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像喝下了一整个菜市场”,“元素周期表都没它全”……近期,一款“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在社交平台“出圈”,因其配料表中出现了232种植物名称,吸引不少消费者“猎奇”。
虽然只是气泡水,但因为添加了“酵素”、γ-氨基丁酸(GABA),这款产品被认为具有健康功效。一些网店的页面显示,这款酵素气泡水旁边有“调节肠道,睡个好觉”等字样,并强调添加了“232植物酵素”。
然而,这款酵素气泡水植物酵素含量仅为10mg/L,是否真有这类功效?业内人士指出,酵素气泡水这类产品是“智商税”,不要指望有何种功效,本质上还是气泡水。另外,关于γ-氨基丁酸功效的研究仍然不充分,在这款气泡水中的含量也不高,消费者需要理性对待这类产品。
3月11日,“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出品方德馆(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我们不宣传功效,我们的特色是添加了酵素。”
232种名称≠含量高
在电商平台中,一款名为“ISDG×茉汽”的酵素气泡水引起消费者的好奇。由于号称含有“232种植物酵素”,被调侃好像“元素周期表”,尽管其售价超过一般气泡水,仍有不少消费者图新鲜下单购买。
同时,部分消费者是为了所谓的健康功效购买。有网友认为,这款酵素气泡水可以辅助减肥,其中添加的酵素对人的身体有益处。“它是0糖0脂0卡,并且富含232种植物酵素,可以减脂抗老促进消化,对睡眠质量也有帮助。”
一家网店的客服也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款产品有利于身体“排毒”,可以辅助减肥,配合饮食控制加运动,就可以达到目标。
微博截图。
新京报记者近日从电商平台也购买了一瓶“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单价为13元,整箱15瓶售价则为119元。这款气泡水的瓶身正面上方标有“ISDG×茉汽”,显著位置标着“酵素气泡水”字样,下方特别标明添加了(GABA)γ-氨基丁酸。
瓶身一侧,即是引发消费者好奇的内容——配料表。几乎满满一面的配料表,给人不小的惊奇感。新京报记者看到,配料表中除了红橘、甜橙、草莓、猕猴桃等水果的名称之外,还有白萝卜、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蔬菜的名称,更有小茴香、红辣椒、花椒等香料的名称,名称总数为232个。
“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配料表。图/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摄
不过,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些名称统统属于“综合果蔬酵素粉”。而在配料表中,“综合果蔬酵素粉”仅排在第七位,前六位分别是水、赤藓糖醇、抗性糊精、二氧化碳、红葡萄浓缩汁、紫胡萝卜浓缩汁。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规定,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均需在配料中进行标注。配料表必须如实标注生产食品所用的每一种原料,包含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配料表的顺序一般根据配料加入量从多到少排列,也就是越靠前,含量越高。
配料表还显示,“综合果蔬酵素粉”中植物酵素的添加量为10mg/L,含量并不高。一位营养方面从业人员介绍,看产品配料表最主要的就是看表里的前四个,顶多再加上调味的两款浓缩汁。
3月11日,该产品出品方芙德馆(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ISDG酵素在全球市场中都是比较有名的,酵素的服用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多少度的水送服之类。我们就想通过饮品的方式,让消费者随时随地喝到。”
多个宣传点存疑
近年来,气泡水之所以走红,离不开主打的“0糖”“无糖”健康概念,“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也不例外。在包装上,该产品标有“0糖 0脂 0能量”字样。
“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包装标有“0糖 0脂 0能量”字样。 图/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摄
实际上,“0糖”“无糖”并非完全不含糖。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每100ml饮料中含糖量≤0.5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饮料。而且,这款酵素气泡水配料表中还包含红葡萄浓缩汁、紫胡萝卜浓缩汁。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工作者云无心在科普文章中表示,苹果、梨、西瓜、葡萄等的浓缩汁,其实都是70%左右的糖浆。不少产品中虽然不含蔗糖,却用了果糖、果葡糖浆等替代,依然含糖。
