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创业有6大坑,几乎人人都踩过。
总第 2809 期
餐企老板内参特约撰稿人 翟彬 | 文
疫情催生餐饮业新职业——入殓师
名字挺吓人,内幕挺扎心
去年受疫情影响,大批餐饮企业倒闭歇业,无数餐饮人的梦想破灭。
但意外的是,餐饮行业的“失意”,反倒成就了另外一个行业——“二手餐饮设备回收”的意外繁荣。
但与传统印象里的“收废品”和“二道贩子”不同的是,大批新入行的回收者,不但把生意从线下做到了线上,还创新地利用抖音等社交媒体,以案例拆解的形式,分享了大量餐饮品牌撤店、拆店的过程,甚至还分析起了不同店铺倒闭的原因,引发大量餐饮从业者的讨论和共鸣。
不仅如此,部分回收者报以同情、惋惜的心态,不刻意压价,尽量帮助商家减少损失,甚至帮忙转让门店,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做法,堪称“餐饮界入殓师”。
来源:抖音
在感慨创业不易之余,我们也从大量回收的案例中,收获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无数餐饮人在创业过程中踩过的雷。下面我们将通过案例分解的形式,帮助餐饮小白们规避创业路上的各种“坑”。
餐饮创业坑
坑坑不一样
1、加盟坑
案例:“小白创业者加盟了某奶茶店,但门店还没开业,品牌方就跑路了。由于之前毫无餐饮经验,只能选择闭店,结果整套全新的设备包括制冰机、萃茶机、全自动封口机等被迫折价卖掉”。
来源:抖音
分析:
项目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这个案例虽然有些扎心和极端,但是也反应了当下加盟市场的乱象。根据《店800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有关快招的投诉量达到38941件,比2019年增长16%。
来源:《中国加盟领域投资研究报告(2020年度)》
而小吃、饮品、快餐等风口项目,由于“标准化程度高、易操作、市场大、投资小”等特点,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加盟投诉的重灾区,而快招公司涉嫌欺诈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来源:《中国加盟领域投资研究报告(2020年度)》
“假排队,万单店(刷单)、0加盟费、明星代言”,这世界上最深的路,就是快招公司的套路。由于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创业小白极易中招。有些餐饮小白出于资金和风险的考虑,甚至选择山寨品牌加盟,而一旦被骗,由于举证和诉讼的时间漫长且花费大量精力,很多创业者只得无奈认栽,被迫选择花钱买教训。
2、选址坑
案例一:“身为武侠迷的老板,投资了100多万开了一家武侠主题的串串店,每月房租高达3万多,却租在了位置不好,并且连门头都没有的二楼”。
来源:抖音
案例二:“还是餐饮小白,选在郊区的商场里开火锅店,由于人气太差,仅仅20多天就关门了,更夸张的是不久连商场也倒闭了”。
来源:抖音
分析:
上述两个商家虽然闭店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却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选址错误”。
首先,在选址的原则中,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说法,而“二楼”由于流量差,往往最不招人待见,除非是头部品牌(或纯外卖品牌)自带流量,否则绝不可轻易选择二楼。另外,有些商家出于预算考虑,会选择房租相对低的二楼,但是“流量不够,门头来凑”,醒目的门头是商家流量的最低保证。但像案例一中的商家,即选择二楼,又没有门头,在选址上可谓“错上加错”。
而案例二中的商家虽然选择了人流量较为集中的购物中心,但是由于如今购物中心严重过剩,尤其自去年疫情以来,很多流量差的购物中心也“自身难保”。而该商家很明显对选址没有做深度研究,甚至连起码的蹲点都没做到,否则不会仅仅开业20多天就跟商场一起关店了,让“商场变伤场”。
