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店网讯(记者 刘金霞 实习生 赖云强)“买了一条鲈鱼、10个生蚝、一盘花甲、几个鲍鱼,一共才花一百多元钱,而且现场免费制作,味道十分鲜美!”7月28日下午,市民曹先生听朋友介绍,市区一家超市可以现场加工海鲜,而且味道不错,曹先生就带儿子前去品尝了一下,品尝过后,曹先生说。
当日下午5时许,记者走访发现,如今,市区很多超市正在尝试“生鲜餐饮化”,生鲜水产区可以进行海鲜加工,加工海鲜的消费者排起了长龙,生鲜的消费势头很强劲。在市区金雀路一家超市二楼的生鲜水产区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帝王蟹、大龙虾、鲍鱼等高档海鲜,还有各种鱼类、贝壳类、活虾等常见海鲜品类供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可以选择代加工服务,现场享用。
“看上去比较新鲜,鲈鱼27元一斤,10个小鲍鱼几十元,一碗鸡汤米线10元,在超市又买了两瓶饮料,这些够我和孩子吃了。”市民张女士带着7岁的女儿前来选购海鲜,她说自己厨艺一般,平时孩子想吃海鲜就带孩子过来。“免费加工,而且空调开放,环境不错,吃完又不用刷碗,在家门口就能品尝海鲜,超市的这种经营模式很不错。”张女士说。
“以前,像帝王蟹、象鼻蚌这些高档海鲜只能在酒店和餐馆吃到,而且价格不菲,现在家门口的超市就能买到,现场享受到不亚于专业酒店的烹饪水准,以后可以经常与家人一边购物一边享用美食了。”另一名消费者打算逛完超市后再来享受海鲜大餐。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大型超市已从传统的零售模式发展成集生鲜、百货、餐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卖场。原本要去饭店才能体验到的海鲜现场加工服务,如今超市也能提供。“海产品作为生鲜水产区的重要经营品类,现在推出现场加工及堂食后,让顾客在购买的过程中也能享受吃的乐趣。有些市民爱吃海鲜,但高端海产品的专业烹饪技术让他们下厨有了‘小难题’,我们想让更多海鲜美食者在超市就能享受到新鲜美味的海鲜大餐。”该超市有关负责人说。
源:海外网
平价便捷的快餐正在成为超市业态新宠。
近日,物美超市开设大食堂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网了解到,餐饮业态是物美今年的重点发展方向,计划年内将超市食堂的数量增至20家。物美并非孤例,此前永辉超市、华联超市、盒马鲜生等企业也纷纷推出了“平价食堂”。
实际上,超市跨界餐饮并非全新尝试。永辉超市、盒马鲜生和七鲜生活超市都曾布局过现制餐饮业态。然而这次超市刮起的“餐饮风”与以往不同,快餐化、性价比、便民化正成为新的关键词。
在业内人士看来,超市布局食堂业务并非是仅关注餐饮服务利润,其真正目的是利用餐饮服务来吸引人气,从而让更多消费者前来线下门店购物。不过,想要实现食堂的长久经营,仍考验着各超市企业的运营能力、食堂菜品的品质以及食品安全等关键问题。
海外网 穆瑀宸/摄
超市化身食堂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网走访了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科贸大厦地下一层的物美大食堂。食堂的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10:30。尽管距开餐时间还有十分钟,但食堂收银处早已经有不少消费者在排队等候。
排队期间,一位年轻消费者告诉人民日报海外网,他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物美大食堂的信息,特意驱车20分钟来品尝。在中关村工作的小龙则向人民日报海外网表示,“我已经带五六个同事一起来打卡了,对于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自助食堂非常合适。”
据悉,物美大食堂是一个嵌在物美超市店内的自助食堂,与超市区域通过柜台隔开同时运营。目前该自助食堂主要推出两种类型自助餐,其中碳水类自助餐价格为13元,炒菜类自助价格为19.9元。
“中关村物美大食堂是我们开设的第一家店,第二家则布局在通州区的龙湖店,8月大兴黄村店的物美大食堂也将亮相,下一步我们计划在西三旗布局大食堂。”物美集团新闻发言人许丽娜向人民日报海外网表示,“我们优先布局的三家门店其实也是在试水不同的业态,中关村门店结合了写字楼和社区业态,龙湖店的业态是纯社区业态,主要服务于周边社区的居民。而第三家黄村的门店则结合了购物中心和社区的业态。这三种业态同步试水推进。”
在物美超市探索自助食堂之前,永辉超市也曾有过类似尝试。2023年11月,永辉超市武汉五里墩店、范湖店就设置了店内食堂区域,命名为“小辉食堂”或“YH食堂”。其中,小辉食堂的特色是提供15元不限量自助快餐。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向人民日报海外网提供的资料中显示,永辉超市福州滨江金榕店内,已经开辟出现制早餐、轻食、炸串等食品区,门店周边则推出极具性价比的永辉社区食堂,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用餐选择。
