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4日,东部战区首次“封台”演习后,国际社会聚焦台湾地区安全局势,同时也让人们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充满了疑问。
在台湾地区,台积电被称为“护岛神山”,因为有人认为有台积电,欧美各国都会保护台湾,以免落入大陆手中。阿斯麦的表态可见,这护岛神山早被设置了”后门“。
而在赖清德政府顽固推进“台独”政策下,台海地区和平氛围已被打破,而“护岛神山”也被美欧玩弄于股掌之中。
< class="pgc-img">>(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
5月21日,据美国彭博社报道,荷兰半导体生产设备制造商阿斯麦称,有能力远程瘫痪台积电位于台湾地区的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
其实,台积电2023年宣布在亚利桑那州新建芯片工厂,生产5nm芯片,后来更是表示,还要建3nm厂。台积电计划投资400亿美元,神山已被拜登政府约840亿元巨资诱惑美国了。
而台湾地区引以为荣的半导体供应链集群未来或加速被美国掏空转移。
一、诱惑:供应链链主转链美国
过去,半导体仅仅是电子产品的所需零件之一,但时至如今,它的定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成为了牵动各国命运的全球战略物资。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全球都经历了半导体匮乏的问题,因此,各国开始竞逐半导体的本土化生产。同时,美国对华在高科技供应链方面的脱钩遏制仍在持续。
< class="pgc-img">>(2022年12月,拜登视察亚利桑那州台积电工厂)
2021年4月,台积电宣布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晶圆厂。2022年12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的台积电晶圆厂装机庆典上,台积电还高调宣布在当地建第二座晶圆厂,于2026年生产更先进的3nm芯片,总投资额超过400亿美元。美国总统拜登更是激动地当场宣告“各位,美国制造业回来了。”
2024年4月,美国商务部称:美国拟向台积电提供66亿美元的补贴和高达50亿美元的贷款(116亿美元,约合840亿元),资助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厂。
台积电计划在亚利桑那州设立第三座晶圆厂,并导入2nm芯片制作工艺,该新建工厂预计2030年投入运营。台积电表示,第三座晶圆厂预计总投资额增至650亿美元。
尽管台积电美国陆续修建多家晶圆厂,但也暴露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使芯片在美国生产,还是得送到台湾地区完成封装。2023年6月,时任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就表示,处于成本原因,美国厂目前尚未规划先进封装产能。
< class="pgc-img">>随着美国《芯片法》以及各项政策出台,未来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何去何从仍未可知。
美国商务部为台积电提供66亿美元补助和50亿美元贷款时,就暴露出美国想要的不仅是制造企业回流,更是半导体产业链和产业人才回流。
美国商务部指出,这笔资金将确保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形成大规模的先进技术聚集经济效应,在10年内创造6000个直接的制造业岗位、总计超过2万个不同的建造类岗位,以及数万个间接工作机会,并将最先进的半导体制程带到美国。
拜登表示,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投资,将帮助美国朝向2030年生产全球20%先进芯片的目标迈进。
此外,美国商务部指出,透过谅解备忘录,美国将拨款5000万美元用于人才培训。当前,有14个台积电供应商计划在亚利桑那州或其他地方建厂或扩厂,从而形成半导体产业链,增强美国国内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
二、活法:台湾半导体集群及链主在哪里
台湾地区是半导体供应链重要零组件制造的枢纽中心。2023年台湾地区半导体营收为5201亿美元,全球半导体市场领头羊台积电的销售额就达705.99亿美元。
该地区拥有许多高精度半导体设备,总值合计约占其GDP的15%。这些设备具备专门用于加工、组装、封装、测试等半导体制造过程的一流处理能力。
根据台湾资策会MIC在第36届MIC FORUM Fall《智汇》研讨会上的数据,预计2023年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产值将达到3.77兆新台币(约合8294亿元人民币);并预测到2024年,产值将增长至4.29兆新台币(约943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达13.7%,预期各子产业在2024年将实现10%至20%的增长。其中,晶圆代工领域将继续作为主要的成长动力,特别是在先进制程技术方面。
说到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当下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定离不开以下三个特征:
1.代工模式。台湾半导体地区产业的实力名列世界前列,而其中最强的板块无疑就是芯片代工。如今在芯片代工领域,能排进全球十强的中国台湾企业就有4家之多。
