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个餐饮老板最可悲的是什么吗?有梦想没方法!做梦都想把餐饮生意做大做强,但始终只是停留在梦里。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以自己的浅薄之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阐述一下如何从0开始起一个餐饮品牌。喜欢的老板们呢,点点赞,点点关注,支持一下,不赞同的老板们,可以直接拍砖,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过过招。
1、在大品类里找赛道:大池塘里才能养大鱼。
餐饮这门生意的典型特点,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所以,餐饮老板要想从0起一个品牌,第一个需要考虑的战略问题就是选品的问题。
从我们自身的餐饮经历和我们服务过的餐饮案例来看,在大品类里找赛道,能跑出品牌的可能性才最大,大池塘里才能养大鱼。比如说,火锅赛道,是餐饮行业里的第一大赛道,在餐饮行业成千上万的分类中占比在22%左右!尽管竞争对手巨多,但你要知道,只有这么大的赛道才能够养出大鱼呀,老的品牌有海底捞、巴奴、刘一手、小肥羊、德庄等,这几年新兴起的品牌也是层出不穷,珮姐、朱光玉、楠火锅、周师兄等,地方性兴起的小品牌更是比比皆是。
< class="pgc-img">>大品类是经过市场充分验证的,也有品牌拿到了大结果,所以在这样的赛道里才有跑出来的可能性。全国火锅店目前超50万家,烧烤烤肉接近50万家,米饭快餐存量最高时超过300万家,咖啡赛道近几年这么火,单这个品类全国已经有13万家门店,相比着有些赛道全国总量也不过几千家,甚至说几百家,而且市场比较分散,市场比较小众,你付出再多的努力,能有多大的空间呢?
我们团队指导的西安品牌,做一颗肉包;指导的山东品牌,做一只鸡;指导的江苏品牌,做新式茶餐厅等等,这些生意看上去单个的体量小,但容量大,赛道宽,能够跑出规模来。
2、看发展趋势,在增量市场里分蛋糕:水涨船高永远比存量内卷更容易。
做餐饮,能力只是其中一个要素,趋势才是决定你餐饮品牌成败的关键。假如你找了一个衰退的品类,整个品类都不行了,你做得再好,能有多大出息?就比如说脆皮五花肉,有多少人起了品牌又死掉的,有一个真正跑出来的品牌吗?反正到目前我是没看到过,在网上宣传得发红发紫的,大都是割韭菜的,闷着良心赚钱,不值得做!
这一段话肯定会触犯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哈,一定会有人杠“我的生意做得不错呀”!我告诉你,生意的一时不错很可能是得益于信息差,尝鲜的,复购率非常非常低,没有复购,这样的生意能做长久吗?你想想就明白了。
< class="pgc-img">>假如你选择了一个持续增长的品类呢,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你不用那么努力,不用那么专业,也能够吃到品类的红利呀!中式点心那一波,有不少人根本没有什么专业知识的,呆萌呆萌地扎进去了,结果还拿到了不错的结果。某个点心品牌,一年多的时间开了十几家店,不少人争着抢着投钱和加盟,估值还不低,创始人都懵了,幸福来得太突然。
近两年咖啡赛道这么火,这么被资本看好,为什么?增长性好,高达27.2%的市场增长率,浑水摸鱼也能摸几条呀!
所以,餐饮老板要擦亮眼睛,在大品类中找增长赛道,顺势而为比逆势而行轻松得多。
3、在竞争对手身上找自身的优势: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差异化比硬碰硬更有价值。
选好品类找准赛道,这是战略方向的问题,在战术层面呢?你还要走差异化的路线!
餐饮行业的典型特点就是,市场足够大,创业者足够多!你所选的生意一定有人做,一定有人和你竞争。这个时候怎么办?调查竞争对手,看他们的优势是什么?在满足顾客的哪些需求?有哪些需求或者痛点没有被满足?我能不能满足?是不是自己的优势?
