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闹事、恶意差评、低价竞争、互相抢顾客……餐饮行业的恶性竞争,真的比倒闭潮还要可怕。
面对这些恶性竞争,餐饮人该如何应对呢?
< class="pgc-img">>1
同行是冤家
为了抢顾客大打出手
同行必定会有竞争,有些是良性的,有些则是恶性的。
晚市时间,成都某美食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一群客人在一家餐厅就餐,提出要点隔壁李老板店里的干锅虾,“不要点他家的,其他家的都不错。”这家餐厅老板不同意,直接拒绝。
这句话,刚好让李老板听到,他一气之下跑到隔壁理论,结果发生了争执,最终引发了两家员工之间的互殴。
最终,李老板姐姐的眼睛被打到流血,一家餐厅的厨房因没人照看,发生了火灾,惊动了警察和消防。
事件的发生,皆因“抢客”。
< class="pgc-img">>李老板的店和隔壁餐厅差不多同时开业,开业之初双方关系还可以,忙碌的时候你借我桌子,我借你凳子都是常有的事情。
但随着李老板的餐厅生意慢慢好了起来,隔壁餐厅的老板有点眼红,经常会让员工半路抢客人。慢慢地,两家的关系就变差了。
这次,李老板亲耳听到隔壁餐厅的老板不让顾客点他家的菜,一下子就炸了。
结果两家店都停业整顿,一家餐厅的后厨需要重新整理才能开业。
应对之策
同行是冤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得不偿失。
1.看好你的顾客。面对同行抢客的行为,如果交涉无果,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好自己的顾客。对方抢客,你就派个人在门口迎客,将你的顾客看牢。但是这个过程切记不要和对方发生争执和冲突,引起顾客的反感。
比如,广州的陈添记开在一个巷子里,为了避免顾客误入巷子里同类型的小吃店,陈添记就在巷口处放置了一个牌子:陈添记在里面。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很有用。
2.做好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好差异化。对方有的,你做得更好,还要做对方没有的菜品。顾客货比三家后,自然心有所属。
3.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你的“邻居”事先来一个君子协议。比如两家餐厅的菜品可以互点,收入归各方,这样顾客在一家店可以吃到两家菜,两家餐厅的营业额都得到了保证,还能加强竞争力。
2
隔壁开的餐馆
装修和菜品都是抄袭,定价却低20%
山寨餐厅居然开到了自己对面,生意比本尊还要好,顾客以为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老陈的餐厅开了很多年,有一定的名气。一年前,一位据说很崇拜他的人,来到店里考察试菜,还说要拜师。老陈认真接待了对方,并且解答了他很多疑问。
没想到,没过多久,这位所谓的崇拜者在老陈的餐厅附近开了一家店,将装修风格、菜品都抄了个遍。同时这家餐厅所有的菜品价格都比老陈的低20%,还持续搞开业活动:吃150元送50……
< class="pgc-img">>价格很诱人,于是很多不明情况的顾客前去品尝,一下子老陈餐厅的生意就差了。最气人的是,这位“崇拜者”还到处和人说,他和老陈关系很好,开这家店都是老陈指导的。
很多老顾客跑来问老陈,这让老陈很郁闷。偏偏,老陈什么都不能做,“对方的价格都低于成本了,他降价我也降价的话,这不是亏本了吗?还怎么活?”
老陈说:“目前餐饮生意都不好做,很多餐馆都面临倒闭,但是比倒闭更可怕的是低价竞争。”
应对之策
遇到山寨抄袭且低价竞争的同行,餐饮商家该怎么做?
