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麦当劳高级总经理 姜燕礼
>又是一年毕业季,零门槛诚招年轻人
麦当劳中国今日(5月15日)宣布正式启动2020年全国招聘系列活动,预计全年招聘超过18万人,北京、山西、河北三地招募人数也将超过1.4万人。
自1990年正式进入中国内地,麦当劳中国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成为拥有3500多家餐厅、每年服务顾客超过10亿人次的餐饮企业“巨无霸”。“这3500家餐厅的背后,其实是3500名优秀的餐厅总经理,以及无数优秀员工的共同努力。”麦当劳中国首席人员官王艳伟说,在加入麦当劳以前,很多都是零工作经验的年轻人,麦当劳给予了他们充分信任和赋能,帮助他们在职业道路上快速发展。
零经验入职的北京麦当劳高级总经理
1995年加入麦当劳,从普通见习经理做起,如今全面负责北京、山西及冀西北市场的麦当劳业务……现任北京麦当劳高级总经理姜燕礼用25年时间充分诠释了麦当劳“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姜燕礼至今还记得自己当年应聘麦当劳的场景。1995年的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他面临求职,位于北京静安庄的国际展览中心正在举办全北京规模最大的招聘会,他从小性格内向,由年长他两岁的姐姐陪着他一起去了招聘会。
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现场,姜燕礼一眼就看到了麦当劳的金拱门,“麦当劳1992年进入北京,我跟同学在长安商场那家吃过,第一感觉就是挺高大上的。”姜燕礼当时觉得,这个公司应该不错,可以试试。让他没想到的是,投简历后的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接到了面试电话,面试地点居然是他去吃过的那家店。
回忆起面试见习经理,让姜燕礼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面试当晚他就收到了电话通知,他通过了面试,接下来就要参加OJE(On Job evaluation)在职岗位评估,有三天时间实际体验麦当劳餐厅的工作全流程,也是双向选择的一个过程。接到电话后姜燕礼的第一反应是:这家公司的效率简直太高了!
“也许是当时港片看多了,我觉得经理应该穿西装打领带上班,坐在办公室给领导写写企划书那种。”于是,参加OJE当天,姜燕礼真的穿着一身新买的西装去了,可放眼一看,除了他,没一个员工穿西装。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店经理介绍完OJE的流程之后,递给了他一包崭新红白条工作服,他那身新西装只穿了十几分钟就被换下来了。
三天的试工过程中,接触了白班和夜班的不同岗位。姜燕礼不仅要跟大堂区的顾客热情打招呼问好,体验服务区打饮料、递餐食的忙碌,还要在打样后的生产区,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当时麦当劳的客人非常多,早班到达服务区饮料位打饮料,一头扎下去就到了下午一两点了;细部清洁工作更是高标准又严苛,记得训练员检查我清洁的烟道是否干净时,真的会拿着雪白的餐巾纸伸进去擦,没有油污才算合格;我还打扫了卫生间……”三天的OJE让姜燕礼对麦当劳有了全新,真实的认识,也隐约看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感觉麦当劳不仅仅是一家餐厅,它背后其实是全面、完善、强大的管理系统的支撑和团队人员的默契配合。
< class="pgc-img">时任餐厅总经理的姜燕礼与团队在一起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麦当劳每一个员工通过不同阶段的系统的培训,再加上个人的拼搏,都有机会成为高级管理人员,每一个人才都会得到认可和机会。从1995年入职见习经理,姜燕礼五年时间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也正是这五年的锤炼,让他积累了扎实的管理知识和技巧,2000年即发展到餐厅总经理。姜燕介绍这段经历时说道,“其实升迁到餐厅总经理后的几年,也是我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瓶颈期,当时市场的发展速度有限,个人上升空间不足,难免有心里波动,但也不甘心换一份没有挑战,只是熬日子的工作。静下心从回顾和发展的角度,思考了企业文化、管理构架,最终确定了自己下一个努力的目标。随着市场快速发展,高速成长型的企业势必会为个人发展带来新动力,我想这就是平台的力量。”伴随着清晰的发展规划,2007年,姜燕礼已从餐厅总经理连跳两级升迁到营运经理。在担任营运经理期间,他荣获2008年麦当劳中国“杰出营运经理”的荣誉。2009年9月,调任至麦当劳上海总部,担任全国品牌拓展、麦乐送品牌经理,迎接全新的挑战。在最初的两年中,麦乐送业务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营业额增长超过40%。姜燕礼先生在2010年还荣获麦当劳中国“最佳品牌经理”和麦当劳全球“总裁奖”的殊荣。2011年晋升为全国品牌拓展总监,负责麦乐送、甜品站及得来速餐厅业务。