对于含有果糖或者糖浆的问题,芙德馆(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方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目前能说的是,我们的工艺就是0糖0脂。”
此外,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除了酵素之外,这款气泡水的卖点还包括添加的γ-氨基丁酸和天然黄花菜。电商平台中,其宣传页面信息提到了这两类物质对于改善睡眠的作用。
γ-氨基丁酸和天然黄花菜被商家视为卖点。 图/电商网站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与热稳定性,具备食用安全性,并可用于饮料等食品的生产。但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它是一种氨基酸,有研究认为对神经系统有好处,延伸为具有促进“睡眠”“解压”等益处,“不过研究证据不足,而且这款饮料中的含量也不多”。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款气泡水的产品名称为“酵素气泡水葡萄味(汽水)”,执行的产品标准是GB/T 10792,即《碳酸饮料(汽水)》国标,这也是可口可乐、雪碧等产品执行的标准。
在厂家方面,该款产品涉及3家公司,除了出品单位芙德馆(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之外,委托单位为郑州爱诗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受委托单位为河南丰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京报记者发现,出品方芙德馆(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抖音上开设了官方账号,该抖音号有一则视频称,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盒马上线。
上述视频的发布时间为1月18日,视频画面中,货架上并没有相关产品,仅有一个人在货架边手持产品的动作。新京报随机走访了北京两家盒马门店,但均未发现上述产品在销售。新京报记者还了解到,盒马方面并没有销售这款商品。
芙德馆(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宣布产品在盒马上线。 图/抖音截图
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芙德馆(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称,“目前已经与这些渠道(盒马等)签署了合作协议,但商场有相应的上架时间。目前盒马给到我们的消息是,在第二季度以内将产品上架。”当问及该产品是在哪个区域的盒马销售时,该人士称暂时不方便透露。
没在盒马上架产品,却在视频中宣传盒马已经上架。一位知识产权与竞争法领域资深律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如果商家的产品并未在某知名平台销售,而商家以摆拍等方式谎称其产品上架某平台,以此向消费者表明其产品的质量满足与平台合作的标准,欺骗消费者或者导致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品质形成误认的,涉嫌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所禁止的“虚假宣传”行为,商家或面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等行政处罚,针对情节严重的虚假宣传行为,除了增加罚款数额以外,还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酵素”噱头大
为了突出同质化的重围,不少气泡水品牌开始深挖细分品类,“酵素”就是“ISDG×茉汽”气泡水主打的销售点。
各个网店的销售页面详情显示,“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普遍有“天然果蔬,科学配方;古法发酵,自然萃取;丰富营养,轻享健康;严苛质检,匠心出品”的宣传语。对于酵素,有的店铺称,232复合植物酵素富含植物纤维与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消化酶,可以帮助活化肠胃功能,清毒素,促进代谢,提升夜间能量的消耗。
“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在电商平台部分宣传语。 图/电商网站截图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酵素产品分类导则》(QB/T 5324-2018),酵素是指以动物、植物和菌类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的产品。
