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就排队,开业即火爆,是许多饮品店的心愿。
好的营销都是策划出来的:有的店用一万只气球引爆全城,有的门店凌晨4点顾客就来排队,有的开业2天就登上大众点评第1名。
饮品品牌的策划和营销意识都在提升,但让门店开业就受关注,别人家品牌都是怎么做的?
今天开门见山,分享4个做出轰动效果的营销案例。
策略环环相扣,顾客凌晨4点就来排队
第一个案例来自长沙的是隆咖啡。
9月5日,第2家门店开业当天,顾客凌晨4点钟就来排队,在37度高温下,全天数十米长的队伍,吸引不少关注。
是隆咖啡也因为这次开业营销的轰动效应,被一些消费者评为“长沙咖啡界顶流”、“游客必打卡咖啡店”,让品牌很快打响。
当时仅开了2家店的咖啡品牌,是如何打造这场“现象级”开业营销的呢?
第一步:前10位全年免费,促销策略抓人
是隆咖啡在开业前制定了一套“阶梯式排队促销”政策:
- 当天前10位进店打卡,享全年免费咖啡;
- 当天第11-100位进店打卡享全年12个月、每个月2杯免费咖啡。
- 当天100位以后的顾客,全天买一送一,消费后再送3张买一送一券。
- 充值赠送
“全年免费咖啡”成为最有吸引力的话题,引发传播;其他促销辅助,保证人气;充值和赠券锁定后续复购,环环相扣。
第二步:网络全渠道曝光
方法确定后,就是选择露出渠道。是隆分为三个层级进行曝光:
- 第1层级是在长沙吃喝玩乐、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打出“抢全年免费咖啡”的噱头;
- 第2层级是异业合作,通过和长沙茉墨点心局、kkv、ur、mlb等联名,通过自有渠道发布开业消息,邀请粉丝前去薅羊毛;
- 第3层级是自有渠道:首店海报、大众点评、小程序、公众号、员工朋友圈等,运用到极致。
第三步:开业当天的接待能力圈粉
开业当天,是隆咖啡派出大量人手,为排队顾客提供矿泉水、风扇、冰咖啡等降温保障,同时搭配长沙品牌“墨茉点心局”的麻薯给顾客补充体力。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也让品牌再次圈粉。
单纯的打折,在选择如此丰富的当下,只能短期捕捉流量,很难长期占领人心。
类似于是隆咖啡这样:有传播力的促销噱头+全面的曝光渠道+有吸引力的充值政策+现场高效的接待和出品能力,每一个环节都做好,让开业活动成为品牌打出的一张王炸,才能让品牌标签打开消费者心智。
新品牌第一店,一万只气球引爆
第二个案例,是云南的四叶杯咖啡作为一个全新品牌开出的第一家店。
一个品牌第一次露面,能不能一炮而红,对未来发展会带来不同效果的影响。四叶杯咖啡,在首店开业时同样策划系列活动,打造组合惊喜。
第一步:“唤醒气球雨”抓眼球
6月26日,四叶杯1903店开业现场,许多消费者为了观看“万只气球雨”盛况而来。一万只黄色气球从天而降的时刻,整个广场沸腾,“小黄杯”——四叶杯咖啡为在场的人带来惊喜而被记住。
第二步:“万券齐发”,立刻下单
当气球拿到手里时,消费者会发现:自己幸运抢到的气球上印有小程序的随机礼包码——这时候扫码的概率大大提升。当顾客扫码进入小程序,会直接抽取礼券,有满减券、买一赠一券、单杯券等6种,就可以参与“万券齐发”的活动,现场下单。
同样是吸引目光+现场点单,形成环环相扣的效果。
第三、四步:“巨型盲盒空降”、“轰趴演唱会”,做形象
四叶杯在“气球雨”之外,利用盲盒在年轻人中的话题和热度,还策划了巨型盲盒空降和轰趴演唱会,盲盒吸引眼球,演唱会把人留住,同时传递出品牌“有趣、会玩”,能与年轻人同频共振的气质。
这次开业的轰动效应,让四叶杯咖啡当天全网曝光超过300万,会员新增2600人,提高在城市知名度,为后续开店打下基础,得以100天内连开5店。
线上短视频、线下汉服,千元成本带货3000杯