< class="pgc-img">>2. 全产业链。代工实力名列前茅,并不意味着其他产业板块寂寂无名。德勤此前对比亚太四大市场半导体相对优势时就曾发现,中国台湾地区在代工厂、封装测试、设计公司/IDM以及半导体设备领域都有较高的相对优势。
< class="pgc-img">>尤其是联发科、台积电、联电、日月光、联咏、瑞昱等企业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电子工业的兴盛,成为台湾地区的支柱产业。
这些链主企业大部分坐落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数据显示,该园区的企业开发全球超过70%的信息技术行业产品,有超过520家企业雇佣超15万人。
< class="pgc-img">>3. 政企协作模式。台湾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惧怕投资风险,台湾地区官僚与民间企业之间特殊的合作方式,在经济转型时强力推动,坚持民营化,促进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让台湾地区后来居上。
1980年,台湾成立了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ITRI)。1987年,在ITRI的支持下台湾地区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合作成立了台积电。最初,ITRI不仅在台积电成立初期提供资金支持,还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人才培训。
台湾地区政府通过ITRI这样的机构,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生产力,这对台积电初期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台湾地区政府还帮助台积电在国内外市场中建立起关键供应链关系,尤其是在获取先进设备和原材料方面。这种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台积电不仅在台湾乃至全球半导体行业中迅速崛起,也推动了整个地区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三、竞合:台湾与大陆半导体贸易变动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台湾地区向美国出口了价值246亿美元的商品,向中国内陆出口了价值224亿美元的商品,这是自2016年推出可比较数据以来,美国首次超越中国大陆,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出口商品目的地。
< class="pgc-img">>2023年,台湾地区对美国半导体、电子元件和电脑设备出口额比2018年增加了两倍多,达到近370亿美元。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出口份额从2020年的约44%下降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不到1/3。
台湾经济部表示,台湾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已降至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去年减少近40%至30亿美元。而台湾去年对美国的投资猛增9倍,达到96亿美元。
2024年4月,专门从事半导体测试和封装的台湾公司京元电子宣布,将出售其在中国苏州一家合资公司价值6.7亿美元的股份,从而正式撤出在中国的业务。
显然,地缘政治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版图造成严重冲击,加上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科技限制及贸易实体清单、部分产品禁售的措施影响,的确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压力往往能够转化为动力,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遏制最终将促使中国实现更大的成长,“中国芯”将指日可待。
掌链专栏:供应链集群
本栏目为掌链重点推进的首个供应链集群发展的研究专栏,基于各类产业集群及产业带、物流枢纽/货运枢纽等,研究产业集群与物流枢纽融合发展,专注推进区域供应链集群发展和供应链招商,欢迎联系交流与合作。
编写:雪晴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style="">者按:近日,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G·法拉里和理性浪潮资本合伙公司创始人马克·罗森布拉特撰写报告《为即将到来的战争筹备供应链》。人大重阳第5期“速读美国顶级期刊”栏目(点击查看往期内容)特编译该文核心内容如下,供读者参考:
美国在准备应对印太地区的潜在冲突过程中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美国在欧洲和中东的投入已经捉襟见肘,同时必须准备应对一场旷日持久的台海冲突。这需要大量的军火、船舰、飞机和其他战争手段。但是,在为一场潜在战争制造多少弹药和平台的辩论中,美国还必须关注这些弹药和平台的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和其他投入。
原材料、其他投入以及向美国输送这些投入的供应链现在引起了关注,尤其是因为五角大楼最近发表的《国防工业战略报告》,但是美国在试图阻止印太地区爆发战争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这些问题。美国必须优先考虑和补救的供应链都位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它们的产品支撑着作为美国军事力量后盾的关键武器和平台。
