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1
张建国,小名建子,乡里人更习惯叫他“建子”或者“建儿”,这个名字土得掉渣,却代表着父母对他的一片期望。张建国的家在中国西南的一个偏僻山村,村里的年轻人早早辍学打工,像张建国这样一路读到大学的,几乎是凤毛麟角。村里人谈起他,总是带着一丝敬畏和羡慕。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家里虽然清贫,但父母一直咬牙供张建国读书,指望着他能“跳出农门”。
张建国考上大学的那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几乎全村的人都来祝贺他。村头的老支书拍着他的肩膀说:“建子,你有出息了,咱们村就靠你争光了!”这话让张建国心里暖洋洋的,但也让他肩上的压力更重了几分。他清楚,父母的白发,村民的期盼,都是他必须扛起的责任。
< class="pgc-img">>离开家的那天,父母早早起来为张建国准备行李。母亲翻出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又是叹气又是心疼地将钱塞进张建国的手里。“建子,这些钱你拿着,不够再跟家里说,别饿着自己。”母亲一边唠叨着,一边将大茶缸和脸盆仔细包好,放进了张建国的行李箱。这茶缸和脸盆,是家里特意为他买的,全新的,张建国知道,在这个贫穷的家里,能够为他准备这些已经是极大的付出了。
火车一路向前,张建国带着家人的期望,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城市。下了火车,他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布包,肩上扛着一只早已发黄的蛇皮袋,里面装着母亲精心为他准备的行李。张建国第一次感到,自己像个外来的乡巴佬,站在熙熙攘攘的车站广场,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终于,凭着录取通知书上的地址,他找到了宿舍楼。宿舍楼外,一些家境较好的同学拉着崭新的旅行箱,身后跟着父母,有的还带着沉重的电饭锅、饮水机,甚至还有冰箱。而张建国的行李,却显得那么寒酸。三层楼的宿舍,没有电梯,他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扛着行李往上爬。
推开宿舍门,张建国看见宿舍里已经有两个同学在收拾行李了。其中一个身材高挑、穿着时髦的男生正在摆弄一只崭新的手表。看到张建国进来,那男生抬起头,笑着问:“你也是这个宿舍的?我叫王强。”他的笑容很自然,但张建国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距离感。他有些拘谨地笑了笑,自我介绍道:“我叫张建国,叫我建子就行。”
< class="pgc-img">>另一个男生李小龙正忙着整理床铺,见张建国进来,他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房间里还空着一张床,张建国把行李放在那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把母亲给他准备的脸盆和大茶缸拿出来,放在床边的桌子上。
这时,王强凑过来,看到那只已经有些发旧的脸盆,他笑了笑:“这是从家里带来的?挺有意思的。”张建国脸一红,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能尴尬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这简单的行李和王强手里的名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个差距,仿佛在一瞬间拉开了他和室友之间的距离。
王强似乎看出了张建国的局促,试图拉近关系:“建子,咱们以后就是室友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你知道吗,这只手表是我爸给我买的,说是让我好好在大学里混,不要丢他的脸。”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张建国看着王强手腕上闪亮的手表,心里五味杂陈。虽然他不羡慕,但却深深感受到,自己与这些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他暗自发誓,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赢得尊重,不让任何人看轻自己。
< class="pgc-img">>宿舍的门再次被推开,最后一个室友张大山来了,他背着一个沉重的登山包,满头大汗地进来,笑着说:“哎呀,这楼真高,累死我了。”张大山的到来让宿舍的气氛活跃起来,大家互相介绍后,终于都坐了下来。尽管宿舍里四个性格迥异的男生初次相识,但谁都没想到,这段同居的生活,会在未来四年里碰撞出多少故事。
2
大学的生活比张建国想象中要更加艰苦。每个早晨,他总是第一个起床,穿上母亲为他缝制的旧衣服,悄悄地走出宿舍,带上书包和那个陪伴他的茶缸,去图书馆复习功课。他的书包里没有那些崭新的课本和笔记本,而是装满了从旧书店里买来的二手教材。为了省钱,他从不在学校食堂里买多余的东西,只是简简单单地打上一份最便宜的饭菜,然后带着自己的茶缸接一杯开水,就算是一天的全部伙食了。
