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伊始,一个中国人新开了一本日记,准备记录下这大展宏图的一年。
仔细看看,上面写着几行大字:大年初一,打牌;初二,打牌;初三,打牌;初四,绝不能再打牌了;初五,打牌……
网传胡适日记,实际上是由他留学期间的暑假连着打了一周牌的经历改编而来。他在日记中写“天热不能做事,打牌消遣”“无事。打牌。天稍稍凉矣。”打牌的魅力,连胡适也不能逃脱。
哪个中国人没打过牌呢?中国的纸牌在唐朝被称为“叶子戏”,以纸片绘制而成,风靡于宋朝,元朝时由蒙古人传入欧洲,经欧洲人改成如今常见的扑克牌样子,在清朝时流回中国。1931 年,上海粹华卡片厂开始生产现代扑克,之后不到百年的时间,扑克在全国普及。
但扑克牌有它的血统论。
江苏人说“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据不完全统计,掼蛋在全国的爱好者数量已达1.4亿人,2024 年 1 月 27 日,上海还为掼蛋成立了单独的协会。
可在相关的微博热搜下,山东网友表示,自家发明的保皇、够级比掼蛋更好玩,他们对够级的爱满溢到——甚至写了一篇论文叫《够级策略在油气勘探分析中的体现和应用》。
而从湖北走出去的斗地主,后来有了自己的英文名“Doudizhu”,是如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扑克游戏之一。
但有意思的是,根据网络声量监测平台数说聚合的统计,无论是什么产地的纸牌游戏,在齐鲁大地的讨论度都颇高。山东人爱够级、保皇,也爱斗地主、掼蛋。
只能说,山东人是真爱打牌。
不打牌的人,怎么能有点参与感?
但春节有人打牌有人忧。家人朋友一打牌,一坐好几个小时不起来。不打牌的没人玩耍,心想:打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其实不打牌的人也有自己的看头。
文艺作品里常出现打牌场景,牌桌是展现性格、交换消息的绝佳场所。老港片《追男仔》里头,梁家辉郑伊健张学友三人聚在一起,被张罗着打牌。发起的人悄悄附在人耳边解释原因:“岳父选女婿,首先要看看他的牌品好不好,牌品好的人,坏起来也有限哪!”《围城》里也有差不多的桥段,方鸿渐去人家里相亲,牌局结束,赢了钱,便急着清账,被评价成“气量太小,把钱看得太重”。
关于牌品,被吐槽最多的就是“输不起”。
输了就甩脸色、就骂人、就哭,已经算是牌桌上的常事,有人自嘲说:“我对亲近的人牌品真是非常不行。我输得太多在麻将桌上爆哭。”微博网友 @黑糖饼干小果 跟同事一起打牌,同事输了,突然暴起把椅子砸了,说都怪椅子不好,她感叹:“这样情绪不稳定的人,你敢结交吗?2024,还是让我离他远点吧。”
如何才能算牌品好呢?倒没什么统一的标准。有人讲一个人牌品好,是因为“发牌时只有他一个人是站起来,把牌轻轻放到人面前”,也有人喜欢“打牌反应很快”的,“很少花时间思考,气势如虹,一边甩出牌一边大笑”,还有人中意“不管手中有什么牌,总是一脸必胜的表情”的人,觉得很神气。
看淡输赢算是一项常被提起的优点。输了就一笑而过,赢了就抢着买单,在牌友间留下美谈。在互联网的角落,我们找到一个被妈妈赞“牌品好”的女儿偷偷写下的真心话:“其实我好想喊退钱但是碍于面子表现的云淡风轻…… 我只知道五百块钱够我喝好多好多好多好多杯奶茶嘞”。
说到底,牌局也不过是人的一个切片而已。太把“牌品如人品”当回事的,反而惹人讨厌。有人便说:“喜欢和外公外婆打麻将,打输了会和我一起骂人不会显得我牌品很差。”
除开看一个人怎么面对输赢,进阶版便是看一个人的风险意识。《斗地主的技巧》一书这样归纳:“有炸就炸,结果被炸得遍体鳞伤”的,属于“风险喜好者”,在别人出完后仰天长叹“原来他没有炸,早知道刚才炸了好了”的,属于“风险规避型”。难怪掼蛋这样的纸牌游戏会风靡金融圈。
网友“机智 wow”说,自己跟姐夫打了三局掼蛋就被发现是“极度求稳保守的人”,令她五味杂陈。
打牌的人,怎么赢?
