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新闻客户端 共享联盟诸暨站 周旦 通讯员 裘琪珩
近日,记者来到东和乡春风十里小镇,只见前来踏青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少还选择入住景区附近的境见·和客栈体验一番。东和乡十里坪村党总支书记卓任翔告诉记者,景区人气升温也带动了周边餐饮民宿消费的增长,以境见·和客栈为例,平均每日餐饮和住宿达150余人。
境见·和客栈是由十里坪村、春风十里小镇和东和乡政府三方合作的项目,村里以提供房屋使用权的形式入股,将闲置的老茶厂改造成民宿,并引入专业景区团队浙江越记旅游集团运营管理,营收后十里坪村将获得30%分红。诸如此类的创新合作项目让十里坪村尝到了甜头,2021年,十里坪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38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160万元。“我们希望以该客栈为示范,进一步盘活十里坪村丰富的自然文旅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让更多村民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卓任翔说。
今年诸暨市“两会”提出,要加快推动以农村集体经济为核心的乡村集成改革,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先行村,东和乡十里坪村就在其中。对此,卓任翔很有信心,今年3月,十里坪村创新乡村运营机制,由村企两方合资成立“强村公司”,通过“党建+景区+人才”的模式,围绕现有村级资源共同运营村庄,丰富业态布局。“基于浙江越记旅游集团在景区运营的优势以及成功合作的经历,我们达成了合作意向,共同成立‘强村’公司,实现合作单位、村集体、村民共赢,让村民的口袋富起来。”卓任翔说。
“强村公司成立后,我们将与十里坪村深度合作运营村庄,充分挖掘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路乱弹’等文旅资源优势。目前计划一期投入1000万元,用于河道整治、游乐设备建造等项目,并将持续投入,培育集小吃、购物、文旅、住宿等一体的新业态。”浙江越记旅游集团负责人许宇超说。
“东和乡将以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诸暨样本为目标,实施‘强村富民’争先行动,挖掘‘人文+生态’优势,发挥春风十里、尧舜养心谷重大项目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十里坪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运营,加快美丽乡村资源向美丽经济效益转变,全力展现共同富裕的乡村场景。”东和乡党委书记寿军岳说。
城都市报讯 (记者 陈婧)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内蒙古展区竟然陈列着来自咸宁的赤壁青砖茶。这是由湖北省茶业集团赵李桥茶厂携手内蒙古老绥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老绥元“川”字砖茶。
< class="pgc-img">>据悉,内蒙古老绥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内蒙古烧麦领军企业,起源于内蒙古塞外青城呼和浩特,门店现已遍布北京、深圳、上海、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是国家级地标美食、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名小吃、中华老味道、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中国十佳老字号餐饮品牌、中国连锁餐饮优秀服务品牌、中国连锁最受消费者欢迎奖、中国菜·全国省籍地域主题名宴代表品牌企业、中国美食百强榜中国名点名小吃五十强、中国民族特色餐饮企业百强企业、“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展示不重样烧麦数量之最108种。
“青砖茶作为烧麦的黄金搭档,佐餐食之,可以解腻。赵李桥茶厂与老绥元珠联璧合、强强联手,秉承着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有效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与鄂茶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推动内蒙古特色美食与‘川’字牌茶叶走出去,进一步开拓华东市场和国际市场,以优质的产品,回馈广大消费者。”赵李桥茶厂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雷雄表示,赵李桥茶厂将以本次进博会为契机,精准推介,深度对接,与老绥元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合作共赢,向全球客商传递了吃得营养、喝得健康的生活理念,为大众美好生活及建设健康中国贡献青砖茶力量。
沉香泉水鸭,汤清味浓,非常开胃。
■炙香沉茶鸡点缀了淡淡的沉香味。
■沉醉思香虾,酥脆美味可口。
