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海底捞、西贝等涨价的消息引发热议。有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费者表示涨价后就不会去吃了。目前,餐饮企业一直在突围、自救。各地政府部门也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消费。堂食刚刚放开,餐饮企业就涨价,难免让消费者难以接受。
“本来海底捞涨价涨得就有点多了,转眼看了下西贝的外卖菜单,发现它也毫不逊色。”4月7日,家住重庆两江新区的彭先生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疫情发生以来,餐饮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两个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记者在重庆名火锅秦妈集团了解到的数据更惊人:去年春节前后,重庆主城12家直营店营收1200万元,今年同期只有200万元左右,下降近90%。
目前,餐饮企业一直在突围、自救。各地政府部门也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消费。堂食刚刚放开,餐饮企业就涨价,难免让消费者难以接受。那餐饮企业“自救”,靠涨价行不行?
涨价因疫情和成本上涨
一位北京的食客近日在微博说:“原本海底捞线下重新开灶令我激动不已,但一看价格顿时傻了眼,过分了啊。”他晒出的菜单显示:人均220元+,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8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元一位;米饭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盘。
事实上,眼下涨价的不只是海底捞一家。同样身为明星餐企的西贝近日也被发现菜价上涨。西贝的外卖菜单上,土豆条炖牛肉80元,酸菜封缸肉80多元。
对此,海底捞公共关系科回应媒体称,由于疫情和成本上涨,公司调整了部分菜品价格,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根据海底捞方面的说法,目前门店的营业时间为早上11点到晚上9点之间。出于疫情防控考虑,门店内桌椅间隔在1米以上,一桌不超过3人,因此开放餐位较少。
有业内人士指出,海底捞们涨价背后,折射出餐饮业因疫情造成的巨大损失。既然客流量减少了,提高客单价,似乎就成了餐饮企业的不二选择。
消费者对涨价很敏感
“你可以涨价,我可以选择不来呀!”家住重庆石坪桥的凌小姐笑着对记者说,疫情期间大家的收入也受到影响,涨价后恐怕就不会去吃了。凌小姐的说法,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心声。
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疫情之后,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以及外卖的美观度、便捷度要求提高。而餐饮企业面临房租、员工工资等资金压力,许多店是街铺,房东是个人,要减免费用很难。餐饮企业要挽回损失,适当涨价无可厚非。
此外,餐饮企业要想短期内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也不现实。小龙坎控股集团媒介公关经理邵茜告诉记者说,报复性消费可能没有那么快到来。其实疫情之后,人们更关注健康、家人,而对于消费、出去玩、大吃大喝能有多少实际行动,目前还很难说。
还有消费者表示,涨价可以,但也要提高服务水平。对此,海底捞方面表示,对部分菜品价格调整给用户带来的负担表示歉意。目前,海底捞还提供了自提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或现场下单,自提服务也享有不同的折扣。4月25日海底捞也将对产品、包装材料等进行升级优化,争取为用户减少支出,提供更好的服务。
涨价是一把双刃剑
在采访中,多家餐饮企业老板对记者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许多餐饮企业都已复工,但是生意却还远远没有恢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连锁餐饮行业的影响调研报告》显示,从2020年3月1日算起,5%的样本企业账上没有现金支撑运营;79%的样本企业表示,依靠自有现金无法支撑再过3个月;表示现金流储备丰厚,且能支撑6个月以上的样本企业占比仅为16%。
自救刻不容缓,但方式可以多样。就在海底捞宣布涨价的时候,麦当劳推出了一款周一会员半价桶,原价81元,售价39元。4月6日,闻讯而来的消费者蜂拥而至,抢到麦当劳小程序崩盘。网友们感慨,在这特殊时期,物美价廉才是王道。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认为,涨价是一把双刃剑。利好在于通过涨价消化成本,迅速补血,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经营秩序;不利之处在于,受疫情影响,市民消费实力下降,涨价可能导致市民更加捂紧钱袋,宅家消费,这样会加剧餐饮业洗牌。