但聊到打牌,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怎么能赢牌?网络上各种教程也是种类繁多。
首先得明白,打牌不只有运气,还有概率。这就是让人第一次听时一头雾水的“算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三人一副牌的斗地主来说,如果你是地主,手里缺 8,另外两家其中一人手握 8 炸弹(4 张 8)的概率有多少?答案是10%。如果有 1 张 8,另两家中,有人拿到 3 张8的概率是 22%;手中两张 8,另外有人拿到两张 8 的概率为 48%。
还有一项必备技能是“记牌”。谁打过什么牌?场上还有什么牌没出手?初学者可以在自己脑中放一个三层橱柜,逐层摆上“3,4,5,6”、“7,8,9,10”和“J,Q,K,A”,点数相同的牌叠在一起,自上而下铺开,把被打掉的牌抽出来,移出橱柜,留在橱柜中的就是尚未出手的牌。记自己手里没有的牌,即“记断张”,也是一个简单的技巧,延续上面那个例子,如果你手中没有 8,而此时场上有人打出了单张 8,那可以排除有人手里有 8 炸弹的可能了。
如果计较输赢,那你就得不断地计算牌张分布的可能性,然后打出获胜概率最大的牌。
但概率并不能保证胜利,因为打牌并非纯粹的概率问题。
博弈论之父冯·诺依曼在伦敦乘坐出租车时,被科学家、同时也是象棋爱好者的布伦诺斯基问道:“博弈论是类似象棋这种游戏的理论吗?”他否认了这点,象棋的局势是清楚摆在台面上的,“可是,真正的博弈完全是另一回事。真实的生活里面有虚张声势,有欺诈策略,也会去掂量对方将如何看待自己的意图。”就像打牌,有些牌摆在牌桌上,有些牌隐在对家手里,它涉及不确定性、风险和偶尔的欺诈,还讲究配合:掼蛋中,队友间出牌也能传递信息,一个顺子从小到大排还是从大到小排,能传递事先约定好的不同信息。
这就是 AI 破解了围棋,却还没有破解麻将和斗地主的原因,它们属于“非完美信息博弈”。
没错,“打牌如过人生”,如果别人问起“打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你大可以这样回答。
不过,打牌可以作为娱乐消遣,但带钱打牌,达到一定金额,却有赌博的嫌疑。而在中国内地,赌博是犯法的。
对赌资的认定,包括“个人赌资”“人均赌资”“现场收缴赌资”等情形。不过,怎样才算赌博,各地裁量标准不一。
如在贵州,只要单注金额达到10元,便认定为赌博,可能面临“五日以下或500元以下罚款”的处罚,而河南的标准是单注金额超过50元。在上海,个人赌资超过200元或人均赌资超过100元,就属于赌资较大,而湖北省规定人均赌资超过1000元才算。
尽管亲戚间打牌娱乐不算赌博,过年打牌还是谨记四字诀:开心为上,不要赌钱,赌瘾难戒!
【算牌小秘诀】
如果你是地主,手里缺 8,另外两家其中一人手握 8 炸弹(4 张 8)的概率有多少?