阮光锋曾在科普文章中表示,“酵素”是个日语词汇,先被引进中国台湾,辗转进入中国大陆。“其实在规范的中文里,它就是‘酶’,跟英文里的enzyme是同样的意思。只不过日本人把‘酶’叫作酵素,一些商家听了觉得比较时髦,就引入了国内并开始大肆宣传。”
日本酵素是一类商品的总称,有胶囊的,有粉状的,也有液体的。在一般的宣传中,都会说是从发酵水果中提取出了精华成分——“多种酵素”。阮光锋认为,它们和酶已经不是一回事。这些产品虽然都有“酵素”之称,但含有的酶其实极少,主要成分通常是氨基酸、多肽、维生素,可以认为跟吃氨基酸、维生素胶囊是一个意思。
阮光锋提到,即使说这些酵素产品真的是酶,口服也就没有效果了。“因为酶都是蛋白质,酶在胃酸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并彻底失去活性。也就是说,酵素在消化道中会被分解,没有机会进入细胞,不可能起到宣传中的减肥作用。”
对此,芙德馆(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产品是含有酵素成分,但公司并不主打这款产品带功效,本身是一个概念性的产品。“我们产品是属于碳酸饮料类的,它不是药品,不含有调节人体的功效。对于网传的一些功效,是酵素本身含有的功效。”
如果不是为了功效,添加酵素是否是与风味有关?上述公司工作人员称,“酵素对于风味的影响并不大”。声称产品添加酵素不带有功效,对风味也没有影响,对一款饮料来讲,这相当于做了“无用功”,但该工作人员称,“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特色吧。”
阮光锋表示,实际上,市场上的酵素产品或者水果酵素,酵素含量都非常低,就算喝上一公斤的“水果酵素”,获得的总蛋白质也是十分微量的,还不如吃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3月14日,北京世纪坛医院营养科医生贺源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酵素”一词源于日本,其实就是常说的“酶”,并没有网上宣称的那么多功效。市场上的酵素产品很多都存在成分不明、夸大疗效的问题,“不要过分听信广告宣传”,“保证全天平衡膳食的充足摄入,进行有效的体能锻炼、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心理调节才是养生保健的关键”。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
文章为“一条”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删改、盗用至任何平台,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新冠爆发的前半年,
摄影师吴国勇开始拍摄“中国白宫”,
至今走遍国内26个省,146个县市区,
做了无数次核酸和抗原,
拍下200座伫立在中国各地的“白宫”式建筑
——在他看来,
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西方文化
大对撞、大融合的一座座特殊“纪念碑”。
< class="pgc-img">>▲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大楼 1998年建成使用
< class="pgc-img">>▲
浙江平湖茉织华集团办公大楼 2008年建成使用
< class="pgc-img">>▲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城文创园,2013开始建设,现已停工,未开放
三四年前,吴国勇拍摄的“共享单车坟场”,
曾引发舆论的阵阵轰动。
今年年初,新作“中国白宫”在北京展出,
因为疫情,现场看展的人数有限。
一条远程专访吴国勇,
当疫情和国际争端像一把刀将世界割裂开来,
回看“中国白宫”,引人深思。
自述:吴国勇
编辑:陈 沁
责编:陈子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新冠疫情爆发后,才让我真正有了紧迫感,我得赶紧把“中国白宫”做出来,说不定对认识当下割裂的世界有些帮助。
最初开始构思“中国白宫”,是在2019年,当时我正在补充完善“共享单车坟场”系列——世界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特朗普政府率先发动了“中美贸易战”,中美关系一下子陷入冰点。
中美闹得这么僵,以后中国会怎么发展?当然,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对国际大事无能为力,只能自个焦虑。
也是这一年夏天,我无意中翻出一张老照片,是1995年,我在深圳世界之窗的纪念照,背景中美国国会山和总统山同框出镜。
< class="pgc-img">>▲
吴国勇在深圳世界之窗合影 1995年
< class="pgc-img">>▲
深圳世界之窗微缩景观 1993年投入运营
我早忘了还有这场景了。当即回到世界之窗,重拍了一张景观肖像,回来意犹未尽。我们都知道,“国会山”是世界上出镜率最高的建筑,在世界各地都被广泛模仿着,我也隐约知道国内模仿的也不少。
网络上大家都把这种美国国会山式建筑统称为“白宫”,也包括一些正规媒体。我回过味来:为什么大家以讹传讹,都叫错了?
