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头顶“民营超市第一股”光环的深圳老牌零售商——人人乐(002336)公告,截至2月13日,西安通济永乐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简称“永乐商管公司”)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因要约收购结果需进一步确认,根据有关规定,经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人人乐股票自2023年2月14日(星期二)开市起停牌,并将在要约收购结果公告日开市起复牌。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据公告显示,人人乐于1月12日披露了收购人永乐商管公司的《要约收购报告书》,收购人向除曲江文投集团、深圳市浩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人人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股东何金明、张政以外的其他股东发出全面要约收购。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1.07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4.38%,要约收购价格为5.88元/股,要约收购期间为1月13日至2月13日。
人人乐于1月30日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亿元至-5.3亿元,上一年度同期为-8.57亿元,亏损同比收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2亿元至-5.7亿元,上一年度为-7.95亿元。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据人人乐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亏损8.57亿元,这意味着,在2016年和2019年两次被深交所实施退市ST风险警示后,人人乐2021年和2022年预计连续两年亏损,或将在今年“三进宫”再次*ST戴帽。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人人乐称,报告期内,受制于疫情反复与封控政策,相关区域出现大量门店频繁关门停业,同时,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快速线上迁移、众多线上平台加大社区团购、品牌商家线上渠道多元拓展、行业线下实体以及跨界竞争不断加剧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导致客流大幅减少、销售严重下滑,毛利水平持续降低,经营性收益不及预期。
成立于1996年的人人乐,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本土零售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商品零售连锁经营,主要通过直营连锁店开展业务经营,实体门店主要以租赁为主。2010年1月,人人乐正式登陆A股,成为“民营超市第一股”,同年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高达2.37亿元,门店数量超过了百家。
根据公司招股书,2002年起,人人乐每年入选中国企业销售规模500强,2006年公司列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第31位和中国百家快速消费品零售连锁企业第24位。
然而好景不长,在行业竞争加剧、电商冲击等多方挑战下,2012年人人乐业绩开始下滑,首次出现亏损。2014年和2015年,人人乐分别亏损4.61亿元和4.75亿元,因为连续两年出现净利润巨亏,在2016年进入ST状态。
至2019年,人人乐连续7年营收负增长。因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人人乐二次披星戴帽,为了扭亏为盈选择股权出让。与此同时,2012年到2018年底,人人乐关闭了近100家门店。
在资本层面上,人人乐最主要的行动是资产剥离。公司连续在2019和2020年,向曲江文投集团的关联方和陕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纾困基金等,转让人人乐配销公司以及实业公司100%股权,同时公司还出售永和坊项目股权,回笼资金。靠多笔资产出售,人人乐分别实现净利润0.38亿元、0.35亿元,但2021年公司再次亏损8.57亿元,且扣非净利润仍未能盈利。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超市TOP100》显示,人人乐销售额位居超市行业第30名,2021年实现销售额51.62亿元,较上年下降31.7%,门店数120家,较上年下降21.1%。
二级市场上,人人乐在去年12月初开始有过一波急速飙升行情,从12月6日起,至12月14日连拉7个涨停,区间涨幅94.77%,一周内市值暴增30亿元。此后股价继续攀升,最高涨幅超160%,创7年来新高。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 style="text-align: left; margin-bottom: 10px;">
截至2月13日收盘,人人乐报收于13.87元/股,上涨3.51%,总市值61亿元。
来源:读创财经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