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随着需求的增加,市场上陆陆续续地出现了很多火锅品类。
但大多数生命周期都很短暂,虽然拥有博人眼球的宣传和眼前一亮的产品,也难逃过昙花一现,没办法让顾客长期复购。
我们蝎老馆十年只做羊蝎子火锅,羊蝎子火锅是属于老北京的一道传统佳肴。羊蝎子就是羊大梁,因其形状酷似蝎子,故而俗称羊蝎子。我们的香辣羊蝎子锅,味道鲜美、鲜香麻辣。吃的时候,边啃肉边吸髓,肉香而不膻、髓多而不滑,令人回味无穷。
羊蝎子火锅虽然是火锅品类中特色一类,但却是冬季食客必不可少的吃食。我们的料包鲜香麻辣味道独道,在同类市场上极具特色,拥有非常高的辨识度,十桌有八桌都是回头客。
蝎老馆一直对市场保持敬意,我们坚持用美味的美食作为自己的明信片,加盟合作店铺十几家,现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羊蝎子火锅拥有非常众多的爱好者,我们拥有非常好的味道和十年积攒的经验。
成本小,,利润高,味道多,是创业者值得选择的好项目。
了避免食客在寒风中等位,一家餐饮企业特意设置了一辆大巴车作为专门的“等位巴士”。作出这一举动的,并非网红餐厅,而是京城老牌餐饮——老诚一锅的升级版门店。
新京报记者通过探访了解到,“等位巴士”只是升级版门店服务升级的最新举措,在食材选取、门店环境以及服务方面,老诚一锅的3家升级版门店早已打破人们对于羊蝎子的传统印象。
如今,各种火锅几乎成为人们聚餐的首选。多年来的粗放发展与管理,北京极具特色的羊蝎子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前进的步伐似乎已经跟不上食客的要求。业内认为,重新定位、全面升级、留住老顾客,圈粉年轻人,成为羊蝎子这道北京传统美食的进阶方向。
首设“等位巴士”全方位提升服务
位于北京望京的北小河美食街汇集了多家餐饮门店,每到用餐高峰时段,“等位”就成了主题词。这两天,很多老诚一锅的食客突然发现,这个冬天可以登上门口的“等位大巴”,喝着茶、吃着零食、吹着暖风舒服等位。
新京报记者现场看到,“等位大巴”除了定时通风、消毒,每一位“上车”的食客必须扫北京健康宝,车上还配备了免洗消毒液。一位老诚一锅的“铁粉”告诉新京报记者,赶上高峰时段,排队几十桌、等一个多小时是常事。“如今设置了等位大巴,真是太贴心了。”
“等位大巴”的出现,体现的是传统餐饮的服务升级。不少人对于羊蝎子餐馆的印象,还停留在20年前的业态:一进门扑面而来的羊膻味,门店环境简陋、油腻,服务各种“不讲究”,与当下的就餐需求相比,有些“过气”。
如今,在老诚一锅的升级版门店中,服务和菜品处处体现着“讲究”:顾客落座后,服务员会送上热乎乎的擦手毛巾,摆上从消毒柜中取出的餐具,给女生送上扎发皮筋,为孩子搬来宝宝椅……除了增加对标海底捞的服务,在这里,几乎每一位服务员都是“点菜专家”:孩子和老人分别适合什么样的锅、红汤和白汤分别搭配什么样的涮品,如何吃出“一口羊肉一口汤”的讲究,不断升级的品质,让消费者开始改变对传统羊蝎子馆的“刻板印象”。
服务和产品“两条腿走路”
老诚一锅是一家经营几十年、以地道羊蝎子为特色的老店连锁品牌,俘获了大批“锅粉”。近年来,老诚一锅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道路,吸纳大量加盟店,旗下门店数量猛增,全国各地几乎都有老诚一锅。而品牌快速扩张往往导致各门店质量参差不齐。经历了“遍地开花”的繁盛,在如今餐饮承担着更多社交需求的年代,这种传统的京味餐饮想要留住老顾客、圈粉年轻人,就必须让服务和产品“两条腿走路”。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老诚一锅升级版门店不再是浓浓的羊膻味和油腻感,而这背后,与选用食材不无关系。升级版门店的羊蝎子都精选来自内蒙古大草原上“食百草,饮泉水”的优质羔羊,同时加工工厂透明化,全程冷链运输保证品质。在店里,经常可以听到工作人员向食客“普及”羊肉知识:好羊肉是没有羊膻味的。
尽管羊蝎子占到销售额的70%以上,老诚一锅升级版门店对于菜单上的每一道菜品都坚持着严格的品控。其中,在老诚一锅升级版门店,有一道自创的招牌菜品——“白汤羊蝎子”。白汤羊蝎子不加味精,只用葱姜和少量的花椒等调味,单用一锅白开水煮,就能让食材回归最本真的美味。“口感嫩嫩的,有甘甜的感觉。”“有奶香味”,新京报记者在大众点评上看到,消费者对“白汤羊蝎子”好评如潮。
京味传统圈粉年轻人
羊蝎子一直是老北京人的吃食,也暗含着这座城市的气质:安详又大气,豁达又讲究。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北京餐饮品类中,羊蝎子不应该被边缘化,商家应主动升级迎合年轻消费群体。
老诚一锅经营了几十年,也意识到了发展中的种种“痛点”,这种主动升级、自我更新,也让老诚一锅升级门店被网友评价为羊蝎子火锅中的“白天鹅”,也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老诚一锅升级版门店——浩爷羊蝎子火锅的创始人刘浩柏,从小生长在北京南城,儿时的白汤羊蝎子让他至今难忘。他说,后来,羊蝎子在北京流行,各个品牌迅速扩张或多或少失去了对羊蝎子“灵魂”——好的羊肉食材的追求。为此,他到内蒙古草原去寻找不吃饲料的羊羔,并坚持“没有好羊肉,宁可不开门”的餐饮理念。
“经过更新迭代服务方式,不断在食材上精益求精,我发现不仅许多老食客对我们食材品质更加认同,也有更多的年轻人会在聚会的时候点一锅羊蝎子,在店里不停拍照。所以我也敢用自己的名字为这锅羊蝎子代言。” 在刘浩柏看来,未来他要做就是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羊蝎子,爱上京味传统。
新京报记者 王萍 图/受访者供图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危卓
者 | 陈晓珍
编辑 |
