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周末逛洛阳科技馆,却浪进了洛阳城市书房
周末,带一家老小出门转,转到了孩子乐园——洛阳科技馆。洛阳科技馆咱来了不止10次20次了,馆里很多科技小常识还没搞明白,觉得自己成为科学家的希望很渺茫,逐渐丧失了兴趣。加上小编一脸褶子,跟小朋友们搁里面抢着玩也老丢客气,所以每次跟在娃后面完全是跟屁虫的角色,有些百无聊赖。
正巧这次科技馆人员爆满没有停车位,我就让家人先进馆,我在门口等了一会,等有车位停好车后,我用身份证换了张科技馆门票准备拾阶而上,可就在此时,发现在科技馆门口的北侧开辟了一间城市书房。如图。
< class="pgc-img">洛阳科技馆城市书房
>凑跟前趴那一看门禁,“请刷读者证和身份证”,这让小编有点小惊喜—看来,没有办证只带身份证也是可以进去歇歇脚装装文化人的,哈哈哈。以前多次经过其他的图书馆都怕人家不让咱没证进,今天可得过过瘾体验一把!
持身份证在感应区刷卡后,从自动门进入。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台自助机器,一台自动办借书卡,一台自动借书和还书。
< class="pgc-img">自动借书还书设备和自动办卡设备
>二、大概哔哔下办卡和借书的流程,为像我一样想办卡借书又嫌麻烦的好孩子打消疑虑
办借书卡。如果你只是来看会书,啥也不用办,看完走人就行,如果想把书带走继续看,必须办卡。办卡需要两样东西:您的身份证和一百元钱押金。流程是刷身份证后自动读取个人身份信息,然后把一百元纸币插入自动进钞口,就ok了。办卡界面如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洛阳城市书房官方办证须知
>< class="pgc-img">自动办卡机细节图
>借书还书。借书还书也是自助,选到你喜欢的书,放到图书感应区上自动读取图书信息,刷借书证匹配借书人就ok了,非常简单。还书我还没有体验过,但看操作界面,应该也是按屏幕点击“还书”按钮操作就行。问了下,洛阳市城市书房都可以还,像在涧西区,大概有十几个地方。借书还书界面如下。
< class="pgc-img">将借或还的书放到“图书感应区”
>< class="pgc-img">点击“借书”或者“还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匹配读者证
>< class="pgc-img">确认相关图书和借书人信息
>三、啥都得有第一次,爱读书的伙计们怼起来
要说咱采薇也是喜欢读书的好孩子,以前没办证一是图书馆离家太远,跑一次怼半天不划算,二是咱不知道咋弄,进去不老练怕丢客气挨管理员日挂。现在,这两点都不存在了,一是现在洛阳城市区的小城市书房遍地开花,全洛阳据说有上百个,洛龙、老城、涧西和西工等伙计们也经常能看到新开的分馆。二是办卡和借书简便快捷,近似傻瓜式,像我这样都能搞定您肯定没问题。而且,透漏个小秘密,洛阳科技馆分馆的管理员小姐姐很漂亮很耐心哦!
