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行政能效,加强落实《上海市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工作方案》,颛桥市场所近期完成首张通过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食品经营许可证。
自该《方案》发布以来,颛桥所窗口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认真研读《操作手册》,大力宣传新政策,践行“六个一”的改革举措。对于网上申请操作有困难的经营户,颛桥所窗口干部一对一指导,同时提供现场电脑辅助操作,让经营户切实感受到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带给申请人的便利。
此次改革打通了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对于餐饮店开办所涉及的多个领域的申请材料进行逐个梳理、精确匹配申请需求,实现“多表合一”、多部门并联审批。颛桥所将继续优化拓展行风建设成效,践行高效便民、优化营商环境的宗旨,在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场很多逛街的市民在这里围观、参与。
深圳新闻网5月24日讯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黄思凌 实习生 杨铭琪 通讯员 李博阳)近期,福田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以现代治理打造“安心消费”良好环境。5月24日上午,伴随着火热酷炫的歌舞表演,由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的“食尚一日”主题活动在皇庭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与市民亲切互动的方式,按下消费回暖“快进键”,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推动福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福田区企服中心主任冯向阳在活动现场致辞,呼吁市民来福田安心消费,健康生活。
此次活动旨在传达“安心消费·健康生活”的理念,从吃、住、行等方面展现后疫情时期福田区“安心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为充分发挥商协会服务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作用,活动还邀请了深圳市饭店业协会、深圳市烹饪协会、深圳市农产品国际流通协会、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深圳市零售行业协会五大商协会联合举办,共同推动各行业消费复苏,激发市场活力。
在活动现场,各商协会均设置了展台,不定时向来往市民派送餐饮消费券、健康消费礼包、绿色食品消费券等,设置了“大胃王”挑战赛、绿色食品品尝、微信摇一摇领优惠券等互动环节。而在场外,探店网络主播们走进皇庭广场周边商户。他们邀请消费者一起参观餐厅“阳光厨房”,现场品尝特色美食;化身酒店体验官,看服务、看环境、看细节;走进各大零售店,实时随访现场购物市民,分享他们对福田消费环境的感受和期待。
现场有不少美食主播开启直播,用镜头带网友“云逛吃”。
“‘食尚一日’用客家话来说就是吃上一天,在福田我们一定会让市民享受到家乡的味道,而且还能感受到特别周到的服务,让市民能够在福田安心消费,‘食尚一日’。活动主办方福田区企业发展中心主任冯向阳告诉记者:“对于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影响,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支持餐饮行业的政策,企业有现金流的困难,我们有一个货款贴息。企业开办新门店,我们有最高10万块钱的补贴,企业改进餐厅的通风系统、设置公勺公筷等安心餐饮举措,政府都会相应补贴。”
冯向阳和区企业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向鑫派泰式小馆老板苏华松介绍福田的防疫惠企政策,根据相关的政策,他们将获得14万元左右的政府补助,大大缓解了受疫情影响的困难。
位于COCOPARK购物公园的鑫派泰式小馆,刚刚完成店面的升级改造,清新淡雅的用餐环境让新老顾客眼前一亮。“虽然目前我们碰到一些困难,但是我觉得对未来非常有信心,我们在疫情期间逆流而上,对店面进行全新的升级改造。”该企业负责人苏华松坦言,从2006年在福田开办鑫泰餐厅,到现在已经14年,他切身感受到福田区的商圈发展迅猛。同时,他表示对深圳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有信心,他们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和旺盛的需求。
苏华松透露,目前COCOPARK购物公园的鑫派泰式小馆COCOPARK购物公园店的客流量和营收都恢复到了往年同期80%左右的水平。
据悉,目前,该企业已通过福田区的餐饮企业补助申请,根据相关的政策,他们将获得14万元左右的政府补助,用于店面通风系统等关于“安心餐饮”的改造及购买防疫物资等项目。来源:深圳新闻网
午十点半,一阵暴雨过后,老字号美新点心店里慢慢开始热闹起来,自去年夏天重新营业以来,这里每天中午的排队场面一直非常壮观。
图说:服务员黄阿姨打包好了外卖。毛丽君 摄
“我们公司为了垃圾分类的事,专门开了会,店里上周五就已经开始分了。”点心店经理王森林说,后厨的厨余垃圾和前厅的餐巾纸等是大多数餐饮店的主要垃圾,“主要是干、湿两分,还有就是少量的饮料瓶会专门分类回收。”
为了做好垃圾分类,王森林做了不少功课:早上7点前,店里配菜剩下的菜叶会在隔壁小区垃圾站开始收垃圾时,及时送过去;煮面、制作浇头的剩余,过滤了汤汁,会集中投放在后门外的专用垃圾桶里,每天中午11点左右,专门有人前来集中回收;一天下来的干垃圾会在晚上6点半再次送到隔壁小区统一回收。至于隔壁小区垃圾回收的时间,他早就拍了照片存在手机里。“如果每天晚上能再集中收一次湿垃圾就更好了。”
“我们以前一直都是干湿分离的,但现在也会有点紧张也更小心,大家会相互提醒。”王森林笑着说,不仅是店里的员工,近期垃圾分类已经是大家日常生活中非常热门的话题,闲时大家会聊,店里的顾客也会聊,“大骨、小龙虾是什么垃圾,我们都会讨论,不过我们店里还好,都是小汤骨,没什么特别难分清的东西。”
图说:7月1日起没有备注需要餐具的外卖店家一律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毛丽君 摄
对于7月1日起外卖不再主动提供餐具的规定,服务员黄阿姨略有些担心。“以前外卖单子没备注需要餐具的,我们都会提供,现在如果没有特别备注需要餐具的,我们一律不主动提供。”说话间,黄阿姨已经打包了两份外卖,因为单子上没有备注需要餐具,所以她并没有放一次性筷子,“不给餐具,可能会被投诉,不过规定是这样,我们也没办法。”
“这段时间送外卖的时候,经常会被问到餐具的事。”前来取外卖的小哥一边核对着外卖单一边说,“一般我们都会解释。不过现在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这么大,大部分人都清楚这个规定并对此表示理解。”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