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36氪首发 - 以去骨鸡爪切入卤味零食市场,成都卤味品牌「火号」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 姚兰36氪获悉,成都卤味品牌「火号」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奥牛资本,青桐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

| 姚兰

36氪获悉,成都卤味品牌「火号」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奥牛资本,青桐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品牌建设、供应链升级及渠道建设等方面。

2013年诞生于成都,「火号」希望做出地道、好吃的卤味产品。目前,已覆盖主流电商平台,先后取得淘宝卤味品牌排行榜前四、淘宝零食TOP100、抖音休闲零食品类年度销量前七、无骨鸡爪年度销量第一等成绩。2020年疫情以来,年销售额保持翻倍增长态势。2022年至今,单月GMV一度接近2000万元,月复购率超30%。

成都卤味品牌「火号」

在众多卤味产品中,为何选择去骨鸡爪切入市场?创始人黄山告诉36氪,鸡爪为国民性食材,而去骨鸡爪又是鸡爪零食的迭代产品,市场接受度自然很高。此外,因产品工艺要求高,保存条件苛刻,国内尚未出现一家成熟的去骨鸡爪品牌,这正是具有供应链革新能力的品牌的机会所在。

为保证产品品质和强化成本优势,「火号」自建供应链体系,并建立了完善的SOP流程。值得一说的是,单独为去骨鸡爪产品设计了生产线,仅去骨一道工序,便提出了26条要求(包含鸡爪的大小、色泽、切割手法、指甲拔取方式等等)。“我们摸索出了熟剥鸡爪的做法,之前山东、江浙、四川的厂家更多是生剥鸡爪,形态蜷曲不好看,产品安全性与口味稳定性都无法得到保障。”黄山进一步说道,技术团队还攻克了带汤鸡爪风味易流失和产品易变质的行业难题,降低了产品对于包装和物流条件的依赖性,成为第一个将带汤去骨鸡爪零食化的品牌,也是目前所覆盖消费人群最为广泛的去骨鸡爪品牌。

从创业之初,「火号」就坚持培养自己的研发团队。据黄山介绍,团队成员每年要拜访数百家实体门店汲取经验,而每年仅关于新品研发或调整的做样记录就有上千次。以主推产品——川式酸辣冷卤鸡爪为例,酱料由三十余种天然香料构成,用品牌独有的 “老料”进行调味,由人工炒制三小时,再静置发酵72小时。 汤料熬好后,在泡制鸡爪时,通过采用独有的“三浸三泡”工艺,即可呈现鸡爪脆、嫩、鲜、爽的口感。

红油鸡爪

在鸡爪以外,「火号」还推出了牛肉、鸡肉、兔肉等品类,共计上百款SKU。每个单品皆独立研发,特色彰然,例如承袭了自贡冷吃特色的焰火鸡,借鉴了三杯风味的琉璃兔,渊源于老坛风味的梧桐牛蛙等,打破了一般意义上对川味零食凭麻辣炒万物的成见。

作为资深策划人,黄山对于详情页设计、包装呈现、图片拍摄方式和文案表达,都有着自己的坚持,「火号」的品牌风格得以凸显。

渠道侧,「火号」在抖音平台做出了不少尝试。2021年,在当时达人带货可月销千万的情况下,「火号」仍然开启了自播,为的是更好传递有关工艺和原产地的信息,培养消费者的信任感。

未来,「火号」在线下会有更多规划:一方面,积极研发家庭装、常温长保品等衍生产品,拓展便利店、KA卖场、生鲜超市、社区分销、微信分销等渠道;另一方面,计划打造集鸡爪与其他成都卤味产品于一体的复合型门店。黄山表示,标准的不好吃、好吃的难复制、淡旺季明显、食用场景单一等问题,都会在拥有新模式的实体门店中得到解决。

