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餐饮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食堂团餐预定小程序作为一种创新的数字化工具,不仅提升了顾客的点餐效率,还极大地优化了餐厅的管理和服务流程,为餐饮企业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
< class="pgc-img">>一、食堂团餐预定小程序的重要性
1. 提升顾客点餐效率
食堂团餐预定小程序通过线上平台,使顾客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浏览菜单、下单和付款,无需排队等待,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这种便捷的点餐方式不仅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还增强了他们的忠诚度。
2 促进促销活动
餐厅可以通过小程序向顾客推送促销活动和奖励计划,吸引顾客频繁订餐。这种精准营销的方式不仅提高了餐厅的知名度,还增加了顾客的复购率。
3 优化餐厅管理
小程序还具备订单管理、库存跟踪和需求预测等功能,帮助餐厅更轻松地管理订单、减少浪费,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实时订单跟踪和评价反馈功能增强了用户与餐厅之间的互动,提升了餐厅的服务水平。
< class="pgc-img">>二、食堂团餐预定小程序的开发要点
在线点餐功能:用户可以在小程序中浏览菜单,选择心仪的菜品并添加至购物车中。购物车页面允许用户随时修改菜品数量或删除不想要的菜品。完成点餐后,系统自动计算总价,并提供线上支付或线下取餐的选项。
菜品分类与详细展示:根据用户需求,将菜品分为多个类别,如肉类、蔬菜类、海鲜类等。每个类别下都有详细的菜品列表,包括菜品描述、价格和高清图片,帮助用户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
订单管理功能:用户可以在订单页面查看历史订单记录,包括订单状态和订单明细。如果需要取消订单或对订单进行其他操作,可以在订单页面进行相应处理。
实时订单跟踪与评价反馈:用户可以在小程序内实时查看订单的进度和状态,确保用餐时间准确无误。用餐结束后,用户还可以对菜品和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餐厅提升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 class="pgc-img">>三、食堂团餐预定小程序在提高销售渠道方面的作用
1. 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通过开发食堂团餐预定小程序,餐饮企业可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线上用户。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直接下单,无需到店即可享受美食,提高了餐厅的销售额。
2. 提升品牌知名度
小程序作为餐饮企业的线上窗口,可以展示餐厅的特色菜品、优惠活动等信息,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通过用户的评价和分享,可以进一步传播餐厅的口碑,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3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通过小程序接单和管理订单,餐饮企业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小程序还可以帮助餐厅优化库存管理,减少浪费,提高运营效率。
通过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精准营销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式,食堂团餐预定小程序为餐饮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和发展空间。
香辣鸡翅、红烧鱼、包菜……10个菜,口味微辣,总共169元。”头一天和客户谈好了菜品和价格,约定好时间。下午3点,湖南长沙市“95后”女孩“葵葵子”准备出发“上门代厨”。
2022年以来,全国多地兴起一股“上门代厨”热潮。不少人在各类社交平台留言,可为附近用餐需求者提供“上门代厨”服务,并赚取一定费用。相关内容在多个平台的热度持续攀升。
“上门代厨”为何流行?这一服务有什么特点?行业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风险?半月谈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上门代厨”服务兴起
“上门代厨”的“厨师”多是厨艺爱好者,消费与服务双方点对点联络达成共识,“厨师”上门烹饪,线上收取服务费。2022年以来,“上门代厨”现象在多地兴起。美团2022年10月至12月数据显示,“上门代厨”的搜索量环比上涨533%。
两到三个菜58元,四到五个菜78元……半月谈记者在小红书、闲鱼、抖音等平台发现,北京、上海、武汉等多地的用户发布了提供不同菜系的个人“上门代厨”服务宣传广告。根据各地消费水平和菜品数量,“代厨”收费标准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如需代买菜、洗碗等则另外收费10元。
2022年11月初,辞职在家的“葵葵子”偶然刷到“代厨”信息,平时就擅长做湘菜、川菜和西餐的她有了兴趣,当即比照着发布了一条。“没过多久,就有人私信咨询我。”“葵葵子”说,每天接单2至3次,一个月时间她收入1万多元。
多名受访的“厨师”表示,目前各地“上门代厨”服务发展火爆,有的甚至成立了“上门代厨”公司。不少人都在考虑整合资源,未来形成团队化的“代厨”服务模式。
火爆背后呈现新特点
“找‘代厨’比找厨师便宜,还可以经常换菜系。”家住武汉的刘先生告诉半月谈记者,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出于食品安全的顾虑,“代厨”更让人放心。
他给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按6道菜的标准,一次花去88元服务费和120元的原材料费,比起出门就餐和找专业厨师,价格低,吃到的菜质量高。此外,“代厨”们直接晒出擅长的菜系,信息透明。
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时下盛行的“上门代厨”还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一是从业者更加广泛。受访人士分析,烹饪爱好者是“上门代厨”的主力。他们或兼职、或全职,将爱好变成工作。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上门厨师”不乏上班族、宝妈等群体,他们常利用空余时间为他人提供“上门代厨”服务。在某平台多个“代厨”宣传广告评论区,都有人留言“怎样做‘代厨’?”
