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正式发布,哪些企业荣耀上榜?一起来关注!
< class="pgc-img">>3月28日,作为“2024中国餐饮产业峰会”的重磅环节,“第四届中国餐饮产业红牛奖”颁奖盛典隆重举行。“中国餐饮产业红牛奖”致力于挖掘和表彰中国优质的餐饮企业,助力中国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当天,公布了“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2024年度餐饮产业影响力企业”“2024年度餐饮产业服务标杆企业”“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金质产品”“2024年度餐饮产业风云人物”五大奖项。
作为红牛奖的核心奖项,“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评选聚焦餐饮供应链各细分领域的头部力量,旨在发掘和表彰那些在营收规模、渠道覆盖、科技创新、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备卓越实力的供应链龙头企业。
下面,一起来看看,上榜的企业都有哪些吧!
< class="pgc-img">>食材、调味料企业上榜最多
“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评选主要依据企业的营收规模、渠道覆盖、资产状况、供应实力、科创探索、媒体传播等维度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涵盖食材、半成品预制菜、调味料、设备用品及冷链物流五大核心板块。经过多轮的评选,最终100家实力企业脱颖而出。
< class="pgc-img">>“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上榜的企业中,食材类企业占比最大,占了榜单的64%,这充分体现了食材对餐饮行业的重要性;其次是调味料类企业,占了25%;上榜的预制菜类企业占了6%;而上榜的设备用品和冷链物流企业则相对较少。
< class="pgc-img">>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上榜的100家供应链企业中,有众多的上市公司,如安井食品、百洋股份、天味食品、新希望六和、国联水产、牧原股份、圣农发展等。另外,还有正在上市辅导的两家企业,丹丹郫县豆瓣和吉香居。
本次上榜的100家企业,截止到2024年3月25日,超过一半的上市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表现比较突出的有盖世食品、立高食品、天味食品等。其中,有多家上市公司2023年营收破百亿,如2023年前三季度,安井食品实现营收102.71亿元,同比上涨25.93%;2023年前三季度,圣农发展实现销售收入139.28亿元,同比增长12.73%;温氏股份2023年预计实现营收899.18亿元,同比增长7.4%。
< class="pgc-img">>食材企业百花齐放
复合调味料企业表现亮眼
从“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上榜企业的细分领域看,调味料中的复合调味料企业表现亮眼,上榜数量较多;其次是食材类中的肉禽类及米面粮油类企业表现也较为突出,分别有22家和13家企业上榜。此外,饮品类领域有9家企业入围,水产类领域有7家企业入围。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各细分领域的上榜企业具体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吧。
< class="pgc-img">>1.餐饮食材“大单品”时代,上榜企业精细化程度提升
近年来,随着餐饮连锁化率提升和规模化程度加剧,餐饮食材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测算,2024年餐饮食材市场规模预计为1.88万亿元,同比增长9.9%。
从本次上榜的64家食材供应链企业看,有老牌肉禽企业如温氏股份、新希望六和等,也有很多综合食材供应链企业入局,如锅圈、蜀海供应链等。
< class="pgc-img">>按细分领域划分,本次上榜的食材企业大致可以分为7大类:
肉禽类,上榜企业有22家,分别是大北农、大庄园集团、恒都农业、立华股份、龙大美食、牧原股份、圣农发展、温氏股份、仙坛股份、新希望六和、凤祥食品、禾丰股份、金锣集团、大象农牧、欧福蛋业、双汇发展、泰森食品、益客食品、正大食品、上海梅林、大成食品、宾西集团。
尽管2023年,猪肉、鸡肉等价格低迷对肉禽生产和加工企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很多企业通过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如深加工、预制化等措施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迎来了新增长。如圣农发展推出了冰鲜琵琶腿,温氏股份推出了供港老母鸡等,均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
