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的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为图一时方便
选择在餐厅享受美食
餐厅虽是美味佳肴的诞生地
但其后厨油烟比较重
用电用火比较频繁
其中隐藏了不少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有隐患
部分餐厅存在使用的瓶装液化石油气超过了使用年限,未能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燃气软管,减压器老化导致接口处漏气,以及未在使用完毕后关闭钢瓶阀门等现象都极易引发火灾。
明火作业燃料多
厨房是使用明火进行作业的场所,所用的燃料一般有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若操作不当或储存不当,很容易引起泄漏、燃烧、爆炸。
长期做饭油烟重
厨房长年环境比较潮湿,在这种环境下,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很容易积聚下来附着在墙壁、烟道和抽油烟机的表面,如不及时清洗,就有引起火灾的可能。
电气线路隐患大
餐饮的厨房区域用火用电设备集中,极易出现超负荷现象,而部分餐厅内存在空调、电灯、餐饮器具等设备线路敷设杂乱无章,电线私拉乱接,线路未穿管保护,线路裸露在外等现象,火灾隐患较大。
用油不当会起火
在厨房里进行烹饪食物时,如果锅里加油过多油面过高,或是长时间加热油温过高,油液受热溅出锅外,如果遇到火源极易燃烧;另外厨房里的燃料用油和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放置不当等原因也容易引起火灾。
消防通道被占用
餐厅内部有着大量的桌椅、餐具、清洁用品、塑料用品等易燃可燃物,有些杂物被随意堆放在过道或门口,导致疏散通道堵塞,万一发生火灾,人员无法及时逃生;还有一些餐厅设置在狭窄的小路上,或是道路两边停放车辆,导致消防车道被堵,消防车也进不来,耽误救援时间。
不看不知道
后厨里的隐患那么多
想要做到防范于未“燃”
下面这些措施您可得知道
餐厅是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厨房着火,火势控制不当蔓延至餐厅则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采用防火门等方式将厨房与餐厅分隔开,能有效阻止火灾蔓延。
厨房内的燃气管路需要定期维护保养、检测。特别是燃气管道、接头、仪表阀门需经常检查,防止泄漏。安全使用天然气与液化气,油炸、烘烤食物时遵守操作规程。
油烟机、油烟管道要及时进行清理,清除掉附着和堆积在里面的油垢及其他脏物,防止烟道和抽油烟管道内壁或弯道内的油垢和脏物堆积过多带来火灾危险。
餐厅禁止拉接临时用电线路,所有线路和电气设备均应由正式电工敷设安装。餐厅内用火用电设备如存在过载运行、线路老化、插座松动、线路未穿管保护、线路裸露在外等情况,要及时维修。
餐厅厨房动火做饭时工作人员严禁离开,厨房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及时关闭电源、气源,在检查确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应按相关规范要求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处设置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灯具。严禁出现将货物堆积到疏散通道上、在窗户上设置铁栏杆、封闭安全出口等现象。
小型餐饮一些经营者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擅自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底部作为店面经营用房,夹层或二层作为仓库、住宿使用,形成集仓库、经营、住宿为一体的“三合一”现象,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安全逃生十分困难。
完善餐厅消防设施设备,配齐火灾报警设备,厨房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并在燃气或燃油管道上设置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的自动切断装置。
对餐厅的工作人员经常进行防火安全常识教育,并制定餐厅厨房内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防止人为疏忽引发火灾。
厨房的消防安全
是整个餐厅消防安全的重中之重
餐厅的管理人员平时要注意防范、定期检查
让每个人都能安心、安全的用餐
价格五颗星,设施五成新,服务不走心。”近年来,一些五星级饭店名不副实,不仅让消费者闹心,也不利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8月19日,全国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取消部分五星级旅游饭店资格。被“摘星”的酒店存在哪些严重问题?“摘星”处理有实效吗?