每一次的升迁看似按部就班,但其实背后是姜燕礼无数艰辛的付出和牺牲。到麦当劳上海总部任职三年里,他几乎很少在凌晨两点半之前入睡。当时麦当劳中国的CEO是新加坡人,中文并不算好,所有下属汇报工作都需要用英文呈现。虽说姜燕礼是英语专业毕业,但已离开专业十几年,虽然不用从头学起,但为了让自己的报告看起来是地道的英语表达,他拼命补课,每次报告的专业程度都能让管理层刮目相看。
在麦当劳,付出就有回报
姜燕礼努力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在挑战圈迎难而上,一路晋升,甚至荣获了麦当劳的最高奖项——麦当劳全球“总裁奖”。2014年10月,他凭借营运、品牌拓展等多方面的丰富经验,快速晋升为大中西市场总经理,全面负责湖北、陕西、四川和重庆三个省和一个直辖市的麦当劳业务;2017年9月,晋升为麦当劳湖北和陕西市场高级总经理;2019年6月,调任北京市场,担任北京麦当劳高级总经理,全面负责北京、山西和冀西北市场工作。
姜燕礼希望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年轻人,麦当劳可以用安全放心的工作环境、灵活的工作时间、完善的培训和职业规划,帮助他们快速成长。麦当劳始终敞开大门欢迎年轻人,为他们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多样的工作岗位,即便是毫无经验的年轻人。
< class="pgc-img">北京麦当劳高级总经理姜燕礼前往餐厅服务顾客
>根据统计,麦当劳中国95后员工占比超过90%,而00后员工已接近40%。北京、山西、河北三地95后和00后员工占比分别达到51%和29%。预计到2022年,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餐厅数量将从现在的3,500多家增加到4,500家。为了支撑这一发展速度,麦当劳将需要超过1,700名餐厅总经理,这样的发展前景无疑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姜燕礼介绍,2020年,北京、山西、河北三地将招募超过1.4万名员工,预计超过200名见习经理。“同时,我们也将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发展的机会,预计超过300人可升迁到学生管理组。”此外,麦苗计划、英才计划和菁英计划都是北京重点推广的项目,以实现学校和社会“零距离”的对接及助力未来商业管理菁英的快速成长。
随着空中宣讲会的启动,自5月20日起,北京麦当劳招聘周也将陆续推出“McCafé咖啡师”和“校园专场”直播宣讲会。通过云招募广纳人才,邀请企业菁英、院校领导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行业专家莅临直播间,为广大求职者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
< class="pgc-img">北京麦当劳高级总经理 姜燕礼
>提到零门槛招聘年轻人,鼓励后浪勇于尝试时,姜燕礼说道:“无论职位高低,岗位如何,谁都不要小看自己,没准儿你的一句话、一个行动就能给别人带来影响和力量。”姜燕礼时任麦当劳湖北和陕西市场高级总经理时,曾经收到过一封来自年轻员工的信,写信的年轻员工是北京地区的一家餐厅的经理。“那封信上写的,是我多年前一次探店时对他们讲的鼓励的话,其实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居然还有人能一直记得,现在这名员工也做到了餐厅管理人员”这件事给姜燕礼的触动很大,他坚信,在麦当劳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成员都能给予彼此能量。
< class="pgc-img">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
>“麦当劳对于人才的提升和保留是许多企业的一个宏伟的目标,而麦当劳不仅仅是承诺,而是身体力行。在做产品、做服务的同时,也在兑现人员发展的承诺,在这样的氛围里,不知不觉你会发现自己的改变。”基于自己成长的经历以及麦当劳对人才发展的重视,姜燕礼对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方面也极为重视,“我希望更专注在高潜力人员的培养上,让团队人员有更多机会成长,尽最大努力培养团队人员,对他们保持尊重和信任,记得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说过:不能只关心自己,应更好的关心你周围的人员,他们的成就自然会把你推向更伟大的境界。所以,我坚信发挥团队人员作用更为重要,因为我只能用部分精力去做团队所做之事,而团队人员可以用全部精力去做他们所擅长之岗位工作。”
<>< class="pgc-img">>当劳店长岗位说明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培养店长必须要明确以下三个最核心的问题,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始终牢记于心:
1. 我需要店长完成哪些职责?