投资人观点

奥牛资本管理合伙人高翔表示:卤制品市场规模超千亿,且过去几年一直是休闲食品里增速最快的品类,随着行业成熟度不断提高,各个细分品类均具备诞生品类品牌的机会。去骨鸡爪进入休闲零食类目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已进入卤味零食前三,但品类品牌尚未形成,存在空白机会。火号团队在产品端和渠道端均具备很深的积累,短时间内迅速攀升到品类头部位置,且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稳健的财务表现和抗风险能力,有望构建以去骨鸡爪品类为核心的卤味品牌。

奥牛资本高级投资经理王子美表示:去骨鸡爪作为少数兼具菜品和休闲零食属性的卤制品之一,在场景和渠道上均具备充分的可拓展空间,同时得益于卤味产品天然的上瘾复购属性,随着近几年需求端的快速增长,已具备大单品雏形。团队对产品和内容的精益求精令人印象深刻,展现出极高的经营效率,我们看好在黄总的带领下团队在卤制品市场里不断深耕,持续沉淀属于火号的“老味道、好味道”!

编者按】

作为连续14年雄踞中国县域经济之首的昆山,许多人惊艳于其发展之飞速及财富总量之巨,而昆山真正的秘密和价值,在于其身后所展现的中国改革的理念、路径与方法。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初始,开放看广东珠三角模式,改革花开两朵:浙江温州模式和江苏苏南模式。而同处苏南、几乎同一时期崛起的昆山之路则堪称与苏南模式交相争艳。

昆山之路绝非当地930平方公里狭小县域不可复制的独门秘籍,而具有当代中国改革深厚的共性意义:以大开放破冰,以持续改革深化开放,以无畏的勇气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一个个发展的关隘做改革开放的探路者、领跑者。

昆山予以我们的启示还在于,无论站在了多高的山峰,自信但不自满,苟日新更日日新,进而从昆山之路再出发,趟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示范的新昆山之路。

昆山,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三峡间激荡前行的中国的缩影。从一定意义上,昆山之路映射的就是行进中的中国之路。

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历时两月调研,采写了“新昆山之路”系列报道,以期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中国之路贡献昆山经验。本组系列报道共5篇,以下为“台商篇”。

位于昆山市中心的台湾美食街黄河路 来源:智慧昆山

工作日傍晚五六点,随着台企下班人群涌入,昆山市中心的台湾美食街黄河路热闹起来。台湾风味的牛排馆、麻辣锅、小吃摊、冷饮店里,台湾腔普通话和闽南语此起彼伏,几乎让人忘了这是在距离台湾近千公里之外的江苏昆山。

昆山,是远近闻名的“小台北”。

截至今年6月底,昆山市累计批准5113个台资项目,投资总额达608亿美元,10万台商台胞在这里安居乐业。台湾排名前100大制造业企业中,已先后有70多家来昆山投资。昆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0%、工业总产值的50%、利用外资的60%、进出口总额的70%,都来自于台资企业的贡献。昆山已经成为大陆台商投资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台商,是昆山外向型经济舞台上的绝对主角。

从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落户至今,作为昆山经济“农转工”的快速助推器、“内转外”的支柱和主动力、“散转聚”的一线践行者、“低转高”的同频共振参与者,台企几乎亲历了昆山崛起的全程。

在昆山台商近30年的“耕耘”历程中,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与压力,他们其中一部分有过动摇彷徨,也有一部分或布局海外或西进北上,但更多的是留在昆山,选择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昆山台商历经近30年发展,面临昆山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的现状,是重新寻找成本洼地,还是植根昆山就地转型?这成为几乎所有台商要做出的抉择——绝大多数台商,选择了后者。”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董事长石静安向澎湃新闻表示。

澎湃新闻试图从纵贯30年的多位台商的风云起落,以及昆山城市管理者的转型实践,探究台商为何愿意留下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以及企业集群与城市共融共生的样本价值。

“初代”台商:发现昆山,爱上昆山

和澎湃新闻聊起昆山与台商的第一次接触,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宣炳龙微微眯起眼睛,回忆起30年前的往事,说:“一碗奥灶面,这是开端。”

