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牌之间的竞争,除了产品、服务、价格这些大部分人都能注意到的“明线”外,还有不少容易被忽视的“暗线”。
这些暗线,是品牌在实际运营中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绝不是抖音上的大师、专家能给到的“成功经验”。
今天,我们的文章从某商场的CoCo、1點點、茶百道,3家店说起。
CoCo、1點點、茶百道的“卡位之争”
在武汉某商场中,在同一楼层中,分别入驻了CoCo、1點點、茶百道。当消费者一进入商场时,3家就已经开始了“顾客争夺战”。
< class="pgc-img">>这是我们站在1楼同一位置,拍摄的3家奶茶店。从图片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CoCo、茶百道,中间那一家却无法辨别。
3家店面的正面实际上都是对着走道,为了让品牌辨识更高,顾客进商场后就能看见,CoCo在其店面的背面将品牌logo以发光字的形式露出。茶百道则在柱子及围栏处将品牌标识以卡布灯箱的形式进行展出。
但中间的1點點未有任何动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再往正面看,茶百道与CoCo均在门店外设立了座位区,CoCo更是利用其地理优势将座位区设计成为了独立天地,方便有需求坐下休息、聊天的顾客。
相比下,1點點仍保持着自己独有的风格。
< class="pgc-img">>我们不以图片中一时的情景去评判品牌,但仅从品牌露出与消费者潜在需求的服务设计上,茶百道与CoCo做得更多。
高手间的过招,往往就在这些我们容易忽视的细节上“明争暗斗”。
品牌的成功没有经验
都是实践中的“对症下药”
< class="pgc-img">>在CoCo、1點點、茶百道同一个商场的另一层,一家新开的奶茶店在我们观察的这段时间内,吸引了几乎一层楼的人流。
这家店的30米范围内,共计有4家茶饮品牌,且皆为大牌。新店的火爆,分析开来有一个重要原因,促销。
该店在其入口处,有人发送传单,告知顾客新店开业做活动“买一送二”。进店后有专门的服务员告知,买一杯饮品送指定饮品,同时会附送一张12元的消费券,用于下次消费。
看到这里,我们会认为这又是一场“赔本赚吆喝”的促销,但再深究,这家新店的活动另有用意。
< class="pgc-img">>买1送2的条件是小程序下单,服务员在介绍活动时也会特意说明。
此时,我们将这个促销活动梳理一下,即为:
通过小程序下单,让消费者的微信中对新店产生“记忆”;
指定饮品为其特色产品,让消费者进行体验;
消费券是刺激消费者下次再来消费,如果对其产品满意,那张消费券可能会令持券者带来更多客户。
买一送二可以理解为,送了一次免费品尝,一次为带来回头客的机会。
< class="pgc-img">>这是肯德基某店早晨顾客取餐的情景。由于疫情关系,该店早晨仅限门店外取餐,顾客不能进店消费。
图片中,肯德基的员工利用顾客等餐时间,正在向顾客介绍“咖啡大神卡”的相关信息。
这个场景表现的是,即使信息再发达,餐饮企业的服务也不能被完全取代,我们可以通过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手段告知顾客消费卡、促销的信息,但门店员工的现场答疑解惑,往往才是最终决定顾客是否成交的关键一环。
一个品牌的成功绝不是一次广告、一个视频就能够引爆的,背后是产品、服务、卫生、交通便捷性等多方面体验所构成。
视频中,顾客的一句你好,换来的是奶茶店员工“欢迎光临,扫描点单”。看起来是恶搞,但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细节:
一是店员在收到“你好”这样的指令后,会条件性的反射出“欢迎语”。
二是店员使用“台湾腔”,从口音上进行了区分。
如果一个奶茶店,进去后店员对你不理不睬,你是否又会对其来电?