第三个案例来自山住茶,低成本在线上线下同时做火的案例。
9月11~12日,山住茶在临沂泰盛广场4楼的新店开业,仅用几千元的营销成本,让新店在短视频实现了百万级曝光、带货3000杯、2天新增会员2000人。
山住茶的方法分成线上和线上两个部分。
1. 线上:短视频卖套餐,带来前3天人气
山住茶在新店筹备期,联系了专注于吃喝玩乐的平台,以销售分成的方式,在平台上架了“观音草莓+山水观音葡萄”的组合套餐,售价15.8元,相当于打了5.8折。
这个平台也发动旗下KOL和素人短视频运营者,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售卖套餐,7个有20万+粉丝的KOL,加上30多个素人短视频博主,共发出近40个短视频。9月10日在抖音上线2天,卖掉了1500多份,合计3000杯。
这些套餐,在使用上设置了必须开业2周内到店使用的权限。在开业前3天,超过60%的消费者就到店核销,成功保障了开业前3天的高人气。
2. 线下:穿汉服巡游,吸引注意力
活动在线下同步进行。由于新店的空间是中式风格,开业当天邀请了8位国风模特,穿着汉服在门店拍照、合影,吸引眼球。
在人流量低峰期,让国风模特组队巡游,拿着品牌手提袋和试饮产品,向商场每一个楼层的商户、商圈主干道的消费者,发放试饮,告知开业详情。
相比于传统的发传单、赠送试饮,汉服小姐姐们的吸睛指数更高,推荐成功率也大大提升。
为了让试饮顾客不仅看个热闹,还能够沉淀下来,变成品牌可触达的资源,山住茶当天通过微信小程序设置了“1元拼单”活动。
消费者扫码之后,只需要邀请2位好友成为会员助力,就可享受1块钱购买观音草莓的机会,助力的好友可以获得优惠券。
商圈内消费者通过邀请好友裂变,2天增加2000的新会员,且人群多为年轻人,相对精准。
到新城市开首店,单款产品3天卖出3000杯
第4个案例,来自内蒙古的元气插座。其品牌今年开启了跨区域发展,在银川开出品牌首店。
开业一周就成功登陆银川大众店点评热门榜第一名,其爆款产品杨枝甘露开业3天卖出3000多杯。
对于陌生品牌入驻新城市,元气插座总结了4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网上能搜到,建立品牌名片
试营业期间,建立品牌的“社交平台名片”。比如大众点评、口碑、美团、小红书等,在这些平台积累好评素材。
当消费者看到陌生品牌后,在这些平台上都能搜到,初步建立“这是个品牌而不是路边小店”的信任感。
第二步:找能背书的媒体,做出公信力
为了打开银川市场,元气插座除了邀请吃喝玩乐类媒体,还重点安排了银川新闻网等传统媒体发布。
传统媒体也许不会带来太多流量,但对外来的陌生品牌来说,主要做的就是公信力。
第三步:低门槛集赞,找到“关键客户”
门店开业前,找到一帮能在朋友圈为你摇旗呐喊的种子用户,熟人推荐信任度更高。
元气插座用的是常规的朋友圈集赞。集赞的效果好坏,取决于2个要素,第一是赠送的礼物是否有趣,第二是参与门槛高不高。
元气插座找到了当下话题热度高的“霸天虎”、“星黛露”,做成公仔,且将活动门槛设置得很低,只需要16个赞,就可以领取爆款公仔。活动很快在宁夏人的朋友圈传播起来,为门店累计第一波顾客。
第四步:和附近商户合作,在别人的池子里钓鱼
接下来是异业合作,邀请附近的商户、幼儿园等参与活动,共享别人的客户资源。
这一步的关键点是“让别人的客户有优越感”,让不同品牌的合作顾客都“成为特别的那一个”。
比如一个品牌的顾客来店领取公仔,只要报出是XX品牌客户,就可以额外获得一个专属优惠,再加上一个纪念版文创笔,让消费者满意度提升。
即便是一个细节,也要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趣味性,而对这个品牌产生兴趣,带来转化。
关于饮品门店做营销,你有哪些转化效果好的方式,留言分享!