“位置,位置,还是位置”,这是餐饮选址得第一法则。在选址原则上,既要拒绝低租金的垃圾位置,也要抛弃“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盲目自信,不要因为低租金的诱惑选择消费盲区,也不要考验消费者“多走两步又怎么样”的耐心,更不要被某些物业方“忽悠”成为炮灰。
“餐饮的本质是流量,流量的保证是选址”。随着餐饮数字化的发展,市场上选址工具也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可根据人群画像、热力图、消费偏好、交通、动线、竞品等不同维度的大数据,科学的帮助创业者进行选址,做到事半功倍。
3、房租坑
案例:“一家日料店被迫关门,原因并非经营不善,而是因为生意太好(好的时候一天有五、六万的营业额)。而房东看到生意好就坐地起价,续租的时房租翻倍,商家无力承担高房租,只能选择闭店”。
来源:抖音
分析:
发生在该案例中的情况,想必很多老餐饮人都碰到过。看到租户生意好,房东就坐地起价涨房租,甚至赶走商户自己干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不仅是个人房东,疫情之前购物中心房租逐年上涨也是普遍现象,甚至出现续租时捆绑不合理条件(比如到刚开业的场子开店,帮业主冲人气;进场需要缴纳“好处费”等潜规则)的情况。
如今高房租已经严重制约餐饮行业的发展,成为压在餐饮人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食材、人工和房租)。据中国饭店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餐饮行业的房租的中值高达10%,不断高企的房租严重吞噬了餐饮行业的利润。
在高房租面前,梦想不值一提。对于餐饮创业者来说,即需要把房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要在签署合同时,对于租金缴纳方式、续租、涨幅、押金等条款有明确的规定,用以约束房东,维护好自身利益,同时对于强势物业方的制式条款带来的风险要有充分的预估。
4、装修坑
案例:“900平米的新疆菜馆,装修投入400多万,三个月结束;投资630万的火锅店,仅设计费就高达20万,直到到闭店时也没有收回成本;另一家海鲜自助餐厅,装修设计费20万,软装十几万,一张桌子都要几千块,高投入没能等到高回报,最后以亏损几百万草草结束”。
来源:抖音
分析:
很多餐饮创业者在门店装修上过于追求“完美主义”,以“家装的标准来装修门店”,上来就要用最好的。宁愿花时间在设备、桌椅上精挑细选,却不在“选址、经营、用人”上下功夫,往往装修花了3个月,营业2个月就结束了。另外有些创业者过分追求个性化,定制类的装修,导致二手处理时通用性差,没法再利用,只能当废品处理。而在二手设备回收中,桌椅板凳保值率最低,基本都以废品处理。
另外,由于餐饮所属物业类型也极为复杂,经常会出现“空调找物业、排风找开发商、门头找城管”的乱象,经验值为零的小白创业者极易采坑。
餐饮作为重资产行业,投入大、风险高,因此餐饮装修上常遵循“重装饰、轻装修”的原则,目的就是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而如今的餐饮装饰流行“数据化、模块化”的理念,消费者也更倾向于品牌的视觉表达和空间体验,餐饮创业者的装修思维也需要与时俱进。
来源:抖音
5、设备坑
案例一:“90后小姐姐花大价钱买的涮烤一体的电锅,但却没有核对门店的电压,导致电压不够,整套全新的锅只能当废品甩卖”。
来源:抖音
案例二:“上海的三个姐妹淘合资开了一家100平米的烘焙店,总投资300多万,光设备就花了150万,三个月不到就闭店,相当于烧掉了上海一套房”。
来源:抖音
分析:
案例一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小白创业者对餐饮设备了解甚少,像是设备对电压的要求、是否需要改造、商电的成本、燃气申报流程、施工的排期,消防的要求等等都不熟悉,盲目的采购新设备,但并不关心设备的实用性,甚至有“设备洁癖”,排斥使用二手设备,导致成本过高,甚至后期无法转让。
