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过后,重庆阴雨绵绵,长江比平时更湍急,天色正在变暗,我却从这番景致察觉出宁静。
枇杷山很高,比老城区内海拔的制高处金汤街还高一些。登上枇杷山的观景天台,看长江从两岸高楼间穿过。
< class="pgc-img">>枇杷山正街,从前又叫神仙洞街,是重庆市里的”小重庆“。有山城的起伏、有质朴热络的市井生活;还有奇拔、精美的建筑。
< class="pgc-img">>枇杷山正街里有家火锅店,因被《舌尖上的中国2》取材而走红,不过这并非我此行的目的地。我还得继续往山脚赶,那里有一家店,名字叫“不过如此”。
< class="pgc-img">>不过如此?
我不由得想发问:是说上面的那家网红火锅不过如此吗?走进这家火锅店,墙上红底白字的海报给了我答案。
如果没有达到这三个标准的,都不是纯种重庆火锅,所以老板说:“别告诉我你吃过重庆火锅”。
< class="pgc-img">>莫老板对于火锅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却又觉得自己的火锅不过如此,因此才有了这样的一个名字,同时,这也是在提醒自己要保持谦虚。
墙壁的粉刷也很低调,由绿色和白色组成,像是随便乱糊上去的,有一种原始的凌乱美。桌子也是用最普通的白色瓷砖拼凑出来的,也没有特意去管砖缝好不好看,却是老重庆八九十年代最常见的风格。
< class="pgc-img">>虽然从店名到装修,都给人一种轻松随便的感觉,但敢于使用开放式的厨房,莫老板一定对自己的火锅充满了自信。
< class="pgc-img">>厨房外墙上的标语,是给自己人的警示,也是让吃客们安心。“不过如此”坚持良心出品,保证味道、品质和体验,希望吃到的时候,不会觉得“不过如此”。
< class="pgc-img">>锅底
除了传统的九宫格牛油锅底,鸳鸯锅也非常受欢迎。
和普通鸳鸯锅不同,这家店的鸳鸯锅,使用的清汤锅底是番茄锅。自从吃了海底捞的番茄锅,从此在本重庆人的心里,牛油锅底不再是“山中大王”了。
< class="pgc-img">>一家火锅店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锅底,所以我们点了这两种锅底,要看看它到底行不行!
< class="pgc-img">>油碟
吃火锅,除了锅底,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就是油碟,虽然它不起眼,但重庆人离不开它。
< class="pgc-img">>在重庆,每家火锅店的油碟都大同小异,倒进重庆传统的土碗里,吃火锅的江湖氛围就更浓了。
< class="pgc-img">>烫菜
在重庆吃火锅,少不了毛肚、鸭肠,七上八下,Q弹劲道,爱的就是这种弹牙的口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嫩牛肉超级大一片,用小米辣提前腌制过后,经过牛油的高温刺激,能明显吃出牛肉的纤维,肉质软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除此之外,我还给外地来的朋友安利了黑豆腐和贡菜。他们表示从来没见过贡菜,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过吃起来嘎嘣儿脆!
< class="pgc-img">>黑豆腐不管是煮在番茄锅还是牛油锅,都能展现它独特的魅力。松软的质感充满了空隙,吸收了汤汁的精华,使其口感更加饱满,被外地小伙伴一抢而光。
< class="pgc-img">>标配
火锅的标配,当然是红糖糍粑和现炸酥肉。
< class="pgc-img">>不过,这家的酥肉没有大颗的花椒粒,只有很淡的麻味,小徐猜想是不是用了花椒粉替代。
< class="pgc-img">>外面的粉皮松软,撕开能看到实实在在的猪肉,呈现淡粉色,肉质紧实。
< class="pgc-img">>特色
这家火锅的特色是卤牛杂,牛杂包含牛肚、牛筋、牛肺和牛舌,据说平均每桌点两份。
作为土生土长的的重庆人,我还没有在别的地方看见过这样的菜品,本以为是一道凉菜,结果端上来还是热乎的。
< class="pgc-img">>牛杂卤制得很入味,一大片吃进去,太有满足感了,只有微微的辣味,老少皆宜。
史上最难停车的火锅店
小店开在枇杷山的拐角上,完全没有停车的位置,这明明是缺点,但莫老板却别出心裁,以缺点做宣传,似乎完全不害怕吓退食客。莫老板认为:坚持好味道、好食材、好服务,就能留住客人。
< class="pgc-img">>路再难,也阻挡不了一颗爱吃火锅的心,莫老板追求的是美食本身,体现了重庆人老实肯干的精神。不过如此火锅,并不是不过如此,而是值得一试!