022下半年,茶饮品牌都开始发力。
近日,7分甜在杯装杨枝甘露上市15周年之际,升级了品牌定位,正式定义其品类为“鲜果茶”,在“好喝”基础上更强调“健康”,同时两次刷新了营业额记录。
靠杨枝甘露出圈的7分甜,将品类定义为“鲜果茶”是个好思路吗?
鲜果茶赛道还能否再造一个5000+品牌?我研究了一下7分甜的升级路径。
杨枝甘露“出道”15周年
7分甜要调整定位?
前几天,一位行业人士发给我一张照片,是7分甜的门店照,门头加上了“鲜果茶”。
门头已经加上鲜果茶的7分甜
>因为杯装杨枝甘露走红的7分甜,是要升级品牌定位吗?
带着疑问,我扒了扒小红书、公众号,发现7分甜最近围绕杨枝甘露的动作特别多:
在“七夕品牌日”之际,推出15周年限定“不一样”的杨枝甘露,组成手提花盒套餐十分出圈,创始人还空降直播间,讲述杨枝甘露的故事。
七夕品牌日推出清椰杨枝甘露手提花盒套餐
>其中售价84元的“重回2007券包”(2007年杯装杨枝甘露首次上架),一次锁定了7次以上复购,引发了消费者的回忆杀,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第一次喝杨枝甘露的经历。
从数据来看,7分甜这波活动也很奏效,为期一周的品牌周活动,使得7分甜营业额同比增长再创新高,尤其是品牌周第七天恰逢“秋一杯”热点,单日营业额再次破历史峰值。
作为一个现象级爆款,杨枝甘露是一个被市场验证,有长久生命力的产品。
2007年,从谢记甜品(7分甜前身)算起,“杯装杨枝甘露”已经在茶饮市场畅销了15周年。
7分甜也凭借这一爆款,迅速从华东崛起并走向全国。
作为杨枝甘露的代表品牌,7分甜为什么要在此时升级品牌定位,把品类定义为鲜果茶赛道呢?
从杨枝甘露到鲜果茶
7分甜定位升级的3个思考
7分甜创始人谢焕城告诉我,做鲜果茶其实是回归,因为十几年前的谢记甜品,门头上就有“鲜果茶”,品牌其实很早就有这样的基因和初心。
7分甜前身谢记甜品
>这次从杨枝甘露升级为鲜果茶,7分甜也有3个方面的思考:
1、鲜果茶仍是行业主流,具有压倒性优势
咖门《2022中国饮品行业产品报告》显示:2021年新茶饮上新的1388款新品中,水果元素出现了1568次,共使用到59种水果。
2022年4月和5月的月度产品报告中,在累积上新的394款产品中,使用水果元素的产品达到了319款,占比超过80%。
鲜果茶品类,在市场上仍然具有压倒性优势,杨枝甘露本身也属于鲜果茶的一个分支,此时7分甜升级,也是顺势而为。
也许有人会认为,现在主攻鲜果茶,会不会已经晚了?
但每个品牌有自己的节奏,只要能通过供应链和运营解决鲜果茶的痛点,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就能把握住大的趋势。
毕竟从长期主义来看,慢慢来,会更快。
2、以爆品突围,再扩展品类
7分甜的第二思考,其实也是行业的一个困惑,那就是“到底该强调爆品,还是拓展品类?”