本报告提出,美国政府必须停止从投入外包的角度考虑维持供应链独立性的做法,同时依靠各种研究和报告来审查这个问题。相反,它应该通过增加库存、寻找和建立新的资源或重新设计来加强弹性。此外,它应该通过自下而上的分析来确定依赖性,将供应链范式从弥补稀土等投入转变为关注F-35喷气式飞机等产出。本报告认为,应该抓紧时间采取这些行动,并由一个机构掌管。
如果未能重新思考和补救关军所依赖的中国供应链,那就继续发出印太地区“无威慑”的信号,因为传递美国在战争期间不能为其军队重新补给的信息而招致冲突。另一方面,如果消除这些脆弱性,就会使美国作出更加充分的威准备,并在必要时参与这样一场战争。
为即将到来的战争筹备供应链
美国国家安全面临多重威胁。由于中东和乌克兰的战争、朝鲜的核野心、创纪录的移民流动以及人工智能引发的虚假信息,可以说华盛顿自二战结束以来从未同时面临过如此之多的危机。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无法同时为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提供作战装备。
这些威胁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迅速升级为一场更广泛、更危险、更持久的冲突。尽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供应链极其脆弱,解决这些问题的窗口正在缩小,但美国并没有打破中国对美国军用弹药和防御平台的遏制。
美国的工业基础无法维持它与中国打一场持久战并赢得胜利的能力。如果美国接受台湾地区作为一个筹码,就会保持不想在对华关系中制造过多麻烦的趋势。
随着“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程序的完成,总统可以提交一份2025年度预算,在一个相关的时间框架内实际解决这个问题,并将重点放在国家安全上。
研究国防供应链
假设美国能够获得依赖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供应链的武器和弹药,那么美国就无法在印太地区打一场战争,因为这恰恰是这种冲突会破坏的供应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锑生产国,而美国几乎不开采这些矿物。这迫使美国在2020年依赖中国进口79%的锑。
美国依赖中国的另一个例子是不久前宣布的“复制器”倡议。这不包括确保美国能够在未来18至24个月内不利用中国供应链的情况下部署“数千个多领域自主系统”的任何授权、倡议或条款。据一些消息来源称,所有美国无人机都依赖中国供应链。
美国供应链如此依赖中国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正如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在2023年发布的报告所提到的,中国的先进工业产出占世界总量的份额从1995年的3%增长到2020年的25%。另一方面,在此期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在先进工业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从85%下降到58%。为了在全球先进工业产出方面赶上中国,美国必须在电气设备、化学品、锻造金属和制药等行业增加将近1.5万亿美元的投入。
指导美国在国防供应链
采取行动的四个事实
有效的威慑需要做好打仗的准备。如果中国供应链在未来几年中断只有很小的可能性,美国现在就应该采取积极行动。美国应该做更多相同的事情;按不同的材料、公司或投入对计划进行细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按照时间表行事并不能缩小我们的依赖差距。因此,有四个事实可以指导美国如何脱离中国的国防供应链:
(1)美国在军事和经济上依赖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美国仍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缩小其供应链依赖差距。例如,美国商务部和国土安全部于2022年2月发布的一份联合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基础供应链的现状使美国过度暴露于知识产权盗窃、经济依赖、劳工标准薄弱和气候问题等各种外部风险。”
至于台湾地区,美国对其半导体工业的依赖是美国经济和军事依赖的最明显例子。美国严重依赖台湾地区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台积电)的传统芯片和先进芯片,用于生产包括智能手机、汽车和洗碗机在内的一系列消费产品。事实上,全世界都依赖这家台湾地区公司,因为它生产的先进处理器芯片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0%。
(2)尽管付出了多年的努力,但美国并不知道自己的对外依赖程度。
美国的对外依赖远远超出关键材料和半导体的范围。更糟糕的是,关于在哪些方面依赖国外,它掌握的信息有限。根据2022年2月国防部发表的报告《保护国防关键供应链:响应拜登总统第14017号行政令的行动计划》,“国防部将继续在之前努力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和处理关键数据来加强对供应链的了解”。“2023财年和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继续要求五角大楼收集供应链信息,并提出依赖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这表明国防部没有采取紧急行动。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供应商远远超出为国防部供货的范围,延伸到能源部、国土安全部和司法部等联邦部门。大量一级和二级供应商处于国防部以外机构的供应链中。