1989年,昆山自费开发区已经建设6年,引入外商投资企业11家。但对于台商而言,昆山依旧无人识得。

彼时,宣炳龙的司机请假要去上海虹桥机场接一名远房亲戚。听说这名亲戚是准备来大陆投资考察的台商,嗅觉敏锐的宣炳龙叮嘱司机:“把他们接来昆山,我请奥灶面。”

就这样,几位纺织业台商和昆山首次相遇。昆山用最大诚意,打动了起初并不看好昆山的台商。1990年,昆山第一家台企顺昌纺织有限公司落户。顺昌的成功试水,口碑效应引来一批台商,短短两三年,昆山有了八家“顺”字号台企,“一顺变八顺”。

江苏第一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有限公司落户昆山开发区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台企纷纷到大陆投资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昆山能广受青睐,与昆山对台招商自创的“独门秘籍”密不可分:因台商间素有口碑相传、“老带新”的习惯,所以昆山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时创新提出“以商引商”策略。

顺昌纺织是台商登陆昆山的破冰,1992年昆山第一个投资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项目——沪士电子的到来,则正式拉开了台企大规模投资昆山的序幕。

沪士电子开幕典礼剪彩仪式

沪士电子选择昆山的缘起,也是经“八顺”之一的台商口口相传而来。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后,公司创始人吴礼淦继续发扬昆山以商引商的“传统”,主动做起招商义务推销员。他常奔走于昆台之间,向台商推介昆山、带台商考察昆山,引来了数十家台企投资昆山。

经吴礼淦牵线搭桥来到昆山的台企,包括捷安特。

当年,捷安特轻合金董事长涂季冰从第一次与昆山接触,到拿到公司注册批文,仅仅2个多月就以传奇般的“火箭速度”落户。昆山的良好投资环境、官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在台商界迅速传播,以商引商显示出“葡萄串”效应:仅捷安特带来的台湾自行车配套厂家,就达到七八十家。而这一效应的另一直观优势,是产业链迅速整合促成了昆山强大的产业集群。

由此,昆山的台企发展进入快车道: 1993年是第一波高潮,约有100家台企来到昆山。之后很快形成良性循环,1996年开始呈现台企纷至沓来云集昆山的态势。1996年—1999年,每年都会新增台企90家。

到2000年,昆山台企集聚已初步成型。这一年,时任台湾研华科技公司高管的陈顺浪和5名同事到华东考察投资地,把上海和周边的工业园区跑了个遍。最后六人投票,因为昆山的地理优势、服务理念、政策优势,这六票毫无悬念全部投给了昆山。

像研华科技这样,在2000—2007年这个时间段来到昆山的台企总数超过了2000家。

数据显示,2001年昆山全市外资企业共计2500余家,其中来自台湾地区的企业1250家。2007年,台企涌入昆山的势头迅猛,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新落地的台企注册。至同年底,昆山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3500家,占到所有外资企业总数的60%—70%。

昆山基因融入台商血脉:“我们都是昆山人”

“既然来了昆山,就没有想过离开。”研华科技已经落户19年,现任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顺浪也在昆山待了19年。他说的“离不开”,是指研华科技,同时是指自己。

陈顺浪笑着和澎湃新闻说这番话时,他刚和太太、儿子、媳妇、三个孙辈结束在浙江的周末游回到昆山。他在昆山工作的19年里,陈太太隔段时间就来住一阵,孙辈暑假也常来。

陈顺浪觉得,现在昆山反而更像家乡,每月回一次台湾,反而像探亲,“我在昆山还有一群台商朋友,是刚来办厂时就认识的。十几年了,大家平时会讨论企业运营、政策走向,也常约打球、喝茶,举家一起自驾游。”

如果说陈顺浪是昆山10万台商生活状态的一个普通缩影,那么生活印记更深深嵌入昆山的,是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怡秀。

郭怡秀1953年生于台湾高雄,1994年跟随丈夫在江苏南通办了第一家工厂,2000年到昆山,投资设立了龙灯化学。2012年,龙灯化学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第一家在昆山发展壮大后回台湾成功上市的台企。