最后说下环境。洛阳科技馆城市书房有桌子有凳子,但凳子桌子在高峰期时不够用,读书的人都相对自觉,高声喧哗的不多,相对比较安静。还有一个贴心小提示也透漏下,洛阳科技馆分馆面积有限,没有配备卫生间,伙计们进馆前请充分放水放空自己。其他我还见过更小的无人值守的书房,只有摄像头和机器,厕所更无可能。
本文由采薇原创。实打实码字偶尔逗比瞎呲洛阳身边事,点滴认同或有不同意见请留言讨论,也欢迎关注小编更多交流。
><>汉的帝王宗庙制度经过多重动态演变,在清儒眼中自然是不合礼制的,到了东汉,又形成新的同堂异室制的宗庙制度,更是被宋儒指斥为渎乱不经。当然,也有儒士认为光武帝刘秀开创同堂异室制度是从天下初定、财富匮乏、节约俭省处出发,他的子孙不能有违孝道,只能被动的继续执行下去。
< class="pgc-img">>东汉的庙制到底经过怎样的演变呢?汉末的初平改制又是怎么回事呢?本文简单的讲述一下东汉时代宗庙制度的演变,会涉及到东汉与西汉君统衔接的前因后果、刘秀开创同堂异室庙制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初平改制的背景和经过。
1,两汉君统的衔接和建武十九年除四亲庙之议
之前的一篇文章《汉宣帝刘询的庙号是王莽追尊刘秀重新认证,浅谈西汉的一祖六宗》涉及到刘秀被迫认西汉君统为大宗,不得尊崇私亲的问题。就有读者朋友为刘秀抱不平,觉得文叔是自己辛苦打的天下,又不是继承西汉的家业,怎么就不能尊崇亲爹亲爷呢?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只能说刘秀借用了别人家的东西,不得不做出一点付出。话说新朝末年,由于王莽侵犯到豪族们的经济利益,再加上天灾频频,终于引发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乱世中的老百姓自然会想念前汉的平静生活。
王莽篡汉是通过“和平”的禅让方式,没有引起大流血事件,对普通老百姓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如今面对天灾人祸,乱世流离,不免会思念以前的生活,你说元成哀都不是好皇帝,但他们在位时,整个社会相对平稳啊!有了鲜明的对比,这就形成了民间“人心思汉”的怀旧思潮。
< class="pgc-img">>那些起兵的集团们看到这种倾向,纷纷打出刘氏招牌,以博取老百姓在感情上的共鸣和支持,一时之间,真的刘氏宗室、冒牌的刘氏宗亲都冒出来了,以西汉皇室代言人、继承人自居,想占据天命、正统的舆论支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刘秀自然也不例外,人家好歹是正经刘氏宗亲呢!因此在建武元年(25)六月称帝后,在八月份,就祭祀西汉的太祖、太宗、世宗三位先帝,以西汉的法统继承人自居。
建武元年八月壬子,祭社稷。癸丑,祠高祖、太宗、世宗于怀宫。(《后汉书》·光武纪上)< class="pgc-img">>
割据势力隗嚣比刘秀还先祭祀西汉的一祖二宗,他采纳方望的建议通过为西汉的一祖二宗立庙的方式来迎合民众。
“遂立庙邑东,祀高祖、太宗、世宗。·······事毕移檄告郡国:······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有不从命,武军平之······及更始败,三辅耆老士大夫皆奔归嚣。”(《后汉书》·隗嚣传)
隗嚣的年号也是明晃晃的“复汉”,向老百姓表示他要带领大家恢复汉朝的幸福生活。外姓人都如此,何况刘秀这个宗亲?当然得打起“兴复汉室”的旗号,我是正统,你个冒牌货死开。
定都洛阳后,在建武二年(26)正月,刘秀就在洛阳立高庙,据《汉旧仪》的记载说洛阳新立的这个高庙,其实是西汉宣帝时为武帝设于此地的郡国庙,也就是说,这个高庙的前身其实就是孝武庙。国家草创时期嘛!没钱,自然一切从简,也是权宜之计咯!
< class="pgc-img">>就在当年攻下长安后,又把长安的西汉十一帝神主都请到洛阳,安置到高庙去,一个庙里合祭西汉太祖以下诸帝,这就是东汉“同堂异室”宗庙制度的雏形。
建武三年(27)正月,刘秀又在洛阳立四亲庙,祭祀亲高祖父舂陵节侯刘买、亲曾祖父郁林太守刘外、亲祖父巨鹿都尉刘回、亲父南顿令刘钦四世祖先。
建武三年正月辛巳,立皇考南顿君已上四庙。(《后汉书》·光武纪上)
既然为四亲立庙,就是把亲高祖父以下四代都列到皇帝宗庙系统中,已经远远突破永光改制后的七庙制,也隐隐有用四亲取代西汉大宗四庙的意思。
刘秀这个举动自然违背宗法原则,按照宗法制度,帝系大宗不可绝,如果大宗中断,就得选择同宗中的支子去承嗣大宗,承嗣者就必须削减对私亲的礼制,你刘秀自诩为西汉的正统继承人,自然就要屏弃私亲,不能过河拆桥吧?
