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
咱中国的「麻辣烫」火到韩国去了
原本只开在首尔大林洞
和建国大学附近麻辣烫餐厅
在最近一两年,都扩散到了
光化门、汝矣岛、江南地区
甚至进军到了社区胡同商圈
自制麻辣烫所需麻辣粉的销量也一路高歌猛进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韩国爆火的麻辣烫
这还不算
就连近日在一场网上美食评比中
麻辣烫也轻松打败了米线
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
登顶认可度最高的“国民小吃”的宝座
瞧这傲娇的小模样
还真不愧为小吃界的“扛把子”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但这门生意真的赚钱么?
外卖情报研究所这次
分析了从“龙头老大”杨国福、张亮麻辣烫
到“新晋小花”青蔬捞烫
共14个餐饮加盟品牌的数据
(因为麻辣烫大品牌较少,所以和麻辣香锅品牌合并)
整理出了万众期待的
「最坑麻辣烫品牌TOP10」
翻滚的红汤里
谁正激流勇进
谁又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排行榜评测的标准主要依据
品牌总门店数
门店月均外卖订单
闭店率(3个月)
7月外卖订单≤1k的门店数/占比
这四个维度
目前麻辣烫品牌的门店总数排名如下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麻辣烫作为诞生于90年代的“国民街头小吃”
红火了几十年
粉丝基数大,利润高,好操作
但口味太单一,很容易吃腻
因此,就非常考验品牌的口味及创新能力
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节奏
那就只能叹一声回首不说再见了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90年代的麻辣烫
可以看到,就现在而言
就「张亮」和「杨国福」两家独大
其它的品牌由于各种原因
纷纷败下阵来
就比如前几年还近1000家店的「吉阿婆」
现在就只剩200来家了
这其中的原因,不仅是大家认可这两个品牌
还因为麻辣烫的操作简单,口味单一
自己也能做
所以品牌对于加盟者的帮助越来越弱
“散户”也就越来越多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之前从「奶茶排行榜」里
我们得到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门店多也大概率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
可在麻辣烫的江湖里
这个规律却并不成立
因为两大巨头「张亮」和「杨国福」的处境
天差地别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Ok,Show time!
我们一样样来看
门店月均外卖订单
我们通过整理
美团和饿了么平台上的外卖门店数据发现
很多连锁麻辣烫品牌的月均外卖单量居然不到600单!
这是啥概念?
就算是老大哥「杨国福」、「张亮」
一个月也才1500单左右
看来比起奶茶
麻辣烫的处境,更让人闹心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虽然主打砂锅的「王贵仁」
藤椒的「刁四藤椒麻辣烫」
和骨汤的「吉阿婆」都各怀绝技
但却都无法面对麻辣烫的江湖的残酷
其中排名第一的「王贵仁」
一个月380单
每天才12单啊兄弟们
只用开店半小时
你就可以完成一整天的工作了
这说明啥呢?
甭管你品牌做得多久
曾经的影响力多大
只要品质不过关,放松了自我要求
那就是都死路一条
毕竟顾客的嘴,都是骗人的鬼
今天说想吃点新鲜的
明天还是去了老店
味道才是麻辣烫的灵魂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7月外卖订单小于1000的门店占比
咱已经说过无数次
一家外卖店如果需要盈利的话
月均订单低于3000就会亏本的原理了
需要复习的同学
可以直接到「粥员外评测报告」里看
麻辣烫和奶茶不同
排长队的现象几乎看不到
而且,它也已经被定义为正餐中的一种
消费时间段更明确
又是汤汤水水,不方便边走边吃
再加上顾客日益增长的惰性
外卖在麻辣烫店里的占比会比奶茶要高得多
也就是说
抬头一看外卖订单小于1000
低头一看万丈深渊就在眼前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曾经有个顺口溜来形容麻辣烫:
八十年代街边站,电杆脚下烫串串
一口砂锅几样菜,一盘干碟大家蘸
从这句话就能看出
麻辣烫门槛低、受欢迎、运营难度低
可谓优势占尽
那为什么还是这么多品牌做不好?
不外乎以下几点:
品牌定位模糊
配方和产品不突出
供应链不够强
定价失败
想加盟的老板们,请走点心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全国闭店率
我们按品牌门店4月到7月的门店清单
按店名,联系号码,地址
一条条进行对比
并结合关店数据抽样电话确认
得出了品牌们从今年4月到7月的闭店率
之前已经说过
3个月闭店率意味着
超过50%
如果停止招商,半年后这个牌子所有店都会完蛋
那些被麻辣烫市场外表欺骗
而投入十几年积蓄的创业者们
也只能在尽力挣扎后
眼看他人宴宾客,起高楼
自己却吃窝头,想跳楼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排名第一的「马玉涛麻辣烫」
是2006年就创办的老品牌
但现在可能已经没多少人知道了
因为,在这十几年的经营
他们却始终只有一个卖点——秘制汤底
就连营销也是招商加盟的老套路
没有丝毫改变,谈何发展?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排名第二的「刁四藤椒麻辣烫」
最出名的不是口味,而是装修
比起其它麻辣烫店的简洁风
他们以老四川的装修风格,短暂赢过顾客的心
但如果口味上不去
比你设计高端的店那么多
瞅瞅隔壁「琉璃鲸」,颜值那算是吊打
然而也是毛用没有啊!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瞅着「王贵仁砂锅麻辣烫」又上榜
我都替它心痛
要知道,人家可是走
一人一锅中草药养生麻辣烫这种高端路线的啊
现在却是一大半门店排队等着被枪毙
说好的养生时代呢?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就连大哥「张亮麻辣烫」
也是悬在崖边蹦迪
再努力一点点,就到达临界点了呢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47%的闭店率
说明张亮三个月倒闭了1600多家门店
其自从开始快速扩张
就屡屡遭到媒体曝光:
“挂羊头卖鸭肉”
“侵权明星张亮本人”
“卫生问题极其严重”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一波又一波的负面新闻里从未停止
问题频出的背后
不单单是加盟管理松散
依然大肆宣传招商数千家门店
品牌方的品牌营销手段和公关手段可见一斑
而对于加盟者的不负责任和冷眼旁观
最终导致了其大部分门店
普遍撑不过三个月的事实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综上所述
本周的「最坑麻辣烫品牌Top10」出炉了
鲜香爽口的麻辣烫品牌们
骗起人来也是热情似火哟
↓↓↓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上榜品牌简介
马玉涛麻辣烫:2006年创办于黑龙江,是拥有十几年历史的老品牌,主打“秘制汤底”。
刁四藤椒麻辣烫:源于四川,阿上阿上的子品牌,装修比主打的“藤椒口味”更出名。
王贵仁砂锅麻辣烫:2015年创立的南京餐饮品牌,最火的时候,排队曾达到过2小时,被评为“南京第一麻辣烫”。
青蔬捞烫:隶属于博多控股集团,2000年创立于杭州,近几年风很大。口味选择很多,有番茄、泡菜等四种,设计年轻化。
川天椒麻辣烫:隶属于长春川天椒管理有限公司,主打“药膳麻辣烫”。
汤火功夫麻辣烫:创立十年,主打“清火、滋补”,曾获“2015百佳人气餐厅”。
吉阿婆骨汤麻辣烫:创办于2007年,曾拥有近千家连锁店,上过CCTV2、CCTV7等。
张亮麻辣烫:创立于2008年,现在与「杨国福」并肩麻辣烫头部品牌。
椿林麻辣烫:创立于2006年,重庆椿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之一。
魔锅坊麻辣香锅:创立于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