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九宫格里滚烫的红油,滑进喉舌的牛肚、鸭肠、黄喉、羊肉、牛肉、宽粉、鸡肉、土豆、莲藕、娃娃菜、豆腐、生菜……在这寒冷的天气里绝对一口上瘾~但是有些小伙伴可能不太能吃辣或者担心火锅吃多了长胖又长痘,又或者担心热气的。这个时候,搭配特定的茶饮,瞬间减少了一半的负罪感! 那吃火锅时适合喝哪些茶饮呢?
1、喜欢酸点的 可以喝山楂乌梅茶。很多不能吃辣但又忍不住的小伙伴,每每吃火锅的时候,都辣到用手扇着嘴,但好像并没有实际的效果。这时候,喝杯山楂乌梅茶,方能化解火辣辣的底料味儿。而且酸酸甜甜的很解渴,又能解腻,插吸管喝起来也很方便,特别适合边吃着火锅边喝。
< class="pgc-img">山楂乌梅茶
>2、降火神器,金银花枸杞菊花茶。古人云“物极必反”,冬天寒冷,但空气干燥,加之空调、暖气等集中而成的燥热的室内环境,还有过量进食暖性、辛辣的食物导致内积热量过大……这些都容易导致人体上火,从而冒痘。这时候,喝杯金银花枸杞菊花茶,去火的效果非常好,建议大家吃完火锅的时候喝一杯。
< class="pgc-img">金银花枸杞茶
>3、冬瓜荷叶瘦茶。火锅吃多了不仅容易长痘,也容易长胖尤其是喜欢吃重油重辣的锅底的小伙伴们,长胖风险更大。建议大家吃完火锅之后,来一杯冬瓜荷叶瘦茶,刮油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 class="pgc-img">冬瓜荷叶茶
><>佛一起商量好似的,多家餐饮品牌纷纷卖起了茶饮。
◎ 餐饮老板内参 白刘阳
01
说好一起卖火锅
你却偷偷卖了茶
在成都春熙路上,一家蓝底白字名为“龙小茶”的茶饮店最近开张了。
< class="pgc-img">>可能这个茶饮品牌你还没有听说过,不过提起它的兄弟品牌——小龙坎,你可能已经不知道见过多少遍了。
这是“小龙坎”的母公司“四川仁众”最近新推的一个茶饮品牌,目前有32个单品在售,均价13元左右。
据了解,“龙小茶”发展完善后,将会被引入小龙坎火锅门店,作为饮品的补充。不仅如此,“龙小茶”品牌副总经理肖士杰还向媒体透露,未来龙小茶还会以直营的方式进入上海,并且在其他地区开放加盟。
内参君走访北京各大商场后发现,仿佛一起商量好似的,多家餐饮品牌纷纷卖起了茶饮。
比如,渡娘火锅推出了渡娘的茶,一共19个单品,均价15元左右;胖哥俩肉蟹煲,在店内开设茶饮外卖区,一共19个单品,均价16元左右;歌星羽泉投资的品牌巨小兔,推出“本宫的茶”,一共27个单品,均价20元左右;小辉哥火锅,在店内开设茶饮售卖区,一共31个单品,均价18元左右。
< class="pgc-img">>其实,在店内开设档口销售茶饮并不是最新的动作。早在2014年,郑州本土品牌姐弟俩就在店内开设档口售卖茶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茶饮热显露出将茶饮独立出来单做一个品牌的迹象。
比如,巨小兔不仅将本宫的茶独立出来,还在全国范围开放加盟;湊湊火锅也将茶饮独立出来,新品牌名为“茶米茶”。
茶米茶将对标星巴克,开设200多平方米、有三十多个座位的门店;大龙燚最近也投资了某茶饮品牌,但是仍在试水阶段。
< class="pgc-img">(△ 巨小兔对面,独立出来的本宫的茶)
>02
毛利达80%以上!
茶饮成为火锅店销售额增长新引擎
说到底,这与茶饮的高毛利不无关系。某业内人士向内参君透露,茶饮行业平均毛利在80%~90%,个别茶饮的毛利甚至在90%以上。
“现在很多店内推出的果饮,卖的价格在12~18元,但是这种果饮很多都是勾调的,一杯下来的成本大概在六七毛左右。”该业内人士说。
“如果是大批量制作的话,成本会更低。即便是毛利相对较低的咖啡,通常也在80%以上。所以说,现实就是卖水比卖饭更容易挣钱。”
内参君了解到,由于餐饮行业各项成本不断上涨,所以推出高毛利的饮品项目就成为平摊成本、提高餐厅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几大餐饮巨头,比如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都是靠饮品拉高整体毛利的。
< class="pgc-img">>其实,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整个餐饮市场已经呈现出“餐”和“饮”平分秋色的局面。
《中国餐饮报告2018》指出,2017年全国饮品店数量达到44万家,这个数量甚至超越了火锅店铺数量。并且,在餐饮行业整体关店率居高不下的大环境下,饮品店逆势净增近3万家。
在搜索量最高的餐饮热词中,咖啡、奶茶均有上榜。品牌关键词搜索排名,前5名有3个是饮品品牌。
从订单金额上来看,2017年饮品订单金额同比增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55%,在餐饮全品类增长量中名列第一!
03
为什么火锅店
集体卖起了茶饮?