(3)美国对台湾地区产品的依赖给予北京过多的杠杆,将依赖程度提高到紧急水平。
私营部门研究机构荣鼎集团发现,台湾海峡冲突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中断:在发生封锁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中断造成的损失就会远远超过2万亿美元,这还没有考虑国际反应和二阶效应的因素。
美国在关键技术方面依赖台湾地区供应商。对美国的国防(或商业)生产能力来说,失去市场准入远非理想。
尽管存在这些明显的依赖性,但美国并没有迅速采取行动减轻这些依赖性。三个基本事实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
·经过两年的辩论,美国于2022年8月9日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该法并没有在本报告考虑的时间范围内创造弹性,以应对失去台湾地区供应链的损失。
·该法尚未向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提供补贴,将领先的半导体生产或封装技术引入美国本土。它也没有宣布建立一个更简单、更廉价的传统半导体制造设施,这个设施可以满足国防部的许多需求。
·如果美国失去台湾地区供应链,从现在起到加快建立《芯片与科学法》支持的能力或实施国防部的“先进异构集成封装”计划和“使用先进商业能力快速保证微电子原型”计划这段时间,它的供应网络将面临几乎无法弥补的缺口。
(4)减少依赖性的努力是不连贯的、重复的,而且迄今为止是无效的。
减少依赖性的一项努力是国防部掌管的国防储备库,这是一个主要存放非燃料矿物商品的储存库,以满足美国在国家紧急情况下对此类材料的需求。国会研究服务部于2022年10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描述了库存的一些不足之处:
国防后勤局战略物资部在其2021年库存需求报告中预测,283种监测物资中有53种会在战时出现短缺。
此外,这份报告还指出了国防储备物资在过去几十年里的缩水幅度。在1989年冷战结束时,国防储备物资的报告价值为96亿美元。30多年后,国防储备物资的价值在2021年缩水至仅仅8.881亿美元。
为即将到来的战争筹备供应链:
现在需要采取的行动
虽然政府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国家安全必须是联邦政府的首要任务。乌克兰和以色列的战争,加上迅速向台北交付已订购武器的需要,唤醒了国会和政府加紧国防生产,探索多年的承诺,并加快引入新平台和技术。然而,美国的工业供应基础已经崩溃,削弱了它在供应链中断的情况下实施这些优先事项的能力。五角大楼和政府应该采取四项行动来加强国防供应链的薄弱环节。
首先,他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弹性与独立性上。
其次,他们应该优先考虑生产军事平台和弹药的全部材料清单,而不是简单地获得供应商的特定原材料、组件或投入。
第三,他们应该通过保持足够的库存、开发仅次于中国和台湾地区的资源或重新设计来弥补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问题。
第四,这项工作的规模和紧迫性表明,应该由一个机构负责。为此,五角大楼和政府应该考虑指定联邦采购安全委员会在这些改革中发挥领导作用,类似于二战期间战时生产委员会所起的作用。
(1)专注于弹性。
尽管许多人讨论过与中国脱钩,但考虑到脱钩的时间框架,这可能无法解决美国的国防供应链问题—当然不会在短期内解决。美国应该专注的不是脱钩,而是弹性,寻求多种解决方案,以确保国防部储备作战所需的足够物资、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或生产途径。
建立弹性的办法是扩大库存,发展更多或新的第二来源和近岸来源,重新设计弹药和平台,从而消除来自脆弱供应链的投入。
提高弹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五角大楼请求国会额外要求国防部和所有联邦机构评估和减轻它们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全部依赖。
(2)全面定义和解决漏洞。
五角大楼应该要求国会转变美国定义、分析和解决国防部供应链脆弱性的方法。迄今为止,政府的努力主要集中在稀土等投入和中国等“涵盖”国家的供应商上。
(3)对依赖中国的供应链进行补救。
任何努力都不能指望迅速扭转30多年来的业务外包、台湾地区电子供应链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北京旨在控制关键供应链的蓄意工业政策产生的影响。然而,美国应该迅速采取行动,通过自下而上的供应链分析快速确认依赖性问题,并通过建立库存、重新设计、第二来源和建立创造弹性供应链的能力来缓解这些依赖性问题。目前的行动过于缓慢和有限。
(4)让一个机构掌管。
正如任何优秀的军事领导人所理解的那样,应该有某个人或某个机构掌管这些工作。联邦采购安全委员会可能是协调这些工作的理想机构,特别是对联邦机构提出的评估其供应链的要求。
结 论
无人知晓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是否或何时会升级为武装冲突。但世界正变得更加危险,未来几年美国很有可能在印太地区作战。美国应该向北京发出一个信息,即它很快将拥有打一场长期战争所需的所有资源。也许传递这一信息的最佳方式是确保和加强流经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关键国防供应链。如果不这样做,就会继续传递无威慑的信息,美国几乎肯定会在该地区的一场持久冲突中失败。
重要!重要!重要!