而案例二则更为典型,烘焙作为餐饮创业失败的重灾区,往往成为“吸金黑洞”。“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存在于摄影圈的魔咒,在烘焙人身上同样适用。“一入烘焙深似海,一直就是买买买”,“星崎的制冰机+卡比詹尼的起酥机+瓦赫的烤箱+法国VMI的搅拌缸+辣妈的咖啡机等”,价值百万的全进口配置,是烘焙高端玩家的基本配置。
但不论是“颜值控”,还是“设备党”,在二手设备回收者前面,创业者当初精挑细选的“宝贝”,只能被超低价收购(基本1-2折)或当废品卖掉,现实就是如此的冰冷和残酷。另外,餐饮二手设备不像二手汽车行业成熟,整体缺乏标准和规范,保值率低、流通性差,待货而估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在大量视频案例中,全新的设备被低价售卖,上万元的设备被砸掉论斤称,当废品卖的情况极为普遍。
6、退场坑
案例:“某商家经营不善要闭店,商场要求商家限时恢复到毛坯状态,并暗示商家只能选择物业方推荐的拆除队”。
来源:抖音
分析:
对于大部分新手来说,在租赁合同中有一个隐藏的条款并未得到充分关注,即在退租时,对于恢复店内毛坯状态是否有明确规定。现实中很多小白创业者往往都栽在这个坑中,首先,处于创业兴奋期的商家,往往把关注点放在房租等条款上,极易忽视“退出成本” ;其次,即便合同中对于退出有明确规定,但商家对于恢复的金额却完全没有概念。
以案例中的商家为例,500平米的大店,设备又多,复原成毛坯的拆店费用就高达十几万,对于本就损失惨重的商家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另外,由于商场店,商家退场时还有购买“施工保险”,对过道和电梯做保护,甚者还要面对某些“潜规则”,比如被迫选择物业推荐的拆迁公司等。
创业生死局
入场需谨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4月,全国餐饮收入13973亿元,同比增长67.7%,全行业复苏强劲,市场向好。另一边,在加盟领域中,餐饮行业由于“现金流好、投资回报高、刚需高频”的特点,在所有投资意向中呈压倒之势,占比高达59.55%,成为国人创业的不二之选。
来源:《中国加盟领域投资研究报告(2020年度)》
因此我们看到,即便在疫情最严重的的2020年,餐饮创业热情依然不减,仅去年餐饮相关企业注册量就达到236.4万,同比增加25.5%。
来源:《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全景发展报告》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另一组数据也让我们看到了餐饮创业的B面。据NCBD(餐宝典)的数据显示, 2020年餐饮相关企业注销吊销量高达32.1万家,而2018和2019年更是连续两年企业注销量超过50万家,餐饮堪称“创业碎钞机”。
来源:《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全景发展报告》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干餐饮好像完美的满足国人对于“创业当老板”的一切想象。“时间自由、门槛低、投入小、好经营、毛利高、现金流好……”,甚至存在“实在不知道干啥,就去干餐饮”的旧思维。于是我们看到不同背景的人跨行做餐饮,仅仅凭借一腔热情,就真金白银的投到了餐饮行业,最终在缴纳了高额的学费后草草收场。
所以,当你准备投身餐饮创业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首先要搞清楚,“餐饮到底是个什么买卖?”
餐饮早已从“口味第一、服务第二”的人力密集型行业,发展到如今“供应链+品牌IP+运营数字化”的资源整合型行业,餐饮在技术、资本的加持下早已变化深刻。而此次疫情,更加剧了餐饮行业的洗牌和转型,创业不再只是“资金和勇气”,更需要餐饮行业有充足“认知和耐心”。
其次,做餐饮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如今干餐饮,需要你熟悉从选品类到模型(自营还是加盟)、从选址(社区店还是商圈)到运营(堂食和外卖),从招人(雇人还是招合伙人)到营销(怎么做抖音,怎么做私域)等等各个模块运作逻辑。而竞争层次也从“价格竞争,上升到价值竞争”,“从口味好坏,上升到审美情趣”。
第三,“把创业当兴趣,还是一份事业?”