< class="pgc-img">>米面粮油类,有13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北大荒米业、嘉吉中国、金健米业、金沙河集团、京粮控股、克明食品、鲁花集团、三全食品、十月稻田、五得利、西王食品、益海嘉里、中粮集团。
而今传统粮油企业产品的竞争压力较大,消费者对于米面粮油的健康需求和价格较敏感。一些米面企业通过以新产品为切入口,寻找市场增量。
同时,也有企业抓住了消费者精品化需求,通过小包装产品,杀出重围,例如预包装大米领域的龙头企业十月稻田,其也于2023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
< class="pgc-img">>水产类,上榜企业有7家,分别是百香顺、百洋股份、国联水产、海大集团、恒兴集团、通威食品、翔泰渔业等。
当前,传统水产食材同质化问题突出,很多企业通过精细化养殖和可持续养殖模式,提高产品效益。如翔泰渔业旗下昌江元道的金鲳鱼,获得全球首张金鲳鱼ASC可持续认证;百香顺的黑鱼片等深加工产品,凸显了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受益于现制饮品行业的红利期,饮品供应链近两年发展迅猛,本次饮品类有9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安佳专业乳品、大咖国际、德馨食品、菲诺、佳禾食品、噢麦力OATLY、雀巢(Nestle)、塞尚乳业、田野股份。
德馨食品成立于2012年,为咖啡、奶茶品牌的供应商,主要客户为瑞幸、星巴克、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等知名连锁餐饮企业。
而在瑞幸咖啡厚乳拿铁、生椰拿铁等爆款销量走高的同时,其背后的厚乳、椰乳、燕麦奶供应链企业塞尚乳业、菲诺、噢麦力(OATLY)等企业受到众多关注。
此外,还有6家综合型食材企业上榜,分别是良之隆、蜀海供应链、乐禾食品、望家欢、千喜鹤,及2023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的锅圈。
烘焙类,则有4家企业上榜,分别是海融科技、恩喜村、立高食品、南侨食品。
蔬果菌类也有3家企业上榜,分别是主营鲜菇业务的上市企业雪榕生物以及以双孢菇、金针菇为主营业务的众兴菌业、以豆制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祖名股份。
总的来看,上榜食材企业中的大部分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既有成熟的生产基地和产品品牌,也有相对完善的销售渠道,供应链整合能力强,综合实力强大。
< class="pgc-img">>2.BC端双轮驱动,上榜预制菜企业潜力巨大
近年来,预制菜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目前,行业正处于蓝海竞争阶段,除了餐饮链条上的相关企业积极布局之外,还有诸多跨界参与者加入了进来。
在“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中,安井食品、逮虾记、得利斯、盖世食品、皇上皇、千味央厨6家预制菜企业上榜。
除了专门聚焦预制菜业务的企业,目前一些上游的肉禽企业通过深加工、预制化的举措延伸产业链条,以增加产品附加值,如泰森食品、宾西集团。
其中,泰森食品专注于鸡肉、牛肉、猪肉的加工生产,2022年10月8日,泰森日照智慧工厂正式投产,增设鸡肉预炸、鸡肉全熟、中式预制菜等多条产品线。宾西集团专注于丰富且美味的肉制品研发,实施中央大厨房战略,助力预制菜研发和加工。
B端市场一直是预制菜的重心所在,但在“一人食”、宅经济的影响下,C端预制菜需求也在缓慢上升。面对B端、C端两大市场机遇,预制菜企业抓住双端并重发展,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以本次上榜企业安井食品为例,除了“安井”品牌之外,还推出“冻品先生”“安井小厨”两个主营预制菜的品牌。“安井”品牌主要聚焦虾滑等产品,“冻品先生”品牌聚焦酸菜鱼等产品,“安井小厨”品牌则聚焦小酥肉、荷香糯米鸡等。
< class="pgc-img">>除了BC端双轮驱动,也有预制菜企业通过大单品策略突围。比如2020年成立的逮虾记,凭借虾滑这一品类,2年时间营业额做到近10亿元,月销破亿元,成为了虾滑市场的头部品牌。
成立于2002年的盖世食品,则专注于研发生产海洋食品和食用菌食品等预制凉菜,主打产品调味裙带菜被评为辽宁省名牌产品。
3.餐饮调味料需求增长,复合调味料企业发展较快
近年来,随着餐饮连锁化步伐的加快和消费口味的不断升级,餐饮调味料需求倍增。尤其是餐厅对调味料的需求更加多元,助推了调味料尤其是复合调味料产业的繁荣。
复合调味料的使用能较好地提高烹饪的便捷度和标准化。在此背景下,我国复合调味料市场需求加速增长,我国的复合调味料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上榜的企业中,餐饮调味料企业入围了25家,其中复合调味料企业居多,比如圣恩股份、联合利华饮食策划、颐海国际、聚慧餐调、澄明食品、川海晨洋、翠宏食品、花帝食品、宝立食品、丹丹郫县豆瓣、卡夫亨氏、仟味高汤、森态牛油、太太乐、天味食品、味好美、馨田火锅油碟、张兵兵火锅牛油、仲景食品、吉香居等。