2. 要做到这些职责,店长应该有哪些素质?
3.有哪些途径可以锻炼预备店长?
麦当劳店长的晋升路径:OJE→员工→训练员→计时员工组长→见习经理→餐厅第二副理→餐厅第一副理→餐厅经理< class="pgc-img">>
店长都该做些啥?
店长的具体职责因店而异,但整体上还是有不少的相似之处。作为门店的负责人、一把手,店长掌管着门店运营的方方面面。
1、店长是整个门店的代表
店长既是普通员工也是公司代表,这就说明了店长的特殊性,在工作上必须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在员工的管理中又要权衡两方的立场,而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又要带领整个餐厅达到经营目标。
2、店长是整个团队的主心骨
店长所在餐厅中给员工传递出的价值观和荣誉观,会对员工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店长在日常管理过程必须以身作则,可以直接的说一个店的店长好坏直接就能决定门店的生死。
3、店长是门店利益目标的实现者
对于每个店长来说,最终是要门店实现利益目标的带领者,这就需要店长在门店的不断统筹规划,利用自身管理好门店,做好日常门店计划,带领整个门店实现更高的利益目标。
< class="pgc-img">>店长必备哪些素质?
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员工,并不是直接就适合做店长的,而且一个好的店长也不是直接就放在人群中可以被发现,需要去选择,去培养。
< class="pgc-img">>如何培养未来的店长?
1、不同层面评估
店长既要把控好餐厅的大方向也要紧抓细节,既要承担餐厅领导者又要作为总部追随者,还要紧紧抓住餐厅内部细节。这就考虑到一个店长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因此要从不同层面去评估,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和擅长的不同选择性的有的放矢,从多方面培养店长的能力。
比如有人有很好的执行力,但是缺乏领导能力,可以让他多试着作为一个小的领导者来管理;有的人有很好的领导能力,但是缺乏发现问题能力,可以多让其将门店问题拿来其他餐厅对比。
2、轮岗培养综合技能
一个店长一定要懂得餐厅的各个职位的特点,从迎宾到收银,从前厅到后厨,从服务到保洁,甚至在外要很好跟顾客调节,在内还要能修空调电灯泡等,所以各个岗位轮值很有必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店内店外轮岗并且合格才行。
在麦当劳,每一个有能力的年轻人至少有半年时间是在基础岗位上。从炸薯条做起,再陆续通过服务和保洁等岗位,接着到基础管理岗位,包括基本的订货排班,等到一年多后再到一级助理岗位,才能负责门店基本管理,据说每一个麦当劳店长都能精准的画出门店下水管道的分布图。
3、总部学习计划
到了一定阶段总部要有相应的培训学习计划,注意这不是单个门店,而是一个大区甚至是整个总部,给予多方面的学习培训计划,考察更优秀的企业,接触到更优秀的人物,给予员工的不仅仅是企业的重视,而是整个团队精神带来的震撼。
><>刚进入2019年,网红餐饮就被曝出食品卫生问题。
网红“小大董”餐厅新年第一天就被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徐家汇路上凯德晶萃商场内的“小大董”餐厅进行抽查发现,“小大董”刀具消毒不力、鸭肉台账存疑,而这家店几乎天天排队,主打的菜品正是鸭肉。
网红店频频出事,究竟何解?
