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肆虐,连续高温
很多人“宅家”不愿出门
外卖订单量不断攀升
外卖小哥黄小今
8月19日,记者跟随一名外卖小哥穿梭在城市之间,和他一起经受了一次“烤”验。
当天下午两点,室外温度显示34℃。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只看见身穿黄色体恤衫的外卖骑手的身影穿梭在道路上。
“6楼,还好这个小区都有电梯。”小黄笑着说道。今年19岁的他来自绵阳市,去年才到青白江,一直从事外卖工作。
刚走出“中华名城”小区,小黄手机又响了。
“我要去一个超市接单送往交大怡家。”黄小今说完,骑上电动自行车,向超市赶去,记者一路随行。
到达交大怡家小区后,小黄加快步伐,“这回有点具体,在7楼,还没有电梯,要跑快点!”记者紧跟其后,小跑才追得上。
从7楼下来,他的脸涨得通红,脸上的汗珠不停滚落下来。顾不上擦拭汗水,他从箱里拿出矿泉水仰脖大口喝起来,随后又喝了一瓶“藿香正气液”。“这个天气,靠这个续命!”黄小今打趣地说。
又送了几单后,他来到城市森林和谐广场旁边的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休息了一下。刚坐下,工作人员就热情地递上矿泉水。小黄告诉记者,这里是区总工会为户外工作者设置的休息区,工作间隙,他都会来这里休息一会儿。“这里准备了水和防暑药品,还有书报,很温馨。”黄小今说。“这么热的天,能不能换个时间段跑呢?”记者问道。
“天气热,不想出门的人多,生意反而更好一些。再说了,我不跑,总有人要跑,我年轻,能吃苦。”黄小今说,今年区总工会还给他们外卖员赠送了意外保险和重疾险,工会的关爱很实在。
黄小今边走边接单
刚说完,他的手机又响了
他急忙起身离开驿站
向取餐点跑去
记者:邹世进
文编:丛茹
美编:晏瑞、王志鹏
编委:兰国华
监制:陈军德
总监制:刘文芳
班握住方向盘,下班抄起小锅铲,他就是“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公交驾驶员董述飞。从2019年12月,董述飞业余时间在市南区瞿塘峡路星河爱心素食餐厅做志愿者,还免费为社区老人送餐,爱心“副业”一干就是5个年头。
每周三为老人做饭送餐
公交小伙一干就是5年
7月3日,又是一个周三,上午9点左右,董述飞准时来到青岛市南区瞿塘峡路星河爱心素食餐厅。董述飞和餐桌旁几位“老朋友”打个招呼,就系上围裙、戴好厨师帽进后厨忙活,“午饭是土豆炒洋葱、茭瓜炒鸡蛋。老人们牙口不太好,这些菜吃起来软乎。”洗菜、切菜、炒菜……星河爱心素食餐厅里每天要准备100多位老人的午餐,够大家忙活一阵的了。
临近中午,热腾腾的饭菜出锅了,老人们有的在餐厅吃,有的打包回家。但有大约半数的老人行动不便,需要送餐上门。忙完后厨的活,董述飞忙着打包饭菜,给老人送餐。“宋爷爷,听说您最近去医院了,检查得怎么样?”得知老人查出高血糖,董述飞赶紧拿出随身的笔记本,注意事项一一记下来,“以后给宋爷爷送饭,主食拿馒头,菜里不放糖。”董述飞说,老人们身体情况不一样,饮食要求不一样,做饭送饭的时候,尽量要考虑周全。
2019年,为解决周边独居、孤寡或残疾老人的午餐难题,岛城爱心人士成立了这个爱心素食餐厅,专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2020年初,公交李沧巴士公司在瞿塘峡路星河爱心素食餐厅设立志愿服务点,董述飞第一时间报名,每周三拿出半天时间到餐厅帮厨做饭,再骑着摩托为八大峡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
每周三的这项爱心“事业”成了他的“副业”。时间过得真快,算下来,董述飞的“副业”已经干了五个年头,他送餐骑的摩托跑了5000多公里,累计服务社区老人万余人次。
除了做饭送餐
他还结对帮扶老人
1990年出生的董述飞,是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302路公交驾驶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安全行驶近20万公里……董述飞先后获得青岛市金牌老司机、青岛青年先锋、2023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等荣誉。
如果说帮厨送餐是志愿服务,那么结对照顾孤寡老人又是一项“兼职”了,在这些长期相处的“老朋友”中,董述飞最牵挂的是冯秀兰老人。“冯奶奶今年应该是85岁了。”董述飞说,冯奶奶的老伴很早就过世了,她独自把先天残疾的儿子拉扯大,非常不容易。去年夏天,董述飞送餐时看到冯奶奶家的被褥潮湿,被套床单也很久没换,就帮忙换了被套、床单,晒了被褥。自那以后,每次志愿服务赶上天气好,他都提前半小时出发,先到冯奶奶家,把被褥晾晒到阳台,再去素食餐厅帮厨做饭。送餐的时候,被褥也晾晒好了,他再帮冯奶奶把被褥铺好。
今年5月董述飞外出比赛,本该见面的日子,冯奶奶没看到董述飞,焦急地问其他志愿者:“怎么没看到小董啊,是不是他身体不舒服?”听说董述飞去外地比赛了,冯奶奶才放下心来。
让董述飞特别牵挂的,还有一位宋爷爷。“宋爷爷,桌子上的饭菜都招虫子了,我给你收了吧,吃我刚给你炒的。”董述飞发现宋爷爷家中饭菜变质,劝老人把饭菜倒掉,老人怕浪费,劝说多次才勉强同意。
细心的董述飞又找到星河爱心素食餐厅负责人刘女士,问起宋爷爷的情况。宋爷爷老伴去世得早,只有一个儿子在济南定居,虽然儿子常回来,但也不能陪在身边。得知宋爷爷不吃香菜和姜,董述飞每次都会为他单独炒,“没办法天天来做饭、送饭,但只要我来了,就要让老人吃好。”董述飞说。