赚钱自然是最重要的,但是火锅品牌集体进军茶饮,并非仅仅是为了利润。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多的心思和考量。
- ? -
寻找差异化竞争点
说起火锅+茶饮,就不得不提湊湊火锅。早在2016年,湊湊火锅刚一推出,就采用“火锅+茶饮”的创新模式。
< class="pgc-img">>湊湊火锅CEO张振纬告诉内参君,以前很多人对火锅的消费场景印象是,吃火锅热火朝天,一热起来一群人光着膀子吃火锅,跟大食堂一样的消费场景。
湊湊品牌创立时,首先从消费场景进行改变,改成新中式的风格,成为聚会的场所。但是,仅仅这样做,还是不足以吸引更多消费族群,本身差异化也不够。当时,很少有人将茶饮和火锅联系起来,湊湊之所以加入茶饮项目,就是为了在台式火锅这个品类里增加不一样的元素,增强竞争力。
当然,这也给湊湊火锅带来不小的收益。张振纬曾经告诉内参君,茶饮贡献了湊湊门店大约20%的营业额。并且,在深圳卓越中心店面,湊湊茶饮每天的销售杯数,是不逊于喜茶、奈雪这些当红品牌的。
- ? -
提升顾客体验
增加用户粘性
一个餐饮企业要成长,一定是要从提升顾客体验入手,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不是向内部要效益。
茶饮,恰恰是提升餐厅顾客体验的一种重要方式。
“西贝的面食我印象并不深刻,但是沙棘汁真的太好喝了”、“巴奴的山药汁是真的好喝,所以吃火锅的时候会选巴奴”……内参君听到不少消费者有过这样的评价。
< class="pgc-img">>张振纬告诉内参君,茶饮是单点突破,而且速度比较快。凑凑火锅有一个叫做“大红袍奶盖”的爆款产品,这个产品非常神奇地把湊湊品牌拉高到另一个层次,赢得了许多顾客的好感。
“如果在火锅里说火锅的话,大家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在火锅里谈茶饮大家觉得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张振纬说。
想想也是,一顿火辣滚烫的火锅过后,如果有一杯甘甜可口的茶饮,将会对食客的满足感有很大的提升。
- ? -
“饮”相较于“餐”成本更低
且更易标准化
把茶饮作为引流增效手段的另一个原因,是其自身所具备的先天优势。不论是奶茶、果饮还是其他饮品,其实从制作流程上看,都是靠设备实现的。
“通过设备,茶饮的制作非常容易实现标准化。一个新招来的员工,经过一天的培训就可以上手进行初步的操作。毛利高,又容易标准化制作,所以很多品牌都愿意引入茶饮。”知名美食媒体人、成都新锐餐饮私董会秘书长杨航说。
< class="pgc-img">>这从一些餐饮品牌涉足饮品的初衷就可以看出来。大龙燚创始人柳鸷告诉内参君,涉足茶饮的考量是,“单纯跟风,投一点试试,看看市场反应如何,并没有投入过大的精力。”
总体来看,茶饮市场目前正处于上升期,且毛利率极高,此后估计会有更多的品牌进入。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品类如果到了人人都在讨论的时刻,也必是到了充满了投机与泡沫的时刻。茶饮毕竟是一个新领域,实力不足的企业如果贸然进入,可能带来的不是及时雨,而是扫把星。
您对餐饮企业做茶饮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互动。
>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综合报道】日前,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餐宝典)正式发布“2023中国餐饮金饕奖”系列榜单,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4大热门品类包括茶饮、咖啡、火锅和炸鸡汉堡,各品类榜单以品牌的欢迎指数为排名依据,而欢迎指数则由餐宝典依据消费者满意度、媒体影响力、网络情感、品牌差评率、企业实力以及行业分析师评价综合得出满分。
经过半年的大数据监测、企业访谈和分析师评审,最终上榜的十大最受欢迎茶饮品牌是: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古茗,茶颜悦色,茶百道,霸王茶姬,CoCo都可,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茶饮企业将更大规模、更健康、更智能、更资本化。
从规模来说,今年年初,古茗、沪上阿姨等几个品牌相继制定了万店目标,从过去几个月的情况来看,它们达成目标当无意外。到明年上半年,茶饮行业将出现4~5个万店品牌。
另外,出海。中餐近年迎来又一波出海潮,茶饮是其中的先锋。典型的如蜜雪冰城,去年年中在海外的门店数就突破了1000家。此外,喜茶、霸王茶姬等也在积极推进出海战略。
还有,开放加盟。最典型的非奈雪莫属。7月20日,奈雪宣布开放加盟,这意味着两点:其一,国内千店茶饮品牌全部都是加盟连锁,再无一个纯直营品牌;其二,国内头部茶饮品牌全部都是加盟连锁。加盟成了茶饮品牌连锁扩张的首选。不过和喜茶相比,奈雪开放加盟稍显仓促,门店模型尚需打磨。
对于茶饮行业发生的变化,业内人士认为,健康茶饮品牌迎来新机遇。比如,原叶鲜奶茶、酸奶奶昔成了很多消费者的健康茶饮新选择,以之为主打的茶饮品牌随之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典型的有霸王茶姬、茉酸奶等企业,力争为消费者呈现一杯清爽不腻、能喝到茶香的奶茶。
知名品牌积极响应也对推动行业升级功不可没。比如喜茶倡议行业使用真奶,霸王茶姬革新基底乳等等。7月28日,霸王茶姬宣布正式推出“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实现了产品“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简称“三0”),以原料革新彻底隔绝植脂末/奶精。经专业检测机构SGS检测,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中未检出“反式脂肪酸”成分,成为新一代“真0反”基底产品。而基底乳的全面革新,仍然保持了原叶鲜奶茶“清爽不腻茶更香”的经典口味特色,同时做到了“好喝”与“健康”。
茶饮行业发生的变化给健康茶饮品牌带来了新的机遇,健康化将是今后茶饮发展的核心议题,谁能提供更健康的饮品,谁就有机会赢得消费者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