在昆山生活的第8年,郭怡秀把25岁的儿子罗俊霖从台湾接了过来。“肯定是我们认可了昆山,认为昆山更适合儿子发展,才会让他来。”郭怡秀告诉澎湃新闻,儿子在苏州大学深造时认识了一名苏州姑娘,之后两人一起去英国留学,2015年成家,生了宝宝。

“我们现在三代同堂住在昆山,亲家也定期来照顾宝宝,生活特别美满。”郭怡秀对大陆儿媳妇赞不绝口,完全感觉不到有任何文化、生活习惯差异隔阂,“我们都是中国人,也都是昆山人。”

像郭怡秀这样,作为一个移民群体但对昆山“异乡感”越来越少、“故乡感”不断滋生,背后离不开昆山政府各个部门对台商诉求的积极响应、关切。

昆山市台办副主任张琴向澎湃新闻表示,昆山台办始终以台胞需求为导向,“我们不仅服务台企,而是服务全部在昆台胞;服务工作也不止是台办一个部门在做,而是已经渗入到昆山各级、各部门。”

用宣炳龙的话说,服务台胞“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要真诚,要赋予感情,没有感情的服务是不会到位的”。

在昆山,台胞子女可以和昆山本地孩子一样享受义务教育,还有华东台商子女学校、开发区国际学校、星空幼儿园等一批台商投资的学校可以选择;全面采用台湾医院管理模式、并参照大陆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创立的综合医院,极大解决了台商的就医难题;连换发大陆驾照这种“小事”,昆山都做到经苏州车管所放权,只需在本地一周办妥……

在政府与台商间搭建起重要沟通桥梁、共同参与解决这一件件“细碎”之事的,还有被称为昆山“第五套班子”的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昆山台协会成立于1998年,是国台办特批的第一家县级市台协会。

除沟通政企、引导台企发展转型、解决台商生活问题外,台协会也非常重视台商的精神文化需求。“经济是无根的,文化却能让人有家的感觉,有家的感觉就会想到扎根。”昆山市台协会荣誉长孙德聪告诉澎湃新闻。

台湾民俗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昆山慧聚寺天后宫举办

在台协会与昆山市委、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昆山慧聚寺于2008年重修。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就有超过50万台商及家属会经常前往慧聚寺参拜,将其视为“精神家园”。

变局中的抉择:扎根昆山、共谋转型

但昆山舒适、安逸的生活并不会让10万台商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他们不止生活在昆山,更是与昆山联动发展的主力军。

事实上,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台资台企聚集著称、以国际代工见长和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昆山,新的挑战与压力接踵而至。

因外贸对GDP贡献率高达70%以上,昆山离世界很近,离“震中”也很近。2008年,昆山在金融危机中有37家企业关停,其中台企就有22家,大多为中小规模或配套企业。但因昆山台企向来注重内功修炼,政府及时推动企业转型,又不遗余力给予政策支持,阵痛之后,昆山出口形势当年即在全国率先突围。

数据显示,2008年昆山实现出口38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6%。2009年,在全国出口总额大幅下跌16%的情况下,昆山出口总额仍然取得5.4%的增长。昆山在关停22家台企的同年,实现新增台企177家。

但不可否认,危机始终存在。国际方面:全球化退潮并转向,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趋势日渐趋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需收缩;周边国家低成本竞争。国内方面:人力成本增加、技术迭代、环境压力,以及中西部城市的快速崛起等等。

以最典型的笔记本电脑行业为例。昆山依靠出口加工区为载体,在2000年后吸引台湾主要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进入,包括仁宝系、资通系、富士康三大巨头,并密集布局1000多家笔记本上下游配套厂商,快速实现“散转聚”转型升级。2010年,昆山出产的笔记本电脑达到峰值的1.2亿台,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此后,随着中国中西部城市急起直追,湖北、重庆等地城市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优的政策大力吸引电子信息产业,昆山部分笔记本电脑产能开始“搬家”。到2014年,昆山笔记本电脑产量下跌至6000多万台,产值较峰值减少千亿元。

