚报
锁经营,是餐饮业扩大规模进行品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将无形资产的品牌转化为有形资产的重要手段。目前餐饮业最常见的连锁加盟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一、城市代理(共赢市场)
这也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的一种代理加盟,城市代理分担总部指定区域市场的管理和营运压力,总部随时监控、协作。此模式对代理商的专业度要求较高,一般需要有品牌门店的实操经验。
如大龙燚、小龙坎、香天下等川渝火锅,在发展早期基本是走城市代理的模式,后来又放开单店的合作。
二、自愿加盟(主流模式)
品牌总部收取加盟费、品牌管理费、保证金、装修设计等费用,加盟商自行管理、自负盈亏(总部协助选址、运营、定期督导巡店) 。自愿加盟是目前市面上主流普遍的加盟模式,双方协定好各自的权利,运营上保证了一定的独立性。
适用运营简单标准化程度高的品类,茶饮品牌大都采用这种模式,如一点点、快乐柠檬、COCO、沪上阿姨、古茗茶饮、本宫的茶...。
三、类直营模式(托管/合伙人制)
品牌总部通过减免加盟费等优惠政策降低进入门槛,从而享有加盟商门店的股份。
总部与加盟商发挥各自优势:总部在模式、培训、运营体系及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专长;加盟商在资金、人脉、关系等方面发挥优势。此模式对总部的系统管理能力、单店运营模型成熟度、供应链、人资、培训等的要求最高,通常是针对品牌前期或是重要区域的加盟店。
如均过万家店的华莱士汉堡、正新鸡排走的是内部创业+合伙人裂变的类直营模式。
四、免费加盟(供货联盟)
这是一种较为松散的连锁关系,品牌总部不收取任何前期费用,但是要求加盟商进货必须通过总部供应链(原材料、调味品等),后续盈利点显而易见。
如有大几千家店的杨国福、张亮等麻辣烫品类,为快速开店占领市场,近2年已免加盟费了,总部在装修和汤底料上盈利。
五、技术传承(一锤子买卖)
品牌总部收取一笔加盟费或是技术培训费就将特定设备或是所谓的‘配方’传授给加盟商;一般不要求加盟商统一品牌。
如小郡肝串串火爆的前年,成都出现许多技术培训的公司,以几千元至一二万元拜师的费用就可以学全套技术+开店VI。
感谢您关注阿田餐饮,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
官方加盟渠道
全国加盟热线:400-6666-516
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有很多,在实际创业的时候大学生要能够清楚认识市场,创业道路不间断,在创业的时候,创业者需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希望创业者能够掌握一定的流程,这样在创业的时候才能更加有优势。
马少峰,大学毕业后,曾与朋友合伙创办了两家广告公司。因母亲生病,他白天上班晚上照顾患病的母亲,最后只能转手他人经营。后来,他选择开蒸饭馆再次创业,成为全国超30家加盟店的餐饮老板。
2016年,马少峰的母亲突发重病住院治疗。那段时间,他每天白天要在公司工作,晚上还要在医院照顾母亲。几个月下来,马少峰身体被累垮了,攒了几年的积蓄也花完了,最终不得不将广告公司转手给他人经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马少峰决定再次创业,他将目标放在了餐饮加盟行业,独辟蹊径,主营蒸饭这个在当时并不常见的餐饮加盟项目。
之所以选择餐饮加盟行业,是因为自己在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店吃饭时,总会萌生一个问题:西式快餐能在全球遍地开花,中式快餐何时能漂洋过海?为此,马少峰到很多地方考察餐饮加盟行业,最终选择了营养健康、颇有文化味儿的蒸饭。
马少峰买来各种各样的食材、调料、蒸饭设备等,每天晚上都在厨房里研制蒸味菜系。每道菜的口感是什么样的?调料放多少合适?蒸多久既好吃又能保证营养不流失?……对于从未专门学过厨艺的马少峰来说,这些都是靠着反复试验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马少峰负责不断研制新的蒸味菜系以及保证蒸饭品质,推广、招商的事则交给该招商信息平台,以发挥各自的长处。为了让自己的蒸饭有新意,马少峰还经常到全国各地向同行和专家请教,了解各地的餐饮加盟行情和味道,融合到自己的蒸味菜系中,推出新的菜式。
马少峰与一家招商信息平台合作,让自己的蒸饭走上连锁之路。“正是靠着开发与营销双轨运行的模式,我的蒸饭馆开始出现在全国很多地方,目前已有30余家加盟店。”
大学生创业最应该关注的就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实力,才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快速掌握生存技能,在创业道路上走得更远,离成功更进一步。马少峰就是在不断实践中慢慢成功的。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