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奶茶行业都趋向于加盟模式?相比很多人对此都感到疑惑,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奶茶店为什么都是加盟?
1:低风险高回报
相比于独立创业,奶茶店加盟降低了创业风险。加盟商可以依托品牌的知名度和经验,减少开店风险,同时也能获得品牌的支持和培训,提升店铺的运营水平,实现更高的回报。
2:品牌知名度与信誉
加盟知名奶茶品牌能够直接享受品牌知名度和信誉,无需从零开始建立品牌形象。顾客对于知名品牌更有信心,愿意前来消费,从而提升店铺的客流量和销售额。比如桂桂茶,12年茶饮品牌,市场知名度高!
3:经营指导与支持
加盟奶茶店通常会提供全面的经营指导和支持,包括店铺选址、装修设计、产品供应、营销策划等。创业者可以借助加盟商的经验和资源,快速上手,避免经营误区。
4:市场营销优势
奶茶店加盟通常会有专门的市场营销团队,负责品牌宣传、广告推广等。这些市场营销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提升店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来更多的客流量和销售。
5: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加盟奶茶店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例如集中采购原材料、共同推广等。这样可以降低店铺的运营成本,提升盈利水平,让创业者更轻松地实现回本和盈利。
6:多元化产品组合
知名奶茶品牌通常会推出多种口味和风格的产品,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创业者可以在品牌的支持下,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顾客,提升销售。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加盟餐饮店也被坑?
上海一“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细节被披露
被害人达5800多人
被告达60多人
涉案金额达4.4亿元……
2014年,被告金某等人先后成立了多家公司,购买或申请了多个商标,其中餐饮行业奶茶类商标居多。2018年起,他们开始用短期内频繁更换品牌的“快招”方式对外招商加盟,谎称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品牌属同一集团或有合作关系进行“贴牌”,从而骗取大量的加盟费。
松江区人民法院法官钱莹指出,金某等被告先会建立一些虚假的知名品牌的网站,然后吸引广大的被害人来寻求加盟。在跟被害人沟通联系的时候,他们谎称这些自有品牌,跟知名品牌是同一家公司,或者是这些知名品牌的升级品牌,就是跟他们是同一个团队,用的原料、技术人员、提供的服务都是一模一样的,甚至是更加优质的。
当加盟商进入实地考察环节时,被告人通过雇佣大量“托”在实体店门口循环排队的方式,制造虚假火爆的现象;此外,他们还会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罐装在自己品牌的包装中,提供试吃;而当加盟商提出质疑时,他们会拿出自制的虚假授权文书,来获取被害人的信任。
然而,在被害人缴纳加盟费、签订加盟合同后,被告人却没有提供承诺的服务,对加盟商提出的需求也是消极应对,导致大量加盟商倒闭停业。
当一些加盟商提出民事诉讼时,被告人却通过关闭相应的公司,更换品牌的方式来逃避责任,之后又快速推出新的品牌,以同样的方式继续吸引下一批被害人。
法官表示,事实上该团伙在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去好好地经营,始终都抱着骗取被害人钱款的故意去从事招商加盟活动。因此,法院认为他们的行为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最终,多名被告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至五年不等,并处罚金。
(看看新闻Knew记者:潘文婷)
牟取非法利益,杜某伙同夏某、刘某、王某等6人对外以著名奶茶、餐饮品牌加盟代理商名义招揽客户,通过网络途径投放广告并以黄牛身份假扮客户引流,虚构与品牌关系,夸大门店利润,共计骗取180余名被害人加盟费1000余万元。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杜某等6人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考察加盟店铺时被人搭讪
2021年7月2日,一名李姓男子向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报案,称自己在加盟奶茶店时被骗。原来,2021年4月,小李为谋生计选择加盟奶茶店。他前往上海市某知名奶茶店考察时,在店内被人搭讪,搭讪的夏姓男子掏出名片,称其是该奶茶店的加盟代理商,提供加盟有关的服务业务、设备原料等。因就在加盟奶茶店内,小李没有怀疑,跟随其到名片上所标注的上海某公司。
来到该公司后,夏某向小李介绍了公司经营人杜某,并带小李到样板间参观。“我们公司名下拥有多家知名奶茶店、快餐店的加盟权限,均为品牌官方授权,可以提供从开店到经营的一系列配套服务。”夏某介绍道。