2年前,7分甜的迅速崛起,得益于爆品战略,创造出杨枝甘露这一爆品引领市场,占领心智。
爆品战略,适合品牌初期凝聚力量快速突围,先成为快速增长的细分品类里的第一品牌,然后在第二阶段拓展品类,并逐步延伸至全品类。
很明显,开启全国化扩张的7分甜,已经到了第二阶段,用代表更大公约数的鲜果茶品类,去覆盖全国消费者的需求。
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路径,对7分甜来说,真正的考验也才刚刚开始。
3、“好喝,更健康”,是口号更是战略
第三个思考,来自于这次升级的Slogan“好喝,更健康”。
在升级后的7分甜门头上,“好喝,更健康”是和品牌品类同步出现的。
“好喝,更健康”Slogan在户外广告上
>为什么强调这句口号?
在谢焕城看来,“以前我们一直强调的都是好喝,虽然在健康上一直都有高标准,但我认为健康这个概念,在前几年是比较难有感知的,所以一直没有强调。”
“近几年来,年轻人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追求健康,一直都是存在于消费者潜意识中的需求。未来的3~5年中,饮品的健康会是越来越重的需求。”
因此,7分甜此时更加需要将“健康”这一理念强化,而是从产品到运营和供应链,都以健康为原点,做了全方位配合。
- 推出亲子套餐,从年轻妈妈的视角体现健康
“我们门店的消费客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亲子群体,这个群体对健康的诉求明显更高。”7分甜品牌负责人分析。
亲子群体到店消费
>今年7月份,7分甜顺势推出了 “亲子套餐”,套餐里包含杨枝甘露标准版和mini版,用“孩子要好喝,妈妈要健康”的理念来呼应“更健康”的定位。
- 保障鲜果品质,用“新鲜”表达健康
对水果来说,健康直接对应的另一个维度就是新鲜。
夏季鲜果茶销量占比70%的7分甜,在鲜果品质把控上做了很多升级,以最常见的芒果为例——
“全年度精选当期鲜果(3~8月台农果肉细腻、8~10月凯特层次丰富、10~3月青芒口感水润),只用甜度达到18度以上的水果、全程冷链运输到门店、坚持当天新鲜冷榨,鲜果原料不过夜。”7分甜品牌负责人分享。
- 建立质量检测实验室
7分甜在总部建立了专业的无菌质量检测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除了对水果有专业的硬度、糖度和酸度的检测仪器之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障健康安全。
7分甜暑期活动“探秘鲜果茶实验室”
>比如农残,“我们会对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和原料的微生物进行严格的检测,以保证有农残风险的鲜果,不进入7分甜任何一家门店,保障饮品的健康安全。”7分甜食品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说。
在未来的饮品市场中,健康不是风口,而是趋势,风口总会过去,而趋势是不可逆的。
鲜果茶赛道
还能再跑出5000+品牌吗?
近两年,大品牌纷纷都在朝着鲜果茶转型。
沪上阿姨从现煮五谷茶,转型为鲜果茶,古茗、益禾堂、书亦烧仙草、茶百道、CoCo都可等品牌,也纷纷在鲜果茶上加重了比例。
很多区域品牌,如吾饮良品、元气插座、眷茶等,也都在鲜果茶上持续深耕。
鲜果茶已经是一个格外“拥挤”的赛道,但市场的热闹也验证了消费者的需求。
7分甜近期上架的鲜果茶饮品
>就目前的情况看,相比于奶茶、纯茶、咖啡等品类,鲜果茶仍然是一个“水大鱼大”的赛道。
想在千家以上门店里,把鲜果茶做好,也是一件极其困难、门槛很高的事情。
但商业世界的魅力也在于此,不论品类或市场是否饱和,都存在替代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找到新的方式。
我们静待7分甜能在此次品牌定位升级中,找到更好的策略,在全国市场枝繁叶茂。
饮,自古以来就是“勤行”,新时期、新环境下,餐饮从业者们更需要勤在点上、勤在“变化”上。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王星。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相关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餐饮收入10653亿元,增长0.5%;限额以上餐饮收入2408亿元,同比增长0.9%。3月份餐饮收入2935亿元,下降16.4%;限额以上餐饮收入728亿元,同比下降15.6%。
相比于连续多年的持续增长数据带给行业和从业者的狂热,这次,不少餐饮人在朋友圈大倒苦水:“冷暖自知”“被增长”“难以坚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难在何处呢?红餐网(hongcan18)以为,一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受疫情影响,餐饮企业横跳在闭店、开店之间,难以安心经营;二是行业加速进入存量市场,增长越来越难,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原就增长困难的存量市场,更是阶段性的缩减为区域存量市场,餐企营运及竞争压力极大。
增长越来越难、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用户越来越挑剔,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下,疫情下选择“坚守”的餐饮人该如何探索解决方案?如何修内功?