< class="pgc-img">>圣恩股份,成立于2007年,是专业的复合调味料柔性定制服务商,目前服务于海底捞、马路边边、蜀大侠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
作为联合利华集团旗下重要品牌,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拥有近百年调味品经验,专注于服务餐饮行业。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来,其始终致力于不断优化味道基因、赋能行业发展,以领先业内的独特品牌心智,与餐饮伙伴实现共同成长。
颐海国际、天味食品及聚慧餐调主营火锅底料与川式复合调味料,其中颐海国际、天味食品为上市公司。翠宏主推辣椒类调味料,仟味高汤主打高汤调味料,澄明食品专注于番茄类复合调味料,而川海晨洋主要生产底料、酱料、蘸料、腌制料、调味油及食用油。
< class="pgc-img">>从主要参与者的主营产品来看,近年来,复合调味料企业正在往专业化、细分化的方向进化。卡位连锁化率较高、预制需求较高的品类(如火锅、烧烤),瞄准受众较广泛、发展较快的大单品食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复合调味料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基础调味料企业如本次上榜的海天味业、李锦记、中炬高新也都布局了复合调味料市场。
此外,上榜的千禾味业主要从事研究和生产健康高品质酱油、酱油粉、醋、料酒、焦糖色等产品。而安琪酵母专注于酵母及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是我国酵母行业中的佼佼者。
4.餐饮设备用品走向多元化、细分化
随着我国餐饮行业规模化、连锁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餐饮设备用品企业也面临同质化的巨大挑战。为满足差异化需求,设备用品行业正向多元化、细分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企业间竞争愈发激烈。
在“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上榜企业中,设备及用品企业上榜了4家。其中,餐饮设备企业有2家,分别是星星冷链、艺康集团;上榜的包装耗材及照明企业有2家,为富岭科技、宁波家联。
其中,星星冷链为客户提供商用、商厨、家用及医用等全品类制冷设备;艺康集团是全球水、卫生、感染预防解决方案和服务的领军者。
< class="pgc-img">>随着全球禁塑浪潮以及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可持续性材料及包装产品成为餐饮行业的新宠。宁波家联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绿色包装一站式服务商,专注生物降解材料15年有余。
作为KFC、茶百道、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华莱士等知名餐饮品牌的餐饮具和纸制品供应商,富岭科技已于2023年12月过会,或有望在2024年顺利上市,以便进一步夯实其行业地位。
5.冷链物流发展迅速,华鼎冷链表现突出
近年来,餐饮行业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愈加严格,预制菜热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产业升级。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冷链物流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在“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中,冷链物流领域有华鼎冷链入围。
华鼎冷链,成立于2019年,现已成为锅圈、蜜雪冰城、如意馄饨、夸父炸串、刘一手火锅、袁记云饺等企业的冷链物流服务商。这些年,华鼎冷链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等方面持续精进,获得了“2022年餐饮冷链物流企业TOP10”“2023年餐饮冷链物流企业TOP10”殊荣。
结语
“2024年度餐饮供应链百强企业”榜单的发布,为我们呈现了餐饮供应链各赛道中的佼佼者。这些企业将引领中国餐饮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特别是随着消费升级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在这些企业的激励和影响下,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创新发展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餐饮产业的转型升级,为餐饮产业带来新的变革!
