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奶茶店的故事,堪称“最曲折创业”:
两次封街、三次关停,多次疫情突袭,被骗、被举报,所有积蓄都砸进去……
但老板没有放弃。短短2年时间,从养不起员工,到爆单、开分店,如今他的店已经成为武汉奶茶榜第一、饮品店好评榜第一。
从绝望到崛起,他怎样让自己东山再起?
从绝望到奶茶榜第一,他用了两年
最近,我在武汉发现一家叫“田籽茶事”的小店,在武汉大众点评拿下了多个榜一。
这不是一个大品牌,目前只开出了2家店,店面不大,60多平,但产品很有特色。
他们主打鲜奶茶,以手作珍珠为特色,此外还有鲜牛乳、奶盖、米露、麻薯、芋泥、果茶、冷泡茶等七类产品。价格区间在15~23元,多在17元左右。
招牌产品“手作珍珠厚鲜奶茶”,位居武汉“珍珠奶茶”菜品榜第一,用的是自己研制的日式烤茶和水果珍珠;“江城米露”和“武汉最难混”两款产品,也有浓浓的本地特色。
最突出的是,这家店粉丝特别热情,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深情告白”:
- “疫情期间看着你一步步走到今天,真的替你开心,陪伴着你开更多的店。”
- “今天专门从光谷这边去店里喝奶茶。”
- “我是特地赶过来看阿维(老板)的。”
“田籽茶事”的官方抖音账号已有26000多粉丝,不少网友从创业的第一条抖音就开始陪伴他们,忠诚度极高。
初看这家店,你肯定想不到,它背后的故事,比电视剧还跌宕起伏。
和创始人刘子维(粉丝亲切地叫他“阿维”)聊天我才知道,身在武汉,他们经历了两次封街、三次关停,两次大的疫情突袭,最少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只有75元。
后来还遭遇了被人力公司骗、被举报,老板把所有积蓄都投进去了,一度甚至养不起员工。
但经过2年的努力,他们逐渐开始爆单、开分店,成为了武汉奶茶榜第一。
阿维和田籽茶事究竟如何做到的?
找到自己的特色:20多种手作珍珠
“大家好,我是从台湾来武汉的阿维。”这是田籽茶事每条抖音视频的开场白。
带着台湾标签,手作珍珠是田籽茶事的招牌。且我发现,田籽茶事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在珍珠奶茶这条大赛道里,做出了自己的新标签。
1. 20多种手作珍珠,一周不重样
田籽茶事共有20多种手作珍珠供应,而且不同于普通茶饮店,他们的珍珠有各种口味:有芝麻珍珠、抹茶珍珠、咖啡珍珠、玫瑰珍珠等等,还有各种水果口味珍珠。
他们每天提供两种珍珠,一款固定,一款随机,而且每隔一段时间会研究新口味。
周一到周日的固定款珍珠,会在店面海报介绍,也会在抖音里提前预告;另一种珍珠随机呈现,给顾客一种“开盲盒”的惊喜感。
2. 吧台像是开放式作坊,展示手作过程
场景展示方面,田籽茶事也做得很到位。
比如他们的吧台,是一个开放式作坊的样子,可以看到手作珍珠的制作和煮珍珠的过程。
店里的海报上,展示“手作珍珠的一生”,突显手作珍珠“1小时熬制”,以及“每锅珍珠寿命只有4小时”。抖音账号,也有很多阿维每天揉珍珠揉到深夜的视频。
图源大众点评
>种种展示,都让顾客感受到真材实料、手作方式的真诚。
3. 产品的售卖细节,也足够有人情味
田籽茶事每款饮品上都有一个小帽子的装饰,杯盖上会有小纸条“吸管在这里,喝前请务必搅拌均匀”等提示。
图源大众点评
>店内不忙的时候,店员都会把饮品端给顾客,并提示奶盖先不要用吸管喝等细节。
今年母亲节、护士节等节日,田籽茶事每杯外卖饮品会附送一支鲜花,收获了用户群体的感动。
最难、最没有生意的时候
他在线上找到突破口
复盘阿维的创业路,我发现两次最难的时候,他总是能在线上找到新的突破口,并且打造出鲜明的“个人品牌”。
2019年12月初,田籽茶事中心百货店正式开业。当月月底,疫情突袭了武汉。
直到2020年4月,武汉开始全面复工,但是田籽茶事复工的第3天,却被告知步行街整改封街。商场关门,许多品牌或撤离或关门。
最绝望的时候,思虑再三,阿维决定:没办法营业,只做外卖也要继续下去。
图源美团外卖
>1. 线下没有生意,就钻研外卖
“虽然在家隔离8天了,但脑子里一直在想店里的事情”,这是阿维在隔离期间的一条抖音。他开始研究外卖数据和运营,调整自己的出品思路:
比如,现做珍珠做外卖,对配送时间的要求较高,阿维反复试验,调整木薯粉和水的比例,并且不断精简出餐时间,让骑手更快取餐配送。
外卖看不到手作过程,田籽茶事就在点单页面上设置了“严选原料”这一项,对手作珍珠、所用牛乳、所用奶盖、所用茶叶等都做了详细说明。
如今,田籽茶事的外卖占比达到47%以上,几乎一半。
2. 把创业故事搬上抖音,收获了100多万浏览量
疫情反复,武汉防控的弦绷得格外紧。抖音,是阿维找到的另一个线上切入口。
阿维把自己创业以来经历的磨难,都搬到了抖音上,台湾腔不疾不徐地讲述,或曲折,或心酸,或喜悦,或励志。
2021年2月16日的一条视频里,揉珍珠揉到手裂的细节,打动了无数人,收到了100多万的浏览量和2.7万的点赞量。
渐渐地,粉丝的关注量从几百、几千到2.6万+,而这些粉丝也渐渐的成为田籽茶事的忠实拥护者。