这说明中国老百姓,对美国的认知普遍是不完整、不全面的,这种错误的叫法耐人寻味,所以给这个作品起名字的时候,就将错就错用了这个充满歧义的名字。
< class="pgc-img">>▲
作为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美国国会大厦有鲜明的辨识度:一是拜占庭式圆形穹顶;二是古希腊三角门楣;三是罗马柱等西式装饰细节;四是严格的三段式外立面对称结构。
< class="pgc-img">>▲
吴国勇将圆形穹顶纳入拍摄的基本标准,除了“白宫”正面肖像,也会航拍平面图和穹顶平面特写
这个建筑符号是如此直白,一看就知道是“美国的”、“西方的”;还如此具象,适合摄影直接记录;但同时,这个符号的内涵又是如此丰富复杂,吸引我去探究。
“白宫”式建筑的出现,和改革开放直接相关。在此之前的时代,很难想象谁敢建这么一栋建筑。
所以,“中国白宫”是改革开放的衍生品,承载了人们对于法治理想、文化向往以及财富渴望等诸多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构成“白宫”意象的万花筒。
< class="pgc-img">>▲
湖北省军民抗战博物馆 2015年建成使用
< class="pgc-img">>▲
沈阳城市学院白卿宫教学楼 1996年建成使用
< class="pgc-img">>▲
广东省广州市流花湖白宫 1992年改建使用
大部分“白宫”是在疫情期间,见缝插针出去拍的。只要我生活的城市和要去的地方都没有疫情,而收集要拍的目标也攒够了,就会开车跑一趟,每次一周到10天,大概能跑3-4个省。为了减少风险,吃饭基本是在车上解决的。
< class="pgc-img">>▲
摄影师吴国勇在旅途中
当然也会碰到一些麻烦,疫情期间各地防疫政策五花八门,比如千里迢迢开到了地方,健康码行程码都是绿的,就因为是外地车就不让下高速,搞得白跑一趟。也曾被强制隔离两天,重新做核酸等结果出来才放出来。
< class="pgc-img">>▲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政府大楼 2003年建成使用
< class="pgc-img">>▲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2002年建成使用
主要是通过网络搜索去寻找,在拍摄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各级人民法院大楼喜欢采用“白宫”的形制,我就按各省行政区划,挨个市县区去搜索,就这样在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里,找到了近100座白宫式建筑。
这些白宫基本是按“胡焕庸线”分布,东南沿海的江浙沪、福建、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密集度远高于内陆省份。
比如广东一省就拍了31个,江、浙、沪和福建,每地都拍了10多个。想一想很正常,建筑毕竟是财富的物化标志。另外,沿海地区富裕起来的时间,刚好与“白宫”形制的流行也相吻合。
< class="pgc-img">>▲
江苏省启东恒大海上威尼斯售楼中心 2010年建成使用
< class="pgc-img">>▲
广东省佛山市恒大御景半岛 2009年建成使用
当人投入做一件事,就会沉浸在他那个做事的世界里。拍白宫时,我就像到了一个“白宫”的世界,整天想的都是,哪里还有个“白宫”等着我去拍?
