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快捷、方便,让中式米饭快餐品类成为2700亿元的大赛道,是小吃快餐品类中第二大细分赛道。就连永辉超市、711都忍不住跨界分一杯羹。
在这个大赛道里,满水调石锅拌饭是近两年红得发紫的一个品牌,它不仅一举让拌饭这个品类二次翻红,还创造了多个业内神话。
完成五百家店规模只用了3年,还包括1年疫情,刷新了米村、老乡鸡的记录;
人均20元的价格,成为了大工人的午餐首选,各种明星同款、“穷鬼吃法”在网络上大火,还被称为“拌饭界的麦当劳”……
门店快速扩张之下有哪些支撑?品牌的火爆是“虚火”还是“实火”?品类的发展还有多大空间?结合餐饮小程序详细数据分析,我们来一探究竟。
新晋快餐网红
火爆背后有哪些基础逻辑?
满水调石锅拌饭在选择细分赛道时极具前瞻性,中式快餐本就具备刚需、高频、客群广泛的优势。
满水调石锅拌饭还打出了差异化概念——“朝鲜族非遗”,让拌饭跳出了韩餐的赛道,与民族特色、民族自信相关联,讲出了新的故事。
价格策略:进入优质商圈,提供高性价比
满水调石锅拌饭的成功绝非一蹴而就。它结合了多种精心设计的营销手段,从选址、装修到菜品设置,无不贴近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审美取向,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餐厅”。
满水调石锅拌饭选址随意,定准打工人,学生,白领等年轻群体,更具消费能力,20元的价格带,在快餐中很难找到对手。这种"高大上"的就餐环境,让消费者有种"吃大餐"的体验,成为性价比的代表。
业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费、预付款等各种性质的额外费用。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营业额是指线上线下收入的总额,是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也是财务分析的起点。
餐饮企业通常涉及两种营业额,一种是应收营业额,另一种是实收营业额,中间的差额是销售折扣。
比如一家餐厅在美团推出外卖业务,一天的销售额是1000元。如果美团要拿走15%,也就是150元,餐厅的应收营业额是1000元,实收营业额是850元。
对于营业额,餐饮企业家必须了解其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人均消费、客流和周转率会影响餐厅的营业额。餐饮企业家应该了解餐厅的客流量。
了解客流量后,可以根据每月实收营业额计算客户单价。比如某餐厅某月实收营业额30万元,当月客流量3000人,意味着人均消费100元(30万/3千=100)。
餐饮企业家应了解营业额、客流与人均消费的关系。客流必须随着营业额的增加而增加,减少吗?不一定。如果营业额增加,客流减少,说明人均消费增加,如从80元增加到120元。
餐厅的营业额也与客户单价和客户单数有关。一些快餐企业更多地使用客户单价和客户单数。
例如,一家快餐店每天开500张订单,每张订单可以由不止一个人消费,每张订单的价格可以根据订单的数量而不是客户的数量来确定(比客户的数量更好)。
如果平均每个订单消费25元,那么25元就是客户单价,此时,营业额=客户单价×客单数。
除上述因素外,周转率也是影响营业额的重要因素。例如,一家餐馆只有20张桌子。如果有一天有100人来,他们会翻四轮以上;如果有40人来,他们会翻一轮;如果有20人来,他们只是坐满了,没有翻台。因此,周转率也会直接影响营业额。
餐饮企业家除了了解营业额的影响因素外,还应该学会对营业额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餐厅月报、周报、日报,餐饮企业家应分析营业额的同比变化和环比变化,了解餐厅的经营情况。
例如,上周的营业额为1.6万元,但本周的营业额为1.1万元。这种下降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从根本上了解和分析营业额及其变化,可以帮助餐饮企业家了解餐厅的经营情况,发现和解决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餐饮企业家应注意对营业额指标的分析。
卖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外卖市场的趋势、顾客偏好、商家表现等信息,帮助餐馆、平台、投资者评估市场表现,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以下是外卖数据分析的常见指标和维度:
订单量:该指标衡量了外卖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情况。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平台等维度进行分析。
销售额:该指标衡量了外卖市场的经济效益。可以根据菜品类别、价格、促销活动等维度进行分析。
顾客属性:该指标包括顾客年龄、性别、收入、地理位置等信息,可以帮助商家了解目标顾客群体。
菜品偏好:该指标包括顾客对菜品口味、种类、价格等的偏好,帮助商家优化菜品选择。
送餐时间:该指标衡量了顾客对送餐速度的要求。可以根据地点、时间等维度进行分析。
商家评价:该指标包括顾客对外卖平台和商家的评价,帮助商家改进服务质量。
竞争对手:该指标包括竞争对手的订单量、销售额、菜品偏好等信息,帮助商家制定竞争策略。
通过对外卖数据进行分析,商家可以优化菜品选择、提高服务质量、了解顾客需求、制定营销策略等,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