1
喜茶在这波风潮中也没有躲过去
除了“小大董”这样的知名网红,喜茶也上了一次黑名单。
1月5日,有网友爆料喜茶西安赛格店环境脏乱差,操作后台地上有垃圾、水渍等。
喜茶发声明承认情况属实,称跨年夜期间客流量剧增,未能及时清倒垃圾桶、清理地面,该门店已自查。当地食药监部门已对其进行约谈,要求整改。
回望过去一年,法润面包的过期面粉事件、一点点奶茶的蟑螂事件、 盒马鲜生的“标签门”事件、米其林 “一星饭店”无证经营事件——网红餐饮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牵动着大众的神经。
更早之前,“一笼小确幸”出现了顾客食物中毒事件。原因是其中央厨房超过许可核准范围加工即食食品,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随后该品牌9家门店及中央厨房被责令停止运营。
韩寒的餐厅“很高兴遇见你”、网红煎饼果子店“仰望包角布”同样因食品安全问题倒下——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而积累的人气,几乎在数日之内消耗殆尽。
2
网红往往短命,原因在哪?
当朋友圈、微博铺天盖地出现“喜茶”、“鹿角巷”时,谁还记得当年名震京城的雕爷牛腩、跨界先驱黄太吉,?他们前赴后继地造就了中国餐饮业的一大盛况——网红餐饮。然而,从“当红炸子鸡”到泯然众人矣,不过一两年的光景……
昙花一现似乎成了网红餐饮逃不过的宿命。
原因究竟是啥呢?
噱头大于产品
就餐饮行业来说,菜品>服务>环境,三者缺一不可,才能保证客流,但是大部分网红店,聚焦在网络媒体上几何级扩散的营销效应,使其消费人数在短时间内爆炸式增长。网友的到店测评,却发现出品一般,价格贵,环境还行,但服务这块,过了十几分钟都没有人来收拾桌面。
综合起来就是,重复消费基本没有,大部分都是好奇心消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下次”餐厅。
过低的准入门槛,创新能力不足
很简单,之前有一网红餐厅叫做泡面小食堂。说得再高大上,归根结底也只是煮个面罢了,而且还是谁都会煮的泡面,你说它的行业壁垒,到底在哪呢?
因此,想持久地把生意做好,持续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
为什么像喜茶、奈雪的茶开了这么多年,还是有这么多人愿意排队买它们的产品?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舍得创新,而且持续进行创新。
如果你关注过这些店铺的菜单就会发现,不管是喜茶还是奈雪,它们的产品菜单都会周期性地进行更换,每年都会对爆款产品的配方进行升级改良,才能通过产品,保持粉丝对品牌的粘度。
萌萌记得喜茶的创始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真的不理解很多品牌上市后不改配方,我觉得要么是偷懒,要么就是对产品没有要求。”
快速扩张暴露管理问题
在业内看来,很多网红餐饮品牌正遭遇着共同问题。
网红品牌通过多样营销,短时间内吸引到大量关注,消费者跟风购买,门店不断扩张;但,门店迅速增加对人才储备、管理能力需求的几何级数增长,也给品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为品牌关注度高,一旦出现问题,也同样会被迅速放大并传播开去,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最终出现的问题是标准化难以为继,核心是人能力不足。
萌萌向大家推荐一下麦当劳的做法,在麦当劳,一个叫做OJE(On the Job evaluation,岗位测评法)确保内部员工实现它全球化的标准。麦当劳会让初步录用意向的应聘者在餐厅工作3天,通过360度评估法对应聘者进行评估,然后作出是否录用的决策,这一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录用人才的质量。
供应链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这个行业流传这样一句话:“让你一举成名的可能不会是供应链,但供应链可以让你一败涂地。”
但对于大部分网红餐饮来说,进入标准供应链体系仍然不容易。因为餐饮行业许多环节仍然是靠人为操作的,越是依靠人力,食品安全的隐患就越大。
再说麦当劳,其最主要供应商是二十个左右,占了超过70%的采购。如此集中化的采购下,本身对工厂的投入是比较高的,也会始终符合麦当劳的标准。
萌萌认为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可以从源头上通过食材的标准化、食品产品的标准化来解决。
END
萌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更多餐饮干货和优秀品牌案例,微信搜索加盟家关注我们吧
< class="pgc-img">>本文章为加盟家精选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