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又一家霸蛮米粉店正式开业,地点位于昌平区永旺国际商城一层。
刚走到门口,就能感受到霸蛮米粉受欢迎的程度。来往的人络绎不绝,可谓是门庭若市。若不提前到店,只能耐心排队等候。
桌子与桌子紧密相邻,让原本只能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有缘肩并肩的坐在一起吃米粉。在充满疏离感的都市里,好似找到了儿时弄堂里的热闹感。
霸蛮永旺店的面积不大,但产品十分丰富。从劲辣十足的牛肉米粉到充满营养且味道清爽的鸡汤米粉,从臭豆腐到大香肠,湖南的特色小吃都被“搬”进了店内。
据店长介绍,霸蛮目前全是直营店,有着专业的产品研发中心和用户体验中心,产品的出品都是依据顾客的需求进行调整,只为让更多的人吃到好吃、正宗的湖南米粉。
看着一张张嗦粉嗦到满足的笑脸,让人不禁想到霸蛮米粉背后的那个90后男孩——张天一。张天一早在刚创立霸蛮时就说过:“我们开店的原则就是开一家赚一家,不赚不开。”
直至今天,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01
米粉文化
张天一卖米粉的初衷,并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因为一个湖南伢子在北京吃不到好吃、地道的湖南米粉。既然没有,那就自己做呗!
2014年4月,即将从北大毕业的张天一和三个小伙伴一起,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的地下室开了第一家米粉店——伏牛堂。2018年4月,伏牛堂正式更名为“霸蛮”,被估值5个亿。
张天一认为,如果想将“卖米粉”这件事持续做下去,如果想实现“让湖南米粉走向全球”的远大目标,它就不能仅仅是一碗米粉,它应该具备自己的文化,更应该具备自己的精神与价值观。
这也是张天一将“伏牛堂”更名为“霸蛮”的主要原因。“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是湖南人身上的“独特属性”,“霸蛮”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它更能让人产生情绪上的共鸣。
张天一说:“我认为品牌有三层,一是产品,二是场景或情绪,三是符号。霸蛮正在打造有情绪、有场景的品牌,力求将年轻人积极进取的价值观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我们的品牌目标就是打造自己的符号文化,像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品牌一样。我们不仅要让大家喜欢米粉这种食物,更要让米粉具备更多的可能性。”
02
严格品控
如果产品品质不好,再好的营销也阻挡不了“灭顶之灾”的到来。对于张天一而言,霸蛮的产品必须坚持高品质的原则。
以牛肉粉为例,牛肉、米粉和秘方是让一碗米粉好吃的“三要素”。牛肉和米粉,霸蛮只用业界口碑最好的供应商,这对食材的品质自然是最好的保障。
但最核心的关键,还是霸蛮的“秘方”。为了保障秘方的品质,霸蛮将无法数据化的因素降到最低。比如“秘方”里的花椒,无论是产地,还是湿度、气候等,都会影响花椒的麻度。但每个人对麻度的感受都不尽相同,又没有科学的验证工具,为了保障拿到最麻的花椒,只有持续的溯源。
霸蛮从加工中心生产,到下游门店运营,有一套完整且严格的品控体系。张天一曾说:“牛棒骨熬汤不少于5小时,米要选用淀粉含量大于20%的早稻籼米等等,我们就是要严格把控每个环节,做标准化出品。只有标准化可复制的经营,才能出现规模效应,霸蛮才能做大做强。”
03
口碑营销
许多经营者的误区在于一味追求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一点,张天一看得十分透彻。最初推出牛肉米粉时,有很多人劝他改良产品,因为口感太辣,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但对于张天一而言,有人不喜欢,就会有人极度喜欢。
张天一将一群“无辣不欢”,且对霸蛮有着高度认同的青年朋友们聚集起来,建立了微信群。最初,微信群只有2000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2017年微信群的人数飙升至100多万人。
张天一说:“社群的本质,就是要跟用户打交道,让他们参与进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各个环节中,当他们有了参与感后,就会帮你做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人群。”
这时的霸蛮,已经有了自带流量、自带忠实用户群体的属性。2016年下半年,张天一进军电商领域,将米粉零售化。他说:“正因为霸蛮有了一大批忠实用户,这群‘死忠粉’本身就能快速将霸蛮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量做起来。”
2017年,霸蛮又推出外卖业务。张天一的每一步都走的十分严谨,环环相扣。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新消费时代的来临。疫情的爆发,霸蛮60多家直营门店堂食被迫关闭,收入基本为零。但是,仅2月份的供应商应付账款就高达2000万。张天一每天都在想办法让霸蛮及始终为霸蛮努力的伙伴们“活下去”!
他认为,堂食关闭,顾客虽无法到店就餐,但他们的消费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将消费场景转移到了家中。
张天一立刻决断“转战线上”。
风雨飘摇中的霸蛮,通过加码零售、直播营销等手段,发力数字化和外卖业务,这样的自救行动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2020年9月16日,霸蛮品牌创始人张天一将做客格局屏天下《思想的格局2020》直播现场,为企业经营者们分享《新消费时代,一碗湖南米粉的数字化之路》,引领企业家朋友一起推开数字化转型的“新大门”。
精彩课程即将开播,敬请关注哟!
思想的格局
微信号 :geju_education
扫码关注,让你的思想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