在快招圈里有个段子:“烘焙行业,精准打击拆迁户;如果还有剩余的,就交给奶茶店和咖啡店”。在餐饮二手设备回收案例中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奶茶、烘焙和咖啡店这三个品类牢牢占据着回收榜单的前三。
对于很多年轻创业者来说,奶茶、烘焙、咖啡店具备“投入小,不占精力、好管理”的特点,加盟一个做副业,简直完美。但用“玩票”的心态去创业,对餐饮行业缺乏“敬畏感”,失败率极高。去年,知名大V“胡辛束”的“杯欢制茶”倒闭了,而她分享创业经验对于盲目进入餐饮创业者来说,可谓是教科书般的案例。
创业不易,哪怕是一家普通的奶茶店。掌握着流量和资源的百万大V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零基础的小白,稍一不慎就“一夜回到解放前”。由此也可见,不论是普通大众还是行业精英,如果还抱着“餐饮好干、餐饮赚钱”的偏见,对自己的能力蜜汁自信,那么“房租一定会给你好好上一课”。
餐饮是勤行,不允许你偷一点懒,更要不断地创新和学习,因为“情怀很贵”。
结语
创业很残忍,而检验你成败的时限,通常只有“三个月”甚至更短。
不过另一边,我们也看了5万亿体量的餐饮行业,依然是最具潜力的消费赛道。2020年餐饮领域发生115起融资,资本金额已超过此前5年总和;今年仅前7个月就发生了67起融资,金额高到397亿,资本在加速进场。餐饮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升级再造势在必行,所有品类都值得重做一遍。
后疫情的餐饮创业,面对内循环的经济大趋势,用新思维看新环境,用新模式搏新机会,未来依然可期。
惕饭局背后的“局”
55起“不吃公款吃老板”典型问题透视
2021年9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发布第2期每周通报,持续释放一刻不停歇抓作风的强烈信号。
记者发现,此次通报的10起典型案例中有2起属于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不吃公款吃老板”的问题。记者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年以来通报的106期共55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梳理,其中有55起典型问题涉及“不吃公款吃老板”,占问题总数的9.9%。“四风”和腐败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党员干部蜕化变质往往始于吃喝玩乐,此类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不吃公款吃老板”的既有中管干部,也有基层组织负责人
9月1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涉及的5名中管干部均存在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的问题。如2018年1月底,贵州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蒲波刚由四川省德阳市委书记提任贵州省副省长,即在成都某饭店接受私营企业主为庆贺其升迁安排的宴请。青海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海西州委原书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党工委原书记文国栋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公司内部餐厅、酒店等处安排的宴请,并饮用高档酒水。
其他相关案例中的违纪者,案发时多为地方或单位“一把手”。如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法院院长张翼宏组织宁安市法院部分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共13人,违规接受某企业主宴请,餐后每人还收受土特产品。
此外,基层组织负责人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如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工业园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市容中队中队长李成、副中队长乐成军应某企业负责人李某某邀请,和多名队员在某夜市接受吃请。结账时,乐成军要求李某某将其之前在该夜市挂账费用一起结算。
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邓联荣表示,除了老板们主动邀约请客吃饭的情形,领导干部以“聚”为名或介绍人脉等为由组饭局,邀请老板参加并买单;以及与老板拉拉扯扯、勾肩搭背,到老板定点餐馆吃喝;无需老板到场出面,但费用由老板支付等其他表现形式的“不吃公款吃老板”问题也需要警惕。
为了掩人耳目,宴请选择的场所五花八门
记者注意到,为了掩人耳目,不少违规宴请选在了私人会所、企业内部餐厅,甚至私营企业主的家中进行。
55起案例中,存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宴请问题的有5起,分别涉及3名中管干部和2名省管干部。如广东省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关英彦在2014年至2020年多次在珠海等地接受私人企业主邀请,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大吃大喝。
今年4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的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均为披上“隐身衣”的违规吃喝问题。通报提到,钦州市某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某某将其经营的酒店接待室改造为接待餐厅,钦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徐贵经常来这里赴宴,并邀请一些人员陪同参加,且从未支付餐费。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校长唐农多次应广西某工贸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游某和广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某某邀请,违规在游某开设在某小区的茶庄以及其他写字楼、酒店等地接受宴请。贵港市政府原副市长徐育东和浦北县委原书记韦业葵存在接受企业主邀请,在不对外公开经营的场所违规吃喝问题。