二是“上门厨师”和消费群体双年轻化。多位“代厨”告诉半月谈记者,“代厨”圈子多为“85后”“90后”,甚至“00后”,年轻群体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其服务对象也以同龄人为主。
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表示,“上门代厨”主要以网络社交平台为沟通媒介,且年轻群体是各类社交平台的主要用户,依托平台即时通讯的特点,双方相互交流更方便、高效。“客户大都是年轻人,通过‘上门代厨’,我还结交了不少朋友。”加入“代厨”队伍有一段时间的“90后”退伍军人大鹏说。
三是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不少长期叫外卖、不会做饭或没有时间做饭的消费者对新鲜、特色的餐饮有需求,便寻求“代厨”服务。除了生日宴会、公司团建等常见类型,“代厨”们接到的用餐咨询还包括健康饮食、减脂轻食、月子餐等五花八门的需求种类。
引导“上门代厨”健康发展
多位受访者表示,“上门代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以促进灵活就业,带动消费,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餐饮的需求。但“上门代厨”准入门槛较低,也存在一定风险。
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俊杰表示,“代厨”过程属于食品生产环节,如何保障服务品质和食品安全,缺乏相应的规范。
胡俊杰说,“上门代厨”主要依托社交平台私信建立联系,属于“你情我愿”的交易,对“上门厨师”和消费者双方缺乏人身安全保护。如,不排除某些人心思不正,抱有犯罪目的。此外,“上门厨师”在烹饪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纠纷如何解决尚无依据。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门厨师”和消费者双方均对安全风险问题较为关注。不少消费者会提出查看“上门厨师”的健康证。“上门厨师”也会通过聊天的方式判断安全性,再决定是否“上门代厨”。
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喻曦表示,“上门代厨”是一种新兴的服务关系,可能构成劳动关系,也可能构成劳务或雇佣关系,且不同情况下法律性质不一。此外,“上门代厨”多是私下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的方式支付服务费,如果金额巨大,可能还会涉及税金问题。
对于目前尚存在的风险和争议,胡俊杰、喻曦等表示,“上门代厨”作为社会分工细化的新职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应正面引导和规范该行业健康发展。如,参照网约车、家政等成熟的服务管理模式,确定行业准入门槛,完善支付方式、纠纷解决路径等事项,对整个服务过程量身定做质量评价和管理办法,从而全面完善和规范“上门代厨”行业。(半月谈网 记者:田中全 邓楠)
来源:半月谈网
久前,长沙启动8月“每月一周查外卖”活动,长沙各区县(市)按照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安排部署,对前期锁定的重点对象进行了突击检查。
日前,记者从长沙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本期活动中,全市共抽查餐饮外卖门店40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9份,下达警告行政处罚31份。外卖平台对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7家餐饮外卖门店采取暂停接单等措施。
被要求暂停接单的外卖店整改后恢复经营
8月7日,记者跟随长沙市市场监管局、湖南湘江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位于黄泥塘小区的两家外卖店。其中“老长沙私房菜”被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执法人员通知外卖平台对该店采取停止接单措施。
执法人员发现,该店有8名工作人员,却只有6张健康证。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店有工作人员没戴口罩、帽子,还有人赤膊上阵。冰柜里,生鸡肉、动物内脏、皮蛋、炒菜等食品,生熟不分、荤素不分,全部敞口放置在冰柜中。炎炎夏日,冰柜的温度也并不符合冷冻冷藏要求。“食品没有覆膜,冰柜温度也没有达到-18℃,不符合冷冻要求。”“大米很容易发霉,必须要离地、隔墙储存,要加高10厘米。”“鸡蛋用之前要进行清洗,万一厨师手上沾了沙门氏菌,后果不堪设想。”执法人员一一向商家指出存在问题。