< class="pgc-img">>不过如此的攻略:
推荐菜品:卤牛杂、嫩牛肉、贡菜、黑豆腐、现炸酥肉
人均消费:80元
便捷交通:建议地铁坐到七星岗,从山上走下去,回程可以继续往下走到两路口乘坐地铁,路上的景色千万不能错过。
><>们嘴里常挂着一句话:不吃盐没有力气,不吃辣没有精神。老火锅的辣,神奇的味道,不论多平庸的食材只要放上一撮都会焕发光彩。吃火锅,我们是认真的!
在重庆,有一家受大家喜爱的老火锅叫做“岗上渣渣老火锅”!一碟一碟嘎嘎全扔进锅底,大口大口吃,就是这么任性!当然是生意越来越好,分店越开越多,越来越多人慕名去吃辣啰!
岗上渣渣老火锅起源于重庆市两路口桂花园,第一家店于2009年开张,至今已经是全国知名连锁企业,也是重庆市十大老火锅企业之一。现在再开新店(石坪桥保利爱尚里店),嗯,最有态度的火锅店,就在石坪桥保利爱尚里骏逸新世界对面,实打实的抓住了重庆吃货们的胃!最鲜的菜、最好的麻油、最地道的火锅,良心的火锅,吃重庆正宗渣渣老火锅,请认准岗上渣渣,正宗老火锅!
这家店装修整体以红色为主调,实木为铺,最吸引眼球的是门口那几个煤油灯,好有味道,只有老电影里才有了。红色和实木为主调的装修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渣渣老火锅犹如一把火,走到那里火到那里。
口味正宗 食材新鲜
之前朋友介绍了两路口的岗上渣渣老火锅,味道麻辣鲜香,蹄筋软糯Q弹,好评。这次来到石坪桥保利爱尚里店,同样好评。
与其他火锅相比,渣渣老火锅除了环境别致外,锅底、菜品也值得一赞。好的火锅,其精髓在于口味要正宗,食材要真实、新鲜,这也是岗上渣渣老火锅人气多的重要原因。
好的锅底是好火锅的关键,一个锅底就让人赞不绝口啦!这里的锅底配料能保证质量。岗上渣渣让不少自诩耐麻辣的老饕都甘拜下风,花椒辣椒通过精心筛选,既香又辣,香味诱人的红锅能更加充分吸收锅底所有调料的味道,让麻味、辣味相继在舌尖绽放,回味无穷。
如果你去尝试,中辣就足够了,千万不要点特辣,不然真的会很崩溃。
岗上渣渣除了毛肚、鹅肠等火锅“标配”外,还有不少独家美味:牛肉怎么煮都不会老,肉上的辣椒也不会散,经过“扑腾扑腾”的红油翻煮,鲜嫩香麻的滋味,让你吃完一片又一片,根本停不下来。
麻辣排骨将海椒花椒的味充分吸收,与火锅的红油和高汤进一步融合,部分进入汤底,保持麻辣,部分吸收汤汁更加鲜美,一口咬下去,肉骨分离,麻辣鲜香,汁水饱满,层次分明,不一样的感觉,的确霸道。
鹅肠内黄外粉,宽而厚实,饱满充实,汁水丰富,肉感十足,一个字,脆。
火红的辣椒在舌尖上跳舞,嘴里好像随时都能喷出火来,但是哪怕鼻涕横流吸气连连,依然抵挡不住我们对渣渣老火锅的喜爱。
来岗上渣渣老火锅吃辣,痛并快乐着,嚣张而霸道,这就是辣的魅力。
岗上渣渣老火锅保利爱尚里店开业大酬宾
活动时间:
9月21日至10月5日,所有菜品一律7.8折,雪花金标纯生喝一送一(锅底不参加活动);
10月6日到10月20日,所有菜品一律8.8折,雪花金标纯生喝一送一(锅底不参加活动)。
地址:石坪桥保利爱尚里119号附129号(骏逸新世界对面)
>庆,魔幻之都。这里有现实版“千与千寻”美景的洪崖洞,有千年历史的古城磁器口,也有穿楼而过的空中列车,嘉陵江在这里和长江交汇,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在这里修建。在重庆,交织不断的马路犹如迷宫,在重庆,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身在几楼,在重庆,你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上不完的台阶,吃不完的美食,感受不完的人间烟火。
