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日前,记者从仁和镇获悉,北京城安辉泰置业有限公司将在顺义区打造以健身、休闲、零售、餐饮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高端商业综合体——临泰大厦,顺义将再添一处“一站式”休闲娱乐购物场所。
临泰大厦项目施工现场。
>施工人员在升降机上进行作业。
>在临泰大厦项目施工现场,百余名工人和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地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记者在作业区看到,升降机、吊车、铲车、降尘车来回穿梭,混凝土浇筑、钢结构施工等多项工序穿插作业,现场一片繁忙。
临泰大厦项目效果图。
>临泰大厦位于林河南大街与顺泰路交叉口东南,地上四层、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层商业经营面积1.8万平方米,地下一、二层将提供机动车停车位183个,电动车车位37个。项目定位为高端商业综合体,包含百货、餐饮、娱乐等,在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市民带来更多购物体验和服务体验。“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地上二层钢结构施工,预计下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明年下半年竣工验收。同时,招商工作也在稳步推进,预计明年年底开业。”项目经理刘齐表示。自开工以来,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项目部门科学谋划、倒排工期,按照任务节点有序推进,各项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仁和镇城乡建设办公室(规划)负责人王大玮介绍:“为更好地服务企业,仁和镇与北京城安辉泰置业有限公司就临泰大厦项目多次召开座谈会。镇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详细了解企业发展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为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需求,打造“一站式”生活圈,仁和镇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推介,逐步引进合适项目入驻,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报记者 杨让晨 石英婧 上海报道
餐饮品类需求活跃度不断提升,正成为上海零售商业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据世邦魏理仕相关报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全市零售物业空置率环比微降0.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达到7.9%,高于三年空置率平均水平;在租金方面,各级商圈持续分化表现,核心及次级商圈租金稳定,而新兴商圈租金延续下行趋势但跌幅收窄;全市购物中心首层租金环比持平,达到约每天每平方米人民币33.5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上海零售商业市场,餐饮品类需求活跃度明显优于其他业态,为商业市场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占比达到46%。不过,目前上海市的商场、购物中心等已趋于饱和,步入存量市场阶段,在今年一季度,上海零售物业市场未录得新项目入市,市场活跃度有所放缓。
在此背景下,包括餐饮品牌在内的零售商业在商场、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中应如何通过选址扩大在存量市场中的优势?大树落地辅导战略咨询创始合伙人李亮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选址是门店的陪衬问题。“核心来讲还是要根据定位,业态不同有不同的原则。整体来看要看客群的集中度,包括业态的竞争程度、有没有相同的业态、有没有直接竞争的品牌、在商场中的复购率如何等,都要综合考虑。”
李亮进一步告诉记者,想把一个品牌打造成为北上广深最受欢迎的品牌,那么选择的商场层次不能太低,把层次拉起来,进驻高端商场,就会有一种势如破竹从上往下打的势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消费者更加趋于理性。据仲量联行相关报告,在实物消费上,消费者普遍更加理性务实,强调“真实需要”与“性价比”。同时,消费者倾向于追求能够带来精神愉悦和满足感的消费体验,包括旅行、文化艺术体验、休闲娱乐、健身养生等相关活动和产品。“人们希望通过这些消费方式来放松身心、提升情绪、寻求乐趣和满足感。”
仲量联行方面进一步分析认为,在2024年的上海零售地产中,和大众追求“性价比”紧密相关的平价餐饮、快时尚品牌、平价超市和家居杂货以及和悦己消费相关的香水香氛、美容美体、本土女装服饰等或将成为备受关注的几大消费主题及相关业态。
针对目前消费的特点,目前上海市也在顺势而为。据“上海发布”消息,今年7月,上海市将举行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据了解,在此期间,上海市商务委将会同相关委办局充分发挥上海精品文旅资源丰富、优质商品服务汇聚的优势,结合国际航空枢纽、国际邮轮枢纽港,以及铁路、公路等综合交通便利条件,在主题活动期间推出60余场演唱会、文艺演出、重大体育赛事等。
“针对暑期休闲出行特点,联合商家、平台、酒店、景点、场馆等,推出一批体现上海国际化、品质化消费环境的服务举措,形成文旅引流、联动成势、服务提质、宣传增能的态势,打响‘上海之夏’暑期消费促进新品牌。”上海市商务委方面进一步表示。