01.勤于拥抱变化,构建数字化动态能力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就曾表示,“百年老店百年忙,稍微懈怠站一旁。一年、十年、三十年不松劲形成核心竞争力,只要一松劲,立马就不行,不松劲就是核心竞争力”。
餐饮,自古以来就是“勤行”,新时期、新环境下,餐饮从业者们更需要勤在点上、勤在“变化”上。海尔内部经常讲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选择“坚守”的餐饮人,勤于迎接巨变,就有机会创造属于时代的品牌。
前不久,美团新餐饮研究院发布的《2022新餐饮行业报告》,洞察了几个需要餐饮人聚焦的“变化”:组织数字化、竞争资本化、加盟直营化、流量私域化。
< class="pgc-img">>其中,数字化,在当前的环境下尤其凸显重要性。我们说,餐饮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在企业战略引领下对资产、业务和组织进行的深度适应性调整。战略涉及方向、执行与节奏,资产则涉及数据与能力,业务涉及价值链条、产品、商业模式、生态合作与日常运营,组织涉及架构、机制、人才与文化等。
在全行业数字化浪潮下,理解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构筑数字创新能力成为每个餐饮企业的必修课。
有着十余年历史,创于南京的老品牌和善园,就在这波疫情中感受到了对数字化营运的强烈需求。
< class="pgc-img">>和善园除了多年来积累的强大后端供应链,也在门店运营端发力,本着“市场在哪里,团队就在哪里”的运营理念,2021年在多地成立了营运中心和办事处。按照规划,2022年和善园品牌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而其无论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在门店管理(比如巡店)上还是基于“人”的能动作用。
疫情带来的不确定,让和善园整个团队意识到:连锁餐饮要想存活得好,拼的还是管理团队和加盟商团队的能力,这就更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切实赋能加盟店的经营。
当疫情之下门店面临闭店,总部员工无法到店,或巡店有风险,到店反而有可能影响门店时,和善园总部快速决策,以成熟的慧运营连锁门店运营管理系统搭建和善园的数字化营运管理体系,提升团队协同效率。
< class="pgc-img">>△正值南京疫情期间,和善园远程启动,开始运营数字化的部署上线
在和善园相关负责人看来,数字化营运管理体系上线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至少阶段性地解决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盟商赋能和营运赋能,解决一线巡店、标准化的问题,为门店日常经营增加可落地的方法;二是改变了之前相关工作数据文档多,效率偏低问题,实现数字化、图片化、流程化,减轻巡店和一线人员负荷;三是营运部及督导对门店可有效追踪,能够将工作发挥到最优;四是极大地提升信息收集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效率,信息的第一时间传达,利于营运管理的同步,提高营业额。
< class="pgc-img">>除了和善园外,味子夫、苏阁鲜茶、猪霸王、元气插座等连锁餐饮也正于近期上线慧运营,来搭建运营数字化,巩固运营体系,为门店赋能。
五年万店目标 ,这个小吃品牌凭什么?