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大家可以将“人大重阳”设为星标
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卡片
再点右上角三个点
就能看到“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 人大重阳
///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美海军和国防创新部门授予多家海事供应商合同,研发小型无人水面航行器原型以支持“复制者”计划
据美国防创新部门(DIU)8月12日消息,美海军与DIU正合作开发小型无人水面航行器(sUSV)原型,当前已将相关合同授予中型、非传统国防承包商以及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以增强“复制者”计划下的海事供应商多样化。2024年1月,DIU发布一份征集文件,共获100多家企业响应,DIU和海军在对每艘 sUSV 的生产能力、车辆性能和自主能力进行竞争性评估后,最终与选定的公司签订了合同。后续,每家公司的生产计划和流程都将接受第三方对制造准备情况的评估,以此确定是否存在生产限制、供应链风险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美国商务部拟9月召开供应链峰会,重点讨论加强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
据美商务部8月9日消息,美商务部宣布将于 2024 年 9 月 10 日与外交关系委员会共同举办供应链峰会。美政府和企业将在峰会上分享从应对全球供应链中断,到加强供应链韧性所采取的措施。其中,美商务部将重点介绍其在评估和应对供应链挑战方面发挥的作用,包括在国际贸易管理局的行业和分析部门推出首个“供应链中心”等。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此次峰会将帮助美政府与业界互动,加强供应链安全战略。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推进量子信息科技国际合作》报告
据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8月12日消息,OSTP当日发布《推进量子信息科技国际合作》,作为对《量子信息科学国家战略》的补充。该报告由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量子信息科学小组委员会(SCQIS)制定,针对美量子信息科技国际合作提出三点建议:美政府应建立专门的长期机制来资助国际量子信息科技协作与合作;各机构应加强在国际合作实践方面的协调;美政府应建立并跟踪量子信息科技及其使能技术的全球竞争力指标。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布“月球精确计时”计划,为开发“月球定位系统”迈出重要一步
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8月12日消息,NIST研究人员发布“月球精确计时计划”,为开发“月球定位系统”迈出重要一步。当前,地月引力差异导致月球表面的原子钟每日较地球上的原子钟快56微妙,该影响将随时间推移严重扰乱精确导航和通信。为此,NIST 研究人员创建一个系统来建立和实施月球时间,该系统考虑了月球独特的重力环境,通过在特定月球轨道上部署带有精确原子钟的“卫星”,构建高精度时钟网络,为月表的计时和导航提供参考。该创新还将支持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相关研究发表于《天文学杂志》。
美国IBM公司将推出生成式AI网络安全助手
据IBM网站8月12日消息,美国IBM公司将在其托管威胁检测和响应服务中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供IBM咨询 (IBM Consulting)的分析人员使用,从而协作客户推进和简化安全运营。全新的IBM咨询网络安全助手(IBM Consulting Cybersecurity Assistant)基于IBM的数据和AI平台watsonx构建,旨在加快和改进对关键安全威胁的识别、调查和响应,减少安全分析师的操作任务,帮助客户改善整体安全态势。IBM的全球安全分析师可以借助这些新功能加快对警报的调查和采取行动,将警报调查时间缩短了48%。
中国高校联合团队使用钙钛矿量子线制成全彩光纤发光二极管
据TechXplore网8月12日消息,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团队开发出全色光纤发光二极管(Fi-LED),以钙钛矿量子线(PeQW)作为发光材料。研究人员通过在薄铝纤维上使用多孔氧化铝膜模板的新方法,成功制造了全色Fi-LED,实现了红、绿、天蓝三种发光颜色。这种纤维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延展性,适用于纺织照明应用。研究团队还展示了各种2D和3D结构,表现出出色的荧光均匀性,显示了Fi-LED的多功能性。这项研究代表了Fi-LED领域的重大进步,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提高效率和稳定性、探索新的发光颜色,并将这些设备集成到商业纺织产品中。
西班牙科学家在微波炉里发现耐极端环境细菌
据科学网8月11日消息,西班牙科研团队在微波炉里发现了多种耐极端环境的细菌,并表示微波炉的反复的热冲击、电磁辐射和干燥筛选了具有高抗性的微生物。这一发现不仅对公共卫生至关重要,还将推进相关生物技术的应用,比如筛选工业生产中需要耐极端环境的细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微生物学前沿》期刊。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新AI模型,可预测蛋白质-DNA结合的准确性