未来上海市还将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提升,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关数据显示,在今年年内,上海的零售物业市场还将迎来分布在北外滩、真如及前滩在内的近5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有望进一步增强上海市的商业活力。
今年3月,上海市发布了《本市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方案》,围绕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推动上海成为服务消费的品牌资源汇聚地、模式创新策源地和消费潮流风向标,计划中提到“至2027年在各领域形成一批新增长点,服务零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50%,2035年占比超过60%”。
(编辑:石英婧 校对:颜京宁)
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疫情影响之下,餐饮业态正经历巨大变革。作为整体零售市场最主要的租赁需求来源,餐饮业态的表现极大影响着各大购物中心的运营状况与布局。而咖啡、茶饮和烘焙品类成为疫情后复苏最快、表现最活跃的餐饮品类,持续推动餐饮业态租赁需求。另外,以“餐+酒”为模式的“微醺类”餐饮品牌也成为租赁需求的主力军之一,这一新业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仲量联行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2021年餐饮开业门店中,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门店数量占比超过84%,已成为餐饮业态主力需求。其中,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的餐饮门店数量占比达40%,需求主要来源于咖啡及茶饮品类的扩张。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咖啡及茶饮品牌客流大,热门品牌坪效范围在120—200元/平方米·天,为餐饮品类中最高,同时外卖业务也有效提高了门店销售额。另外,虽然咖啡及茶饮门店租金相对较高,但因其门店普遍在100平方米以下,租赁成本可控,保证了充足的利润空间。”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董事纪明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
记者发现,与咖啡及茶饮类品牌类似,烘焙类品牌的运营模式同样具有小面积、高流水的特点。烘焙品牌门店所需面积通常在50平方米左右,但坪效则远超其他餐饮品类。
纪明认为,对于2021年扩张速度快、门店数量多的咖啡、茶饮、烘焙品类,其需求通常为小面积铺位,租赁成本可控。同时,其营业额高、利润率高的运营模式可以保证此类品牌在租金成本较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合理利润。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休闲简餐多为连锁品牌,知名度较高且整体服务更加流程化和标准化,品质和服务都可以得到有效保证,此类餐饮品牌成为北京市商办市场正餐品类租赁需求的主力。”北京朝阳大悦城招商部刘经理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
据刘经理介绍,目前市场中大面积的餐饮品牌招商难度加剧。北京2021年餐饮开业门店中,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的开店数量仅占7%。“大面积正餐品牌坪效本来就比较低,人工和运营成本高,受疫情影响,多数品牌已明显放缓扩张计划。”刘经理表示,商场的大面积铺位更倾向于引入特色品牌,用于提升整体购物中心格调或吸引客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微醺经济”盛行,小酒馆这一业态近年来获得不少关注。以“餐+酒”为模式、门店面积普遍在400平方米以上的“微醺类”餐饮品牌颇受租赁市场的欢迎。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我们比较喜欢小酒馆的社交氛围和舒适的聚会环境,酒水价位也不高。”白领邢女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比起夜店,小酒馆少了点“高冷”,不设最低消费,没有高昂的酒水费,特别适合朋友、同事日常聚会。
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米阳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不同于普通火锅、西餐类等大面积正餐品牌,此类微醺类品牌在提供全时段的正餐外,加入利润更高的酒水类消费,提升了人均客单价和门店坪效,其运营模式有效解决了普通大面积正餐品牌坪效低、利润低等经营短板。另外,微醺类品牌瞄准购物中心稳定的客流,丰富的正餐提供也保障了其在非高峰时段能够正常运营,提升了盈利能力。”
米阳建议:“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餐饮品牌可以考虑适当跨界,比如融入微醺元素,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于社交空间的需求,延长运营时间,可以有效带动门店客流,提升门店的盈利能力。”
(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孙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