老人回以保暖套餐
志愿服务路上收获感动
志愿服务路上,董述飞和同事们也收获了很多感动。“你是经常去八大峡社区给老人做饭送饭的小师傅吧,可算找到你了!”一次,董述飞在板桥坊车站准备发车时,一位女士拎着袋子从前门上了车,她是家住八大峡社区的冷姓老人的女儿,受母亲委托特来送谢礼,送来这份“保暖套餐”。
董述飞说,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他将与同事们化身老人们的贴心人,做饭、送餐、暖心陪伴,风雨无阻,一直做下去。“我们做的都是很普通的事,可老人们常念叨着好。其实,人都有老的时候,也有需要照顾的时候。现在我们还年轻,能为老人多做点,就多做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赵波 青岛报道)
面新闻记者 于婷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外卖配送员送餐过程中遇交通事故,用人单位不承认与其存在劳动关系,拒绝赔偿该怎么办?500余名农民工辛苦完成了建筑项目建设施工,却迟迟拿不到1300余万元工资,如何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伤赔偿与意外伤害保险赔付同时产生时,二者是补充还是兼具?司法如何助力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月4日,四川省司法厅、人社厅共同召开四川省农民工维权十佳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并对以上问题一一进行解答,为农民工维权提供司法保障。
来蓉务工人员小周2020年开始加入外卖小哥队伍,与某信息科技公司签订《网约配送员协议》,成为该公司“众包骑手”,随后,使用美团众包平台接单派送。一年后,小周向公司报名申请成为“同城核心骑手”,除了要进行出勤考核外,订单完成数量也同样有所要求。在此期间,小周的劳动报酬均由某支付公司按期支付,公司也为他购买了“众包骑士意外险”。
2022年5月24日,小周在送餐过程中因交通事故受伤,经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对方承担全部责任。经过一个多月住院治疗,小周出院被诊断为右股骨干骨折。出院后,小周多次与公司就工伤认定及赔付问题展开协商,协商无果情况下,小周向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2020年4月23日至2022年5月24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
经审查,小周成为核心骑手后,公司进行打卡考勤及工作任务考核,双方之间符合劳动关系特点。据此认定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24日期间,小周与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小周为防止公司异地诉讼增加诉讼成本,向工作所在地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起诉。
“本案是外卖行业农民工工伤维权的典型案例,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正常维权需历经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赔偿三个阶段。”锦江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唐江介绍,为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和时间,锦江法院在劳动关系确认的起始环节就加大司法调解力度,通过强化庭前释法说理、合理预判工伤等级、合理制定调解方案,引导劳资双方聚焦核心利益诉求,确保工伤赔偿款按期及时兑付。
在法院的调解下,小周与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公司在15日内一次性向小周支付补偿款13万元,随后,该公司如期全额支付。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全程仅用时48天,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还有广元市苍溪县公安局、资阳市雁江区法律援助中心、南充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等负责承办的共10个案件获评“四川省第三届农民工维权十佳优秀案例”。据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刘骏波介绍,本届评选共收到案例336例,经过由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检察院、公安厅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的专业评审,投票选出十佳优秀案例和十佳提名案例。“希望各地结合实际,持续探索农民工权益维护新路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