< class="pgc-img">>作为重庆人的肖战,近期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个关于重庆中国年的视频,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视频里他介绍了重庆小面,“一碗小面二两刚好,三种味道四方来要,五张凳子六个人吃,七勺辣油八瓢海椒”,一段吃小面的歌词,介绍了家乡的年味——重庆的中国年。当然重庆小面可能也是在外漂泊的游子过年回家必须要吃上的一口家乡味,重庆的年夜饭肯定也不止一碗小面,视频里肖战的面前还摆着几道菜肴,可能是还没来得及介绍,也可能过几日会出现在下一个视频里,既然肖战开了介绍关于重庆中国年的头,不如一起先来看看重庆人的年夜饭里有些什么吧!
< class="pgc-img">>火锅
说到重庆就不能不提到重庆的老火锅,不似北方的铜火锅清淡,辣椒、花椒、豆豉、豆瓣等用牛油炒得香辣浓郁,翻滚的汤底涮上牛肚、黄喉、鸭肠、血旺,蘸上一口原汤或者油碟干碟,麻、辣、鲜、香在舌尖舞动,没人可以阻挡重庆火锅的魅力。重庆火锅也被称为毛肚火锅,麻辣火锅,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嘉陵江畔朝天门码头,船工纤夫用当时无人问津的牛下水放到自创的陶炉中烹饪,这便是火锅的雏形,后来经过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重庆火锅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一种美食。
< class="pgc-img">>重庆人对火锅无疑是最爱的,一条街上数十家火锅店就能证明重庆人有多么喜欢吃火锅,重庆小面是重庆人的早餐,而午餐和晚餐都可以用火锅来解决,甚至年夜饭上也会摆上火锅继续涮着吃,想要省去麻烦的就会直接找一家心仪的火锅店,和一家人吃个热火朝天。
江湖菜
在重庆吃饭他们的菜不叫川菜,而是叫做江湖菜,江湖菜可以算作川菜的一部分,也可以看做一种单独的地方风味菜,川菜是经典的,而江湖菜是创新的。江湖菜是极具特色的重口味菜系,最早发源于偏远的山镇之中,不入闹市,植根于民间,虽以川菜为基础,但师出多家,不拘于常法的重复加工,老菜新做,北料南烹,出奇制胜,颇有随意、粗犷、豪迈的江湖气息和风格。
< class="pgc-img">>像来自歌乐山的辣子鸡、南山的泉水鸡、两路镇的水煮鱼、磁器口的毛血旺等都是江湖菜的代表。重麻重辣、油重料厚,看起来色泽鲜香,吃起来麻辣十足,吃完以后酣畅淋漓,久久回味。重庆人如此喜麻喜辣,年夜饭的也必定是要搬上个几道江湖菜上桌的。
< class="pgc-img">>重庆年夜饭里必有的六道菜
一、烧白
烧白是每个重庆人都知道的一道菜,是每家苍蝇馆子必备的一道菜,更是重庆年夜饭桌上不能少的一道菜。烧白也就是很多地方说的“扣肉”,主要分为咸烧白和甜烧白这两种口味。咸烧白,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被做得入口即化,软糯油润,夹上一筷子浸满油脂的芽菜,入口别有一番滋味。甜烧白又被称为夹沙肉,依然选用五花肉,不过芽菜替换成了豆沙夹入肉片之中,被蒸的酥软甜糯,吃起来就是“满足”二字。
< class="pgc-img">>二、粉蒸肉