< class="pgc-img">>这次疫情期间,夸父炸串更是勤于创新应用,借助慧运营让上游供应链厂商做安全自检。自检项目的标准SOP由夸父炸串来制定,包含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标准、操作标准、环境消毒、复查等关键点,以此来掌握上游供应商的达标情况。
< class="pgc-img">>时下,上游供应链上的食品安全也成为品牌正常经营的关键点之一,夸父炸串从管理供应商和门店两端的标准落地,保证了正常经营、安全经营,保障消费者的整体体验和健康安全。
数字化的作用还远不仅于此。前面提到,餐饮增长的难点之一在于市场进入存量时代,餐饮企业必须回归关注用户。对于连锁餐饮而言,核心在于品牌总部要对门店进行有效组织赋能,打造可落地的系统化机制,这其中系统化的工具以及匹配的公司制度至关重要。
< class="pgc-img">>坚持“原叶鲜奶茶”产品理念的霸王茶姬,全球门店已超过500家,疫情期间,品牌总部制定标准化的制度,要求每个门店的运营自检图要在门店社群实时发布,包括器具消毒、门店环境消毒等内容,同时,门店自检报告在社群中的发布动作也要同步到慧运营系统,总部既可确保每家门店都将此动作切实落地,也可让消费者放心,保障茶友健康喝茶,用心提升顾客好评度。
< class="pgc-img">>霸王茶姬通过慧运营自检,获知门店消毒清洁及社群推送完成情况。
02.强化品牌连锁,借知识服务优化运营
数字化时代,领导者一定要用数据说话,利用数据做决策,建立起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的系统工程,以此来指导战略、组织、管理和运营。这种认知正在被餐饮人接受和落地实施。
霸王茶姬、和善园以及夸父炸串等品牌的积极做法,正是疫情大环境下,选择“坚守”的餐饮人勤于变化的缩影。
在品牌前端流量获取、门店赋能,中端内部管理、品牌建设以及后端供应体系、企业服务上,数字化建设作用日益明显。品牌连锁勤修内功,构建数字创新的智慧运营能力,借助组织数字化打通餐饮管理的三端,已经成为每个餐饮人的必修课。
目前,类似于慧运营的行业连锁门店运营管理系统服务商,已经在“制定科学的SOP—训练与考核—巡检与辅导—分析与改善—优化SOP”等运营管理的闭环路径上提供了成熟的解决方案,成为连锁品牌在总部、督导、加盟商、店长、店员运营上的协同平台,能够有效帮助门店提升持续盈利能力,赋能品牌的健康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餐饮人对数字化都具备相应的理解和认知,毕竟对于新事物,任何人都有一个理解和接受的过程。
基于品牌连锁未来的发展趋势及行业人士的实际需求,前不久,慧运营推出了免费的“慧运营连锁课堂”,定位于连锁餐饮运营人的知识服务平台,为加盟连锁餐饮的创始人、运营管理者、培训师、督导、加盟商提供运营管理和数字化实践方法和知识。
比如,连锁餐企门店遍布各地,成千上百店长或者加盟商,在门店经营的日常中,都或多或少的会根据实际“优化动作”。
基于此,慧运营连锁课堂的《如何收集门店亮点快速复制》课程,结合品牌的实操案例和成功方法,为连锁餐饮企业带来“亮点收集及成功复制四步骤”的经验分享。
< class="pgc-img">>以卤味门店的陈列为例,卤味熟食门店的产品基本以冷藏柜展示陈列售卖,而连锁门店因为选址的问题,门店面积或者冷柜容量往往在标准化上存在差异,如果不能完全陈列,则会直接影响销售。
部分受限门店就在陈列盘中增加隔板,一个小小的改善,倍增可陈列的品种数,而且摆放得更加饱满。卤味的“货卖堆山”,不仅能够激发顾客的食欲,还可以影响客单价。总部督导发现后,快速传递给更多的加盟店,来自门店的智慧,同样可以为连锁品牌带来价值。
< class="pgc-img">>再比如,门店自检已经成为连锁餐饮品牌的标准动作,以建立品牌最基础的管理和经营防线,但缺少系统性方法的时候,门店实际执行往往流于形式。有时候其实原因很可能在总部的标准SOP设置缺少合理性。
慧运营连锁课堂的《如何有效做自检》课程,就结合帮助连锁餐饮企业实现自检率从21%提升到95%的实际方法,总结了3个实用步骤。
结 语
客观环境再怎么变化,都无法阻挡“坚守”的餐饮人适应、改变、谋求生存下去的信念。希望数字化的能力,能够实际帮助到每个餐饮连锁品牌智慧运营,打造出品牌自己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