不仅如此,盒马鲜生也在广州的门店推出“平价快餐”服务,包括9元的梅州腌面、19.8元的三荤一素快餐等。对此,盒马相关负责人向人民日报海外网表示,“盒马提供的是高性价比的便民快餐,满足周边社区老人、以及打工人的用餐需求,盒马不是跟风而是从开业至今一直在提供这类服务。”
此外,华联超市也在部分门店设立了快餐档口。而高新零售则在部分门店设置用餐区域,同样主打平价策略。
高性价比成主流
超市将餐饮业态融入线下门店,是超市基于目标客群需求的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并非是极具新意的模式探索。实际上,超市餐饮化已经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早年超市主要以提供馒头、烧饼等标准化食品档口为主,随后发展到出现酱肉、熟食等。消费者在购买蔬菜、肉类时可以顺便再买一些现成的主食回家,既省时又省力。此外,还出现了过深加工的蔬菜、肉制品,消费者买回家后稍作炒制即可食用。
2017年,新零售风暴来袭,餐饮化站在了零售业创新突破的风口浪尖。彼时,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企业将餐饮业态嵌套在门店中,采用“超市+生鲜餐饮+O2O”的商业模式,将海鲜、牛排等作为线下门店的主打品类之一。永辉超市则推出定位为优质生鲜食材体验店的“超级物种”,向消费者提供食材现场烹饪的餐饮服务。
然而从近期兴起的“超市+食堂”业态来看,各超市品牌们将餐饮更加聚焦于平价这一特色。消费者们可以以不到20元的价格享用一餐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立平向人民日报海外网表示,“新零售发展是基于消费升级的背景,餐饮化是新零售特征之一,其逻辑是将超市中食材的可见性和可选性与餐饮的便捷性融合。但当前消费回归理性,更关注性价比,各超市企业也关注到这点,推出极具性价比的快餐。”
“平价快餐的市场空间广阔,所面向的人群更广泛。超市布局平价快餐正好能满足这一受众人群的需求。”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向人民日报海外网分析称,“此外,平价快餐仍处于散、乱、小的状态。超市有品牌背书供应链优势,消费者的信任度高,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目前来看,平价快餐的效益已经初步显现。许丽娜向人民日报海外网透露,物美大食堂中关村门店每日客流量已经在1000人左右,单日营业额也超过2万元,通州龙湖店开业首日客流量也接近500人。
值得一提的是,从外部环境看,相关政策层面也为超市布局食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5月10日,上海在2023年12月起施行的《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施行《上海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调整食品经营主体业态和经营项目,对食品经营许可、备案和许可程序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刺激消费活力。
背后有何深意
事实上,超市布局快餐的背后也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传统超市企业面临三大核心挑战,即到店消费客群持续流失、商品差异竞争逐步缺失、门店运营成本不断增长。因此,布局平价餐饮实际上也是超市解决线下“流量之痛”,吸引客流量的重要推手。
“当下已进入云消费时代,消费者通过线上渠道下单购买商品,一站式购物的超市已不再是消费者唯一选择。”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告诉人民日报海外网,“当前消费者所追求的更多是休闲体验式的生活,为吸引他们来线下超市购物,餐饮服务是重要方式之一。快餐属于高频消费品类,消费者在因快餐进店后,也可以促进店内其他商品销售。”
陈立平则表示,“当前超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人气’。用高性价比快餐来吸引顾客,进而实现销售额上升,这是一个积极的循环。此外,从超市内部看,超市和食堂所需要的食材具有共通性,超市能以最低的价格获取高品质原料,达到控制成本目的。”
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也曾公开表示,2023年永辉超市将分批次对门店进行调优,让卖场更有氛围、烟火味,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感,进一步增加消费者黏性。
不过,超市食堂想要留住消费者并非易事。赖阳告诉人民日报海外网,“超市餐饮想要获得消费者认可,口味调试是最大的挑战。消费者可能会因价格便宜而尝鲜,可想让其成为回头客,便宜且好吃才是关键。这要求超市企业拥有专业的团队来进行规划设计和菜品研发。此外,超市企业也可考虑与第三方合作共同经营食堂,实现优势互补。”