粉蒸肉起源于江西,到了重庆川味粉蒸肉成了“重庆十大名菜”之一,有肥有瘦的五花肉,裹上米粉,下面垫上红薯、芋头放入笼屉里蒸熟,肥瘦相间的猪肉被蒸的软糯而清香,酥嫩爽口,红薯、芋头被蒸出的油润的入口不干,浓郁香甜。粉蒸肉到了重庆,还可能和粉蒸排骨、肥肠等做搭配,一起出现在年夜饭桌上。
< class="pgc-img">>三、酥肉
全国各地都有过年炸酥肉的习俗,在重庆小酥肉也是过年必备的炸货之一,猪肉裹上面糊下锅油炸翻滚,再出锅就已经变得金灿灿,空气中都弥漫着一阵阵的酥肉香味,咬一口外酥里嫩,肥瘦皆宜,浓郁的香气在口中久久不会散去。重庆的小酥肉可以称之为“百搭之王”,除了撒上孜然和辣椒粉直接吃外,涮火锅、做汤做菜都极为合适。这样有魅力的小酥肉怎么可能不登上年夜饭的菜单。
< class="pgc-img">>四、腊肉糯米丸子
糯米丸子到了重庆成为了一道只有重庆人才能吃到的特色美食——腊肉糯米丸子。糯米经浸泡蒸熟,腊肉切丁炒香,糯米加上炒好的腊肉丁再加上葱花、姜末等抓拌均匀,捏成丸子,再入锅蒸熟。腊肉配上糯米,吃上一个咸香软糯,还伴有一丝丝葱香,用重庆话说就是“太巴适了”。久未回家的重庆人,吃上一口腊肉糯米丸子,那就代表真的到家了。
< class="pgc-img">>五、水煮鱼
中国人的年夜饭里一定有鱼,取“年年有余(鱼)”的吉祥寓意,重庆也是一样,更何况三江交汇的地理优势,活蹦乱跳的江水鱼一定要“压轴”出场。清蒸、水煮、红烧做法多样,总之新鲜的鱼肉怎么做都是绝佳的美味。若是一定要选出重庆年夜饭鱼的代表,还是由重庆江湖菜中的水煮鱼为好,毕竟重庆是一个“麻辣”的城市,清蒸和红烧味道虽好但其他地方也有,彰显不出重庆的风格。水煮鱼色泽鲜艳,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鱼入口带辣回甜,鲜嫩好吃,是想想就流口水的美味。
< class="pgc-img">>六、芋儿鸡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年夜饭上自然是要有鱼有鸡,鸡又有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的好含义在其中,重庆人也善于吃鸡,辣子鸡、芋儿鸡、梁山鸡、泉水鸡、肥肠鸡,可以说没有一只鸡可以走出重庆。打眼一看最有重庆味道的大概是辣子鸡,家养土仔公鸡,鲜嫩肥美,选用上等辣椒和大红袍花椒,做好的鸡块麻辣酥香,但辣子鸡在烹饪火候上难以把握,相比年夜饭的上桌率可能会低于朴实平常的芋儿鸡,软糯的芋头、鲜嫩的鸡肉,被麻辣香浓的汤汁煨的足足的,入口滑嫩,味道浓郁,是很多重庆人都会做的一道菜,也是年夜饭做鸡的首选。
< class="pgc-img">>——老井说——
其实川菜、渝菜系也并不是“无辣不欢”的,只不过辣味、麻味在这2个菜系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罢了,如东坡肘子,是川菜中上河帮的名菜,还有大家常吃的锅巴肉片、甜皮鸭,著名的开水白菜也是川菜中的名菜,这些菜都是一点辣味也没有的。在年夜饭的餐桌上也是如此,其实还是不辣的菜占大多数。
< class="pgc-img">>在重庆人的年夜饭里其实还有两样是绝对不能缺少的,那就是香肠和腊肉,可以说是刻在年夜饭菜单里的美味,浓浓烟熏味的腊肉,蒸或煮好的香肠切成薄片,冒着热气吃上一口,肉香四溢,就是无数重庆人童年中年味的记忆。重庆的年味可能在爽滑香麻的一碗小面里,也可能在热气沸腾的火锅里,更多的还是在家家户户的团圆年夜饭里。#红红火火过大年#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