■沉脂拌知足,食材采用原生态腐竹,取支竹的谐音“知足”为名,沉脂,即沉香精油,简单一拌一调味,便是一道健康菜式。
■这就是沉香与沉香红茶。
■古朴的苏式建筑遗迹。
■历史感浓郁的老厂房。
■新快报记者 陈斌/文 龚吉林/图
天气晴好,周末不想宅着,说走就走,让我们去广东著名的红茶产地英德,品一品加了沉香的红茶、吃一吃沉香入馔的美味佳肴,在历史遗迹与时尚现代的气息中徜徉一下吧。
1
尝别致沉香宴
说起英德,大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名声在外的红茶。确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成为英国王室用茶的英红一度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地区,是创汇大户,在英德的红旗茶厂就是这辉煌历史的诞生根据地之一。
不过人家还真没抱着悠久历史吃老本,而是与时俱进搞起了“跨界融合”,与新加坡专门做沉香的皓德堂(Oudde)一起,研发出一系列英红与沉香的“联姻”。英德红茶你喝过,但用英德红茶与沉香结合做成的沉香红茶你喝过么?还有沉香入馔,烹制出别有风味的“沉香宴”,你也没吃过吧?对啦,这就是我们从广州出发,经过两小时车程,赶在饭点儿来到红旗茶厂大饭堂的目的所在。
要说在充盈着浓郁历史味道的红旗茶厂大饭堂里吃饭,那体验还是挺有意思的,墙上的毛主席像和毛主席语录瞬间把时间调回去五六十年,建筑也是老式的苏联风格,一整个偌大的空间,没有横梁,不过调调倒显得有点“大排档”。
然而就在这么个“大排档”里,把那些原本粗犷的农家菜式一变通,就成了一桌腔调十足、颇有意境的“沉香宴”,你且看那一道道菜名——炙香沉茶鸡、古法沉香烙、沉醉思香虾、沉脂拌知足、沉香泉水鸭、沉鱼知香片、沉香桑拿骨……乍看还真觉得跟“大排档”不太搭调呢,不过顾不得许多,一个个全都摩拳擦掌叫着“快快起菜”,也难怪,一早出发,到这会儿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背”了。
最先上来的是一道沉香泉水鸭,据说用的是放养的广西鸭,汤清味浓,一碗靓汤,令饥饿的人更加饥饿。接着,那被沉香加持了的家常菜肴,便鱼贯而出,一个接一个地俘虏着我们的味蕾。
个人最喜欢的菜式有炙香沉茶鸡、沉脂拌知足和沉醉思香虾几味。鸡其实就是一般烧鸡的做法,点缀了淡淡的沉香味,口感更香且回味更长;沉脂拌知足,原材料是原生态的腐竹,取“支竹”的谐音“知足”,而所谓沉脂,乃沉香精油,简单一拌一调味,便美味可口,也够健康;沉醉思香虾就是沉香叶炒小河虾,英德这地界水质本来就好,河鲜滋味无穷,小河虾更是其中佼佼者,简简单单的做法,便将风味表露无遗。
2
在历史中穿梭
一餐曼妙的“沉香宴”过后,每个人都捧着丰足的胃,品着沉香红茶,听红旗茶厂的“老人”们讲那当年的故事。
沉香红茶,并不是简单地将沉香与红茶混合就万事大吉了的,这中间涉及到的技术及黄金搭配比例都倾注了大量心血,而这也正是老牌历史红茶厂玩时尚的精妙之处。
口味有两种,一种是用沉香叶与英红茶原叶一同经过红茶制作工艺做成的沉香叶红茶;另一种是沉香粉红茶,这个就金贵咯,是用皓德堂在柬埔寨的野生沉香林的沉香研磨成粉,与红旗茶厂陈年8年的英九红茶调配而成的,喝起来既有红茶的醇厚绵滑,又有沉香的馥郁,的确不俗。
品完一轮茶,便开始漫步于老厂房中,感受那扑面而来的历史味道。
创建于1958年的老茶厂,是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红茶生产厂,更是全国出口红碎茶第二套标准样的标准厂,如今那一历史时期的诸多苏式建筑仍保留着,除了我们之前吃饭的大饭堂,厂里的各种厂房、车间甚至当年集体开大会用的大礼堂,都带着鲜明的烙印及沧桑感。
在那空旷的大礼堂里,我们试验着空间自带扩音回音效果的设计,在礼堂这一边喊话,声音出去的时候是带着回音的,不断萦绕在头顶空间,然后当声音绕到了礼堂那一边的时候,却听得清清楚楚,声音也清澈响亮,完全不用借助任何电子扩音设备,回音也消掉了,很是有趣。
厂房内旧式的茶叶加工机器有的到现在还没退休,还在使用,依次走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车间,这节奏也就是英德红茶的加工工序流程,并且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首条红茶加工线,而墙壁上的标语甚至黑板报,都让观者如同坐上时光机器,重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生产大潮。
穿行于斯,不禁让人脑补起数十年前那无数的青年才俊们,开始一起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开拓的画面……所谓“英红九号”,据说是从当初引进的云南大叶茶中成功分离出的无性系单株之一,原始编号为“英茶17号”,后因选育地在英红地界,遂更名为“英红系列”,“英茶17号”就此成为“英红9号”,1986年开始正式使用“英红九号”字样,更成为英德红茶的公共品牌名称……
岁月蹉跎,激情依旧,一个年代是一个年代,游走在此,真有种“品茶品人生,壶中岁月长”的感慨啊!
●交通
自驾:广州出发经大广高速—乐广高速—X378—红旗茶厂,需时约2小时。
高铁:广州南—英德西,38分钟,二等票价64元,英德西站到红旗茶厂约30公里。
●餐饮
沉香宴:需提前三天预订,现阶段菜式(包括主食炒饭及甜品)有10款,即炙香沉茶鸡、古法沉香烙、沉醉思香虾、沉脂拌知足、沉香泉水鸭、沉鱼知香片、沉香桑拿骨、醍醐沉香菜、百香争鸣饭、川贝炖桃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