< class="pgc-img">>“白宫”式政府大楼,显然是公众最关注的了。这类建筑我已拍了26座,涉及到地市级、县区级、乡镇一级,以及各级政府部门。
这些建筑都建于90年代末至2010年之间,在改革开放时代,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变得宽松。
< class="pgc-img">>▲
湖南省娄底市政府大楼群 2006年建成使用
湖南省娄底市政府“白宫”大楼群占地面积最大,有五栋“白宫”式建筑组成。其门楼也最高大气派。
< class="pgc-img">>▲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政府大楼 2009年建成使用
南京市雨花台区政府大楼设计方案咨询的黄伟康,曾在博客中写道:当时“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设计方案征集,所有方案都没有得到领导同意。最后了解到,区最高领导是想仿照美国国会大厦的形式建大楼,这才迎合领导意图,重新做了方案,第一把手总算点头了。”
我想,这就部分解释了,白宫式政府大楼建起来的背后逻辑。
< class="pgc-img">>▲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政府建筑群 2001年建成使用
萍乡安源区政府大楼前最为热闹,晚上有很多人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华灯映照下穹顶熠熠生辉,给人身处白宫的既视感。
< class="pgc-img">>▲
广东省鹤山市古劳镇人民政府大楼
广东一个乡镇的“白宫”政府大楼也很气派。
< class="pgc-img">>▲
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大楼 2007年建成使用
< class="pgc-img">>▲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人民法庭
各级人民法院“白宫”式大楼,我拍了70多座,占所拍“白宫”总数的1/3,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这里面有省市级高院、中院、县区级人民法院,甚至基层的派出法庭。仅在江苏无锡一地,就有4座市(区)级人民法院为“白宫”式建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大楼 2002年建成使用
为什么法院大楼喜欢采用“白宫”这种形制?我在一篇论文中发现了一点端倪。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大楼的设计师在论文中说到:“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的法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惩恶扬善是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但是中国(曾)长期受封建社会的桎梏,人治至上,缺乏法治、人本的语言,若使用西洋古典建筑语言,则能更方便、明确地表达现代法制的性格,体现庄严、公正、民主的内涵。为此,本工程经过多轮多方案的比较,最后采用欧式古典主义处理手法,使新重庆的人民高级法院更赋有独特的品质和魅力。”
我很认同这位设计师的观点。中国以法治国,就是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国会山式建筑本身端庄对称的建筑外形,与法院公平公正的执法理念不谋而合,为法治中国的理想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大楼及穹顶“法律女神”雕像 2006年建成使用
人民检察院,我拍了9座“白宫”,公安机关也拍了2座。
成都市检察院大楼穹顶,刻意放了一个怀抱法律文献,手持法律之剑的中国女性雕像,也让我体会到设计师的一片良苦用心,让我感动。
< class="pgc-img">>▲
湖北省公安厅大楼 2008年建成使用
此外还有湖北省公安厅大楼,网上说这里严禁拍照,我是趁大过年的时候去拍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湖南省湘西州人民检察院大楼 2006年建成使用
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检察院那座“白宫”建得非常漂亮,在夜晚灯光映衬下更显美轮美奂。
我相信,所有这些公、检、法的“白宫”建筑式大楼,背后都如重庆市高院大楼的设计师在论文中所说的,是为了追求现代法制庄严、公正、民主的内涵。
< class="pgc-img">>企业对于“白宫”也是趋之如骛,率性而张扬地表达了企业家们各自的爱好与个性。这些由商业资本堆积而成的“白宫”,有公司办公楼、商业体、酒店、地产项目等等,呈多样化及个人化的风格,显示出其背后资本的力量。
< class="pgc-img">>▲
浙江平湖茉织华集团办公大楼穹顶公司创始人雕塑
浙江平湖这家公司办公楼就是其中的典型。这处办公楼彰显出企业家的野心,白宫顶端的雕像,刻意用公司创始人的形象代替了自由女神像。公开资料显示,当年这位企业家曾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会见,当他将印有这座“白宫”的名片递给小布什时,令小布什大吃一惊。
