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e鱼
厨房有些乱,忽略掉它吧~~大清早就去超市买了鱼。我今天用的是花鲢,刺有点多,下次改良。步骤可能不是特别详细啊。。。额,姑且先看着吧~厨房有些乱,忽略掉它吧~~
用料
生淀粉
3汤匙
花鲢
两斤
酸菜
半颗
生姜
4片
大蒜头
4瓣
干辣椒
一把
小红泡椒
6、7个
花椒
1汤匙
大葱
两段
盐
1汤匙
白胡椒粉
1汤匙
蛋清
1个
酸菜鱼的做法
忘了拍步骤了。我就写一下吧,希望能看懂哈~1、先把鱼头单独剖开,一剖两半。然后把鱼身顺着脊背的大骨头切成两片,如图这样,这是切好的大块。肚子上的大鱼刺也要剔出来哦,剩下的就都是鱼肉了。
接下来就是片鱼了,花鲢的刺比较多,下次改良,用黑鱼会比较好。把鱼块洗干净,开始片鱼,把刀斜大概45度的样子片(刀要锋利一点,这样片的鱼会薄而且肉不容易散)。从鱼尾开始片,片好的鱼片如图,用一勺盐撒上去,反复搓洗几次,片鱼会很干净,看起来透明的样子。
接下来把鱼片放入胡椒粉,蛋清,还有干淀粉,用手抓匀,让每一片鱼肉都能均匀粘上配料,然后腌制20分钟。我放的蛋清有点多,结果后来烧出来有些泡泡,应该是放半个蛋清就可以了。
腌制鱼片的20分钟空档呢,就可以把其他配料弄一弄啦,切好姜片、蒜瓣、大葱切段、酸菜洗净切丝焯水备用。辣椒切成圈,备好鱼骨。
锅洗干净,放油。油温开始升高的时候,姜蒜葱头,煸炒一会再放入鱼头鱼骨,然后再放酸菜。炒一分钟左右,加入足够的水,大火烧开以后转中火,烧20分钟左右(水不能太少哦,不然开了以后水分蒸发会变少哦)
鱼汤烧的奶白色的时候,放一勺盐,因为每家吃的咸淡都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衡量放盐的多少哦~烧好以后把汤里的料都捞出来放入大碗里垫底。
剩下的汤,开大火。放入腌制的鱼片,看鱼片差不多快熟的时候,关火。先把鱼片导入之前垫底的碗里,再导入烧好的汤。家里有香菜和芝麻的可以撒点在上面,我家芝麻和香菜没有了,就以葱代替了。这会离成功不远咯~~
最后一步榨辣椒油,锅洗干净,烧干锅里面的水分,不然油会四处溅哦,放入油,花椒、小红泡椒、辣椒干,蒜瓣(因为我是湖南人嘛,吃的很辣,所以放的辣椒有点多,呵呵)。把油烧的冒烟之后,淋到烧好的鱼汤上,听到呲啦呲啦的声音,美味的酸菜鱼就完成啦!
当当当当~~唐小糖版的酸菜鱼就完成啦~
小贴士
1、整道菜都不需要放鸡精和味精,因为鱼汤已经非常的鲜美了.
2、最好是能选刺少的鱼,这样吃起来不用老是吐刺了~
3、片鱼的时候顺着尾巴片,会比较好处理,也会比较薄。
4、煮鱼片的时候,要大火。慢慢推鱼片。鱼片快熟的时候就要关火咯。。不然就没那么嫩了
一天吃几个蛋最好?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
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像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该怎么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鸡蛋、鸭蛋、鹌鹑蛋有啥区别?
1、营养方面
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 13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最低的是鸡蛋,数值为 12 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 14 克/100克左右。
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不用过度追求某一种。
2、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 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 克/100克)。
3、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就维生素 D 而言,鸡蛋中所含的维生素 D 可达到 80 个国际单位,此含量比其他蛋品几乎高出 30% 左右。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 A、维生素 E、维生素 K 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4、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 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 60 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 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特别提醒
网络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为什么有的蛋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 1 个鸡蛋(大约 50 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 2~3 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限量。血脂正常的人不用特地丢弃蛋黄。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有什么区别?
和土鸡蛋类似的还有很多,如初产蛋、杂粮蛋、谷物蛋、五谷蛋、生态蛋、绿色蛋、山鸡蛋、土鸡蛋……其实这些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农产品专家介绍,这些“概念蛋”除了名字与普通鸡蛋有区别外,更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价格。对于土鸡蛋、初生蛋、谷物蛋等,没有国家标准。
营养专家介绍,目前没有见过任何一份检验报告,证明土鸡蛋比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多少,因此很多“概念蛋”都是炒作。无论是概念蛋还是普通蛋,其营养价值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喂养中,因喂养饲料等成分不同,在一些成分上,会有一些细微差异。
9 个吃鸡蛋的小知识
一定要记牢!
1、室温下,鸡蛋只能放 10 天
很少人对鸡蛋有保质期的顾虑,认为外壳能像铜墙铁壁把所有细菌都拦在外面,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讲,存放在 2~5℃ 的环境下,鸡蛋的保质期是 40 天;室内常温下只有 10 天。所以建议购买鸡蛋最好以一周的量为宜。
2、鸡蛋的大头向上放
由于蛋黄的比重小于蛋白,选择将鸡蛋的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即使蛋白变稀,也不会很快发生靠黄和贴皮现象。这样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的质量。
3、营养和蛋壳颜色无关
很多人挑鸡蛋关注蛋壳颜色,认为红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并不是。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鸡的品种,所以,买鸡蛋时,不必太在意蛋壳的颜色。
4、别用凉水冷却鸡蛋
将刚刚出锅的煮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是很多人的做法,但鸡蛋壳上分布了许多细小的小孔,凉水会通过小孔进入蛋壳内,细菌等微生物也会随之进入蛋内。可以剥出来的鸡蛋用净水冲洗下。
5、储存鸡蛋注意隔离
虽然,鸡蛋放在冰箱里可以延长保鲜期,但新鲜的鸡蛋也是有生命的,它需要不停地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因此具有吸收异味的功能。此外,买回来的鸡蛋外壳上可能还会有一些脏东西,可能会污染冰箱里的其他食材。因此,建议买回的鸡蛋用湿巾擦干净,然后存放鸡蛋时,应注意与其他食物隔离。
6、买红皮鸡蛋更耐存
虽然从食物营养成分上来看,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基本无差别。但从食物的耐储性来看,红皮鸡蛋皮更厚些,更耐储存,所以夏天买红皮鸡蛋更有优势。
7、挑鸡蛋可遵循“一摸二闻三摇”
8、这几种鸡蛋别吃
9、别用微波炉加热完整鸡蛋
切记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蛋壳或蛋黄完整的鸡蛋,会出现鸡蛋炸开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搅匀的蛋液或炒过的鸡蛋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