“一边是全球经济变坏,一边是人力成本上涨一倍、原材料上涨两倍多。”2000年在昆山成立电子公司、2011年离开昆山的台商朱世明说,对于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迫于经营压力挥别昆山是不得已的选择。

但更多的台商选择留在昆山,坚守昆山并转型升级——原本逐水草而居、善于“游牧“的台企作出这个选择,除了情感上的难以割舍,当然是算过一笔账的。

“为寻找价格洼地就放弃在昆山已有的发展,这需要投入搬迁、再投资成本,而五年十年后的中西部城市、东南亚再次成本上升,难道我们要继续游击?”陈顺浪表示,从昆山大环境看,政府的服务水平、区位交通优势、产业链优势、生活人文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不转移,就意味着转型,留下的台商必须从惯常的“加工代工”模式就地转型。而同时,随着一部分代工企业离开,昆山的产业特色和主导产业也逐步明晰,着力于推动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递进,即“低转高”,谋求价值攀升。2015年起,昆山又把切实提升台企自主创新能力纳入工作重心,并以此带动本地民企的同步转型升级,将地方发展的动力从外生拉动转为内生驱动,推动“大转强”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机器换人”和自动化改造,以“智变”应万变成为诸多昆山台企的共识。

2010年,昆山台企广兴电子率先实施“机器换人”,2016年产量与五年前相比实现翻番。2011年,昆山富士康科技集团就推出“百万机器人”计划,在营业额攀升的情况下,将员工数从11万人减少至5万人。数据显示,仅2015年,昆山就有35家台企实施重大“机器换人”项目,总投资40亿元。

2018年,昆山全市1003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台资高新技术企业占了208家,更有500家台企正积极创牌定标,打造自主品牌。“微盟电子”的电竞笔记本电脑智能制造车间、“沪士电子”的印制线路板压合智能制造、“友达光电”的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成鑫制程智能车间、“正新橡胶”的轮胎检测智能车间均上榜2018年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名单。

总部经济也是昆山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台企们用“投资在各地,总部在昆山”的形式,进一步植根昆山。近年来,特别是《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20)》发布并实施以来,昆山市总部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服务业总量增长的集中区。

捷安特轻合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昆山聚集了许多世界知名的自行车整车及零配件供应厂商,有着完整的产业链,有条件成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聚集地。经过多方考察、慎重考虑后,2009年捷安特决定把大陆总部设在昆山,这不仅顺应了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昆山在新的发展阶段的产业要求。”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宝堂表示。

据统计,截至2018年,昆山市已申报和获批的功能性投资机构、采购中心、销售中心、区域总部等各类台企总部超过50家。

不难看出,原本“游牧式”属性的台企正在昆山转化为具有扎根性的“类本土企业”,一步步努力实现从代工模仿到自主创新的模式转化,从高强度要素投入拉动到高能级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化,走向高质量发展和内生动力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发展。

台商转型背后的政府服务转型

能让台商从最初来到昆山、爱上昆山、融入昆山,再到历经挑战、穿越风雨,依然扎根昆山初心不移,重要的原因无疑是昆山有着最亮的一块金字招牌——高效、贴心的政府服务,以及政府对转型升级的强力引领。

回想起1992年选择昆山的原因,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吴礼淦说:“当初看中昆山,是看中了昆山的人。昆山的领导干部有个人担当,有发展的急迫愿望,一定能把事干好!”