小李本就中意自己正在考察的那家知名奶茶店,见配套完善,遂签订合作协议书,当场缴纳5万余元加盟费后开始接受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
培训期间,小李在与其他加盟商聊天时发现不对劲: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考察店铺时被该公司人员搭讪,随后到公司签了合同。这一招商模式令小李起了疑心,但很快有几名加盟商说:“虽然了解奶茶店的渠道有些奇怪,但这几家店真是生意好啊,想来这里加盟的人可多了,只要开了店,家家都排队,很快就能赚回本钱。”对此,小李疑心更重,总觉得这里有猫腻。在培训后半段,小李了解到设备和原料的价格后,发现远远高于市场价,更坚定了该公司有问题的想法,最终决定报警。
为创业开启加盟骗局
警方经查证发现,杜某等6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今年3月23日,杜某、刘某、陈某、于某被抓获归案。当日,王某自行投案自首。4月14日,夏某也在其住所被警方抓获。
案件移送青浦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审阅大量公司记录的客户信息表、每月收支记录表、银行流水、犯罪嫌疑人相关个人银行流水和微信流水等材料,查实杜某等人于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未取得特许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招募多人担任招商运营人员,以公司名义通过在自媒体、网站投放广告的方式线上推广,同时招募部分员工在线下充当黄牛,忽悠加盟开店;随后虚构公司背景实力和开业店铺规模,谎称所加盟的品牌与知名品牌属于同一集团或关联品牌,吸引加盟商前来签约开设奶茶店、亲子餐厅、烤鱼馆等店铺。
而实际上,杜某等人仅在加盟商开店前提供培训、选址等前期基本服务,等加盟商开店后便终止服务,从而骗取加盟费、代理费等款项。
经对杜某等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检察官得知这起犯罪的开端竟是源于一场创业。设计专业毕业的杜某与弟弟在上海工作,结婚生女后,杜某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2020年1月,弟弟与朋友建立了一家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关闭,杜某便接管了公司,成为实际运营人及总经理。
杜某选择以知名奶茶店为经营噱头,在未取得品牌授权的情况下开始招募员工、划分不同岗位。起先公司根本招不到加盟商,员工工资、房租支出压力巨大,杜某甚至想过放弃经营这家公司。某一天,杜某的员工王某在电梯里偶然遇见来考察其他奶茶店的客户,随即将其带到自己公司,这名顾客在实地考察后竟当即签下合同。这令杜某等人茅塞顿开,于是便开始了用黄牛搭讪招揽生意的想法。
杜某的团队很快干得如火如荼,加盟商源源不断。他们在开始时提供一系列开店前期培训、原材料提供等服务,但所谓的原材料也只是将从网上购买的普通商品加价数倍后卖给不知就里的加盟商,而在客户店铺正式开业后,他们往往会选择用拉黑、删除客户联系方式来逃避追责。
在证据面前主犯认罪认罚
“我不认为这是犯法,我不清楚相关法律法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始终在检察官面前否认自己的罪行。6名嫌疑人均是“85后”,检察官希望年轻人能迷途知返,便一遍遍释法说理:“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就是要求开展特许经营的企业需要有成熟的经营模式,你们公司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吗?”有的犯罪嫌疑人经思索老实回答说“没有”。
然而,主犯杜某却辩称:“我并不懂财务,流水的打理都是由其他员工负责的。”检察官指出:“你是公司的实际经营人,所有流水账目、合同均需要得到你的首肯,你要为此承担责任。”杜某见状又声称:“我从未在公司开展的三个品牌加盟中获利,不仅如此,我还投了很多钱用于公司日常开销,大部分的获利都是被陈某、夏某和他们手下的黄牛赚去了。”承办检察官摆事实讲证据,将所查获的公司流水、骗取的180余名被害人1015万元加盟费收支情况逐一列明。其中,夏某、陈某、王某涉及犯罪金额642万余元。杜某、夏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伙同其余数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宣传等方式,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触犯刑法。
看到摆在自己面前的证据,杜某停止抵赖,最终认罪认罚。在对6名涉案人员依法提起公诉后,检察官持续追踪推进追赃挽损工作。同时,办案检察官摸排梳理受害者遭受诈骗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等情形,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
< class="pgc-img">>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