每当他看见王强毫不吝惜地掏出钱来买各种小吃或饮料时,心里总会感到一阵隐隐的失落。他知道,这些东西自己是消费不起的,家里给的生活费勉强够他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他一边咬着牙节省开支,一边努力在学业上保持领先。尽管如此,每当王强炫耀他新买的手表或者谈论他家里的生意时,张建国的自尊心总是难免受到冲击。
< class="pgc-img">>一次,大家在宿舍里闲聊,王强随口说道:“哎,建子,你有时间也得多去逛逛街,买点好东西犒劳一下自己,这样成天省着多难受啊。”张建国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我这人习惯了,没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
但事实是,张建国心里清楚,自己连买一杯奶茶的钱都得三思而行,更别说去逛街买什么奢侈品了。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常常让他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不安中。他拼命地学习,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可是生活的压力和内心的冲突,让他感到越来越难以支撑。
终于,有一天晚上,矛盾彻底爆发了。那天,张建国疲惫地回到宿舍,看到王强依旧开着音乐,躺在床上打游戏。张建国本就因为白天的几门考试疲惫不堪,他实在受不了宿舍里持续不断的噪音。于是他走过去,对王强说道:“王强,能不能小点声?明天我还有课,想早点休息。”
王强不以为意地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有些不耐烦:“你早就说了好几次了,宿舍又不是你一个人的,我也有权利放松吧?不就听个音乐嘛,又不是什么大事。”张建国忍了又忍,但还是忍不住说道:“可是你这样影响到别人了,大家都需要安静的环境。”
< class="pgc-img">>“那你能不能别总用这副乡巴佬的思维看问题?”王强突然语气变得尖锐起来,“大家都出来上大学了,为什么不能享受一下生活?你是不是因为家里穷,所以什么都要省?”
这句话如同一根刺,狠狠地扎进了张建国的心里。他的脸瞬间涨红,拳头紧紧握住,几乎想要冲上去和王强理论,但他最终还是压抑住了自己的情绪,冷冷地说:“你爱怎么享受是你的事,但请尊重一下别人。”
两人间的争吵让整个宿舍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李小龙和张大山都不知道该如何调解,张建国从那天起开始有意疏远王强,不再与他多说话。每当室友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时,张建国都会找个借口躲到图书馆,继续他的学习。表面上他变得更加努力,但心底的孤独和被忽视的感觉却让他逐渐失去了与周围人互动的热情。
直到有一天,张建国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并不在意他的贫穷背景,而是欣赏他的才华和勤奋。这让张建国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处境。他意识到,真正的自信并不来自于物质的比较,而是内在的修养和能力。
< class="pgc-img">>“王强,我想我们之前都有些误解。”一天晚饭后,张建国主动找到了王强,开门见山地说道。王强愣了一下,但随即露出一个释然的笑容:“我也是,不好意思啊,可能我说话太直了。”两人之间的隔阂在那一刻渐渐消融,他们不再彼此敌视,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对方。
张建国还开始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慢慢地,他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方向。而他和王强之间,也渐渐恢复了室友之间的友好关系。那些曾经困扰他的自卑与不安,在这段时间的成长中,慢慢被新的自信所取代。
3
大学生活的几年匆匆而过,张建国(大家还是习惯叫他“建子”)在这段时间里,彻底蜕变成了一个自信且成熟的青年。通过勤工俭学,建子不仅补贴了生活费用,还积累了不少社会经验。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在大三那年,他拿到了一个知名企业的实习机会。这个机会不仅让他提前接触到职场生活,也为他日后的就业铺平了道路。
< class="pgc-img">>毕业那天,建子站在校园的草坪上,望着即将分别的同学,心里五味杂陈。李小龙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感慨道:“四年啊,真快。以后大家都要走各自的路了,还真有点不舍得。”
王强笑着拍拍李小龙的肩膀:“小龙,你这考研的事儿肯定没问题,等你当了研究生,别忘了咱们这些老同学。”