解法:
此时你手里有 20 张牌,农民小红和农民小明手里各有 17 张牌。
换个角度。如果我们把除 4 张 8 外的 30 张牌分配给小明,那么小红就自然拥有了8炸弹。这 30 张牌可以是任意组合,我们只关心 4 张 8 的分配。问题就转化为:从 34 张牌中选出 17 张牌给小明,其中不含 8 的方法数。
那么小红有 8 炸弹的概率就是:P=C(30, 17) / C(34, 17)
由于两个农民是对称的,无论是小红还是小明,其中任何一人拿到 4 张 8 就算成功。那么至少一名农民手中拥有 4 张 8 的概率就是:P=2 × C(30, 17) / C(34, 17) ≈ 10%
据澎湃新闻
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一篇很现实的文章,希望看后,你懂。
01
《我的姐姐》爆红,影片中那个悲情的故事很心酸。
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安然,从小受尽冷眼,爸妈为了生二胎,逼她装瘸,她不从,便被父亲狠揍。
因为女孩的身份,她童年尝遍了委屈的滋味,奈何,长大后的人生更加艰难。
父母因车祸意外去世,安然这才知道,原来爸妈瞒着她生了一个弟弟,小她20岁,从那时起,年幼的弟弟就只能靠她了。
姐姐是一声诅咒。
弟弟是无辜的,那对自私的父母,不曾考虑过安然的困境,一手将她拽离原先的轨道,像个盗贼一样,偷走了女孩的青春。
而长姐的困境远比电影所展现的残酷,现实中的原型们,她们的无助,又有几人能懂?
< class="pgc-img">>讲个故事。
女孩23岁那年,爸妈惨遇车祸,去世了。
她不想抚养2岁的弟弟,于是将他送养给农村一户家庭,并立下字据,永不来往。
做出这个决定那天,亲戚们仿佛要杀了她。
大姨和姑妈抹着眼泪,愤恨地指责她白眼狼,从外赶来的舅舅甚至拿起了刀,扬言要捅死她。
所有人都说,她错了,她是丢弃弟弟的罪人。
她干脆咬着嘴唇,一点留恋也没有的说,“谁心疼,谁要养,谁抱去!”
众人却都沉默了。
没一会,舅舅儿子装出闲适的神气,反对说,“我们没有义务,这是你的责任。”
他爸也跟着骂骂咧咧,“没良心,你以后不得好死!”
她听后,狼狈地笑了。
她恨面前这群亲戚,表面是那样至高无上,却不是出于善意的关切。
他们要求她将父母留下的房子,转到弟弟名下,她决不愿意,话说到这里,她已经站到了崩溃的边缘。
< class="pgc-img">>她想起了童年爸妈将她扔给爷爷奶奶照顾,过年都不愿见她一面。
她想起了父亲有生之年,对她说的话不过百句。
她又想起,小时候,家长会别人的父母都去了,只有她,仿佛是个孤儿。
她哭了,她不得不承认,父母不喜欢她,想起这些事情,心便碎了一地。
但她简直不能想象,为何她决意反抗,拒绝父母生二胎,甚至下定了决心,一度威胁道,“有他没我,往后恩断义绝”,爸妈还是生下了弟弟。
难道,儿子就是比女儿金贵吗?
女孩越想越痛,心被无限地拉扯,压抑的无法呼吸。
她说自己的确自私,这辈子都不可能养弟弟。
爸妈老来得子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会毁掉女儿的一生!?
< class="pgc-img">>她名下有两套房子。
一套是爷爷去世那年,指明留给她的。
一套是以前爸爸出轨,爸妈闹离婚,为防小三,妈妈就把家里的房子,转到了她名下。
而有了弟弟后,爸妈想尽办法要回那两套房子,决意要留给弟弟。
她不肯。
他们就去她单位闹。
她只好换公司,换手机号,逃得远远的,可就算逃得再远,诅咒仿佛圈住了她,她重新回到那个小城。
表姐说爸妈走了的那天,女孩觉得世界都塌了,可没等她走出失去双亲的悲痛,亲戚们就因她红了脸。
那些人将她团团围住,不由分说地逼她吐出两套房子,说那是她父母的遗产,弟弟还小,是唯一的血亲了,也该有套房。
她在那里听着,只觉得真恶心,不由得冷酷到底,对弟弟不管不问,任由他哭闹,甚至屎尿都溢出纸尿裤,她也全当没看见。
她对那些人说,“这孩子我不会管,谁要管谁管。”
一开始,他们骂、吼,后来,他们妥协了,却在女孩给弟弟找好养家的时候上门哭闹,逼的那户人家将弟弟送了回来。
后来姑姑做主,重新给弟弟找了一户农村家庭,她签了字,希望这一切赶紧结束。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02
2013年,女孩在论坛发帖,《父母去世后,我把两岁的弟弟抱养了出去》。
其中,她写:
“我对这个相隔21岁的弟弟没有丝毫的感情。”
“我很庆幸放弃了这个所谓的亲弟弟。”
“弟弟这个词,在我之前的21年,从没让我感觉到见之欲呕。”
女孩的歇斯底里与愤怒,弟弟的无辜,原生家庭的可悲,一度引发热议。
而今年,随着《我的姐姐》上映,帖子再度被翻了出来,网友义正严辞地评论,
这个姐姐是冷血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极其自私!