黑马:O2O将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实现可追踪、可衡量、可预测的商业模式。目前,餐饮业是O2O模式渗透率最高的行业。未来餐饮业的发展方向将瞄准“五化”,包括:标准化、自助化、垂直化、多样化和移动化。以下为大家盘点十大新兴一亿美金餐饮O2O公司。
国内餐饮企业受国家政策、”三高企”等环境影响营收严重滑坡,大部分企业处于积极求变阶段。
与此同时,国外餐饮业已经涌现一批以“五化”为基准的餐饮O2O公司。亿欧网整理出十家新兴的1亿美金餐饮O2O公司,供各方参考。它们分别是:EATClub,Munchery , Sprig , Caviar , Spoonrocket, Fluc, DoorDash, BlueApron, Plated和
GoodEggs。
1.EATClub:提供午餐配送服务
EAT Club专为公司人士提供午餐配送服务;目前,在美国12个城市为2000家公司提供该项服务。用户可以在EATClub上根据口味在3-4家餐厅选择10-15种餐食,以保证用户在足够的选择范围内在中午12点半准时收到餐食。
EATClub的域名为myeatclub.com。今年6月底EATClub已成功以2万美元价格对域名eat.club完成结拍,约合人民币12万元。新域名eat.club未来有望成为EATClub的正主域名。
融资情况:EATClub已于2013年4月完成A轮500万美元融资,融资将用于其在美国其他城市的扩张。
2.Munchery:提供私人定制晚餐外卖服务
Munchery成立于2010年春,总部在旧金山,由CEO Tri Tran与CTO ConradChu创立。两位创始人曾为工程师,也均为家庭煮夫。 Munchery是一家主打私人厨师菜肴定制和预订服务的网站,为用户提供由世界级名厨烹饪的食物及晚餐外卖服务。
Munchery的盈利模式:初期向顾客收取一小部分“集市费”(marketplacefee);而后与合作厨师达成协议,收取20%的分成以优化物流业务,剩余80%归厨师。合作厨师可选择租借Munchery的商用厨房以便计划菜单,烹制食物,然后盘装成品。Munchery帮助厨师预算每天需要配送的食物量,并负责交易时的订购与外送流程。厨师可自己做主制订特色菜单,同时可在比传统餐饮行业压力低的工作环境里获得更多的薪资、自由控制时间;且在白天工作而不是周末或者夜晚。
融资情况:2012年10月,Munchery获得322万美元天使投资;2013年9月,获得400万美元A轮投资;2014年4月,获得2800万美元B轮投资。B轮融资成功后,Munchery将于今年夏天搬到西雅图。
3.Sprig:3种套餐,每种12美元,15分钟送达
Sprig成立于2013年4月,主打外卖订餐,是一家食品预处理和配送企业;创始人GaganBiyani为连环创业者,过去是在线教育网站Udemy的联合创始人、后来在搭车应用Lyft担任顾问,他本人也是硅谷知名的“GrowthHacker”,擅长用技术的方法给初创公司创造漂亮的增长业绩。
Sprig的使用方法:用户在网站和APP注册时提交自己银行卡号用于自动支付,每份餐统一收费12美元,其中10美元是餐费,2美元是快递费;Sprig每天提供三种搭配好的晚餐,网站图片显示是成品,点击可出现该份晚餐的文字介绍,包括食材酱料。它的订餐和配送时间是每周一到周四、下午5:30至9:30.其中在三个时间段里提供提醒功能,分别是5:30、6:30和7:30,用户点击App上的时间,例如5:30,就可以设置在5:30的时候提醒用户开始点餐。点好餐之后,用户要输入送达的地址,同时也可以写一些要求,比如“放在门口”或者“到了给我打电话”等。值得一提的是Sprig有厨师团队和配送团队。
融资情况:2014年3月,Sprig获得1000万美元A轮投资。融资后,Sprig打算像Uber和Lyft一样,以城市为划分单位进行扩张;但Uber的魅力在于能提供精准的预计到达时间,而Sprig暂时只是给用户一个时间期限。
4.Caviar:传Square欲1亿美元收购订餐服务商Caviar
Caviar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旧金山,据称创始人有五个人,一家提供餐馆在线订餐的服务商,可以对送餐服务提供GPS定位,该公司的订餐服务,已经推广到美国多个城市,包括波士顿、芝加哥、纽约曼哈顿、旧金山、西雅图、华盛顿特区等。
和其它网上订餐服务相比,Caviar的独特之处在于与其达成独家合作的餐馆都是高档餐馆。Caviar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团体订餐,如一个团队、一个公司或是一个家庭的订餐服务。
融资情况:2014年4月,Caviar获得一轮1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今年7月,手机支付提供商Square和Caviar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收购金额至少1亿美元,顺利的话,有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完成。当然收购也有失败的可能性。
5.Spoonrocket:廉价快食外卖,15分钟内8美元餐点准时上门
Spoonrocket成立于2013年,总部为于旧金山,是一家主打廉价、快食和快速配送服务的外卖网站,承诺“可以在15分钟内将定价8美元的餐点送到顾客的家门口”,目前主打旧金山地区。