“得了吧,你王大少爷回家接手生意,怕是没空搭理我们这些穷书生。”张大山打趣道,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真诚的祝福。
建子站在一旁,笑看着他们的打闹。他知道,自己也即将开始一段全新的旅程。毕业典礼结束后,他就要正式进入那家他实习过的企业工作。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但更重要的是,建子明白自己已经从过去那个自卑的农村少年,成长为一个能够在城市中立足的人。
< class="pgc-img">>王强忽然走到建子面前,递过来一只手表:“建子,这个送你,毕业礼物。我知道你不太喜欢这些东西,但这只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四年前,我第一次戴它时,只觉得这是个炫耀的资本。但现在,我想把它送给你,感谢你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特别是如何去看待自己。”
建子愣住了,他看着那只表,心里一时间说不出话来。那是一只他四年前第一次见到时无比羡慕的表,但如今,它在他眼中已经不再有那么重要的意义。“王强,这……我不能收。”建子摇摇头,声音有些沙哑。
“收下吧,我是真心想送的。你不收,我可不走。”王强半开玩笑地说道。
建子最终接过了那只表,心里充满了感激。曾经让他感到自卑和不安的东西,现在却成为了友谊的象征。他看着王强,笑着说道:“谢谢你,王强。这四年,我们都成长了不少。”
< class="pgc-img">>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王强回到家乡接手了父母的工厂,凭借他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工厂的生意越做越大,但他从未忘记建子教会他的那些道理。他不再只是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富二代,而是逐渐成为一个稳重且有责任心的企业家。
李小龙考上了研究生,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追求他的梦想。他时常和建子保持联系,分享学习上的心得和生活中的趣事。张大山则选择回到了家乡,考取了公务员,成了一名乡镇干部。尽管他离开了大城市,但内心的平静和对家乡的热爱让他感到无比充实。
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上,大家再次相聚。建子已经在那家企业里担任了重要职位,王强的工厂也成为了当地的知名企业,李小龙则成了一名大学教授,而张大山则是村里的支书。看着大家都过得不错,建子心里充满了欣慰。
聚会结束后,建子独自一人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回忆起当年刚入学时的情景。他想起了那只茶缸和脸盆,想起了初次见到王强戴着手表的那个下午。那些青春的日子,虽然有艰辛和困苦,但也充满了奋斗的激情和成长的喜悦。
< class="pgc-img">>“如果当初没有那段艰难的岁月,我会不会还是今天的我?”建子站在操场上,望着远处的教学楼,心里不禁这样问自己。
< class="pgc-img">>说中国人的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一次我不仅又见证了并且也相信了。
“虽然买了不知道装啥,但也许可以装满爱心和善良吧”。
放在当下,20元可能还买不到某些品牌的一杯奶茶,但确能买到老人手工编的结结实实的藤筐,这你能相信吗?
< class="pgc-img">>2月1日,一视频博主发布了一段让人泪目的视频,引起了网友关注和讨论。
视频中老人虽然不会说话,却依旧卖力向路人推销了自己亲手编的藤筐,还路人比划如何才能挑到好的篮子。
< class="pgc-img">来源于网络
>视频博主解释说自己周末和爸爸妈妈逛商场,远远看见一位老人蹲在一排电瓶车后面,自己父亲上前询问并察看,才知道老人是聋哑人,亲手编的竹筐买20一个。
于是自己和父母就多买了几个回家,并多给老人一些钱,但是老人一再推脱,表示不要。
这也给了她极大震撼,并表示自己从老人身上收获了两份礼物,质量超棒的篮子和努力生活的态度。
< class="pgc-img">>看完视频以及博主描述的网友,也是在评论区写下了暖心的留言。
有网友表示:
< class="pgc-img">>“这种筐子怎么说呢,像我这8年后深有感触。20块真的不贵。一包烟钱都不够。如果你知道他一个筐子的制作过程。就是让你掏200块你也愿意 你可以去看看他的手………”
“选这个材料的时候 都是用镰刀,从根部割起非常容易割脚。小的时候弄过,现在回老家都很少见了。”
就是这样取材和编制过程困难的竹篮,却只卖20元,都不及一包烟钱,怎能不让人泪目。
也有网友表示:
< class="pgc-img">>“20块钱一个,真的是很便宜了 你在网上搜小的就二三十块钱一个 像这种大的最起码70块钱以上一个啊,所以李佳琦说的79块钱一个眉笔 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他怎么说出口的?”