< class="pgc-img">>因此,天下平定礼法恢复后,儒学士大夫们就不能坐视皇帝带头践踏礼法,才有建武十九年(43)正月,张纯、朱浮上书请除四亲庙的奏议。要求刘秀陛下依据宗法制度的“为人后者为人子”原则,撤消亲生高祖父以下的四亲庙,以西汉皇帝大宗替代。
秀哥是要脸面的人呐!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撤消设立于洛阳的四亲庙,改在章陵立庙,降低私亲祖先的奉祀规格,由所在郡县奉祀;同时,以元帝为父,宣帝为祖父,和太祖、太宗、世宗三位神主一起供奉在洛阳高庙;又把平辈的成帝和晚辈的哀帝、平帝三位神主供奉在长安高庙,由臣下奉祀;总算解决掉刘秀和西汉诸帝的世系衔接问题。
也就是说,在刘秀建武十九年时,大汉的宗庙里除了太祖、太宗、世宗、中宗四帝万世不迁,还有元、成、哀、平四亲,怎么数都是八个啊?这怎么算?没法算就不算,迷糊着过呗!
2,东汉初期奉行同堂异室庙制的深层次原因
中元二年(57)二月,六十二岁的刘秀驾崩,留下“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的遗诏。
按照宗法礼制,做为入继大宗的刘秀陛下驾崩后,他的神主就该像西汉诸帝一样安置在高庙中,序昭穆、享受祭祀,这才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他的儿子明帝刘庄以老爹拨乱反正、中兴大汉为由,另外起庙,尊为世祖庙。
< class="pgc-img">>这样,洛阳帝京就有两所宗庙,一个是祭祀着西汉太祖、太宗、世宗、中宗、元帝五帝的高庙;一个是祭祀着世祖光武帝的世祖庙,让人不禁猜度,这是恢复多庙制的节奏么?
永平十八年(75)八月,四十八岁的刘庄驾崩,“遗诏无起寝庙,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后汉书》显宗纪)
就是让嗣皇帝把他的神主安置到世祖庙中、他母亲光烈皇后阴丽华的更衣别室之内,并没有为自己立庙。刘庄的这个举动既向天下人表明了他对母亲的孝意,也通过贬低自己来抬高老爹光武帝刘秀,进一步突出刘秀再造大汉帝国的光辉形象。为了避免儒士们哔哔,刘庄还特意留下遗诏:“敢有所兴作者,以擅议宗庙法从事。”
刘庄为啥留下这样的诏令,不就是因为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行为已经违背宗法礼制,只能用皇帝的权威震慑儒士闭嘴。
< class="pgc-img">>章帝刘炟继位后,有司上奏说,“孝明皇帝圣德淳茂,劬劳日昊······省送终之礼,遂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天下闻之,莫不凄怆。陛下至孝烝烝,奉顺圣德。臣愚以为更衣在中门之外,处所殊别,宜尊庙曰显宗,其四时禘祫,于光武之堂,闲祀悉还更衣,共进《武德》之舞,如孝文皇帝祫祭高庙故事。”(《后汉书》肃宗纪)
通过这个奏议可以看出,阴丽华的更衣室在中门之外,和奉祀刘秀的正殿是分开的,能够专门为明帝进行单独的祭祀,刘庄能够享受单间待遇,就是说世祖庙中还有他的显宗庙,庙中之庙,这个时候,东汉皇帝宗庙的“同堂异室”制度就已经形成了,并为之后诸帝沿用。
章和二年(88)二月,三十三岁的章帝刘炟驾崩,也留下遗诏“无起寝庙,一如先帝法制。”他儿子和帝刘肇继位,上庙号肃宗,奉神主于世祖庙,从此,同堂异室在东汉彻底形成惯例。
后来和帝刘肇驾崩,上庙号穆宗;安帝刘祜崩,上庙号恭宗;顺帝刘保崩,上庙号敬宗;桓帝刘志崩,上庙号威宗,“皆藏主于世祖庙。”
至于襁褓小儿殇帝刘隆,邓太后以他还是婴儿,不用列庙,只是在陵寝接受祭祀就行;冲帝刘昞、质帝刘缵都以殇帝故事,就陵寝祭。
< class="pgc-img">>就这样,东汉诸帝神主都立于世祖庙,与西汉帝系的高庙五主并行,俨然两个系统,好像是对世人昭示他们和西汉诸帝截然有别的蕴意,因此,被宋人徐天麟讥讽“不知礼义之正”。
是呀!你们既然表示上承西汉帝系,又为何另起世祖庙,你们东汉的张纯、朱浮、曹褒、郑玄都号称明习典礼,为何让东汉的庙制不列昭穆、没有迁毁、不复古人七庙之制呢?
