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志勇
背景
小明是某连锁川菜餐饮品牌的研发总监,品牌分布全国各省共80家店。
2016年,老板给出了年度研发计划。
小明开始咔咔咔地干了起来。
第一次会议
老板:小明,这次研发的酸菜鱼,经内测小伙伴们反应口味不错,准备什么时候正式推行啊?
小明:启禀老板,这酸菜鱼里的一款配料,河北和山东没法配送…
老板:纳尼?你的意思是你研发就没有考虑到所有门店都要统一?
给我滚出去…
研发第一宗罪:供应链无法支持
第二次会议
老板:小明,上次的酸菜鱼,后来为了解决部分配料供应链无法支持而更改了配方,经内测小伙伴们反应口味不错,准备什么时候正式推行啊?
小明:启禀老板,这次改良后的酸菜鱼2.0版,门店需要额外增加一名厨房人员,暂时还在解决这个问题…
老板:纳尼?你的意思是一名厨房人员月薪5000一年6万,我们80家店就是增加480万人工成本?
给我滚出去…
研发第二宗罪:降低运营总效率
第三次会议
老板:小明,上次的酸菜鱼,后来为了解决门店额外增加的厨房人员,配料加工部分在中央厨房集中完成,经内测小伙伴们反应口味不错,准备什么时候正式推行啊?
小明:启禀老板,这次改良后的酸菜鱼3.0版,配料有部分需要门店,由厨师二次加工,可加工步骤有些复杂,目前门店方面还无法标准化,暂时还在解决这个问题…
老板:纳尼?你是要80家门店做出80种不同的口味?
给我滚出去…
研发第三宗罪:门店无法标准化
第四次会议
老板:小明,上次的酸菜鱼,后来无法解决门店标准化的问题,改成了另一款新品,经内测小伙伴们反应口味不错,准备什么时候正式推行啊?
小明:启禀老板,这次呢、咱酸菜鱼就不上了,我上次去深圳看到有榴莲比萨卖得很火,要不咱就上榴莲比萨吧…
老板:纳尼?我们是川菜品牌额,你是不是还打算上甜品、肉夹馍、羊蝎子火锅啊?
给我滚出去…
研发第四宗罪:伤害到品牌认知
第五次会议
老板:小明,上次的新品计划被我枪毙了以后,听说你改成了毛血旺,经内测小伙伴们反应口味不错,准备什么时候正式推行啊?
小明:启禀老板,这次的毛血旺我可是解决了供应链问题、门店标准化问题、运营的效率问题、也是属于咱川菜的精华吧…可有个小小的问题:这毛血旺每家川菜馆几乎都有,测试的两家店都卖不动呢…
老板:纳尼?你这是一件事情干一半么?卖不动的产品研发来作甚?
What are U 弄啥涅?
给我滚出去…
研发第五宗罪:只管研发不管卖
以上五个场景,几乎都发生在每一期的新品研发会议上。
一家5亿的企业,每天的经营效率成本是137万,经营效率的低下,是规模以上连锁餐饮企业的致命伤。
曾经有过一个比方:
一秒钟的事情,需要两秒才能完成,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儿。
可如果把两秒看成一秒的两倍再计算下,那带入企业经营就有些恐怖了:
1年能达成的目标,需要拉长到2年;
5年能达成的目标,需要拉长到10年;
10年能达成的目标,需要拉长到20年…
今天的餐饮市场瞬息万变,一根烟的时间,左边餐厅倒闭,右边又新开了2家。
谈问题不如谈解决方案。
以下是老光头这段时间的总结↓
研发的设计逻辑
富有创意的产品绝非来自偶然。
成功的产品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1、研发的任务是探索产品的价值、可行性、传播性;
2、探索及定义产品需要研发、品牌、运营通力合作;
3、研发想的是实现产品,而用户看重的是产品的体验;
4、用户体验设计,就是口味设计、视觉设计、出品设计、运营设计、传播设计的整合设计;
5、产品价值和体验设计密不可分,产品价值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
6、产品创意必须尽早地、反复地接受目标用户的试用,以便获得有效的用户体验回馈;
7、为了验证产品的价值和可行性,必须尽早地、反复地请种子用户测试产品创意;
8、研发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复杂的市场/用户需求,确定产品的基本要求---价值、可行性、传播性;
9、好的产品,必须具体天然自传播的基因,才能有效驱动用户的口碑传播。
看起来有9条,可是一点儿都不复杂。
用华杉老师的话说:所有事情都是一件事情。
研发、营销、运营、设计、品牌…也都是同一件事儿。
部门的区隔只是为了具体事务的归属,但是方向与目的是一致的。
有些抽象,一时半会儿没理解?
来,看看这家市值千亿美刀的公司是怎么做的?