此外,据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汉中市西乡县委原书记、二级巡视员演晓刚多次接受某私营企业主刘某等人在家中安排的宴请。
由风及腐危害不容小觑,和老板的饭局不只是吃吃喝喝问题
通报显示,海南省商务厅人事处处长马有林在担任省商务厅审批办主任、办公室主任和人事处处长期间,多次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并收受高档酒等礼品;上海市住建委工程建设处二级调研员王国君2020年春节前带领7名相关单位人员违规接受某施工公司负责人的宴请,每人收受礼金2000元;浙江省嘉兴市财政局四级调研员郁杭嘉在参加培训期间违规接受某会计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张某某的宴请,饭后又接受该事务所郁某某在某娱乐会所安排的唱歌和有偿陪侍活动。
除了接受宴请时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参与其他娱乐活动外,“不吃公款吃老板”这类问题时常牵连出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其危害不容小觑。
前文提到的5名中管干部案件,均是风腐一体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如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除违规出入私人会所、由他人支付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外,还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企业和个人,在获取银行贷款、企业经营、职务晋升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据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晋城市城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连陆军违规接受某地产公司董事长李某组织的宴请后,将其个人车辆装潢费用1.2万余元转嫁由该地产公司负担,先后多次赴郑州、洛阳、珠海、西安等地办理个人事宜,相关费用由该地产公司负担,共计7800余元。
作风问题往往与腐败问题相生相伴、相互交织,“四风”成为腐败滋长的温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这样通过饭局结识老板,进而把老板当“饭票”“提款机”的案例,不少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都查处过。
久久为功纠“四风”,严防风腐交织、成风成势
逢年过节跟老板吃顿饭交个朋友,也不花公家的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殊不知,这样改头换面的吃吃喝喝背后,其实是老板们以“饭局”为“局”,放长线、钓大鱼,从而达到“围猎”干部、谋取利益、营造圈子的目的。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模糊的是亲清政商关系的界限,打开的是腐化堕落的大门。”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研究员王希鹏表示,“不吃公款吃老板”以私人交往掩盖违规的政商交往,其本质仍然是相互利用的权钱交易。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摈弃特权思想,严守纪律规矩、不逾纪法底线,避免从吃顿饭、喝瓶酒、收张卡逐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上海市宝山区、河南省洛阳市、江苏省常熟市等地受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表示,针对“不吃公款吃老板”花样多、隐蔽性强等特征,纪检监察机关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定力,深入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紧盯重要节点、重点场所、关键岗位,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用好大数据信息,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健全相关问题线索的移送、受理和督办机制,深挖细查隐形变异“四风”背后潜藏的权力寻租、徇私舞弊等问题,斩断官商勾结的利益链,坚决遏制风腐问题滋长蔓延、成风成势。
此外,要注重深入剖析重点案例,找准病灶和病根,推动相关单位和系统深化以案促改、补齐制度短板,从制度层面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严防党员干部由风及腐蜕化变质。
专家建议,要进一步明晰政商交往界限和禁区,明确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与管理服务对象交往主动登记备案等制度,用好行贿人名单制度,查处、曝光一批“不吃公款吃老板”的典型案例,持续释放正风反腐不止步、不松劲的强烈信号。
本报记者 于露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人都说餐饮难做,根本赚不到钱。然而我今天要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看看这位老板,是如何利用一个“时间差”,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进账60万的。我认为这位老板的套路适用于多个行业,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讲讲。
< class="pgc-img">>【1】案例背景
这家快餐店的老板呢,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案例主人公。老板姓刘,今年43岁。说起这位刘老板啊,不得不感叹一句,是个人才。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位刘老板靠着开快餐店,能搞得自己负债差不多7万,都不愿意把这家快餐店转让出去,你说他是不是脑子有点什么问题?