融资情况:2013年9月,Spoonrocket公司获得250万美元天使投资,由FundersClub和 YCombinator等联合投资;2014年4月,获得1000万美元A轮投资,由Foundation Capital、 General CatalystPartners联合投资。
6.Fluc:食物物流公司可提前一年在线下单
Fluc成立于2013年7月,Fluc名字中四个字母所代表的实际是“Food Lovers UnitedCorps”(食物爱好者联合公司)的首字母,是一家主要在旧金山湾区从事在线订餐的创业公司,用户下单后,该公司利用自己送餐团队进行配送,通常在45分钟内完成送餐,在此期间,用户可在网站上跟踪外卖食物的具体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登录自己的Fluc账户查看自己订餐历史和发票。目前,Fluc服务已经覆盖了帕拉托、门罗帕克、斯坦福、阿瑟顿和山景城这些科技企业云集的地区。
7.DoorDash:“外卖界的Uber ”, 食品的科技后勤公司
DoorDash成立于2013年1月,总部位于旧金山,创始人为TonyXu。该公司是一家来自美国的科技外卖快送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外卖预订、快送到家的服务,是Y Combinator孵化项目之一。
DoorDash的商业模式学习于打车软件Uber,是一家轻资产模式公司,利用O2O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用户在DoorDash网站选好餐厅和菜单并支付成功,合作餐厅的厨房会有Ipad显示食物准备的过程。同时,DoorDash的系统会计算出距离最近的外卖员取外卖,然后电话通知外卖员确切的取件时间。每位外卖员可以获得每小时25美金的收入,同时拥有拒绝取件的权利。而DoorDash则会向下单用户收取每笔6美金的快递费。该公司扩展速度很快;在未来,DoorDash除了可以为餐厅更好的服务以外,还会涉及更多内容的物流服务。
融资情况:2014年5月,DoorDash获得 Sequoia Captial (红杉资本)首轮1730 万美元的融资。
8.Blue Apron:提供食材周预订服务
Blue Apron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纽约,创始人及CEO是 MattSalzberg。该公司以按周订购的模式,每周为用户寄送三顿饭所需的食材,并附上菜谱。每道菜都是经厨师和营养师进行合理搭配,用户所需食材和配料份量可预估,节省顾客的下厨时间。
Blue Apron有三大优势:食材优质、节约时间、价格便宜。用户一般在35分钟内饭菜就能上桌;价格方面,每人每顿 9.99美元,免递送费,还可随时取消。截止今年3月,Blue Apron月平均配送餐50万份,月营收达6000万美元。
融资情况:2013年2月,BlueApron获得300万美元A轮投资;2013年8月,获得800万美元B轮投资;2014年4月,获得3000万美元C轮投资。
9.Plated:提供食谱化原材料订购服务
Plated成立于2012年1月,是一家主打菜谱及原材料按期订购服务的网站。用户可以每周支付一定费用,然后收到相关的菜谱食谱、相关的原材料等。Plated除提供大厨研发的菜谱外,还会把菜谱中所需的原材料备齐,按合适的数量比例、营养搭配及人数为用户提供每周配送上门服务,每周有7款菜可选,4荤3素。
融资情况:2014年1月,Plated获得A轮融资500万美元。
10.Good Eggs:提供有机食品运送服务
Good Eggs成立于2013年夏,总部位于旧金山,创始人是RobSpiro。GoodEggs原本是一家新式的有机食品信息服务商,以通过其应用,为当地用户提供有机食品的订购和信息查询服务。GoodEgg网页平台上线后,允许用户从本地供应商或农民那里在线订购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打包送到客户家中。这项服务让GoodEggs从一个单一商品销售上转型成为了多商品集中供应商。
和Farmigo等在线食品配送公司不同,GoodEggs关注的是个人用户,而非社区用户。它的配送费为每单4美元,价格较为高昂。GoodEggs不仅仅通过收取运送费来盈利,该公司还会对通过其应用下单购买的交易进行抽成。
融资情况:已成功获得由Harrison metal等近十家投资者提供的创业风投资金。
在线预订外卖是个大市场,在美国有250亿美金的市场,在中国也不会少于这一体量。国内15家外卖O2O网站平台的涌现还将催生出更多以垂直化、多样化、移动化、标准化、自助化为基准的重体量餐饮O2O公司。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星标★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1
9成业绩来自安徽省
2
酒店是大供应商
3
“行走的ATM”
记者 邓皓天
1 | |
2 | |
3 |
4 |
IPO日报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按下“分享”,给我一点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