近日,NCBD(餐宝典)发布了《2020—2021中国火锅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1—11月,中国餐饮行业整体规模达到34578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火锅市场总收入将达到8880亿元。与正餐、小吃快餐以及团餐等品类相比,火锅的毛利率与净利率较高,但从平均翻台率来看,火锅行业低于小吃快餐,高于正餐。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在预计中国火锅市场规模的同时,也对火锅企业与其他餐饮企业的薪资进行了对比。与正餐、快餐小吃和团餐相比,火锅行业一线员工与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低,员工流失率最高,达到22%,远超其他品类。
复工复产下,火锅店一直在招工
年初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许多餐饮企业的营收也在短期内大幅下降,火锅企业也不例外。据海底捞公布的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海底捞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6.5%至97.61亿元,利润由盈转亏,而呷哺呷哺营收规模亏损额也达2.52亿元,但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餐饮行业逐渐迎来新一轮的复苏。
据《2020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复工复业情况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餐饮企业的经营已恢复到疫情前的70%—80%,餐饮市场降幅持续减小。
此前,58同城研究院曾对餐饮企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餐饮业及住宿招聘活跃职位包括服务员、收银员、后厨、前台、餐饮管理等。且无论是餐饮还是住宿,服务员和收银员这两大职位一直高居招聘需求的榜首。
界面职场走访了北京通州万达广场的几家火锅店,发现多家火锅店都存在招人的情况。一家名为葫芦娃一家人火锅店的大门前贴着一张招聘启事,在招聘启事上可以看到该店有多个岗位正在招聘中,包括收银员、服务员、传菜员等。葫芦娃一家人火锅店的工作人员告诉界面职场,疫情期间,由于停工停业,且员工的薪资并没有照常发放,导致一部分员工选择了离职。
据界面职场了解,葫芦娃一家人火锅店的普通员工的底薪多在4000起,有规范的晋升机制,且提供食宿,疫情期间,一些没有回家的员工便是留在公司的宿舍。但在此情况下,多名员工还是在疫情期间选择了离职。自复工复产以来,该店的招聘也一直在进行中,据工作人员透露,实际上来应聘的人相对较少。
另一家名为两个庆火锅公司的火锅店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该店的招聘也一直都在进行中。其认为,不仅是火锅店,许多餐饮企业都会长期存在招聘的情况:“餐饮企业员工流动性通常比较大,哪怕没有疫情影响,正常来说都会有招聘,但疫情发生后,招聘难度比之前更大些,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因招不到人而影响整个餐饮店运转的情况还是比较少。”
火锅店员工薪资较低,流动性强
据58同城招聘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住宿和餐饮业支付月薪达到6266元。在典型职位中,娱乐厅服务员支付月薪排名第一,达到6808元,而配菜/打荷支付月薪同比上升位居首位,增长4.99%,达到3884元。数据也表明,具有娱乐属性的职位收入领先,而基础性、体力型岗位收入基数相对不高。
北京一家羊蝎子火锅店的工作人员何燕告诉界面职场,自疫情发生后,该店的部分员工陆续辞职,目前店里只剩一名服务员和一位经理,而何燕便是仅有的那名服务员。
何燕透露,火锅店的普通员工底薪多在3800元左右,加上提成约为4000元。由于是个体经营店,大多数员工并没有所谓“五险一金”的保障,虽然包吃包住,但愿意来当服务员的人还是相对较少。
何燕是今年6月份来到这家羊蝎子火锅店,在她工作的几个月间便有多名员工陆续离职。何燕透露,一部分员工是因为薪资过低,也有一部分员工则是有了更好的发展。何燕认为“不止是火锅店,餐饮行业的服务员经常是干着干着就不干了。”
此前,在新浪财经的一篇报道中曾有专业人士分析到,由于国内大概有六成以上的餐饮企业是个体经营门店,防风抗变能力并不强,其中大概有70%左右在这次疫情中暂停营业或者直接关门。剩余四成多是加盟店、连锁店等一些有品牌和总部背书的门店,一方面有强大的组织协助融通资金,另一方面连锁店在资源协调和调度上要明显好于自营,线下消费不行,立马转移资源到线上,疫情期间,整体还处于营业状态,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疫情对企业的冲击。
两个庆火锅公司火锅店的工作人员在接受界面职场采访时也表示,疫情发生后许多个体经营店都选择了裁员,甚至出现了倒闭,一些原本想离职的员工为了求稳暂时不选择离职,也有一些离职的员工可能会出现跨行求职的情况,且餐饮行业更希望招聘有经验的员工,在某种程度上了影响员工应聘和餐饮店招人的情况。
何燕所在的火锅店也是一家个体经营店,受疫情的冲击也相对较大。但自复工复产以来,该店已逐步恢复正常营业,尤其是入冬以来火锅店的客流量也多了,生意相对好了些,但生意越好,店里就越需要人手:“招聘启事发了几个月了,来应聘的确实很少,可能是因为也快过年了,大多数人都想在年后再找工作,目前也只能一边招聘一边自己先干着。”
(应受访者需要,何燕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