< class="pgc-img">>比如说,米饭快餐这个赛道吧,大部人是家庭作坊,或者料理包供应,品牌化、现炒就是竞争对手的软肋,大米先生率先来个明厨亮灶,快餐现炒,很受顾客的欢迎。
4、专打优势,集中爆破:集中优势资源击穿一个点。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聚焦比遍地开花效率更高!一旦餐饮项目启动,聚焦优势就是战略!做餐饮千万不要基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而补短板,被占据的优势永远变不成你的优势,除非竞争对手出现战略上的错误。所以,聚焦优势,放大优势,并牢牢占据这个优势,才是最佳的战略选择。
任何一个餐饮项目,本身具备的资源是有限的,把有限的资源一定要用在优势的爆破上。二八定律是经营餐饮的底层逻辑之一,80%的资源用在自身的优势上,自然也能换来80%的市场收益。西贝当年的口号是“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那是相对于以前200多道菜,精简到30多道菜的战略聚焦,但是,还远远不够!于是,才有现在更加聚焦的爆品--西贝牛大骨,和更加聚焦的品牌口号--家有宝宝,就来西贝!
聚焦优势,放大优势,占领优势,击穿圈层,品牌跟着就会破圈。
5、不断重复优势:重复是建立品牌势能的最好武器。
传播的本质是什么?是让顾客记住!顾客最擅长的是什么?是遗忘!如何让善于遗忘的顾客记住你的品牌?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优势就会变得更优,就能抢占顾客心智!谎话说了一万遍,你自己就信以为真,顾客也会信以为真,这就是重复的力量,更何况你说的是真话,顾客自然更加信以为真!
请相信重复的力量!
6、要么第一,要么唯一:成为头部才能优享市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争第一的餐饮老板不是合格的餐饮老板!餐饮行业的各个赛道,各个区域,各个商圈,头部商家抢占了绝大部分市场。客户能记住第一第二,让他记住第八第十很难。
马太效应,二八定律,从众效应,同时发挥着作用,谁能占据头部的位置,谁就可以优先吃市场的蛋糕。
不要以为这是遥不可及的话题,一个店一条街上争第一,你就能吃到这条街的市场红利;在一个商圈争第一,你就能吃到这个商圈的市场红利;在一个区域争第一,你就能吃到整个区域的市场红利。
7、区域为王:地方的扛把子比全国品牌过得舒坦。
当你的餐饮品牌在某个区域有了势能之后,不要急着扩张,把一个区域打透、打穿,像茶颜悦色一样,品牌都外溢到全国市场了,这个时候再考虑往外扩展。
实话实说,据我们的观察,区域里的扛把子,不仅可以资源共享,而且做到降本增效,无论是横向发展,还是纵向发展,势能都能轻松流动和迁移。做到的自然懂当中的妙处。
< class="tt-column-card" data-content='{"url":"","content":"","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c1232341fd9746b7b4066fe62c57bbb7","title":"餐饮营销爆店8步法","author_description":"餐创内参","price":998,"share_price":399.2,"sold":0,"column_id":"7165465394000429344","new_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c1232341fd9746b7b4066fe62c57bbb7"}'>>好了,分享到此为止。以上只是从战略和战术层面阐述了如何从0开始起一个餐饮品牌,后续我们会从执行层面继续阐述如何做好餐饮,如何做好餐饮品牌。如果,你想系统地学习如何通过营销重塑餐饮生意,请看下方小黄车,餐饮营销爆店八步法!我是侯守宪,关注我,用营销的思维重塑你的餐饮生意。
有 100 万别开餐饮店。
1. 今天给大家盘点商场里面投资超过 100 万的餐厅。
- 乐乐茶:品牌使用费、保证金、服务费加起来要 12 万,80 平左右的店开一家乐乐茶起码也要花个七八十万。品牌方同样要求提供 100 万以上的资金证明。