< class="pgc-img">>这个姐姐不是自私,是坏,把弟弟送到农村,是毁了他的一生。
< class="pgc-img">>还有这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看了这些指责与谩骂,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弟弟最可怜,但有没有想过,无论何种情境下,姐姐不是妈妈,没有抚养弟弟的责任?
长姐如母是最残忍的枷锁。
看看现实生活中被压垮的姐姐吧。
< class="pgc-img">>杭州,20岁女孩跳河了,以近乎绝望的姿势,翻越大桥栏杆,扑进了泥水中,没有任何挣扎地等待死亡。
其实,她不是没想过好好活着,但现实压的她没办法了。
父母离异,丢下4个儿女不闻不问,于是3个弟妹成了她的责任。
为了养活弟妹,这个姐姐十几岁就不读书了,早早地打工挣钱,拼命拉扯三个小孩,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弟妹遮风挡雨。
她也想像普通女孩一样啊,穿上漂亮的裙子,有个恩爱的男友,周末买杯奶茶,悠闲地生活。
而现实一地鸡毛。
她穷,为省钱给弟妹花,平日里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有时饿得难受,也只能忍。
她累,早就喘不过气了,被赶来的民警救下,送到医院,女孩躺在病床上,看着手腕上那数十道的割痕,苦笑着说:
“其实这没什么,我不止一次想自杀了,我好想脱离苦海,但都没死成…”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说: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
我不敢想,每当深夜来临,弟妹入睡后,她看着那些稚嫩的脸庞,有多绝望。
她也希望有人守护吧,不必苦撑着坚强,也想有个怀抱,可以卸掉疲惫。
但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可以停留的港湾。
于是她不得不学着大人的模样,为了生活翻山越岭,然后在孤寂的深夜,独自舔舐生活留下的伤口。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
这世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渊,有人光芒万丈,有人一身锈。
可是很少有人告诉你:
楼是怎么盖的,人是怎么爬上去的,他们又是褪了几层皮,才脱掉一身锈。
那些不被命运厚待的姐姐们,就这样,因为一双自私的父母,陷进岁月的洪流。
一生都在书写不幸,偿还父母欠下的债。
03
看看现实生活中,被迫做伏弟魔的姐姐吧。
< class="pgc-img">>一个女孩,半夜坐在台阶上哭。
她看着手机那头传来的信息,先是低头啜泣,随后忍不住了,眼泪决堤,慢慢弯下了身子,缩成小小的一团,抱头痛哭。
< class="pgc-img">>是什么逼得年轻的女孩半夜不回家,在街头流泪呢?
原来,打工6年,她辛苦攒了二十万。
然而,妈妈为了给弟弟买房,把那些钱都拿走了。
钱没了,可以再赚,可女孩要如何与那些不公释怀呢?
这六年,谁知道她吃了多少苦,流下多少泪,透支多少痛苦,才有了银行卡里那笔血汗钱。
她强忍着痛,把钱转给妈妈的时候很煎熬吧。
想必,亲妈向她伸手要买房钱的时候,她已经帮了那个弟弟无数次。
想必,她也曾数次恨不得撕破脸皮,掷下一句,“求求你们了,能不能放过我…”
但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句,你是姐姐,义不容辞。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有一句台词: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被原谅,也不是所有的伤痛都可以被抚平。”
看到一条留言,实在意太平。
< class="pgc-img">>20出头的女孩,有什么错呢?