“真的不贵,一个塑料的都好几十,这就是最底层人的生活,太不容易了。”
“现在买个盛馒头的垫子,也得20元就是一元两个的馒头,也装不了五六个的那种。”
< class="pgc-img">>确实,现在物价涨了,老人却还以为是以前的物价,卖得太贵怕没人要,可能也是无可奈何。
还有见不得人间疾苦的众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愿意出邮费购买。
< class="pgc-img">>“就在我们这附近,但是我不确定能不能找到这个老爷爷,如果你们需要我可以去帮忙找,然后运费到付就行。”
“建议开个抖音号,然后发快递,我们这届网友爱买。”
“我妈说我们这的市场至少120一个,可以邮寄么?邮费我自己出!”
< class="pgc-img">>看完评论真是让人破防,正应网络上流行的那句:上天给了我一颗怜悯之心,却没有给我解救众生的能力,明明自己都过得不尽人意,却又偏偏见不得这人世间的万般疾苦。
衷心希望认真生活和善良的人,能被世界善待。
免责申明:所用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修改或者删除。
知道什么时候起,
来自长沙的网红奶茶,
茶颜悦色一下子就火了。
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
狂晒自己在杭州就喝到了
来自长沙的奶茶。
能喝到异地的网红奶茶,背后是大批茶颜悦色代购商在那里运作,他们大多套用一样的头像一样的名字:“茶颜悦色 代购”。
这两天,杭州吃货社群里有粉丝爆料,说自己代购的茶颜悦色已经涨到快50元一杯了。情况究竟如何,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体验了一次。
花50+买一杯长沙奶茶,真的值吗?
代购茶颜仿佛是一次跑腿服务的长途接力。通常代购会提前一天在朋友圈发布预订信息(包括代购的品类价格和限定数量)开始统计第二天的订单量,如果前一天的订单没那么多,当天上午下单也能当天喝到。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竞争变得激烈了,原本一口价的代购奶茶,居然也开始做特价+优惠券,原价39元的烟花易冷,用掉优惠券实付33元,但是不能选甜度,也不能选择冰块多少。
在小程序扫码下单之后,就开始了耐心的等待。下午的时候,代购商会在朋友圈里发布当天的到货时间和提货点,然后客人可以自行选择叫闪送或者自提。
最近的自提点在东站旁边的维也纳酒店。代购商在朋友圈解释说,之前在自己家发货时,被物业找上门怀疑无证经营外卖,被叫停,于是转移了提货点。
原本的提货时间定在晚上7:30,下午4:50的时候,代购商临时在朋友圈说要推迟一小时,他解释说因为这次带的货太多,被高铁工作人员拒绝上车,所以到达时间会晚一小时。
晚上8:45,记者到达了约定好的维也纳酒店火车东站店的大堂,但是现场空无一人,和我一样傻眼的还有在外面等待取货的2名跑腿小哥。
经过二次电话沟通之后,才被告知,真正的取货点是在酒店G层的仓库。按照电话里的提示找到仓库时,门口挤着等待取货的五六个跑腿小哥,和记者一样到现场自提的几乎没有。算了一下,加上跑腿费,这杯奶茶的价格逼近60元大关。
有大约10个泡沫保温箱摊放在地上,里面装着的就是今天的“战利品”——茶颜悦色。数了一下,一个箱子最多装满20杯,能看到已经有不少货被取走了。在泡沫塑料箱中间穿梭着找货的几个小伙子,应该就是代购商们了。
晚上9:10,记者终于拿到了这杯从长沙远道而来的奶茶。