东汉人蔡邕是第一个为同堂异室解释的人,“孝明立世祖庙,以明再受命祖有功之义,后嗣遵俭,不复改立,皆藏主其中。圣明所制,一王之法也。自执事之吏,下至学士,莫能知其所以两庙之意,诚宜具录本事。”(《后汉书》·祭祀下)
把东汉实行同堂异室制度的原因归纳到刘秀节俭上,蔡邕的言论颇受人推崇,南朝沈约、刘宏、隋朝许善心都沿用蔡邕的解释,认为光武帝中兴崇俭,才同堂异室的。
< class="pgc-img">>但是,细细思量,如果说东汉初建之时,因为战事频频,财力的确匮乏,不得不事事从简;那么经过刘秀、刘庄父子两代近五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元气已经恢复,经济状况远不是国初可比,依照古礼更改庙制并不是多困难的事。
所以,同堂异室并不是遵俭的问题,只能是东汉诸帝的私心作祟,不能尊崇本生四亲已经觉得很委屈压抑,如果再让刘秀屈尊在西汉诸帝之下,实在难以接受,因此才特别褒崇刘秀,才开创同堂异室的庙制。
3,初平改制为帝国续命
因为东汉诸帝都上庙号,也不迁毁,到了灵帝刘宏在位时,除了殇、冲、质三帝不列庙外,世祖庙就有世、显、肃、穆、恭、敬、威一祖六宗七位皇帝,以至于“积多无别,是后显宗但为陵寝之号。”
这时候连明帝刘庄都没有单间享受了,同堂异室的弊端逐渐展现出来,改革庙制也势在必行了。
再加上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士大夫大混战,礼法败坏,各种矛盾日趋激化,终于导致黄巾大起义,使整个帝国处于分崩离析风雨飘摇之中,那些儒学士大夫们就把希望寄托到古礼上,企图通过变革修正宗庙制度、重新构建被严重践踏破坏的礼制秩序,为大汉帝国续命。
< class="pgc-img">>献帝初平元年(190),蔡邕提出“宗庙迭毁议”:以西汉没有庙号的元、成、哀、平四帝亲尽,都迁毁;以东汉的和、安、顺、桓四帝功德无殊,还有过差,不应为宗,请除四帝庙号。
非宗亲尽宜毁。(《后汉纪》孝献皇帝纪) 有司奏,和、安、顺、桓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制曰:可。(《后汉书》孝献帝纪)
并参照周礼,实行七庙制度,但是,鉴于两汉君统衔接的特殊情况,皇帝宗庙庙数并不仅限于七庙,而是十一庙,分别是:西汉高庙的一祖三宗高、文、武、宣四帝;东汉世祖庙的一祖二宗光武、明、章三帝,二祖五宗七帝并为世世不毁之庙,安、顺、桓、灵四帝为四亲庙,亲尽迭毁。
< class="pgc-img">>众所周知,初平元年的宗庙改制并没有达到为帝国续命的目的,依旧在军阀混战中走向末路。
4,猴格说
和赵曙、朱厚熜之流相比,刘秀的确是太委屈了,几乎是白手起家,却不能尊崇自己的亲爷们,只怪当初自己贪图别人家的好处啊!便宜哪里是好占的?但反过来说,还是因为刘秀有底线的,做不出赵、朱之流翻脸不认账的行为,只能自己压抑咯!