对此,莫远明建议,餐饮业涨价,必须充分权衡自身、市场与消费者三者利益,寻求最大公约数,尤其需要把握好涨价的度。这时候,最需要抱团取暖,也特别考量餐饮业主的经营智慧和化危为机的能力。不能粗暴地把自己的损失,通过涨价变相让消费者买单。当然,政府的政策调控与引导也将发挥作用,如各地推出的消费券也将提振消费信心,帮助餐饮业渡过难关。
(来源:工人日报)
源:广州日报
评论员观察
近日,海底捞、西贝等餐饮企业涨价的消息引发热议。堂食刚刚放开就涨价,有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费者不买账,并表示涨价后就不会去吃了。
疫情发生以来,餐饮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眼下,虽然防控疫情形势逐渐向好,不少餐饮企业也陆续恢复堂食,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营业空间压缩、消费者心理等因素影响,堂食上座率低。再加上餐馆消毒、防护用品等成本的增加,不少餐饮企业复工后,陷入了生意平淡效益不好,而经营成本又有所增加的两难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对菜品价格相应上调,也实属正常的市场行为。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涨价其实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用好。
一方面,在成本和利润的双重压力面前,餐饮企业最直接的自救办法就是涨价,以此解决运营成本提升的问题,迅速提高收益,确保企业渡过眼下的难关,并通过涨价消化成本,迅速补血,恢复正常经营秩序。餐饮企业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进行成本控制,减少企业亏损,尽快实现盈利,这无可厚非。尤其是对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餐饮企业来说,在当下的市场中仍处于优势地位,掌握着定价的话语权。换句话说,即使涨价了它们依旧能保证充足客源。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价格最敏感。直接涨价可能会造成客流量、好感度下降。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下降,涨价可能导致市民更加捂紧钱包。直接涨价虽然能带来利润,但粗暴地将自己的损失通过涨价转嫁给消费者,容易让消费者反感。如果因此失去庞大消费者群,更得不偿失。有人可能会说,麦当劳半价购买“金桶”的会员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抢购,只要降价不就好了,薄利多销对买卖双方都是好事。降价的优惠活动固然能带来更大的销售量,但对一些餐饮企业来说,此种迂回的“回血方式”也可能带来不确定的风险。
所以,不管餐饮业涨价或是降价,都必须充分权衡自身、市场与消费者三者利益,寻求最大公约数。比如,必须经过严谨计算,提前对调价后的客流量以及流水进行预估,并结合自身品牌、不同门店及当地消费水平进行差异化定价。
后疫情时期,无论是海底捞涨价还是麦当劳半价活动,涨价回本或降价促销都是正常现象,我们难以判断谁对谁错。对众多餐饮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市场加速细化、分层化的机遇。唯有不断提高自身品牌实力和抗打击能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先机。(刘琛)
情影响,销量疲软,面对“内忧外患”的现实情况,餐饮老板为了维持正常运营,可不可以涨价?答案是可以,但是要这样做得毫不知情。
新品定价
越是经济不好、消费低迷的特殊时期,餐厅就要靠推出新产品吸引顾客的眼球。另外,新产品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店家拥有新的定价权,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涨价。
< class="pgc-img">>在这里建议餐饮老板推新时可以考虑小吃,因为内行人都清楚,小吃是提高客单价的隐形利器,依托供应链,操作简单,利润高!
新设套餐
每个店里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套餐,而套餐也是常见的涨价方式之一,以引流产品带动爆款高毛利产品,像团购,有一两个热销菜品,再带一些冷门高利润的菜品,最后让顾客感官上觉得很便宜。
< class="pgc-img">>所以,当你想要涨价或者准备涨价时,可以重新搭配一些热卖套餐,将店里的特色与一些低成本产品进行搭配,或者将最近一些季节产品与低成本产品搭配。不仅能提高销量,还能增加利润
PI值筛选
消费者一般对价格比较敏感,也很难接受自己常卖的产品突然涨价为了降低涨价舆论带来的风险,餐饮老板可以根据PI值选出人气比较高的菜品和人气比较低的菜品。
< class="pgc-img">>而人气高的菜品选择不涨价,人气比较低,也就是顾客不常点的菜品价位相对上调一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即使涨价”,顾客也不会有明显感知的到。
结语
涨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于餐厅来说,提高利润的方式有很多种,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价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