1997年,吴礼淦和昆山政府官员交流时提到“昆山什么都好,就是通关速度太慢了”,一语点醒梦中人。随后,昆山相关负责人赴京84次,申请材料写了几麻袋,终于在2000年获批大陆第一家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

不仅仅是吴礼淦对此有强烈的印象。多位台商在采访中向澎湃新闻这样评价昆山的政府官员:对于认准的事,他们不会把自己困在某个僵局中。只要对台商台企发展有利,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穷尽所有的可能性,不断捕捉随时出现的新机遇,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种服务精神已经渗透于一代又一代的昆山政府官员的血脉中,时代在变,服务的方式在变,但服务的理念却绵延不变。正是在这股精神力量的鞭策下,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为昆山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和转型升级中赢得了主动权。

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设立5周年座谈会现场

梳理近30年来台企集聚昆山的历程,每一个发展阶段,政府服务的重点和方式都在转变:早期主要着力点在于改善台企投资的硬件环境以及精心细致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2000年后,政府服务从台企生产环节向台商社会生活领域全覆盖;2008年始,重心移向助推台企转型升级;2015年至今,助推转型升级进入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的高目标阶段,力图以新的政策优势加速培育创新力,持续保持产业发展优势。

台商能否安心留在昆山,关键在于台企能否与时俱进转型升级。昆山地方政府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以更好更优的服务主动推进制度创新、结构升级,往往比静待企业自发转型升级更能获得先机。

早在2006年,意识到代工模式的不可持续,昆山政府就“快人半拍”提出转型新思路,进入“预热期”。2008年,转型升级快速切换为昆山的政策重心,政府部门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台企难题、痛点和需求,及时提供政策支持和政府服务。同年,昆山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台企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试行)》,设立引导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建立担保贷款机制、举办专题指导讲座等,帮助企业将危机转化为发展新机遇。

同时,昆山市委市政府在2010年积极对接台湾电电公会,大力引进台湾电子电机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通过实行一系列“专案”辅导计划,点燃了昆山台企转型升级的“燎原之火”。

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昆台合作再次升级。五年来,借助国家层面为昆山试验区特别设立的“部省联席会议”机制,一系列由昆山发起、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的探索试验,逐步转化为一大批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助力台企转型升级的突破性政策。昆山地方则以创新政务服务落实试验区建设的各项政策,上下联动,催生了台商在昆山的新一轮投资热潮。

2014年,昆山提出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2015年,昆山市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动员大会举行,重点部署了以台企为重点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明确聚焦于“创新力”的培育和锻造。为此,昆山成立专门机构“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多部门协力合作,共同营造转型的浓厚氛围。

2018年,昆山市委市政府又制定了《昆山市加快创新转型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及《推进昆台融合发展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力推昆山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放眼于全国,昆山与台商无疑是城市与企业集群良性互动、携手共赢的最佳样本:台企作为举足轻重的市场主体对于环境变化敏感、适应、进取;昆山地方政府则以一系列预判性的战略规划、精准策略和政策引领,建立起一种边界清晰、权责明确但又相互依托推动、共谋区域发展的新型政商关系。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对10万台商来说,在昆山的每一天,都将是充满希望的新的开始。

熊烈火 烧出天下美味 滚滚沸水 涮尽人间佳肴

上一期“潍坊夜经济美食地图”烧烤板块出炉后,一帮吃货们在催啥时候出火锅板块。经过精心筛选,火锅板块的10家优质店铺千呼万唤始出来,分别是:港景、川西捞、东来顺、思川小龙坎、蜀云边、大渝火锅、德庄火锅、重拾经典、老北京涮肉、忆火锅(排名不分先后)。吃着火锅聊着天,再没有比这更嗨更过瘾的解压方式了,大家快照着地图涮起来吧!

港景 寻觅港味,感受养生火锅魅力

港味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份情怀,除了港式奶茶、咖喱鱼蛋、煲仔饭,还有一种迷人的存在,就是港式火锅。在潍坊,吃港式火锅不得不提港景,无数人心中的养生火锅No.1,说的就是它。

正宗港式火锅与当下流行的重口味火锅截然不同,一锅锅滋补沸腾的汤底,一道道新鲜原汁的海鲜牛肉,在一阵阵热气氤氲中,把每种食材的本味挥发得淋漓尽致,表达着对食物的理解与尊重,汇聚着最根本的人情味,这才是香港的老味道。港景绝对算得上潍坊火锅界独一无二的存在,这里的港式花胶鸡锅,金黄的花胶鸡汤,一口下去全是Q嫩满满的胶原蛋白。