< class="pgc-img">>- 喜茶:单店合作的费用每年是 5 万块,再加上保证金、装修、房租、设备,开一家 80 平左右的店要花接近 100 万。加盟商还要提供 50 万以上的资产证明,而且还需要证明自己是靠努力积累获得的资金,而不是靠他人的投资。你看你不努力连喜茶都开不了。
- 老乡鸡:加盟费是 25 万,投资的门店面积在 100 平到 150 平,明确要求合作伙伴有 120 万以上的启动资金,所有的投资费用算下来至少要 200 万朝上。目前只开放了江苏、浙江和湖北的区域,其他的城市就不要想了。
< class="pgc-img">>- 薛记炒货:前期品牌方收取服务费、设计费、培训费、保证金等大概 10 万块钱,80 平方的店做下来起码要 100 万以上,而且要提供 1000 万以上的合法资金证明。
< class="pgc-img">>- 酸菜鱼:加盟费是 25 万,整个店投下来差不多 300 万左右。品牌方明确要求要提供合法现金 300 万以上或者 2000 万以上可变现的资产、资金流水证明,这个投资金额真的很夸张。
- 肯德基:10 年加盟费 36 万,一家店的预付款在 300 万到 400 万之间,而且要求 3 年内开出来 10 家店,没有 4-5 千万的资金都不要碰。
< class="pgc-img">>2. 我还是吃疯狂星期四吧,盘点下来的结果。想要加盟头部的餐饮品牌,不仅建店的成本非常的高,而且还会要求你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丰富的创业经验,这样才能达到 1+1 大于 2 的效果。
我是小高,祝大家天天爆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去的一年,行业尽显“疲态”,餐饮企业只能各显神通,力求挺过这一年。
小吃快餐作为国内餐饮业数量占比最多的品类,展现了快节奏复苏。
其中,中式快餐品牌整体仍处于“区域为王”的时代,比如重庆乡村基、安徽老乡鸡;比如南城香已经成为北京市场的隐形冠军,紫光园则通过“档口”成功打开了这家老字号的突破口......
内参君发现,在“最困难的时光中”,仍有快餐品牌逆势开店,跑出规模和知名度。
总第 3402 期
餐企老板内参 孙雨 | 文
门店破千、新店超百
疫情挡不住这些品牌的开店步伐!
今年春节,餐饮业迎来一场爆炸式复苏和消费。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前6天,日均消费规模比2019年春节增长66%,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53%。
三年抗疫,有人遗憾离场,有人挺进决胜局。
春节前,内参君走访了一家北京商场,彼时正值午餐高峰期,还未放假的人们就像一只只冲出牢笼的野兽,疯狂涌向商场、餐厅,烟火气十足。
不过,商场里各家餐厅用餐氛围截然不同,形成鲜明对比。内参君看到,有些门店早已放假,而隔壁的米村拌饭却排起了长队,食其家快餐门店里也坐满了人。
2014年,米村拌饭成立于吉林省延吉市,主打延边美食。值得注意的是,米村拌饭在2022年新开门店大约200家,过去三年新开店数量达到460家左右,八年时间全国开出600+店。
作为米饭快餐品类代表,2016年成立的猪角闽南猪脚饭,深耕华南市场,在2021年就拿到了1.5亿元融资,2022年持续开新店大约近100家,目前全国门店突破400家。
在米线米粉赛道,跑出了全国第一家门店突破1000家的米线品牌,它是诞生于2001年的专注云南米线的蒙自源,疫情三年开出约861家门店,是其2019年门店总数600家的近1.5倍。
21年“沉淀”,蒙自源成为国内米线赛道率先跑出千家规模的品牌,未来开疆扩土的目标或许会更大;猪角闽南猪脚饭作为地域特色品牌代表,今年也制定了开新店500家的目标;而米村拌饭在米饭快餐品类中低调发展的“隐形冠军”,今年将继续拓店近400家。
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这“三匹快餐黑马”!
品牌低调赚钱,门店高调开拓
这些黑马有怎样的共性?
它们并非是新创品牌,但是多年来保持低调发展,没有迷失在疫情中,还顺势做出规模和打出知名度。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是这些中式快餐在强势回归?