据phys网8月9日消息,美国南加州大学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几何深度学习模型DeepPBS,旨在准确地预测不同蛋白质与DNA的结合。该模型可通过捕获蛋白质-DNA的化学性质和几何背景,生成空间图并说明蛋白质结构以及蛋白质和DNA表示之间的关系,同事还可预测各种蛋白质家族的结合特异性。该工具取代了对高通量测序或结构生物学实验的需求,有望加速针对癌细胞特定突变的新药和治疗方法的设计,并带来合成生物学的新发现和RNA研究的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ethods期刊。
瑞士科研团队将注射剂与鼻喷雾剂结合,开发有前景的下一代流感疫苗策略
据genengnews网8月8日消息,瑞士联邦病毒学和免疫学研究所(IVI)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两步流感疫苗接种策略,即将肌肉注射病毒载体流感疫苗与鼻喷雾剂注射新型减毒活流感病毒相结合。猪模型接种疫苗后,在全身范围及最初发生流感感染的上呼吸道均产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且在暴露于流感病毒后也未检测到感染。该研究为控制流感疾病和病毒在人类和牲畜中的传播提供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LOS Pathogens期刊。
美国科研团队找到人体蛋白质折叠“质控调节器”
据中国科技网8月13日消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科研团队识别出了人体蛋白质折叠的“质量控制”调节器,特别是蛋白质Sep15与UGGT酶的相互作用。该研究对于开发治疗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引发的疾病的新型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为靶向Sep15/UGGT界面的新型药物疗法奠定了基础,这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制药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期刊。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新方法再现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关联
据中国科技网8月13日消息,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再现衰老在阿尔茨海默病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而无需进行脑活检。该团队使用microRNA的转化技术将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元脑细胞,准确再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积累、tau蛋白沉积和神经元细胞死亡。该研究有助于更好了解疾病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并强调了及早发现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
瑞士科研团队开发预测蛋白质序列的新AI模型
据中国科技网8月8日消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发了一种名为CARBonAra的新型AI模型。该模型建立在该团队开发的蛋白质结构转换器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一种深度学习模型几何转换器处理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如原子坐标),以学习和预测复杂的结构,具备“上下文”感知能力,并在提高序列恢复率方面尤为明显。该模型可根据不同分子环境所施加限制的主链支架预测蛋白质序列,有望在蛋白质工程、药物发现等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带来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美国西屋公司完成首批高丰度低浓铀燃料芯块制造,拟于2025年装填
据中核智库8月9日消息,美国西屋公司在英国斯普林菲尔兹(Springfields)燃料制造设施完成了商业化应用的首批高丰度低浓铀ADOPT燃料芯块的制造。这批芯块的铀-235丰度为8%,超过了传统反应堆核燃料的丰度(不到5%),有助于延长核电机组换料周期,减少燃料使用量。ADOPT是一种掺有氧化铬和氧化铝的二氧化铀芯块,是西屋研发的四种耐事故燃料技术之一,已于2023年3月成为美国第一种获准在压水堆中使用的耐事故燃料技术。首批装有高丰度低浓铀燃料芯块的先导组件将于2025年春季装入美国沃格特勒2号机组堆芯,该机组也将成为美国首台使用丰度超过5%的燃料的核电机组。
中国明阳智能与意大利公司将合作成立新公司,建设意大利2.8吉瓦海上风电项目