因此,商业类“白宫”建筑,本质是对财富的追逐,一种欲望物化的表达。至于白宫这种外表,只是用来表达其“高级”的一个形式。
< class="pgc-img">>▲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丽江明珠酒店 1995年建成开业
< class="pgc-img">>▲
海南省三亚市豪门山庄酒店 2000年建成使用
< class="pgc-img">>▲
安徽省合肥市恒悦外商国际俱乐部酒店 1999年建成开业
我还拍了22座典型的“白宫”式酒店,这些白宫酒店更多是一种商业考量,就是希望以此吸引客人。但很有意思的是,90年代末到2010年前后建的白宫酒店都曾风骚一时,但现在经营状况多很惨淡。
比如广州番禺的丽江明珠酒店,是几栋白宫组成的建筑群,它的英文名称就叫“White Palace Hotel”即白宫酒店,当年可是当地的地标建筑,现在资不抵债要拍卖了。三亚的三亚豪门山庄已经关门歇业了,合肥的外商国际俱乐部酒店也是惨淡经营。
< class="pgc-img">>▲
湖北省武汉市白房子酒店 2021年建成开业
< class="pgc-img">>▲
广东省恩平市恒大泉都温泉酒店 2012年首期开盘
如此同时,新的“白宫”酒店还在继续不断涌现,比如武汉一家新建的名字直接叫“白房子酒店”,更多是“恒大酒店”系,这些酒店外形基本一模一样。
< class="pgc-img">>▲
河南省洛阳市翡翠庄园售楼处 2019年投入使用
< class="pgc-img">>▲
河南省许昌市万象城营销中心 2015年开始建成
房地产是中国近几十年来高速发展的一个行业,作为建筑的“白宫”,自然也在这些鳞次栉比的房地产项目中屡屡出现。拍得多了,所以我把它专门列了一类。
这两个“白宫”都是在河南的三线城市。一个是洛阳市“翡翠庄园售楼部”,显得简陋一些。一个是许昌市“万象城营销中心”,明显气派得多,因为许昌这个楼盘更靠近市中心,主打别墅和洋房。
< class="pgc-img">>▲
贵州省贵阳市花果园白宫 2015年开始建成
贵阳花果园白宫会所外形是“白宫”的变异,这是贵阳市第一大盘“花果园住宅区”的配套建筑,据说这处“白宫”不对外营业,是开发商自己享用的,也是一个网红打卡地。
< class="pgc-img">>▲
商业烂尾白宫
< class="pgc-img">>▲
湖北省武汉市庙山白宫 2005年建成
在商业分类里还有一种烂尾的“白宫”,比如武汉庙山白宫、南通如东白宫、无锡惠山白宫、广东开平翠山湖白宫,可以看做是一些资本追逐财富的折戟沉沙,毕竟成功的只是少数。
< class="pgc-img">>“白宫”式建筑也多出现在大学校园里,我拍了22座。近几十年间,中国的大学急剧扩张,“白宫”式大楼成了不少校方最直接的选择。
其中多为外语学校、经(外)贸学院、国际学院以及独立学院,这些建筑分别是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大楼、行政楼,都成了学校的标志。
< class="pgc-img">>▲
湖北省武汉市商贸职业学院商务大楼 2005年建成使用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校长在回应社会关注时曾解释道:“希望透过这些建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并把学校办成‘国际文化大学’,把校园变成‘展开的百科全书’。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河南省郑州市亚斯国际学院行政楼(正反两面) 2004年建成使用
郑州西亚斯国际学院是一家中外合办民营大学,其行政楼校外一面采用了中国天安门城楼的建筑元素。校内一面则采用了美国“白宫”的建筑元素。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北京吉利学院图书馆(上)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图书馆(下) 2008年投入使用
这座“白宫”形制的图书馆原是北京吉利学院的标志性建筑。2019年底,吉利学院迁址四川成都。这处校园成了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北大进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摘掉了“白宫”图书馆的帽子。
< class="pgc-img">>私人住宅我只拍了2座,虽然占比只有百分之一,但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类。前面看了这么多“白宫”,背后都少不了权力或是资本的影子。
那么抛开了权力和资本,普通人为什么会建这么一座“白宫”房子呢?这是我想知道的。好在经过几个小时的缠磨,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许宁接受了我的访谈。
< class="pgc-img">>▲
海南省农民许宁私人别墅 2010年投入使用
许宁说他只是喜欢就盖了,没想别的,我相信他说的是大实话。只是看到了“白宫”的照片,一下就被打动了,决定要盖这样一座房子,并最终真盖起来了,甚至他连这房子到底叫什么都不知道。
没用设计师,只凭着一张照片,许宁就这么一砖一瓦把“农民白宫”建起来了,而且建得有模有样,外观不俗。让我惊叹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有人说这只是模仿能力没有创造力,但谁又能否认创新不是学习和模仿前人基础上进行的呢?
