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松 通讯员 王艾霞
除了“柳编之都”美誉,位于临沂市东南部的临沭县,还是金正大、史丹利等头部肥料企业聚集区,被评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大大小小的企业在这里聚沙成塔,让这个小县城还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多个国字称号。
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撑。在临沭县,融资并不难。金融系统与企业手拉手站在市场潮头,共同缔造日新月异的临沭。
截至今年6月末,临沭县本外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量居临沂市第4位。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给予了企业信心与决心。
立秋以后,柳条完成了第一茬收割季。两个月前,临沂荣华文创藤饰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华还在担心,因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影响今年柳条收割。
荣华文创藤饰是一家专业从事柳条种植、草、柳、竹、木、藤、纸制工艺品的现代化企业,今年还入选山东省第2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入秋后,公司迎来生产旺季,也是企业流动资金最短缺的时期,急需一笔资金采购原材料。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沭县支行在走访我们企业的时候,了解到我们有融资需求。由于我们已被纳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库’,便提供了一款‘科技易贷’产品。”李建华说,从贷前调查到放款,花费仅一周左右时间,就为企业提供500万元信用贷款,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这笔贷款不用抵押物,政府还给贴息,企业只需承担一半左右。”李建华感叹融资渠道的畅通,也切实体会到家乡对企业发展的支持。
今年以来,临沭县金融系统先后开展“春雨行动”政金企对接会、“夏耕行动”政金企对接会等,累计解决融资需求16.95亿元。并进行金融辅导队走访企业活动,主动对接企业,将金融知识和资金送上企业家门口。目前,已组织全县金融辅导队开展两轮入企走访,累计解决融资需求14.47亿元,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及时化。
对于处在成长上升期的企业而言,关键时刻的金融政策支持就像是“绝渡逢舟”。
在山东贯天下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凌霄就有这般感受。发展关键期,自有资金不足,正犯难的时候,农商银行为其放贷1000万元。
这家从事饮料、糖果、保健食品等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加工与销售业务为主的生产类企业,曾在2022年获得山东省“专精特新”称号和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首席CEO乃是玻尿酸国产化的领军人凌沛学。
“他们还获得了我行发放的第一笔‘人才贷’,最高可贷款500万元。”临沭农商银行信贷部主任陈辉介绍,该类贷款虽已推出一段时间,考虑到领军人物的影响、价值等,发放笔数并不多。
足够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所需提供了解决路径。截至今年6月末,临沭县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82.55亿元,占比21.27%,围绕县内“四雁工程”,创新推出了“兴沭头雁先锋贷”“兴沭鸿雁人才贷”,其中前者已实现授信102户1454万元;后者已实现授信194户3210万元。
金融助力渡过难关后,凌霄相信公司前路一片坦荡。“预计今年9月中旬,我们东边新建的1万多平方米厂房便能完工使用,将新增5条生产线满足需求。”
企业发展蹄疾步稳,临沭县金融系统积始终极推动各项助企惠企政策精准滴灌,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该县金融办为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解决中小微企业增信不足问题,积极与山东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和临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对接,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截至今年6月末,临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临沭在保业务2901笔,余额6.08亿元。省农担公司“鲁担惠农贷”累计担保828户4.77亿元。
临沭县金融办负责人表示,该县将紧紧围绕省‘十强’产业和县域‘3+2+N’主导产业、九大产业链,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构筑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