案例解析
3周前,麦当劳在入华的第25个年头,推出了早餐粥,比老对手肯德基要稍晚10多年。
和这款早餐“谷物鸡肉麦鲜粥”一起上的,还有一款“金馒头”。
海报长得这个样↓
从构图布局的图文权重看得出,主打的是粥,配角是金馒头。
其实,我看到海报的第一眼,对这个装粥的异形容器很感兴趣,请告诉我不是一个人哦。
肯德基目前有5款粥,分别是:牛肉蛋花粥、皮蛋瘦肉粥、香菇鸡肉粥、雪菜笋丁鸡肉粥和蜜豆杂粮粥。
其中鸡肉粥有两款,一来是肯德基主打鸡肉系,二来这中国两大快餐的25年把整个中国鸡肉产业链给整合到了国际级水平。
中国是全球鸡肉产量第二大的国家,鸡肉的人均消费还有很大空间。
麦当劳首选鸡肉,既能够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支撑,又能够从竞争对手的市场里切来庞大的用户群体。
对于这俩巨头,增量空间已现天花板,需要在存量市场里肉搏了。
但是有一个小小的难点:
如何把鸡肉粥做到差异化?
从美国市场看,Chipotle、In-N-Out能够异军突起,除了更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外,还有中产阶级对于健康的需求。
这些新兴品牌的崛起,都是以此为品牌诉求,与麦当劳进行区隔。
因此,麦当劳会选择了把谷物与鸡肉混合。
肯德基虽然已经有蜜豆杂粮粥了,但这粥是甜的,所以可以出一款鲜咸的,再和鸡肉一搭配:谷物鸡肉麦鲜粥,就这么出来了。
ps:命名方面,都会强行插入一个麦字,这可是很重要的名称区隔哦~
在具体产品差异化方面,出了与海报不同的餐盘垫纸,比海报更聚焦与详细
并且着重在谷物部分有了详细的说明↓
大米、薏米、燕麦、红芸豆4合一,认知上要比杂粮高端大气上档次吧?
实物产品粥是长得这个样↓
虽然网上有人吐槽说是蔬菜汤的,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认这个口味。
到这里你会发现,根本没有海报上那个装粥的异形容器...囧
在粥杯的设计上增加了这个厨师帽的图形↓
因为肯德基的粥,主打的是现熬哦。
再回头说下这个金馒头。
内可是实打实的馒头切块呐~~
说实话,颜色真漂亮。
在咬上第一口之前,谁能猜到这个馒头表明竟然是甜的?
产品口味差异化,最终决定的还是想象力。
看完这案例,再贴一遍老光头总结的9条,希望有所启迪。
最终总结的,也是定位理论的核心那句:
不求更好,而求不同。
某天3:05被几个家伙微信吵醒。
想到比我牛逼的这些人,都比我勤奋,赶紧起来把原本的两篇稿子合并成一篇。
这对我而言,也算是研发。
最后咱跟着疯狂动物城来一句:
一.....起.....努......力.......吧.....!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掌柜攻略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越南企业》网8月8日报道,在8月8日举行的越南政府总理与企业、企业协会及地方代表的全国视频会议上,越南计划投资部部长阮志勇指出,今年4月底暴发的第四波疫情已经使许多企业的承受力衰减,正在面临8个方面的问题困难,需要及时进行救助。
一是总需求大幅收缩,导致订单、合同和产量减少。各行业需求量平均下降40—50%,最严重的是航空、客运、旅游、餐饮、宾馆等行业,需求量下降70—80%。过去一段时间吉莱港、盖梅—布市港发生大量货物滞港,最根本原因是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停滞。
二是企业营收大面积严重缩水。营收减少导致资金严重短缺,企业很难安排各项支出维持生产。由于缺乏资金,几乎所有企业都难以按时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导致出现坏账和逾期贷款,为此难以获得新的贷款。
三是投入费用和运输费用不断上涨,导致原材料投入减少和生产成本上升。空集装箱严重短缺,集装箱租金上涨了5至10倍,物流运输费用上涨了2至4倍并一度上涨5倍。由于病毒检测、购置疫情防控设备和增加工人补贴,企业面对许多新的支出。
四是生产、消费和出口供应链发生断裂或局部停滞。许多企业受到影响,被迫延迟执行或取消订单。如果疫情持续下去,企业可能因为客户改变供应链而丢掉市场。
五是由于疫情防控措施不统一和缺乏合理性,部分省市商品流通遇到困难,包括国内流通,导致企业交货和进货减缓,仓储运输费用增加,生产经营迟滞。
六是用工困难。疫情影响下,许多企业收缩生产规模,减少用工量,导致疫后恢复生产时将很难找到工人,特别是对工人专业技术有一定要求的行业。
七是专家方面的困难。各企业,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FDI)仍面临入境困难,特别是大企业集团进入越南开展大项目研究与决策,在为外国专家发放或调整工作许可证时面临困难。
八是获得国家政策扶持方面的困难。企业反映,一些地方在部分政策的落实上比较严格和僵硬,缺乏统一性,给接受扶持的企业造成困难,未能覆盖实际发生的各种情况,政策落实不够主动。
阮志勇表示,今年7月越南新成立企业数量同比下降34%。1至7月,全国退出市场的企业数量同比增加25.5%,其中29.1%是胡志明市的企业。值得关注的是,退出市场的企业中,不乏中大型企业。4月底暴发的第四波疫情,已蔓延至南部重点经济区劳动力密集的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导致供应链、生产链和劳动力链条面临断裂危机,给各地乃至全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