1.千万要稳住,不要自乱阵脚。正如老陈说,他降价你也降价,那么成本谁来买单?与对方拼价格其实是最笨的办法。
遇到低价竞争时,对方越是低价,你越不能降价。低价吸引的是贪便宜的顾客,并不是你的忠诚顾客,即使餐厅降价了也不会成为回头客,那还不如多花心思维护好忠诚顾客。
2.这种时候更要做好产品。用的材料要比对方好,服务要比对方好,用口碑干掉低价。
3.与对方交涉,必要时诉诸法律。如果你的餐厅商标、广告词和图片等都有版权的话,那么直接可以告对方抄袭。
4.打差异化。对方抄了你的装修风格和菜品,但是抄不了你的创意。你可以研发出新菜品,推出特色菜,调配出独一无二的酱汁口味,也可以将餐厅升级装修。毕竟,抄袭只能抄表面,核心优势谁也抄不走。
3
恶意差评
让餐厅生意一落千丈
两家餐厅的老板互相吐槽对方的菜品不好吃,后来突发奇想在楼上挂横幅互嘲对方菜品难吃,借势搞营销。原以为这样有噱头,结果却被有关部门认定为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横幅遭撤下。
这种恶搞差评,是一种极端的营销手段,但有些差评却没有这么简单。
老张开了一家粥店,堂食和外卖的生意一直不错。但上个礼拜开始,外卖平台突然就出现了好几个差评。
< class="pgc-img">>“有几个给差评的顾客根本就没有在我的店里点过餐、吃过饭。”
针对“点了餐,却没有收到食物”这个留言,老张打电话给快递员,快递员说对方的地址根本就是错的,准时送到对方指定的地址却无人接货,打电话也不接。
最让老张难以接受的是,对方还将原因全部赖在商家身上。最后,老张通过电话、留言ID号等蛛丝马迹发现给差评的顾客是竞争对手家的员工……
外卖平台的好评直接影响了排名,而商家却没有权利去申诉修改。导致的结果就是老张的店铺排名下降了不少,订单一下就少了。
应对之策
面对恶意差评,大部分人都是忍气吞声,但息事宁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有餐饮同行认为,面对恶意差评,餐厅要懂得捍卫自己的权利。
1.收集证据,然后再针对问题一一回复。回复一定要有技巧,有理有据,千万不要带着情绪发泄、互骂。
2.善于运用自身的资源,做好危机处理。此前深圳的一家餐厅被人恶意差评,餐厅老板利用自己的公号发出公开信,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最终对方删除了评论并道歉,这就是很好的方法。
3.借势营销。针对差评的内容,趁势做一场营销活动。比如,英国的一家餐厅被人恶意差评说热狗分量少,四口就吃完了,于是店主趁机做了一场大胃王比赛,称谁能四口吃完就免单……最终成功地破解了谣言,名气也得到了提高。
结 语
抢客、挖墙脚、低价竞争、恶意差评……这些恶性竞争正在扰乱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同行,竞争是无可避免的,但是并非所有的竞争都要拼个你死我活。
同为餐饮人,恶性竞争的结果无非就是饿死了同行,累死自己,坑了顾客。
愿同行之间再无恶意,还餐饮行业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川一位餐饮老板被人发现躺在椅子上去世了,当时手里还拿着手机。据了解,为了开这个店,这位年轻的老板平时一天只吃一顿饭,从中午要忙到凌晨一两点钟。
创业初期,餐饮老板大事小事一臂挑,多数是被逼的。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如果还得事必躬亲,那么就是有问题的。
大多数餐饮老板觉得自己每天忙得要死,累得要死要活,偏偏营业额或者管理也不理想的时候,是时候想想自己是否犯了以下几个毛病!
定位不明确,改来改去
比如说,开一家快餐店,先是做快餐和桂林米粉,效果不明显之后做快餐与经济小炒。还是不行之后,又推出烧烤和火锅。定位不明确,改来改去,结果给消费者造成很大错觉。同时想着改变也造成力量分散,菜品品质无法有效改善。
对员工不放心,亲力亲为
在餐厅的起步阶段,尤其是以“夫妻档“居多,这种做法初期会很有效。但问题也出在这里,什么事情都是老板包办了,能力差的员工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能力强的员工觉得没有发挥的平台不愿意待,更谈不上对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团队的打造了。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这样回答:我手下没有人才,我的员工没有执行力,我公司地处偏远找不到好管理人才。我不跟着不放心。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位餐饮老板,在吃饭聊天的过程中,员工来请示了N次,期间接到过采购的电话、财务的电话之类的。问他为什么不能让手下的人处理,他很无奈地说,交给他们不放心。
一句不放心,带来的结果自然就是事事都要请示,老板离开半天就乱套。而老板的精力有限,最终餐馆管不好,员工也不爽。
其实,社会在进步,竞争也在加剧,餐饮老板还事事不放手,什么都要管,最终结果自然就是自己累个半死。“不放心”是老板累的最大原因。
任人唯亲,不会用人
不会用人体现在不会找人、不会识人、不会安排人在合适的岗位。很多餐饮老板选人首选“顺不顺眼、听不听话”,请问那些有才之士谁肯轻易俯首称臣?即使你不三顾茅庐,至少也要礼贤下士吧?