“360”创始人周鸿祎曾表示许多网传的成功经验,实质上都是被放大、被神话,真正的成功来源于不断打磨产品、不断修正路线。
< class="pgc-img">>做奶茶品牌也一样,我们所能看到、能被总结的经验往往不是成功的主因,品牌团队们在运营中,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做出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才是品牌步入成功的基石。
发传单,引导消费者小程序点单“买一送二”,是那个新店累积回头客的解决方案。
在顾客等餐时间,拿着活动说明向顾客介绍“大神卡”,是肯德基招揽会员的解决方案。
在门店背面,做发光字、卡布灯箱,是CoCo、茶百道增加品牌曝光的解决方案。
一个指令,换来全体员工的“欢迎语”,是1點點给顾客宾至如归感觉的解决方案。
品牌的成功没有经验,有的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并长期坚守。
<>有关媒体报道,网红奶茶品牌“喜茶”将于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或将由腾讯、红杉等领投。
据估算,完成次轮融资后,喜茶的估值将达到90亿人民币!
一家家开在街头巷尾的小小奶茶门店,竟然能撑其一个90亿的巨大商业帝国,这着实让人惊讶。其中虽然可能有估值虚高的可能,但喜茶截止2018年底开遍全国的163家门店,却是个实打实的数字。
其实,不管是90亿估值还是163家门店,这两个数字对于那些“无名”的街边奶茶小店来说,无疑都是天文数字一般。而这似乎也意味着,喜茶等品牌,应该与那些小店有着天渊之别。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喜茶的奶茶,真的这么好喝吗?
< class="pgc-img">>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些模棱两可。
一方面,喜茶等品牌的“秘方”和用料,可能对部分人来说,的确要比那些“无名”小店强出不少。
但另一方面,整齐划一的品牌形象、流程化的制作工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大手笔的营销推广等因素,也在产品之外的其他维度,比如安全卫生、经营效率和辨识度等,赋予了“喜茶们”极大的优势。
这个原本进入门槛很低、属于小店经营性质的行业,在互联网的助推和资本的催化下,硬是诞生出了这些“巨无霸”企业——“量变产生质变”的神奇效果,又一次让人感到讶异。
那么,街边小店,比如面馆、小吃店等等,如何才能复制“喜茶模式”,也开上几家连锁店呢?
< class="pgc-img">>首先,小店也要注重品牌。我们印象中的小门店,往往没有醒目的品牌标识,顶多写个招牌了事。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是没有什么辨识度的。如果能够在装潢、标志、产品包装乃至员工服装上都下一些功夫,把这些元素统一风格,便会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增强消费者对门店的信赖感,从而增加购买欲。
反之,如果是一家没有门头、装修较差、衣着随意的门店,则会让消费者对这里的价格、卫生条件和产品质量等都产生极大的疑虑。
其次,小店也要对流程化作业加以研究。杂乱无章的工作间和制作方法,只会降低门店的生产效率,而这也就意味着直接的利润损失。
这里说的流程化作业,并非自动化和机械化,而是指对人工操作的流程化,即通过经验总结出一套最优的产品制作方法,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最后,小店也要注重营销,尤其是低成本的互联网营销。通过给予到店消费者折扣或赠礼的方式,经营者可以很轻松地引导消费者关注微博、公众号等营销窗口。
但问题是,小店经营者不能把这些营销窗口当成简单的信息发布渠道,而是要结合自身的品牌和产品特点,制作出有吸引力的内容,这样才能保持不掉粉,甚至引来粉丝们的转发,以达到社区裂变的效果。
< class="pgc-img">>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有所建树,一家小店就算不能在行业里做到龙头,也一定能在当地做出不小的规模!
>体店八年经验,也许能给你一点点建议。
你勤勤恳恳地,抱着满心期待经营着一家奶茶店。但有市场就有竞争,当对比出现强烈的反差时,你会奇怪,为什么人跑别人家了。
这时,你就该冷静下来,思考思考,我们是不是方向出了问题。
顾客是敏感的,也是公平的,一旦产生对比,顾客就很容易地分析出你的奶茶店和同行的优劣。
他选择其他店铺,没有选择你。他肯定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比如价格是不是比你美丽、口味是不是比你哇塞、门店装修是不是比你的店铺更适合拍照、服务接待是不是比你更细致等等,还有,同行比你来得早,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消费习惯,也是其中原因。
你作为新入局者,必定要比他们做得更加优秀,才能打破消费者顽固的消费习惯,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