对于该店存在的问题,近日,湖南湘江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进行了复查,该店已经按要求完成整改,在外卖平台恢复经营。
在位于雨花区七里庙路的“深海生腌捞汁小海鲜”,执法人员发现,该店半成品未标注品名、制作时间及使用期限,部分食品调味料直接放置于地面,垃圾桶未加盖,两名从业人员的健康证都已经过期。操作间的墙面已经开始脱落,卫生环境较差,生食类制售、冷食类制售没有进行专间管理,水池混用,没有进行用途的区分。
对于该店,执法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给予警告处罚并责令改正,并要求外卖平台暂停该店的外卖接单。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店已经完成整改,已经恢复经营。
一些被责令整改的外卖店也按照市场监管部门的要求,一一对应整改。
位于开福区红色商贸城的“芙蓉橙都火锅冒菜麻辣烫”(四方坪店)检查时存在健康证未及时更换、冰箱杂乱、索证索票不全等问题。执法人员提出整改意见后,该店已经进行了相应整改,工作人员健康证合格,冰箱里的食品分门别类整齐地放置在相应的塑料盒中,票据齐全。
“左撇子十年炒饭炒面炒河粉”(开福店)存在肉类熟成品未封盖覆膜、未正确存放食材等问题,整改后,原本放在纸盒里的食材已经放进冰柜,所有的肉类熟成品都加了盖子。
“耿大叔擂椒盖饭”(五一广场店)原本制作间有厕所,人员健康证过期,整改后,商家已经将厕所封闭,并重新补办从业人员健康证。
一家外卖店终止经营,现场发现过期食品
记者注意到,此次检查中,有一家外卖店存在较多问题,商家选择了终止经营。
在位于开福区新运公寓的“翻滚吧炒饭·炒面·河粉”,执法人员发现,该店问题较大,比如实际经营者与小餐饮经营许可证上登记的经营者不符;加工环境未保持清洁,食品处理区有厕所,对外的门也没有三防设施;采购食品、食品相关产品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未按食品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贮存食品;货架上发现过期的沙拉酱;加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污染;未定期清洗、校验冷藏冷冻设施,未见消毒设施。
检查时,执法人员当场对这家店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给予警告处罚,并且责令改正。外卖平台也对这家店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最终,这家店决定终止经营。
健康轻食制作环境“不健康”,多家轻食店被责令整改
如今不少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轻食简餐开始流行。这类食物制作流程相对简单,但对卫生的要求同样重要。记者注意到,此次检查中,不少轻食、寿司店也被点名。
位于芙蓉区浏正街的“食野SAY YEAH创意轻食”(国金店)就存在三防设施损坏或未使用,人员佩戴口罩、发帽不规范等问题。位于天心区青园小区的“Fitgreen适绿轻食”(德思勤店)存在食品原材料未离地放置的问题。
位于开福区局关祠的“轻食驿沙拉意面减脂餐”(泊富店)放置半成品的冰柜无温度显示,电击式防蚊灯就位于食品上方,位置不合理。
位于芙蓉区凯通国际城的“佐町森寿司井饭”(芙蓉店)无生、冷食制作间,且超范围经营生、冷食。目前,店铺已经下架相关产品。
一些简易小吃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位于芙蓉区浏正街的“炒方便面是招牌”(浏正街店)卫生情况较差,没有三防设施,冰柜里生熟、荤素未明显区分,冰柜也没有温度显示。位于雨花区永祥小区的“禄茗广式茶点炒粉肠粉粥”(万家丽店)冷冻柜严重积水,六名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食品与非食品混放,未清洗食品原料和洁净的食品原料混放。
每月抽查不少于30家入网餐饮商户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和制止餐饮浪费监管,长沙市市场监管局于7月至10月期间开展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提升行动。“每月一周查外卖”就是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沙市市场监管局每月组织各区县(市)市场监管局集中一周对网络订单量排名靠前、差评量多及投诉举报频发的入网餐饮商户开展线上线下检查。
除了“每月一周查外卖”,长沙市市场监管局还将每月从历次交办的问题线索名单、“每月一周查外卖”活动检查名单中抽取3-5家入网餐饮商户开展飞行检查;每月抽查不少于30家入网餐饮商户,对食品原料开展快速检测,各区县(市)市场监管局本年度对外卖食材专项抽检不少于100批次,对外卖餐盒、包装等食品相关产品抽检不少于60批次。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