据风能专委会8月12日消息,中国明阳智能与意大利政府、意大利Renexia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明阳智能将投资5亿欧元在意大利建厂生产风电机组,并为Renexia旗下2.8吉瓦的Med Wind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提供单机容量18.8兆瓦的风电机组,明阳智能与Renexia将合作成立一家本地公司,专门负责管理意大利境内风电机组的生产业务。Renexia公司是地中海地区首个海上风电场开发商,该公司之所以选择明阳智能是后者能够在2026年上半年之前交付风电机组,且明阳智能的18.8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型将使Med Wind项目所需的机组数量从原计划的190台减少到148台。
韩国开始建造首艘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
据国际船舶网8月10日消息,韩国HD现代造船举行了22000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LCO2)运输船的开工仪式。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CO2运输船,也是韩国造船业界首次建造的LCO2运输船。该船总长159.9米、型宽27.4米、型深17.8米,搭载了3个Bi-lobe型二氧化碳储罐,能够稳定维持零下55℃和大气压5倍的低温、高压环境,同时也可以运输液化石油气、氨和氯乙烯单体等多种液化气货物。据悉,该船计划2025年下半年交付。
韩国将在韩美联演期间首次实施应对朝核攻击的演习
据韩联社8月12日消息,韩美两军将本月19至29日实施代号为“乙支自由护盾”(UFS)的联合军事演习,演习期间将首次模拟朝鲜核攻击情景进行应急后勤演练,届时韩军部队将参与居民疏散等训练。据悉,今年的韩美联合演习将对朝鲜导弹攻击、定位系统电波干扰和网络攻击,以及陆海空威胁等情形进行模拟,特别是针对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开展多域作战,进一步加强联合应对能力。
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参与韩国机载激光反水雷项目
据诺格公司官网8月12日消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近日与韩国国防公司Genohco签署协议,合作开展韩国扫雷直升机项目(KMCH)。根据协议,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开发机载激光地雷探测系统(ALMDS)硬件组件,该系统通过脉冲激光束来探测、分类和定位水雷,可以提供水雷准确的地理位置。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可安装在多型直升机上,用于昼夜作战。
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建造的北极卫星成功被发射,提升了北极地区的连通性
据诺格公司官网8月12日消息,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建造的挪威太空公司的双卫星北极卫星宽带任务(ASBM)星座,搭载 SpaceX Falcon 9号火箭成功发射,标志着美国军事有效载荷首次搭载在商业太空任务上。ASBM将在高椭圆轨道上运行,为北极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商业和军事通信。该卫星搭载的有效载荷包括美国太空军增强型极地系统-资本重组 (EPS-R) 安全通信有效载荷、挪威国防部的X波段有效载荷、美国Viasat公司的Ka波段有效载荷。
美国陆军计划开发用于短程防空的高能激光系统
据国防邮报8月13日消息,美国陆军快速能力和关键技术办公室近日表示,美国陆军计划2025年初开启一项激光武器竞赛,选拔各团队进行设计和开发,目的是开发一款用于短程防空的高能激光系统(HEL)。据悉,该办公室数年时间来已为各种武器系统开发激光器,并最近向美国中央司令部作战区域部署了四辆安装定向能机动短程防空系统(DEM-SHORAD)的“斯特赖克”(Stryker)战车,以评估50千瓦激光器抵御空中威胁的能力。
美国诺格公司推出新型“炮基防空”系统,为对抗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威胁提供支持
据Armyrecognition网站8月9日消息,美国诺格公司宣布开发出新型“炮基防空”(CBAD)系统,为对抗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威胁提供支持。CBAD系统采用“巨蝮蛇”链式火炮,配备新型弹药,集成了传感器、作战管理指挥控制系统及效应器,能够针对亚声速巡航导弹、无人机系统等武器实施作战全程防御。诺格公司表示,该系统旨在为作战基地和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可扩展、低成本、高韧性的机动式终端防空解决方案。
美国Anduril公司公布“阿森纳”工厂建造计划,用于制造“协同战斗机”等自主武器
据光电防务研究8月12日消息,美国Anduril公司宣布将建造“阿森纳”工厂,用于“大规模”生产自主武器。该工厂占地面积超过500万平方英尺(约合0.46平方千米),具备可快速重构能力,用于生产“协同战斗机”、巡飞弹、电子战系统和自主潜艇等武器装备。此外,该公司首席战略官克里斯·布罗斯表示,还将在澳大利亚等盟国建造第二家工厂,提升自主武器的生产能力。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186批23颗微版“星链”v2.0卫星