有酒店卫生管理瘫痪、安全隐患重大、客房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严重
根据文旅部门披露信息,5家被“摘星”饭店分别为天津燕园国际大酒店(原喜来登大酒店)、天津滨海假日酒店、上海裕景大饭店、重庆希尔顿酒店、重庆典雅戴斯国际大酒店;另还有分别位于辽宁、重庆、上海、天津、河南的多家酒店被限期12个月整改。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此次被处理五星级饭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消防器材老旧失效,消防通道无法正常使用,安保、泳池安全员等不到位。二是卫生问题突出。消毒间配备不到位,公共区域、客房、餐厅卫生管理不达标。三是部分设施设备因维修保养不力无法正常使用,标识系统老化。四是员工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技能不足,不能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提供相应服务。
记者调查发现,被“摘星”的重庆典雅戴斯国际大酒店就存在无礼宾服务、客房空气质量差、后台区域维护缺失破损严重、卫生管理瘫痪、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重庆希尔顿酒店也因必备服务项目缺失、卫生消防不达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被“摘星”。
上海市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主任黄铁民告诉记者,上海1家被“摘星”、5家须限期整改酒店的问题也都集中在安全生产管理、卫生操作规范、一线员工服务规范和必备项目缺失等方面。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部今年1月至7月已分三轮对十个重点省份的部分五星级饭店进行了暗访检查,已对20家五星级饭店做出取消星级的处理。
“五星”变“无星”,饭店在乎吗?
长期以来,获评“五星级”被认为是饭店硬件与服务品质优异的保证。“摘星”让“五星”变“无星”,能有效触动相关不达标饭店积极整改吗?
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饭店被“摘星”后可能丢掉部分高利润的高端需求市场。一些高端饭店在“摘星”后,客流量大幅下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国家级星评员谷慧敏认为,星级评定事关国家标准,“摘星”就是要通过维护标准的权威性,维护饭店服务品质,用“有进有出”来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但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当前“摘星”对高档饭店的影响力已明显削弱。甚至有星级饭店主动申请“摘星”或“自定义”为“豪华”规避星级评定标准的约束。
记者发现,有大量饭店,特别是高档饭店游离于我国星级评价体系之外。据文化和旅游部市场司景区和旅游住宿业监管处处长刘瀛介绍,商务部统计的全国住宿企业超过50万家,而星级饭店仅有11000家。据记者调查,仅上海一地,达到“五星级价格”的“豪华”饭店数量是拥有五星评级饭店数量的两三倍。此前被曝光存在“浴巾擦厕所”“马桶刷刷茶杯”的一些高档饭店,就存在“无星可摘”的情况。
另外,由于信息披露等方面原因,“摘星”压力往往不能有效传导到市场端形成经营压力,不少“差评”饭店仍“客似云来”。记者发现,北京长安大饭店、淄博世纪大酒店等此前被“摘星”饭店仍预订紧俏,北京某温泉度假酒店工作人员甚至向记者表示“摘星后饭店价格没有任何调整”。
权威性、专业性、市场化程度三方面成星评制度“短板”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工作负责人处了解到,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是当前星级评定、复核相关工作的具体承担单位,相当于全国星评委常设办事机构。
“星级评定制度面临着持续萎靡的风险。”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张润钢坦言,目前,饭店星级评定标准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目前国内很多涉及旅游住宿服务的标准和质量判定,尚无法律法规可依,仍主要靠行业惯例、行业标准和企业自检。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仅做原则性规定,惩罚力度也不足。另外,专家还指出,当前不少星级评定机构存在缺少认证资质的法律隐患。
张润钢称,饭店星级评定本是住宿行业区分等级的一种技术手段,专业性很强。但现实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比如在有些地方,相关部门为彰显政绩,催生出了大批本不具备五星级条件却硬性开业的饭店,大大削弱了星级的含金量。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行做法是按行政级别来决定评定星级饭店等级的权限:国家评五星,省级评四星,地市评三星。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是过去行政主导模式的“遗迹”,既难以有效配置资源,也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张润钢等专家建议,市场化改革是星评制度的出路。一是由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专业认证机构实施评定;二是应主动纳入国家认证认可监管体系,通过推进星评标准的市场化、专业化来擦亮“星级品牌”。
