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种新的自谋职业方式
张金才最初是玉环县燃料公司坎门煤矿的会计师。 1988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张金才在煤场体制改革中被解雇。 在下岗期间,张金才就像一条失去方向的船,没有他的生活坐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困惑,她终于摆脱了困境。 她认为,世界上的所有道路都是人为创造的。 只要她决定朝一个方向前进,她总会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她开始进行市场研究,并确定了开展业务的方向。
当时,她在坎门新街租了一间店,向亲戚朋友借了几千元,在温州等地买了衣服,开了一家服装店。 她既是销售员又是采购员,而且还是服装店的“小老板”。 开店的第一年,虽然我赚不到多少钱,但我完全享受自雇的自由。 她开了一家服装店三年,赚了一些钱,还清了家人欠下的债务,自给自足。
品味开发新产品的甜味
1990年10月,改革进一步深化,影响了张金才的丈夫单位,也面临着丈夫的紧张气氛。 在县粮食局工作下岗。 下岗的张金才此时心态正常。 她建议她的丈夫早点出海开始合资。 丈夫听了她的意见,并向单位提出了辞职报告。 他与张金才一起向社会借贷了每月3%的利息,2万元人民币,创办了江南汽车配件厂。
当时,坎门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已经大规模进行,张金才决定利用坎门的有利条件来支持国内汽车制造商。 从此,夫妻开始分工。 张金才负责公司管理,生产和资本等所有内部事务,她的丈夫张立中负责联系业务。 这样,第一年只加工了几万元。 张金才分析了公司产值没有增长的原因,并确定这是低档产品的问题。 为此,她和丈夫决定雇用技术人员来生产微型车的驱动轴和其他组件。 经过第二年的开发,于十月份投入生产,当年产值达几十万元。 她还品尝了新产品的甜味。
工厂大楼一次又一次地添加了层数
此后,她将公司名称更改为玉环塑料机械厂开始开发塑料汽车零部件,第二年产值翻了一番,突破万元大关。 她再次将公司更名为“玉环县立中微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由于公司生产的发展,她投资了50万元,并以每亩12万元的价格从坎门水龙村购得。 占地2英亩,建造了1000多平方米的车间。但是,由于她开发的高档优质产品,OEM确认它是主要产品。 公司业务量逐年增长。 然而,由于土地限制,她别无选择,只能年复一年地做下去。 在原来仅占地2英亩的工厂厂房上一次又一次地添加层,最后将绿化带改造成车间和仓库,仍然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 从1990年到1997年的八年间,公司厂房进行了八次装修,投资额高达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