拿到手的时候觉得比平常喝的同杯型奶茶轻一些,打开盖子,果然奶茶的量只有3/4杯,不知道是运输过程中撒漏还是奶油融化了,奶茶上还漂浮着没有来得及融化的奶油,看起来着实没什么食欲。
外面的标签上写着标准冰标准糖,喝了一口,齁甜,口感还带着冰块化水之后的稀拉,实在和好喝没有任何关系。外包装上,写着茶颜悦色的温馨提示:越快喝完越好喝。想到这杯奶茶经历了十多个小时才到我手里,不禁觉得有些嘲讽。
大概是最近代购生意越来越激烈了,翻看小程序发现这家茶颜代购还推出了会员服务,参团成为会员之后能根据积分(累计下单购买金额)升级,享受相应的折扣待遇。不过,从7月13日当天的下单记录来看,跟团下单的39位消费者中有26位都是首次下单,也就是说茶颜悦色代购的复购率只有30%。
杭州代购参差不齐,
有的竟卖隔夜奶茶
塔塔应该是杭州最早开始做茶颜悦色代购的一批人了,在做这门生意之前,他从没有代购食品的经验。这两天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挂了另一个代购商,“我有个朋友小A在他的群里,发现他不光用了和我一模一样的微信头像和名字,而且还在卖隔夜的奶茶。”
小A说自己因为在群里质疑这位代购商奶茶的新鲜程度,被踢出群。但很讽刺的是,代购商随后发布的群公告里,承认了自己售卖的茶颜悦色奶茶是提前一天从长沙买回杭州的,经过低温冷藏之后,第二天售卖,并且头像也换了新的。
记者很疑惑的是,之前测试过,隔夜的奶茶口感会相差很多,难道购买后饮用的消费者尝不出来吗?
花了几倍的价格买一杯网红奶茶,不为口味,又是为了什么呢?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网友求群,求代购!
11天内涨价三次,只因太难买?
曾经从塔塔这里代购过奶茶的阳阳告诉记者,塔塔的奶茶代购价格从6月27日到7月6日,不到半个月时间内涨了三次价。以热门款凤栖绿桂为例,6月27日这杯奶茶的代购价格是32元(长沙门店售价12元),而到了7月13日,这杯奶茶已经卖到了42元,毛利率高达250%。
当被问及为何频繁涨价时,塔塔给出的理由是最近的茶颜悦色越来越难买了,因为老板对黄牛代购的行为很敏感,已经发生了很多次在门店或者外卖下单直接被拒单的情况,“杭州人在长沙都出名了。”
为了不被拒单,一次最多下单9杯,按照现在每天出杯量在200杯~250杯,需要有6个人通力合作,从上午10点茶颜悦色开门开始,一直忙活到下午2点左右,然后去赶返程高铁。
记者看了一下最新的菜单,也许是为了方便统计金额,代购菜单里的茶饮价格只有42元或者39元,而他们的原本定价基本上都在12元到17元。茶颜悦色最贵的两款饮料悠哉悠哉和芊芊马卡龙(均为18元),并没有出现在代购菜单上。
之前网上曾经有文章计算了塔塔代购茶颜悦色的日均毛利,对于那个金额,塔塔不置可否,只说“一天工作15个小时,人都快受不了了。”
目前,塔塔的茶颜悦色代购有杭州和富阳两个点,他正在朋友圈招募城西片区的合作伙伴。
有一说一,按照茶颜悦色现在的火爆程度,和此前在深圳开店的试水行为,也许将来有一天茶颜悦色会把分店开到杭州。对此,塔塔表现得很淡定,“我们已经在开拓新的代购品类了,茶颜悦色不做了还可以做别的。”
跨越上千公里人肉背回奶茶
多地兴起“茶颜悦色”代购服务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记者发现,除了这种带回本地销售的方式,还有一种代购采用的形式为从长沙代购后,配送至火车线路沿途的高铁站,目的地有上海、杭州、南昌、广州、深圳等,甚至有代购称全国可送。
网友收到货后晒单
网友评论: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