陈立平则向人民日报海外网表示,平价食堂业态刚兴起,而超市又急于转型,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超市企业参与其中。避免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和确保食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今年6月,以口碑和品控著称的胖东来在餐饮领域出现了百密一疏的问题。有顾客在抖音平台反馈新乡胖东来联营餐饮“擀面皮”加工场所卫生环境较差的问题。随后胖东来发布了调查报告,向公众道歉,并对购买擀面皮、香辣面的顾客进行退款和补偿。尽管胖东来成功地处理了这场公关危机,但这一事件也提醒了整个行业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如此看来,超市想要借助食堂持续吸引客流,在维持价格优势的同时,如何确保食品的稳定品质,才是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穆瑀宸)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鲜电商是以蔬菜、水果、肉禽蛋类等生鲜品作为产品核心,通过互联网将产品通过云仓等快递配送,或是通过社群团购、周期购等方式到达用户手中。
目前,生鲜电商采用多种模式,包括O2O模式、前置仓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区团购等。
< class="pgc-img">>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生鲜电商有着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尽管线上渗透率正在上升,但与整体网上零售相比,生鲜电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的生鲜消费仍然主要集中在线下渠道的菜市场,尽管线上渗透率不断增加,但市场规模仍然巨大。
现在,以总仓+前置仓经营模式为基础的生鲜供应商经历了多轮洗牌,其业务模式也开始逐渐变化。
此外,预制菜作为一种介于外卖餐饮和购买食材自行料理之间的选择,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预制菜市场的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 class="pgc-img">>随着市场的变化,生鲜电商市场也正在发生变化。预制菜作为一种新兴行业,除了专门从事预制菜研发的公司外,农业、速冻食品、餐饮、生鲜电商等行业中的企业也开始涉足预制菜业务。随着竞争的加剧,预制菜市场的份额可能会逐步形成激烈竞争,产业集中度也将提高。
整体而言,生鲜电商的发展方向是与餐饮业的交融。从配送角度出发,烘焙、鲜奶业、水果配送业都有可能成为生鲜电商关注的新方向。
这些方向将与会员制商超市或外卖配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进一步推动生鲜电商的发展。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建立配送仓和优化运输供应链一直是其优势,自有品牌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变现盈利手段。
此外,提高毛利率,获取用户粘性,打造品牌等方面都对生鲜电商有所帮助。随着消费环境的逐步恢复,预计到2024年,生鲜电商将迎来一个向上的发展年份。
< class="pgc-img">>生鲜行业玩家想要玩转生鲜电商社区团购模式,一套专业的社区拼团解决方案当然是必不可少。
赤焰信息社区团购小程序系统(微信ID:chiyanmary),获取一站化的解决方案:业务运营管理:系统提供专业的一站化管理后台,高效管理业务的人、货、钱;开发社区会员:积分、佣金等社交裂变玩法,鼓励会员自发分享,以老带新,以客推客;
订单利润增长:拼团秒杀、好物分享、图文直播、短视频介绍等营销玩法,刺激用户消费欲望,提高订单量与客单价。
生鲜电商行业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正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和喜爱预制菜,这为生鲜电商带来了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同时,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化,生鲜电商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并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和方向,以保持竞争优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生鲜电商将与餐饮业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通过差异化竞争来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