据Space网站8月12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186批23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6895颗,其中包括2181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6343颗“星链”在轨。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4年的第80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97次发射。
美国SpaceX公司成功为挪威太空公司发射2颗“北极卫星宽带任务”通信卫星
据SpaceNews网站8月11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使用“猎鹰”-9火箭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成功为挪威太空公司发射2颗“北极卫星宽带任务”(ASBM)通信卫星。两颗ASBM卫星代号分别为ASBM-1和ASBM-2,是诺格公司研制的军民两用极高频通信卫星,每颗约重2吨,搭载了美国和挪威军方、商业公司多个有效载荷以及欧盟的辐射监测器。诺格公司表示,两颗卫星旨在为在北极地区提供全天时全天候的安全、抗干扰、低探测/拦截概率的军事卫星通信和商业宽带连接服务。
澳大利亚开发人工智能天基高超声速导弹探测能力
据国防科技要闻8月13日消息,诺格澳大利亚分公司和澳大利亚Spiral Blue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基于小卫星的先进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双方将合作研发防御系统,具体技术包括高超声速飞行器热辐射与轨迹建模、综合设计和红外光电系统严谨分析,以及先进的红外探测器和太空边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硬件与机载事件检测算法等。该系统旨在完善澳大利亚导弹探测体系,通过融合先进红外探测技术和业界领先的天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数据处理技术,提升澳大利亚的高超声速导弹探测能力。
美陆军确认成功完成高超声速导弹的首次端到端飞行测试
据观察者网8月12日消息,美陆军快速能力和关键技术办公室主任罗伯特·拉施透露,美陆军高超声速导弹完成首次端到端完整飞行测试。此次成功试射标志着美军陆基高超声速导弹接近初始部署。该型高超声速导弹属于“常规打击系统”(CPS)项目,在美陆军中称为“暗鹰”,并将作为美海军“中程常规快速打击”(IRCPS)的一部分,装载于“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
美国DARPA正在研发可在AI摄像头中“隐身”的服装及可识破“隐身”服装的技术
据WashingtonTimes 8月8日消息,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信息创新办公室(I2O)主任凯瑟琳·费舍尔(Kathleen Fisher)在近期的“黑帽美国2024”(Black Hat USA 2024)会议上表示,可在AI摄像头中“隐身”的服装、“数字孪生”虚拟人等新技术将成为美国主要对手对抗美国的利器。费舍尔在幻灯片中展示了身穿颜色鲜艳、隐藏有AI对抗性图案的毛衣的男性,成功欺骗了先进、复杂的人来识别程序。DARPA正在研发可在AI摄像头中“隐身”的服装,以及可以有效识别“隐身”服装的技术(DARPA称之为“GARD”项目,2021年启动,旨在防御类似原理的AI攻击),后续将供美国军方和情报界使用。
中国研究人员通过飞秒激光实现纳米级厚度精度直接光刻钙钛矿材料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8月8日消息,上海理工大学研究人员通过飞秒激光直接光刻钙钛矿材料,实现具有纳米级特征尺寸和像素级时间动态控制的可编程全息图。在紧密聚焦的激光照射下,层状钙钛矿(PEA)2PbI4的有机分子可以以纳米级厚度精度和亚波长横向尺寸进行剥离,从而形成无机卤化铅封顶纳米结构,延缓钙钛矿的水合过程,实现可调的水合时间常数。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逆向设计方法,展示了低串扰情况下多幅独立图像复用的时间全息图。此外,研究人员还构建了级联全息图,形成了具有可编程光学推理功能的时间全息神经网络。该研究为可调谐光子器件创造可能,对全息显示和存储、高维光学加密和人工智能具有广泛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
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机器鱼”,可在游动中收集环境中的DNA
据cnn网站8月11日消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能够收集环境DNA的“机器鱼”,旨在帮助监测水生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分布。这款“机器鱼”配备了一个过滤器,可以在游动过程中收集环境中的 DNA,即“eDNA”。此外,它还配备了用于水下拍摄的摄像头和声纳,声纳与算法配合使用,可帮助它避开障碍物。
乌克兰部署“机器军犬”用于侦察
据nationalinterest网站8月12日消息,乌克兰军方通过社交媒体展示了“K-9 机器军犬”在战斗条件下进行实地测试结果。这款机器狗名为K-9 机器人,采用四足设计,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可以克服各种障碍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走,可用于收集数据、运输货物和执行监视。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