广州,一对靠低保生活的父母,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生了二胎。
而他们无力抚养,于是要求刚大学毕业的长女,把这个孩子养大。
她拒绝了。
她努力读书,考上大学,拼命赚钱,靠奖学金和打工的费用,终于磕磕绊绊把大学读完了。
好不容易日子有盼头了,却被父母用亲情的名义再次拖入泥潭,她如何要承受那突如其来的压力?
然而,在她拒绝后,父母一纸诉状,将她告上了法庭。
这起案件,以女孩败诉为终。
女孩余生要单脚走钢索,才能熬过无边无际的愁,我不忍再多写。
< class="pgc-img">>但剖开这些血淋淋的现实,大家应该看到:
中国姐姐,这个身份背后的苦难。
她们的父母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坏人,却将长女推向了无从选择的困境。
她们被命运扼住喉咙,一生困在窒息的空气中,因为长姐的身份,从被迫沦为自愿,扛上养育弟弟的重担,无从选择,无从逃避。
一声姐姐,一世的诅咒。
这是长女的悲剧。
21世纪的女性回归自我了么?
答案令人沉默。
点个赞吧,把自由还给女孩,愿少一点自私的父母,愿每个女孩都能穿上漂亮的裙子,把头抬起,开心地活着。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defaultNoSetting " id="js_content" style="">关注 ,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凉州引》
凉州月
母亲,火车快进站了:早晨六点多
田野里黑沉沉的,透过车窗
我看见积雪、瑟瑟枯草
苦杏仁大小的月亮——
从前,你们还住在市区的平房里
储存的白菜都结了冰花
炉火上炖着羊肉,满院香喷喷的灯火
等我从外面回来的脚步声点亮……
老大不小,我又回来了。母亲啊
月亮那苦杏仁淡淡的清香
只有我能替你闻到一丝一毫
一丝一毫,便能使你得以宽慰?
冰沟河取景
——赠凉州诸友
鹰的家族
在晴晕的高空表演飞行的方阵
从松林覆盖的岩壁边缘
数十双翅膀突然同时出现
排云直上
谁能察觉大山的山体有一阵轻微的地震
鹰唳清,草木黄
微风在起伏的山野传递着一个骚动的讯息
走兽窟穴昨夜霜
马莲滩头锈石寒
在那些训练掌握了平衡术的稳健滑翔的翅膀下
很快,一切都复归平静
溪流潺湲
一切如常
一只停止吃草的白牦牛
背倚苍山
与我远远对视
它有着和鹰的家族相同的苍茫辽阔的背景
我有什么
天堂小镇
雨后小溪挟裹着高山积雪和阳光的气息
亲爱的,我们且不忙随它去园子里摘菜
不用忙着洗掉菜根上的泥土
寺钟传送的金粉
是蝴蝶的晚餐
我们且去田野看看吧
看有多少蝴蝶 化身为明丽的彩虹了
虹桥这一头是甘肃
那一头是青海
无分地界的佛,是小镇最年长的居民
今夜他的左邻是你我
右舍是皓月
空谷之听
布谷的啼叫
似银环在阵雨后的黄昏
把高原草甸轻轻拎起又放下
整个河谷只有布谷啼叫
忽高忽低
高于碧峰雪线
低于灌木草根
更低的是流水与谷底乱石的低语
混合着日落西山的冷静
与昨夜狼群咬掉一头雄牛的睾丸无关
与人的事情无关
水在流
布谷在啼叫
有谁还在叙说
葡萄架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周南·樛木》
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挂在
葡萄架下
下雨的日子
一阵风吹来
碧叶萋萋
水珠纷纷坠落
如一个年轻身影扯起袖口
擦一把额头的汗水
葡萄籽在每一粒圆熟的葡萄中