>>>加盟模式优化、资本力量助推
2022年,大家对于加盟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品牌方和加盟商正在形成一种新型加盟关系,尤其是疫情冲击下,双方拥抱的更加紧密,共抗疫、共生存、共发展。
这也注定,以直营+加盟模式经营的餐饮连锁品牌,有机会得到发展。米村拌饭采用城市合伙人运营方式,由公司总部统一管理,合伙人出资金、出人力,门店按照直营体系执行,保证门店菜品品质和运营稳定。
同样,猪角闽南猪脚饭采用“直营+加盟”模式继续扩店,同时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它曾于2021年8月完成来自不惑创投等的1.5亿元融资,是首个获得融资的猪脚饭连锁品牌。
>>>连锁化率提高,刚需高频加快复苏
《2022快餐品类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中式快餐整体线上连锁化率为25.43%,超过了大盘的连锁化率,连锁化率逆势增长。
当然,疫情后快餐抢先复苏的现象,不只在国内。相关数据显示,日本餐饮市场恢复中,正餐保持20%左右的增长,快餐保持10%左右的增长。
刚需高频的快餐讲究出餐快和高效率,消费者接受度更高,所以即使没有社交属性,顾客在堂食时也会更安心,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疫情影响。比如,米村拌饭在春节期间仍正常营业,春节后,内参君再次来到该门店,里面仍然爆满,排队就花了半小时。
同时,随着“堂食+外卖+零售”逐渐成为餐饮企业经营标配,线上线下全方位触达消费者,这让快餐品牌在经营中,拥有了更大的弹性空间和抗风险能力。
拌饭、米饭类的外卖属性,拯救了疫情风控期间的米村拌饭,据品牌方透露,外卖占比大约在35%;春节前夕,猪角闽南猪脚饭在其公众号里推出了《猪角家庭宴》,包含麻辣猪脚、红烧猪脚、鲍鱼猪脚等5个不同套餐礼盒,玩转零售模式。
>>>产品结构优化,扩大消费客群
中式快餐“区域为王”的时代尚未过去,许多地域性餐饮品牌正在诞生和崛起,他们从一道地域经典特色美食切入,深耕大本营市场,做成全国连锁品牌,把美食传播到全国更多区域。
云南的米线,广东的猪脚饭,延边美食的朝鲜泡菜、打糕、石锅拌饭等等,都是独具特色的美食,在品牌传播和各地区文化融合下,这些特色美食也得到了更多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品牌的全国发展,还需打破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差异。通过丰富产品结构,实时推出新品,不断缩小顾客口味需求的差异化,丰富品类组合也能容纳更多客群。
米村拌饭将产品组合多元化,除了主食类的石锅拌饭、山泉大冷面等,增加了香辣鱿鱼、五花肉煎酸菜等朝鲜族烹炒菜品,石锅大酱汤、参鸡汤等炖锅炖汤类,还推出了儿童烤牛肉拌饭等,从而满足家庭和个人、老人和孩子等用餐需求,口味上也能满足吃辣和不吃辣的顾客需求。
而客群范围的扩大,尽管门店开在人流量不多的商场,也能支撑整个门店生存或盈利。
米饭快餐赛道的三大驱动因素:主食驱动、小吃驱动、菜品驱动。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中式米饭快餐市场超过2000亿,消费需求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市场尚未饱和,品牌玩家仍有机会。
猪角闽南猪脚饭则以季度为周期更新一次菜单,在最新菜单里,除了有招牌必点的闽南猪脚饭、小炒黄牛肉饭,脆皮牛肉饼、台式炸香肠等小吃,饮品炖盅等,还推出了老坛酸菜鱼饭、脆皮牛肉饼饭等新品。而在超值晚餐菜单里,面食、泡饭、小炉烤鱼等多种菜品。
就连以米线出圈的蒙自源,加快上新频率,不只有招牌米线,更是推出脆脆笋鸡丁饭、麻酱秘制拌粉、等新品,还会应季推出云南鲜花饼、云南沃柑等零售产品。目前,蒙自源的产品线包括过桥米线、家常米线、拌米线、饭类、小吃、饮品6大类,客单价在25元左右。
>>>小店模型趋势,加速规模扩张
2022年,小店模型引领行业发展节奏,成为加盟连锁品牌的重要策略和趋势。比如咖啡赛道的挪瓦咖啡,就凭借“小店模型”成功出圈,三年门店破千家。
官网显示,蒙自源在2020年进行了品牌升级,门店模型一改早期200平的大店,如今增加了更轻盈、面积更小的门店模型。
以直营模式为主的60平米精品店和120平米全时店,走加盟模式的是轻食店、高校店一类更适合规模扩张的小店型,面积分别为40平方米、30平方米。一年前,升级后的全国首家蒙自源小锅米线(广州中泰国际广场店开业),门店面积不大,绿色霓虹灯搭配简洁的原木设计桌椅。
判定商业模式好坏,要看其门店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盈利能力。能够实现单店盈利的商业模型,才有可能去拓店。
小店型的优势在哪里?