地址:奎文区新华路与健康东街交叉口北400米路西

人均消费:129元

特色推荐:港景花胶鸡锅、鸡脚猪软骨锅、A5+西冷和牛、M9上脑和牛、厚切尚品雪花肥牛、手切羊腿肉

忆火锅 藏身居民区,装修别具一格

除了经典品牌,一些独具一格的特色火锅店也成为火锅粉的打卡地,藏在樱北别墅的忆火锅就是这样的存在。忆火锅挺佛系,不怎么做宣传,也很少推广,但是碍不住每天晚上“乌央乌央”的人。

这里主打重庆火锅,别具一格的装修风格,如同身处绿野仙踪一般。这里的野生菌汤锅底,由近10种云南野生菌子熬制18个小时而成,绝对美味。

地址:奎文区樱前街与虞河路交叉口东200米路北二层楼第三排

人均消费:60元

特色推荐:招牌鲜毛肚、带皮黄牛肉、香卤肥肠、重庆方竹笋、武隆苕粉

蜀云边 主打虾滑,100%纯虎虾仁制作

火锅见过很多,但主打虾滑的火锅估计你还是第一次见。暖黄色的主色调,一桌一椅都精细考究,让人舒心;透明开放式的厨房,现场下单现场制作,让人放心;斥巨资打造的喷雾保鲜柜,食材24小时保鲜,让人安心。

说起蜀云边的虾滑,那可真是大有来头。缅甸、越南、菲律宾三地的海捕野生虎虾,跨越3088公里空运而来。纬度低水温高,虎虾更大、口感更脆。虎虾滑的诞生,绝非看上去那么简单,100%纯虎虾仁制作,一滴水都不加,跟小时候“摔泥巴”一样反复捶打,越捶打,虾滑越Q弹!

地址:泰华城中兴商业街南头红枕安悦酒店对面

人均消费:70元

特色推荐:大片脆毛肚、大颗粒虎虾滑、空运鲜鸭肠、厚切大片上脑牛肉

德庄火锅 佐料和食材都是重庆来的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爱吃火锅的人,一种是爱吃德庄火锅的人。德庄火锅,作为重庆火锅界的领头羊,开创了许多个行业第一,至今全球有900多家分店,可以说在火锅界罕有对手。

重庆当地的地道花椒、麻椒、辣椒,重庆空运而来的热辣牛油、脆爽鲜美的鸭肠,让你不出潍坊便吃到最地道的重庆味儿。这里的锅底是特色的“一锅三吃”,中间的菌汤,饭前必须先来一碗,几十种菌类精心熬制十几个小时,每一口下去都很补。

地址:奎文区北宫东街与鸢飞路交叉口500米路西

人均消费:90元

特色推荐:德庄精品毛肚、手工虾滑、德庄嫩牛肉

思川小龙坎 吃正宗成都牛油红锅,巴适

它是风靡全国的老火锅,被誉为“成都火锅最大黑马”,跨越1800公里来到潍坊。当你想吃正宗成都牛油红锅时,再也不用跋山涉水,来茂街思川小龙坎就够了。

正宗的成都味道,锅底是灵魂,也是小龙坎爆火的秘诀。锅底调料都是从成都总部直接空运,麻辣鲜香,味儿绝对正!鲜红锃亮的牛油红锅,吃起来麻辣浓郁不说,而且辣中带香;高汤做底,口感醇厚,辣而不燥。锅底不断沸腾翻滚,牛油香层层释放,越吃越上瘾,这感觉,巴适!