如胎儿闭着眼睛偷听
雨水滴沥
鸽子嘀嘀咕咕
麦草和泥土混合着炊烟的味道
渐渐飘散开来
葡萄的枝蔓爬向廊檐
一只公鸡独立在东窗下
大红肉冠像雨中火焰
不远处是饮牲口的石头的水槽
粗粝而稳重
祖母母亲和婶娘
从农田中收工回来了
她们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
没有离开凉州塔尔湾一个久远的家族
母亲黑油油的辫子垂过双肩
而我们,众多姊妹
或才出生,或正在胎中
碧叶蓁蓁
葡萄枝蔓荡悠的触须
如嫩绿的时光
再次把福禄引向过去和未来
河西雪野
一座即将安装完成的高压输电塔上
有人在空中作业
还有几个忙碌的身影,戴着棉帽
在高高的塔下,从一辆停在附近的卡车上
运送材料
村庄如新雪覆盖的劈柴垛
实诚而轻盈
炊烟生动,散入旭日
距霍去病鞭指过的烽燧抱守的残梦
已相去遥远。群山逶迤
一支在雪中摸索的队伍
离开村庄,向着星星峡缓慢行进
流霜烁银
在输电塔排列向地平线的旷野
光伏发电板如无数甲胄之士组成对空方阵
硅晶的鳞甲收服咝咝的日光
一只喜鹊
从高速公路上方飞鸣而过
积雪和白杨的村庄,有她的表亲
一位老人的话
春天里瓜果蔬菜啥也没有下来呵
夏天炎热,啥都会迅速腐烂掉
我也不想死在秋天
秋天的羊肉多么肥美呀
冬天,我心疼得放不下我的孩子们
天寒地冻的,披麻戴孝爬起跪倒可怜的很呐
宁昌河谷的谈话
五月。山外杏花才开
山中草木犹黄
山头积雪岭上白云
但有远近不分亲疏
河谷里涧水淙淙
穿行于乱石之中冰板之下
野桥数处在暖阳里等待什么
请跟我来吧,铁穆尔
带着你的乌兰和爱犬
从夏日塔拉草原赶来
来到这松林驻守的河谷
与我们共度美好的一天
散放的高山细毛羊
染着花花绿绿的颜色
如同带着尧熬尔人的姓氏
远离牧户的棚舍
在山野里啃食黄金的草芽
一只受惊的母羊紧跑几步
在野桥旁侧,一边护着吃奶的羔子
一边朝我们回眸
而那惯于在悬崖峭壁俯瞰和沉思的岩羊
未曾出现,只有从雪山陡岭失足的黑熊
在你惋惜的话语里闪过
大雪的日子总是艰难的日子
大雪染白了多少人的须发
大雪掩藏了多少憨憨的骨肉
你说,你已经拉了几卡车的松木
劈成烧柴,码放在夏日塔拉草原的家中
草原也如同此地,也如同九条岭上
七月八月花始盛开
你家中壁炉从秋天一直要烧到立夏
夏天,星星在草原深处集会亲如兄弟
夏天的夜里,壁炉里的火也要烧旺
朋友去了,有酥油奶茶
宰牛煮羊,九月十月,连蘑菇都肥了
你小小的爱犬,时而跑在我们前面
时而在你怀抱里,眨动着水墨的眼睛
听我们说说话话,往河谷深处走去
褐色的松果已经风干
落在松下,又轻又空如大千一梦
其中的籽实或被一阵风带走
或沉入泥土
仿佛语言
阳光的种子
雁 阵
清秋。河西走廊上空
向南迁徙的雁阵
变换着不乱的阵形
忽而降低忽而拔高
那碎银一般的雁叫声
揣进谁心里 谁都可以
逆风西行 遇店买酒
一碗浊酒
是胭脂泪
还是黑河水
秋风饮马
不见霍去病
黄芦白荻
休谈匈奴人
谁饮酒长歌
柔肠侠骨
谁愁心难托
指天数雁
次 日
草地上有霜
松林中有跌落的松果
一只小白鸭
在冒着热气的溪流中游动
偶尔发出单调的鸣叫
似在求偶
周围黑黢黢的参天大树
许多已经活过百年
静气清幽
多少人事已如昨夜星辰
天狼星下
塞翁失马 醉酒对花
青冰上的牡丹 大叶粗枝
白净如你
深夜里来的太阳
心攥成一疙瘩冰糖
心若不能换心
换个金顶针
搁在东山顶上
BOOKS
如何投稿 ?
每日好诗
登录中国诗歌网 www.zgshige.com,免费注册,即可投稿!入选“每日好诗”,获稿费和专家点评,有机会登上《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