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闵行区的马女士一家这几天正配合小区进行居家隔离,但她和邻居都碰到了相同的问题:在叮咚买菜、盒马等生鲜电商平台下单,会碰到“暂时缺货”,或者骑手时间“约满”的情况,出现“想买菜却买不到”的现象。
上海的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且价格稳定,为何部分消费者会“买不到菜”?记者走访发现,由于消费者线上买菜的需求激增,运力难以跟上,导致出现“送货慢”“买不到”的现象,目前生鲜电商平台已招募共享员工来提升运力。也有行业人士支招,上海这一轮生活数字化转型中,线下各大菜场、超市卖场都已建立线上购买渠道,建议消费者不要集中在某个生鲜平台抢菜,可分散至多个线上渠道购买。
市场供应量足价稳,消费者不必过量囤货
3月13日,蔬菜集团各大批发市场单日蔬菜交易量突破9000吨,创近期新高——这是蔬菜集团提供给记者的一组数据。“上海市场供应充足,蔬菜、猪肉、水果等货源能保证上海市场需求,做到量足、价稳、食安。”蔬菜集团相关负责人反复强调这句话。3月至今,上海蔬菜价格混合均价5.28元/公斤,绿叶菜价格相对平稳,猪肉供应成交均价15.20元/公斤,同比降幅为53%。
上游批发市场的供应充足,上海的菜场也同样量足价稳。记者在位于新华路街道的九华美天菜市场看到,这里平价菜摊位依然正常运转,橄榄菜1.58/斤、花王菜1.28/斤、白萝卜 0.98/斤、大娃娃菜1.98/斤……售价低于市场同类产品30%左右。平价菜摊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菜场加大了平价菜的供应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线下的超市卖场供应如何?联华超市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不缺货”,联华后台的数据显示,企业已经与山东、福建、河北等源头基地加强联系,“本周的日均采购量较之前增长近4倍,品种丰富、价格稳定,可保障民生商品的持续供应。”永辉超市上海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门店已加大每日供应量,蔬菜每日近200吨、水果100吨、猪肉35吨、米面45吨、鸡蛋20吨,“供给很充足,消费者不必过量囤货”。
多举措缓解配送慢,生鲜电商增加运力
为何上海市场供应充足,但不少消费者却出现“拼手速”买菜的问题,各大生鲜电商平台都表示,主要还是运力吃紧。闵行区梅陇站的一位骑手向记者描述,现在送一次货,除了配送箱塞满之外,车前车后都挂得满满当当。
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以联洋区域为例表示,一方面,这一区域覆盖封控社区较多,用户订单激增,主要站点的单日订单量暴增近3倍。另一方面,各站点也有部分骑手处于封控状态,导致运力吃紧。目前,总部已经从川沙、青浦、惠南等区域调动了30多位配送员进行支援,同时补充分拣员、水产员等仓内专业岗位,为订单配送做好服务基础。
盒马总裁侯毅此前也表示,希望消费者不要过度囤货,同时建议能够自由出入小区的市民尽量走一走,到门店购买,把更多配送运力留给封控小区的朋友,缓解运力问题。
加大运力保障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叮咚方面透露,从3月初,叮咚买菜就已经释放了大量共享员工储备资源,输送给联洋、曹杨、徐汇、闵行等订单需求量大的区域,“目前加入的多数是具有外卖和快递配送经验的骑手们,以及餐饮厨房的空闲人员。”盒马鲜生则发布“急招门店分拣员、理货员”的招聘启事,表示近期门店配送需求激增,希望能增加人手,提高运力。
不仅如此,一些线下超市卖场也在增能。山姆会员店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保证到店服务的基础上,已加派人手进行拣货,同时也加大运力产能,务求满足所有线上顾客需求。目前,山姆大部分上海门店线上营业时间目前维持不变,极速达业务出现了激增,山姆已加大运力,尽力保证会员的线上购物需求。此外,沃尔玛已开启上海部分兼职岗位的招募,安排有意愿的暂时歇业人员到沃尔玛上班,提供灵活就业的机会。
除了“拼手速”,多渠道可解决“最后一公里”
在此前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商务委已建立重点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电商平台等保供企业名单,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立省际和市内物流运输绿色通道,确保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从记者的采访来看,除了叮咚买菜和盒马鲜生之外,得益于上海近年来商业数字化转型,传统商超、菜场都有线上购物的小程序、社群以及相关配送服务。正在“闭关”的马女士说,她通过奥乐齐超市的小程序,顺利买到了不少生鲜商品,最近还加入一个小区群,可在群内点单,由周边的汇成菜场统一将生鲜商品配送到小区。
业内专家支招认为,消费者可通过多渠道购买民生商品。比如,目前京东到家、小时购已经联合沃尔玛、华润万家、家乐福、永辉超市、上海联华、卜蜂莲花、城市超市、农工商超市、奥乐齐、麦德龙、每日优鲜、益丰药房、上海第一医药、老百姓药房等众多零售商家坚守保供,并提供到家服务。截至目前,京东到家平台上海地区九成以上零售门店正常营业。百联到家的数据统计,线上平台周末三天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三倍,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联华采用多元合作模式,并与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合作,配送人员充足。
不少超市和菜场也通过多种在线模式,将生鲜商品”投喂“到部分封控小区。永辉超市负责人表示,针对一些被封闭的社区,永辉已经搭建了超100个专门的社区保供群,实现针对社区的集中配送。美天副食品公司总经理顾志君透露,针对封控社区不熟悉网购的老年居民们,美天已主动联系不少居委会,由社区在当天14时之前集中提交居民的“购物清单”,美天将在晚间统一备货,并于次日上午送到社区指定地点。
作者:徐晶卉
编辑:张天弛
几天,有市民反映 “早上下单的菜,到了晚上才送到”“外卖平台上有些菜都售罄了”,也有人担心被隔离后买不到菜。在上海加强疫情防控举措的当下,地产蔬菜生产情况如何?供应还充足吗?记者去实地看了看。