< class="pgc-img">>我拍的“白宫”建筑中有一些做得的确很粗糙,不伦不类,但总体来说多数“白宫”在周边建筑物里都有鹤立鸡群的感觉。
我采访过的路人绝大部分也都是认可称赞的。有人在网上说这些“白宫”很丑,我觉得这些人已经丧失了农民许宁那种对美的直觉感受力,掺杂了太多复杂的因素。
< class="pgc-img">>在我看来,伫立在中国各地的这些“白宫”建筑,成了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但又讳莫如深的一个“符号”,隐藏着极其复杂多元的文化歧义。
对我来说,不断寻找拍摄这些“白宫”,并打听这些“白宫”背后故事的过程,也是我看清楚一个时代的学习过程。
< class="pgc-img">>▲
中国“白宫”穹顶雕塑系列
< class="pgc-img">>▲
安徽省阜阳市金种子酒厂厂区里的公共厕所 2012年投入使用
在中国出现的这些“白宫”,映射着时代背景下,人们复杂多元的社会心态。既有农民许宁那样直觉的喜欢,重庆高院和成都市检察院的主办者们追求法制理想的良苦用心,也有茉织华老板把自己雕像放上去,来彰显财富的任性张扬。
有长城文创园和郑州西亚斯学院,把中美建筑元素捏在一起的良好愿景,有北京大学将吉利学院图书馆穹顶一铲了之的决绝,也有人把“白宫”符号降解,做成了一个公共厕所戏弄玩闹。
< class="pgc-img">>▲
湖北省武汉市一处新冠疫情临时隔离点 2005年建成使用
< class="pgc-img">>▲
广州海关顺德缉私分局办公大楼
“中国白宫”也让我们反思: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多样心态中,哪些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哪些是值得我们期待的,哪些只是让我们会心一笑。
跳开“白宫”这个符号,你会发现不论是互联网、智能手机、好莱坞大片等等,我们和世界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很难割裂。我们不能既享受这些外来的先进技术,又对“中国白宫”感觉不适,当成是洪水猛兽。
我拍照都是凭直觉,但拍的题一定要能引发我犯魔怔,不然就不拍。这可能既源于我的强迫症性格,也源于我的无知,如果在某一刻,世界突然袒露给我一幅我不理解的景象,就会让我有把这景象拍下来,找人问个明白的冲动。
< class="pgc-img">>▲
“共享单车坟场”系列
“厦门同安规模最大的一处共享单车坟场,这里几乎堆放了厦门本岛上所有的共享单车,据说有20万辆,宛如小山。”
共享单车坟场颠覆了我既有的认知,让我的魔怔又犯了,“中国白宫”也是这样。
现实经不起琢磨,不琢磨一切岁月静好,一琢磨到处都很魔幻。所以就到处去拍去看,拍了一段时间后我去问朋友,有朋友说这就是山寨啊,没什么意思。这个说法还是没让我搞明白,于是只好继续拍。
我的好友李政德说过“现实比照片更魔幻”。这是对的,因为我看到现实了。
< class="pgc-img">>关于展览,虽然受疫情封控影响,到现场的人不多,但观众说得最多的是:“这些‘白宫’以前都有耳闻或者目睹,没想到数量、种类这么多,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感觉很有价值”。听到这样的反馈,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了。
回头再看这个作品,我觉得介入的时间点是碰对了。我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就是希望能尽量集齐所有典型的“中国白宫”,留下一份完整的影像档案。
这是时代留下的印迹,真实的中国,就藏在背后的故事当中。