地址:高新区茂街一楼南门西侧

人均消费:70元

特色推荐:龙哥鲜毛肚、通威乌鱼片、澳式鲜虾滑、贵妃牛肉、麻辣牛肉、手工黑糖糍粑

川西捞 涮着火锅看川剧变脸,很欢乐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在川西捞,涮着火锅看经典川剧变脸,别有一番滋味。

除了吸人眼球的表演,这里的火锅既是颜值派,又是实力派,美如画的摆盘,一上桌便赏心悦目。用料绝对实在,所有锅底皆亲手熬制,干净卫生又美味。当红艳的锅底升腾出热辣的蒸汽,当鲜香的羊肉在秘制的油碟中翻滚,当颗粒感满满的毛肚在口腔内脆爽十足,这一刻圆满了。

地址:高新区北宫东街与蓉花路交叉口北200米路东

人均消费:80元

特色推荐:手撕大片黑毛肚、手打Q弹鲜虾滑、双椒嫩牛肉、至尊雪花和牛

东来顺 在潍坊也能尝到正宗北京味

“百年诚信东来顺,清真一品冠京城”。涮肉铜锅,最正宗的当然是北京东来顺。作为中华老字号,东来顺始建于1903年,一直以持之以恒的匠人精神为顾客服务。

如今,“中华老字号羊肉第一涮”、老北京涮羊肉掌门人在高新区茂街静静伫立,潍坊人不用去北京,也能品尝这一口最正宗的京味儿。三四好友约局,家庭团圆聚会,涮着牛羊肉和各种蔬菜,侃着天南地北,别有一番惬意。

地址:高新区茂街东门

人均消费:90元

特色推荐:鲜切羔羊腿肉、特色鲜切立盘上脑、江米凉糕、驴打滚、豌豆黄

老北京涮肉 开业27年,多年如一日红火

说起火锅店,不少地道老饕有一个自己的隐藏店——位于潍城区向阳路灯具大世界西侧的老北京涮肉。自27年前低调开业,岁月流逝,这家店却多年如一日的红火。

铜炉沸水煮喧嚣,烈酒鲜羊座客豪,推门而入,满是一股热闹不羁又带点痞气的京味儿。水起烟来,吃肉涮菜,吃老北京火锅,要的就是这个味。

地址:潍城区胜利西街与向阳路交叉口南50米路西老美食一街内

人均消费:60元

特色推荐:老北京麻酱、锡盟羊肉、内蒙古牛肉

重拾经典 凭口碑走天下,原材料极考究

重拾经典,可谓是潍坊火锅界的“口碑王”,大众点评上清一色的好评,去的基本都是回头客。

凭着口碑走天下,重拾经典对原材料考究到了极致。食材从原产地空运,包括底料,甚至花椒、辣椒都是坐飞机来的。鲜鸭血、自制卤水豆腐、虾滑、毛肚、牛羊肉,食材听着都一样,但是一入口就知道不同凡响,特别是自制卤水豆腐,必须要尝一尝。

地址:奎文区四平路1268号

人均消费:65元

特色推荐:锅汇天下、自制卤水豆腐、鲜鸭血、方竹笋、自制虾滑、熊猫糍粑

大渝火锅 “镇店三宝”,难以描述的美味

说起大渝火锅,那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大渝火锅每到一个地方,无一不人声鼎沸,围得水泄不通。

位于泰华新天地四楼的大渝火锅,装修别具一格。轮船、绳索、救生圈、船桨和船下的石子,仿佛让人到达重庆江边,这艘船代表了大渝火锅正宗的重庆味儿。走进店里,空气中充满着花椒和辣椒碰撞的热烈气味,食欲一下子就被吊起来。大渝火锅之所以如此受追捧,“镇店三宝”可不是虚的,脆嫩毛肚、牛黄喉、九尺鹅肠,你必须得亲自来吃这语言无法描述的美妙味道。

地址:泰华新天地四楼

人均消费:90元

特色推荐:脆嫩毛肚、冰脆牛黄喉、九尺鹅肠

“潍坊夜经济美食地图”分为烧烤板块、火锅板块、本地特色菜板块、异国风情菜板块、日料板块五大类。潍坊本地特色菜板块已进入商家筛选阶段,快快推荐你最爱的那家店,可发送邮件至384443316@qq.com。(记者 李楠)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