在位于青浦区的上海春昌蔬果专业合作社,社员们正在田头忙碌着,或是采收,或是移栽菜苗。温室大棚里绿叶菜的生长程度不一,有的刚刚从地里冒头,有的已接近成熟等待走向市场。
这里全年生产绿叶菜,以生菜为主,还有鸡毛菜、芥菜、油麦菜、杭白菜等,平常维持40吨左右的市内供应量,主要销往永辉、大润发、欧尚等大型商超以及各大餐饮公司、企业食堂。
“受近期疫情影响,需求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比如家乐福的订购量增加了20%。”不过,合作社副理事长赵世豪认为,市民不必担心“供不应求”。“春季正是蔬菜生长的好时候,光是生菜的苗期,就比前段时间缩短一个星期。”
为了保证稳定的市场供应,基地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式,缩短蔬菜生长周期。“当大棚里的绿叶菜采收完,育苗区域的菜苗就会及时移栽过来。相较于传统的播种方式,大大节省了时间。”
合作社还引入了一套专业的自动化育苗设备。恒温恒湿的环境,可以促进出芽,相较于传统土地育苗,穴盘育苗可节省至少三天的时间。同时,在移栽阶段,采用传统方式还需等待缓苗,而穴盘培育出来的菜苗根部自带基质土,移栽就可成活,也缩短了生长的时间。
“为保证生产顺利,合作社内部加强管理,建立了10人应急小组,要求社员减少外出,与田头交易的商贩接触时,要求对方佩戴好口罩等等。”如今,赵世豪反而有些担心,绿叶菜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滞销。“我们平常有30多吨蔬菜销往江阴、南通、无锡等地,因为疫情的缘故,这些渠道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响,目前正在想办法解决。”
“总体来说,保持稳定供应、持续供应。”对于市内绿叶菜的供应,上海弘阳农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张陈文同样认为不必担心。
目前,公司基地主要生产生菜、青菜、鸡毛菜等绿叶蔬菜,平常日供应量达到30吨左右,主要销往大型商超以及生鲜电商平台。“现在是蔬菜旺季,生长周期较短,田头菜量充足。针对近期明显增长的市场需求,我们合理安排茬口、加强田间管理、提高采收量,每天加班三四个小时,日供应量增加10多吨。”
业内人士解释,之所以有市民反映菜买不到或者不好买,主要还是在物流以及配送端,受疫情影响出现人手不足等情况,导致配送时间较往常有所延长。
一般来说,当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时,菜价也会出现波动。目前来看,上海主要地产绿叶菜田头价仍然处于低位运行。据市农业农村委数据,3月11日青菜价格为1.34元/公斤(价格区间为0.6-2.4元),卷心菜价格为1.27元/公斤(价格区间为0.6-2.5元),鸡毛菜价格为3.0元/公斤(价格区间为1.2-5.6元)。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和管理工作,要种足种好绿叶菜和其他适期蔬菜,提高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在田面积,稳定产能;加强信息监测,加强产销对接,积极帮助生产主体对接流通企业和销售平台,畅通销售渠道;重点做好生产人员、配送加工人员、冷链物流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
栏目主编:陈玺撼 文字编辑:束涵
来源:作者:束涵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晚报·新民网】目前上海还是有一些封闭的小区,因运力不足,很多小区居民买菜有一定困难。同时有些区域农贸市场也是关闭的,后续这些问题将如何得到妥善解决?这是市民关心的事。今天上午10时举行的第13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委主任顾军表示,有些封控在家的市民反映买不到菜,这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封控小区数量仍然较多,不少企业也提倡员工居家办公,使得居家人员数量增多,大家又都习惯了在几个主要电商平台上下单,这些因素导致平台的配送力量跟不上订单的增长。市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某些品类商品暂时缺货、送达速度慢,或是下不了订单。
目前,从监测来看,生活物资的跨省物流是基本畅通的;主要连锁超市、电商平台的大仓、配送中心的运营基本是正常的;超市卖场等商业网点的开业率也是比较高的。这些都是保供的基本盘,有了这些保供大动脉、关节点的支撑,可以说本市的生活物资供应是充足的,整体情况是稳定的。
顾军说,为了解决配送力量和订单数量这对矛盾,首先在帮助电商平台增加人手方面采取了一些举措。比如,各区商务部门通过协调,让符合防疫要求的保供人员顺利返岗。其次也指导电商平台在配送资源上做了一些整合,例如,有一家电商平台与餐饮企业、工厂开展对接,实行员工共享,增加了一千多人的配送力量,还有两家电商平台共享配送资源,错时经营,外卖小哥上午配送蔬菜,中午、晚上配送外卖。
此外,大家需要看到,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居民的生活物资需求是巨大的,需要多业态、多模式来保证生活物资的正常供应。所以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物资供应渠道、供应方式的多样化。比如,本市一些重点商业企业,目前都有线上订购服务,我们已将相关渠道汇总梳理后提供给各区,并通过“上海商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东方购物频道也已经开通了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物资电话预订热线;早餐民心工程的流动早餐车也开到封控社区门口,为市民送去各类餐食和主副食品。
在努力保障好市民的生活物资需求的同时,市商务委一如既往重视保供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商场、超市等商业场所严格落实国家和本市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切实把好疫情防控“进门入场关”“清洁消毒关”“人员管理关”“场所限流关”“证照查验关”等五关,做好电商平台“人、货、场”的防控工作,同时也组织行业人员开展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