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失业的她为了养家不得已踏入酱鸭市场,在市场里苦心耕耘20余年,如今打造了自己的酱鸭帝国。
1951年10月,徐桂芬出生在江西南昌,兄弟姐妹八个,徐桂芬排行老四,好在父亲在蔬菜公司任职,肉虽然没有,蔬菜还是管够的。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菜市场一年不如一年,直到1992年,食品公司就地解散。
徐桂芬再一次丢了饭碗,那年她41岁。
1991年底,徐桂芬在家附近一个菜市场发现买卤菜的人特别多,每个摊子前面都人头攒动。要知道,当时南昌的卤菜都被温州人和潮州人垄断了。
1993年2月9日,徐桂芬用1.2万元的全部家当,在南昌绳金塔下开了一家不足8平米的“煌上煌”卤味店,希望自己辉煌之后再上辉煌,旁边的绳金塔据说是神塔“能镇火消灾。”
但是小店却一直不见起色。
最后没有办法,徐桂芬硬着头皮通过朋友雇了一位大厨,那大厨开口就要2千块,徐桂芬只能咬牙点头。
大厨就是大厨,从此徐桂芬的卤菜天天卖光,做多少卖多少,煌上煌日渐红火。但大厨再一次被挖走。
1994年3月,徐桂芬一路向东,先去无锡玩了几天,后又去了苏州。
搭眼看到一招牌“苏式酱板鸭大甩卖”,她马上买了一只充饥,没有想到味道挺独特“好吃极了”。
“也许可以试试酱板鸭,”徐桂芬最后决定花6000元买下老爷子的配方。随后,她在苏州城里挖了两位酱鸭师傅。
回到南昌,徐桂芬又专门请了一位养生专家,将配方中加入草果、党参等30多种中草药。
为了做出符合南昌口味的辣酱鸭,徐桂芬组织3个师傅进行了100多次试验,“经过30多道工序、20个小时的腌制才能制成一只酱鸭。”
半年后的1994年元旦,徐桂芬的第一锅酱鸭出炉了。
她把1000多斤酱鸭切成小块,装在20个大盆中,在南昌的闹市区送给过往行人。
煌上煌酱板鸭一炮打响。此后,徐桂芬趁热打铁,六一前夕,她在南昌20多所中小学门口,推出“购煌上煌酱鸭,送儿童礼物”。
1996年7月,徐桂芬在南昌八一广场开了第一家“煌上煌”分店,而到了年底,已有10家分店。
1997年,徐桂芬再想继续加快开店速度,但是资金不够用,于是,她想出了“4个统一”的连锁加盟模式。
2005年年底,“煌上煌”连锁店发展到130多家,销售收入达到1350万元,品种也发展到烧烤、卤制、煎炒、凉拌4大系列60多个。
2012年9月,煌上煌作为酱卤第一股登陆中小板,市值突破25亿。4年后的2016年8月,市值更是涨到罕见的120亿,徐桂芬全家身价也一举突破70亿。
徐桂芬的坚持不懈也最终得到了回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赚钱的7000种生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