因此,刘秀的儿子刘庄才曲线救国,把同堂异室发扬光大定为制度,让自家老爹死后不用那么憋屈。
< class="pgc-img">>当然,不能因为东汉承认西汉的帝系就认为他们遵守礼仪,其实东汉诸帝也是数次践踏礼法制度,比如让迭毁制度形同虚设了,比如勿论有没有功德哪怕在位是个混蛋如桓帝都追上庙号了,已经开了庙号泛滥之源头。
名声还凑合的顺帝刘保也曾经为了表达对老爹安帝的孝心,在安排宗庙陵寝祭祀的时候,把安帝排在殇帝前面,理由是殇帝小孩子了,安帝为其兄了。
到顺帝死后,他的妻子梁太后也企图把身为侄子的顺帝排在殇帝前面,理由也是“殇帝幼崩,庙次宜在顺帝下”。在谏议大夫吕勃和大鸿胪周举的反对下才没有得逞。殇帝泪目:你们两口子不能揪着我一个襁褓小儿往死里欺负啊!
< class="pgc-img">>孝殇皇帝虽不永休祚,而即位逾年,君臣礼成。孝安皇帝承袭统业,而前世遂令恭陵在康陵之上,先后相逾,失其次序,非所以奉宗庙之重,垂无穷之制。昔定公追正顺祀,春秋善之。其令恭陵(安帝)次康陵(殇帝),宪陵(顺帝)次恭陵,以序亲秩,为万世法。(《后汉书》·孝质帝纪)
就是这样。
简表系猴格自制。
图片截图影视剧侵删。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帝王宗庙礼制研究、汉代庙制问题探讨、汉书、后汉书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宴开书,并没有开斗破,也没开斩神。
更没开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少府百结——
他选择了盗墓。
因为昨晚他从手机上看小说时,就发现这个题材的书,在蓝星上很少。
而且质量堪忧!
“第一章,血尸。”
“50年前,长砂镖子岭。”
“四个土夫子正蹲在一个土丘上,所有人都不说话,直勾勾地盯着地上那把洛阳铲。”
许宴十指如飞,嘴里还哔哔着:“南派三叔啊,哥们要剽窃您的作品,赚点生活费了。扫瑞至极,还请原谅。如果您气不过,就和周老师一起来蓝星,告我侵权好了。来回的路费,我全包。”
震惊!
许宴震惊的,不是自己的脸皮有多么厚。
而是震惊于自己的手速,尤其是记忆力。
手速嘛——
单身39年的老司机,一秒多少下暂且不说,单说记忆力。
许宴在地球上看盗墓时,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他只记得大约剧情,和主线。
可是现在——
随着一排排的字,精灵那样的飞快出现在屏幕上后!
许宴才知道,他竟然能把这部书的每一句,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记得清清楚楚。
“超高的手速,和能牢记地球上看过、听过的东西。难道,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吗?”
许宴越想,越是这么回事。
越码字,越是上瘾。
摇头晃脑,嘴里哼着经典名曲十八摸。
砰。
有什么响声,隐隐从书房外传来时,彻底深陷在快乐码字中的许宴,被惊醒。
下意识的抬头看去,窗外已经是夜幕四合,华灯初上。
再看他码的字数——
短短两个多小时,他竟然码字两万多字!
“沃糙,这么牛逼?”
许宴都为自己这时速过八千的速度,给吓了一跳。
却又忽然想起,厨房里还慢火炖着鲫鱼呢!
赶紧保存好文件,许宴起身快步出门。
有四五个人,抬着个大件,正慢慢走进客厅内。
那个头戴白色棒球帽、身穿白色收腰长裙,脚踩白色小板鞋,俏生生的站在客厅门口,好像白莲花般不胜娇羞的女孩子,正是许宴的美女租客,晏倾心。
搞毛呢?
看着不经过自己这房东的允许,就被宴倾心带进来的这些人,许宴本能的皱眉。
算了!
看在他们抬来的东西,是一架高级钢琴的份上,许宴决定原谅晏倾心一次。
一个送货的师傅,看着快步下楼的许宴,随口笑问晏倾心:“这是你弟弟,还是你男朋友?”
什么弟弟,男朋友的?
乱说!
许宴看了眼那个师傅,懒得理他,下楼后直接走进了厨房内。
“他是——”
晏倾心犹豫了下,回答:“我弟。好了,大家把钢琴放在西边的窗下。”
她不在意别人知道,她是58号楼的租客。
却非常在意别人知道,她和一个小男生的“合租同居”关系!