但换个角度想,这刘老板都负债7万了,还要坚持经营这家快餐店,虽然最后月入60万,不仅还完了债款,还赚了个盆满钵满,虽然看起来很牛,但我只想说:“您早干嘛去了呢?”大家说说,我讲得有没有道理。
不过那都是我个人的想法了,今天我们就来客观地讲讲,这位刘老板的经营故事。
这刘老板呢,开快餐店其实有些年头了,由于地段好,所以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生活就是这样的,人家看你赚钱的话,肯定也想来分一杯羹,所以附近新开了不少快餐店,抢走了很多客流,刘老板的生意就开始走下坡路。
再加上刘老板这个人呢,比较懒,属于那种不愿意动脑筋的那种,他觉得生意变差了就差了吧,反正还能活下去就行。这样思考的后果是什么呢?就造成了他不停地亏钱,最后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负债7万块钱了。
可能也是负债太多,引起了家庭矛盾,这刘老板面对每天闹着要离婚的老婆,也是开始急了,就开始想赚钱的办法。结果呢,还真让他想到了。这不,短短一个月,就进账60万。所以说啊,人还是要逼自己一把,不然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可以达到一个什么高度。
< class="pgc-img">>【2】方案介绍
一、超低价套餐。
刘老板推出了一个套餐,原价38块钱的单人工作套餐,现在只要9.8块钱就可以享受到。
二、998块钱吃半年。
只要顾客花费998块钱办理一张半年卡,那么就可以在这半年时间里,天天来店里吃一份单人套餐。
以上两点,都是刘老板推出的活动,大家看到这里,能猜得到刘老板是如何盈利的吗?
< class="tt-column-card" data-content='{"url":"","content":"","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1557219052251e7aafbe759","title":"从理论到案例讲述老板如何挣钱","author_description":"破点思维教育","price":148,"share_price":94.72,"sold":535,"column_id":"6688207055905358094","new_thumb_url":"http://p1.toutiaoimg.com/img/pgc-image/1557219052251e7aafbe759"}'>>任何行业,只要你明白这行业的赚钱模式,懂得利用一些小方法,生意难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更多的赚钱案例和营销技巧,可以看看下方专栏合集中,高手现成的经商策略。
【3】盈利分析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刘老板推出了这么一个活动,原价38块钱的单人工作套餐,现在只要9.8块钱就可以享用到;原价98块钱的双人豪华套餐,现在只要39.8块钱就可以享用到;原价189块钱的三人家庭套餐,现在只要69块钱就可以享用到。
这样的活动,看起来是不是特别划算?划算到觉得老板肯定亏大了,对吧?然而做生意就是这样,当大家认为老板亏了钱的时候,就是顾客进店消费的时候,毕竟谁不想来占老板的便宜呢?然而殊不知,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顾客可能会赚,但老板永远不会亏。
刘老板用了这么一个活动,获得了大量顾客进店消费,相当于获得了一个巨大的鱼塘,刘老板只要在里面捞鱼就行了。他又是怎么捞的呢?
< class="pgc-img">>现在就应该来说第二点了:刘老板告诉顾客,只要花费398块钱办理一张月卡,就可以免费来店里吃一个月的套餐;如果花费998块钱办理半年卡,那么这半年里面,都可以来店里吃套餐。算一下,是不是特别划算?对于在附近工作的人来说,这个活动是不是特别具有吸引力?
那刘老板是怎么赚钱的呢?很简单,想要吃这个套餐呢,也不是你随时都能来吃,而是只有晚上六点之后来才行。为什么要设置这个时间?而且一份套餐的成本真的这么便宜吗?如果不便宜的话,刘老板不就亏了吗?
这个时候,我就不得不说一句刘老板了,这个人有点没良心。因为呢,晚上六点之后,店里的饭菜大多是当天的剩饭和剩菜,毕竟快餐店么,肯定是早就炒好了的菜,刘老板就把这些菜重新包装一下,送给顾客吃。由于套餐太过便宜,所以顾客也不会多说什么,这就是低价的力量吧。
当然,这里举的活动(行业)案例只是很少一部分的方法,我的专栏里还有更多的关于实体店经营的策略、机会以及“套路”。并总结了上百个现在最前沿的赚钱行业以及新门类。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点击查阅有没有适合你的项目。
< class="tt-column-card" data-content='{"url":"","content":"","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85100171398a45eca0e6ce3aad987ccf","title":"真实有效630套商业模式案例解析","author_description":"破点思维教育","price":199,"share_price":127.36,"sold":4279,"column_id":"6668881692654043406","new_thumb_url":"http://p1.toutiaoimg.com/img/pgc-image/85100171398a45eca0e6ce3aad987ccf"}'>>最后,刘老板就是这样,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进账60万,赚了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