第一,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满足堂食、外卖、外带等多渠道需求,抵抗疫情影响;第二,正因为面积小,使得门店在房租、装修以及用人成本相对较少,这是核心优势;第三,小店型对加盟连锁品牌在对加盟商的管理中更方便,减少加盟商的投入精力,专心做产品和服务用户,助力品牌实现连锁化和规模效应,持续深耕下沉市场。
目前,蒙自源的门店大部分集中在大本营大湾区一带,此前创始人李红伟公开表示,未来仍将聚焦主战场,打透大湾区市场,在这超800家的门店里,主要是做小堂食、轻堂食或者外卖。
此外,据内参君了解,猪角闽南猪脚饭也将在今年计划开出一些小店,面积在50-60平,而以往门店面积是100-150平方,这对于其计划开400家新店的目标或具有很大推动。
>>>市场足够下沉,大本营辐射周边
从二线城市兴起的蒙自源、米村拌饭和猪角闽南猪脚饭,诞生地都具有下沉优势。
从开店选址看,蒙自源的门店大概覆盖全国20多省,蒙自源门店在新一线、一线城市占比较高,在60%以上;从门店选址分布上,商场店居多,其次是乡镇店和学校店。
米村拌饭则主要分布在东三省、山东、河南、江苏等九个省,其中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70%以上。内参君发现米村拌饭在两端发力,既在北京开新店,小县城也有其身影。
门店分布情况:从左至右分别为蒙自源、猪角闽南猪脚饭、米村拌饭
>猪角闽南猪脚饭有大约60%的门店在二线城市,从大本营向外部城市辐射,商场店和乡镇店居多,猪角闽南猪脚饭的下沉更加明显。据品牌方透露,今年门店扩张仍集中在广东和江浙地区。
一方面,品牌在一线城市和购物中心开店,有利于帮助品牌迅速打开知名度,为品牌造势;同时,开出乡镇店、学校店,是品牌足够下沉的表现,触碰更广大的消费群体,提升顾客认知。
复苏虽向好,定心去经营
2023年,餐饮行业迎来大复苏,对于拥有千亿市场规模的中式快餐赛道,是机会和竞争并存。
没有了差异化,很容易一不留神就会被其他品牌所代替。
无论是老乡鸡、乡村基、南城香已经占据规模和知名度优势的头部品牌,还是蒙自源、米村拌饭、猪角闽南猪脚饭这类深耕区域顺势崛起的品牌,今年以及未来,都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虽然各家打法不同,但目标也是要稳住自身品牌地位,加速品牌向前发展。
做好品控,降本增效,食品安全红线不可碰。
餐饮企业做好品控,才能降低触碰食品安全的风险。快餐品类的出餐及时、方便快捷、性价比高等优势,是建立在背后高标准化和工业化成熟的基础之上。
而随着消费者愈加追求健康高品质的饮食,以及注重用餐体验感,门店在后端坚定不移的工业化和标准化,更应该优化前端门店,为顾客营造锅气十足、现场制作的氛围感。
尤其是三年疫情,成本是让餐饮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无论是否具有健康的现金流,品牌都应该将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作为实现门店经营业绩的有力举措。
比如,优化供应链仓配和管理半径成本;比如,在能够保证服务到位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用工方式,据内参君了解,米村拌饭在采用小时制用工方式,固定员工+兼职,从而灵活排班。
打造性价比,重视顾客体验,产品、服务、环境都要搞好。
品牌在规模扩张中,容易失去和迷失品牌初衷。而做好产品和服务好顾客不能忘掉,应该时时思考如何为提升门店效率和为顾客创造价值。
让顾客吃好和推出广普度更高的产品,缩小跨区域的口味差异;追求更高性价比,就要保证高品质产品输出和制定价格优势。
如今,行业大环境向好带来了发展空间,加上品牌自身硬实力的打磨,相信餐饮行业的复苏,将进一步加快,餐饮人终于等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