曾经有不少餐饮人留言吐槽老板的用人问题,明明做事不勤快的人偏偏受到老板重视,发奖金、加薪都是那几个会拍马屁的人。那些有能力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员工永远都是受到排挤的。久而久之,员工离心,能做事的员工都走了。
华北某大城市的餐饮老板,把经营全权交给自己小舅子来经营。这个小舅子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典型的眼高手低,看什么人都不顺眼。他对前厅的经营管理能力非常一般,还不听有经验的前厅经理劝说,导致服务人员大量流失,最后只剩下一个光杆司令。
很多餐饮老板都是夫妻店起家,在公司经营中都或多或少地用了自己家的亲戚。用亲戚本无可厚非,但应该“唯才是举”,对自己家能力不行的亲戚,不要“霸王硬上弓”,否则受损失的只有餐饮企业。
永远忙着招前厅和后厨
什么是比事事亲力亲为更累的呢?那就是无人可以用的时候。后厨不稳定,厨师跳槽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菜品口味不稳定,菜谱换了又换,顾客不满意投诉多,而餐饮老板永远都在担忧某一天厨师又跳槽了。餐饮老板不是在面试厨师就是在和厨师谈判之中。不累吗?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盲目跟风,什么好做做什么
什么好做做什么,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作为餐饮老板,今年流行什么菜卖什么菜这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坏就坏在很多餐饮老板将精力放在了“跟风”上面。
比如,看到今年某品牌服务很出色,好,立马让服务员全部学习;今年流行小而餐饮,美商超餐饮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一拍脑袋也要入驻商超。谁知道等优惠政策一过,想当然的高人流也没有,房租却开始上涨了。餐厅经营的利润还不够交房租,那才叫一个酸爽。
在深圳有一位餐饮老板就是典型的流行什么做什么,前几年流行烤鱼,花了一笔钱开了烤鱼店。刚开始是挺好的,但是在他还没有成长的时候,更大的烤鱼品牌来了,他只能关门倒闭。然后,又看到小龙虾火了,立马又开了一家小龙虾店,结果呢?可能钱赚到了一些,但是却都做不长久,更不用说有自己的品牌了。
追着所谓的流行和风向,而不是研究市场,这个跟风不累死才怪!
更多餐饮创业、供应链、运营、品牌干货,欢迎留言讨论。
点击下方菜单【加速营-精品课程】
><>直以来,餐饮行业是很多创业者的首选。表面看来,餐饮业入门门槛低,找个好位置,请几个厨师和服务员就能搞定,但实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你细心的话可能会发现你附近的餐饮店倒了一批又开一批,而那些倒闭的店,死因无外乎有这几个!
一,不懂餐饮
很多餐饮创业者在开店之前,根本没做过餐饮行业。而至于为什么选择餐饮店呢?仅仅是他们觉得餐饮店“钱”景好,能轻松赚钱。但当他们真正做了餐饮,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不懂餐饮,这就导致他们无论在选店、选品、管理等方面很容易踏进误区,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就很容易导致店铺倒闭。
二,资金链断裂
餐饮业倒闭的店中,有30%的店资金链断裂。
一般来说,新店开业前半年客流都不稳定,一般都需要继续投入。但很多老板觉得只要店开业了,很快就能开始赚钱,于是将大量的钱花在前期装修上。
店铺开张后,营业额不能覆盖房租、水电、人工、食材、推广等成本,每个月还得继续往店里投钱。这时如果老板的储备资金不足,就很容易就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三,跟风而行
市面上经常有一段时间某类店铺生意火爆,然后一时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这类店铺。但是火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又用极快的速度退出市场。
比如前两年大热的潮汕牛肉锅,火热的场面持续了一年左右,就有媒体曝出,上海40%的潮汕牛肉火锅店亏损关店。而真相是,关店率其实在60%。
四,团队无可用之人
很多老板因为店里没有信得过的员工,也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流程,只能自己天天在店里“坐镇”,什么都亲力亲为,结果是累死老板,烦死员工。
现在管理着京东的刘强东,在开餐饮店时也因为管理松散、无可用员工落得赔钱关门的下场。
五,死于不会营销
很多老板继续用传统的思维开店,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
别的店做活动,他不做;别的店做推广,他不做;别的店开始在线上引流,他还是不做。
慢慢地,他发现店里生意变得很差,很少有新客上门,老客也逐渐不来了,而那时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营销,目前对餐饮店的生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你自己有很强的营销经验和营销思路,那不用我们教,你应该也能很快找到自己店的营销办法。而对于那些根本没有营销实战经验的老板,我会建议他们做一个微信小程序。
为什么?
简单来说,拥有小程序,就拥有一系列简单有效的营销之法。
有小程序的餐饮店就能轻松做营销,还能轻松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线下互动营销主要是以餐厅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是作为基础,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而线上则以营销为主,通过小程序,在微信10亿用户内去“抢”顾客。
比如说小程序可以出现在你店铺周围5km的用户手机上,如果你的小程序足够有吸引力,再配上一定的优惠信息,就能将他们从小程序引到你的店里。
小程序真正的实力还在于能通过一系列营销功能(拼团、砍价等)快速裂变拉客,然后将这些顾客通过会员卡留在店里,实现锁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