文化和旅游部方面表示,将对五星级饭店进行“全覆盖、双随机、常态化”暗访检查,同时加大标准引领力度,修订《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等。
(来源:新华网)
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得安全、放心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餐饮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安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仍存在忽视原材料管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诚信经营缺失等诸多问题。
在历年的“315”的“打假黑榜”上,均不乏餐饮企业的身影。正值今年“315”期间,已有西贝、外婆家、元气寿司、站点披萨等多个知名餐饮品牌的门店被曝光后厨卫生状况差、原材料质量存疑,其中,食材过期几乎成为了这些涉事门店的“通病”,为人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西贝:餐具洗后仍有油污 边切肉边摸抹布
3月17日,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报道,16日中午,记者和执法人员在西贝莜面村南京金鹰店发现,所谓清洗消毒后的餐具上仍有油和污渍。对此,店长表示,餐具使用前工作人员会再用口布擦拭。当执法人员问:“有没有做到一次性毛巾擦一个杯子扔一个?”店长表示“没做到”。
此外,后厨配餐人员的操作也有问题,有人一边切肉夹馍的馅,一边用擦桌子的抹布擦手。在前厅透明厨房中工作的厨师也都没有佩戴口罩。
在检查后,执法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该店立刻进行整改。当日下午,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发来声明,表示会认真整改。
外婆家:厨师脚踩案板 食材疑似过期
3月15日,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曝出“卧底”外婆家南京水平方门店后厨的视频。视频显示,该门店在人员招聘、操作规范、食材质量方面均存在重大问题。
据“卧底”透露,在被门店招聘为“大厨”的过程中,并未向其要求提供健康证和身份证。在后厨中,多名厨师脚踩案板翻入操作间,员工在洗菜池中涮拖把,卫生状况让人担忧。
视频显示,这家门店疑似使用过期食材,每次有检查人员来之前贴上当天生产的标签。“人走了就撕掉,有人来检查会有人通知的。”该店员工称。
事件发酵后,外婆家餐饮集团公开发布致歉信,表示已对涉事门店停业整改,门长和厨师长停职接受调查,集团派专门的调查小组进驻门店,将及时公告调查结果。同时,集团要求旗下所有门店彻底自查,规范操作,落实制度,引以为戒。
针对过期食材贴虚假标签一事,外婆家集团有关人员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按公司规定,不得篡改、修改食品保质期;过期食品必须报损,不得使用。”
站点披萨:过期食材照样用 员工称“经常这样”
据北京时间报道,2018年12月,暗访记者进入站点披萨北京亚运村店厨房工作,发现大量沙拉料包、烧烤料、奶酪等食材均已过期。
视频显示,后厨中真空包装袋中的熟鸡蛋已经过期,但仍然被做成了鸡蛋沙拉售卖给顾客。袋装的小西红柿也过期两天,仍然没有处理掉。对此,后厨员工称“经常这样”。在被质疑过期沙拉是否还能食用时,员工称“少说话多干活”。
此外,在暗访中,记者发现店内并无消毒设备,员工也仅使用洗涤剂来清洁餐具。
资料显示,站点比萨隶属于北京市捷彭亚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曝光后,捷彭亚诺方面有关人员表示,公司内部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已对餐厅经理进行降级处理和内部处罚。对于消毒设备不符合规定的问题,该人员表示,当时正在店面升级导致设备摆放不到位。
元气寿司:乌冬面中疑似吃出“小强”
3月13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在元气寿司成都万象城店用餐时,在乌冬面里吃出了一只蟑螂。
对此,3月15日午间,元气寿司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表示对事件中的顾客致歉,并表示已对内部进行深度自查,深化管理,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与用餐环境。
元气寿司并非首次因卫生问题被消费者诟病。2018年5月,有顾客称在深圳店用餐时,在天妇罗蘸料中吃出了类似蛆虫的白色活虫,在酱料碗旁边的墙壁上发现有虫子在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