月12日,上海市消保委喊话书亦烧仙草,称其对“草莓啵啵酸奶”的宣传与产品实际情况相距甚远,书亦烧仙草应该向消费者真诚地道歉。
据了解,3月8日,上海市消保委发文《@书亦烧仙草,你家的“草莓啵啵酸奶”里的酸奶去哪里了?丨消保委监督》称,从书亦烧仙草上海黄浦宏伊广场店购买了“草莓啵啵酸奶”样品,并委托专业机构检测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书亦烧仙草“草莓啵啵酸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只有0.53g/100g(3.286g/杯),脂肪含量只有1.01g/100g(6.262g/杯),乳糖含量也只有0.32g/100g(2g/杯)。上海市消保委又购买了某预包装酸奶,检测发现该产品脂肪含量在5g/100g左右,蛋白质含量约为4g/100g,乳糖含量达到3g/100g。
面对上海市消保委的质疑,书亦烧仙草于3月9日作出了回应,承认该款产品实际上是一款“酸奶风味饮品”,在600毫升的饮品中仅含有70毫升的酸奶。此外,他们还承认在饮品中添加了30毫升的蔗糖。然而,对于“草莓啵啵酸奶”中其他配料的成分以及如何实现整杯饮品类似于酸奶的质感和口感,书亦烧仙草并未在回应中给出明确答案。
对此,3月12日晚,记者专程走访了位于武汉的书亦烧仙草(汉口城市广场外街店)。当晚6时12分,记者注意到其官方小程序上已将引发争议的产品“草莓啵啵酸奶”更名为“草莓酸奶水果茶”。而门店内的菜单显示屏以及外卖平台上则还未同步更换产品名。与此同时,记者发现还有一款名为“多肉葡萄酸奶”的产品。
之后记者又以消费者的身份购买了一杯该饮品,并询问门店内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也是刚刚注意到小程序上的名字有所更改,至于为何更改,并不清楚原因。
拿到饮品后,记者观察产品标签仍为“草莓啵啵酸奶”,名称未与小程序同步更改。店员对标签上的英文也进行了解释,“LC为绿茶的缩写、sn则为酸奶的缩写”。由此理解,“sn70”与书亦烧仙草于3月9日作出的回应一致,该款产品实际上在600毫升的饮品中仅含有70毫升的酸奶。
随后,记者致电书亦烧仙草官方得到回应,“书亦门店所售卖的新闻报道中的此款产品,为使饮品口感更丰富,在制作过程中特别添加了由宁夏塞尚乳业生产的高原牧场酸奶。按照产品制作标准,消费者在门店买到的此款饮品中会加入小啵啵、雪梨冻、酸奶、草莓、绿茶、蔗糖,冰块。书亦选用的由宁夏塞尚乳业生产的高原牧场酸奶符合国家对风味发酵乳标准的要求,所添加酸奶原料合格。此款产品在书亦门店目前使用的菜单中,被归为‘酸奶水果茶’一类,在过往菜单中该款产品均被分在‘酸奶水果茶’一栏,与常见的预包装酸奶不属于同一品类。针对此次新闻事件,书亦已对此款产品名字进行优化,让消费者更容易识别品类。”
此前,主打“健康”理念的茉酸奶也曾因产品配方引发争议。在社交平台上流传的一份茉酸奶制作原料显示,除牛油果等水果外,其产品还使用了名为“上野曼道牌雪糕”的原料。而该雪糕配料中显示含有“精炼植物油、葡萄糖浆、乳化剂、稳定剂”等成分,因与植脂末成分相似,也被人质疑“疑似使用植脂末”,并吐槽“茉酸奶应该叫奶昔”。由此可见,以“酸奶”作为标签化的产品名称,无疑会给消费者带来有关蛋白质、乳脂等含量的联想。
近年来,喜茶、霸王茶姬等多个奶茶品牌刮起“零植脂末”“零奶精”的风潮,甚至公开产品配料表、所含热量,都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于更健康饮品的需求。规范产品名称、透明化产品配料,减少宣传语对消费者带来的误导,亟待品牌的自觉行动。(见习记者李伊珏)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