毕竟像晏倾心这种单身漂亮、关键是特有钱的女孩子,是不可能和陌生男人合租的。
如果让人知道,她和许宴是合租同居的关系。
别人会怎么想?
肯定会以为,她“垂涎”小男生哦。
她可丢不起那个人!
更不会认可男女朋友的关系,那么姐弟关系,就是最好的解释了。
“你弟长得真帅!你们两个,不愧是姐弟俩。”
喜欢唠叨的送货师傅,又说了一句,才按照晏倾心的意思,把钢琴放在了西边的窗下。
除了这架大钢琴之外,晏倾心今天还弄来了很多东西。
吉他贝司架子鼓,二胡笛子和音响。
“这是要在我家,开音乐会?还是,她是做乐器生意的?”
在厨房内的许宴,皱眉看了眼客厅。
当着送货师傅的面,他不会说什么。
等师傅们走后,他再问问晏倾心,究竟要在搞什么。
毕竟他昨晚就说的很清楚了,他喜欢清静。
他这儿更不是可以存货的仓库!
慢火炖了两个多小时的鲫鱼汤,真香。
尤其里面的豆腐,看着就有食欲。
老百姓常说,千炖豆腐万炖鱼。
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再加上单身39年的许宴,厨艺也是相当的不错,飘到客厅内的香味儿,让送货师傅们都忍不住的食指大动。
晏倾心也是下意识的,嗅了下秀挺的小鼻子,眸光惊讶的回头看向了厨房内。
终于。
送货师傅们走了。
爱唠叨的那个师傅,临走前还对晏倾心说:“姑娘,你弟弟的厨艺很不错啊!单凭这香味,我就敢断定要比很多酒店的厨师要强。啧啧,怪不得你长得这样水灵漂亮。这和家里有个会做饭的弟弟,有很大关系啊。”
晏倾心——
这个师傅不说话,会被憋死吗!?
不过他说的也没错,单凭那香味,就让忙的午饭都没吃的晏倾心,小肚子里开始咕咕作响了。
“哎。这身体虽说弱了点,但胜在没这病没那病的,酸甜苦辣来者不拒。啧啧,这小日子真美。”
许宴把鱼汤端上了餐桌,又回到了厨房内。
“算了,就不喝酒了。”
许宴打开冰箱,看了眼里面的易拉罐啤酒,恋恋不舍的关上。
拿了两个中午时,从小区门口买来的馒头。
天东这边的主食,是以馒头和面条为主,反倒是不怎么吃米饭。
他来到了餐桌前,却愣住。
晏倾心正拿着勺子,往她刚买来的小碗内盛鱼汤,嘴儿还不住的吧嗒。
许宴的脸色,顿时一沉!
但下一秒——
他的手机就传来了叮当一声响。
晏倾心给他的绿泡泡,转账一百块。
还特意注明“饭钱”。
“这是把我当厨子对待了?简直是岂有此理!不过,一百块蹭我一顿饭,好像我也不亏。”
许宴暗中哔哔,表面上却神色淡然,走到餐桌前递给了晏倾心一个馒头。
虽说许宴真没把一百块看在眼里,可蚊子再小也是肉。
既然毫不客气的收了人家的红包,就得让人家吃饱。
吃的开心!
“许宴,你的厨艺不错。”
晏倾心一边吃饭,一边玩着手机,说:“我决定了,以后在家时,就吃你做的饭菜。”
靠!
啥叫你决定了啊?
还端出吃我做的饭,就是特给我面子的嘴脸。
把老子当什么了?
呵呵——
许宴暗中冷笑着,拿起了再次叮当一声响的手机。
晏初心再次给他转账,是一千块。
上面特意注明:“一周的餐饮费。”
一天三顿,一周就是21餐。
一千除以21,还合不到50块。
不过——
念在她是租客的份上,许宴决定给她打个五折,接了这笔生意!
“哦,对了。许宴。”
晏初心放下手机,看着客厅内,说:“那些钢琴和乐器,你不会玩。别给我乱动!动坏了,你得按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