3. 被举报、有差评,也在网上真诚告诉顾客
田籽茶事有一款蜜柠檬芦荟,在外卖平台明确标注有芦荟粒,但还是有一位顾客点单后过敏,并向工商局举报。
阿维在抖音上坦诚了这个故事,同步进展:工商局介入调查,并无任何违规操作。
收到差评,也会和粉丝分享,询问改进意见。他的真诚,打动了很多人。
如今,从抖音和大众点评的评论中可以看到,不少人都是慕“阿维”的名而来,这些忠实度和黏度较高的粉丝,也成了阿维坚持下去的动力。
受尽磨难后,第二家店开业就爆满
作为一个武汉茶饮店创业老板,阿维可以说“受尽磨难”:
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商场和前面的街道被封,每一个外卖点单,阿维都要上下几层楼、穿过商场和整条街把饮品送下去。
因为商场停业,中央空调没开,夏季最热的时候只有两台风扇。养不起员工,所有的搬运、打扫、制作、研发、备料都要亲力亲为。
每天阿维都要揉20公斤左右的珍珠,时间需要5~7个小时,每天总是商场最后一个走的人。
图源大众点评
>每天一有时间,他就去看顾客的评论和反馈,做改进,抖音和大众点评的每一条评论阿维都会回复,这些构成了阿维的日常。
由于产品独特,和日积月累的口碑,2020年12月14日,田籽茶事的第二家店开业,开业当天即人流爆满,下午三点左右珍珠就售空了。
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努力下,门店口碑不断提升。
从今年开始,田籽茶事陆续成为武汉奶茶榜第一、武汉饮品店好评榜第一,占据江汉区饮品店好评榜、口味榜、服务榜第一。
最近,阿维一直在寻找田籽茶事的第三家店址。
坚持与真诚,是阿维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开店注定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就像阿维说的那样,“疫情没有打倒武汉,也不会打倒在武汉创业的我,只要坚持,一定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
源丨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丨马路天使
一杯奶茶,动辄二三十元售价,动辄就有排成长龙的顾客——奶茶店的火爆,勾起了人们对赚钱的不安分想象。
“喝奶茶吗?”
一到午后,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揣着“自己胖不如一起胖”的小心思,在微信群里抛出奶茶点单链接。面对这样的“致命诱惑”,很少有人能扛得住。
支撑年轻人奶茶瘾的,是无处不在的奶茶店:喜茶、丧茶、一点点、奈雪の茶、贡茶、古茗……要问现在什么最火,满大街的奶茶店称第二的话,没人敢称第一。
有人开玩笑说:周董的《说好不哭》轻松卖出2200万元,MV中的奶茶就有500万元的功劳。
一杯奶茶,动辄二三十元售价,动辄就有排成长龙的顾客——奶茶店的火爆,勾起了人们对赚钱的不安分想象。
这些年来,奶茶品牌不断升级,长得越来越好看。奶茶店,怎么看都是个暴利而又时髦的生意。开家奶茶店,是不是就离“一夜暴富”不远了?既有财富自由又有人身自由,从此岁月静好,春暖花开。
但是,开奶茶店这件事情,远没有喝奶茶那么简单。
喝奶茶的快乐,在开奶茶店上并没有延续下去。/pexels
01 辞职,开奶茶店去!
暴富和自由的梦想,从来没有这么近过。
打了个深夜11点的下班卡,H在电梯里刷起了朋友圈:刚从上海辞职回来的朋友,晒了自己开的奶茶店。
那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奶茶吗?门店虽然小小的,但格外精致,店门口是一长溜排队等茶的人,镜头里,朋友正招呼着客人,笑得合不拢嘴。
“自己当老板可真好啊!”
最近工作陷入死循环的H,又想辞职了。工作四年,好奇心和热情早已被透支。做着不喜欢的事情,拿着永远不够花的工资,赔上了所有时间,感觉自己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
社畜的日常。/ pexels
作为一个每天不喝一杯奶茶就觉得人生不完整的社畜,看到了微信服务号弹出某某奶茶的加盟广告,H心里蠢蠢欲动。
开家自己的小店,长久以来,一直是众多年轻人的美梦。
2012年,一部叫做《幸福的面包》的日本电影在中国年轻人心里掀起了波澜。哇,原来这才是幸福生活!
电影里,水缟夫妇厌倦了奔波忙碌和机械化枯燥的都市生活。他们抛弃了体面的职业,逃离东京,在北海道一个毗邻湖泊的小山丘上,开了一家面包咖啡店。
《幸福的面包》电影海报
这种与世无争的桃源生活,成了社畜们心里仅存的明月光。
工作不如意时、生活疲惫时、对人生失去信心时,总会有人想起这样的明月光:“太累了,好想辞职开个奶茶店!”结果呢?大多数人只是喊喊口号,想象一下别人的财富自由。
H不是。她决定付诸行动。
说干就干,她心一横,拉上好友,向父母借了点钱,在银行贷了点款,加上自己为数不多的存款,终于完成了从“职场社畜”到“奶茶店老板”的角色转换。
02开奶茶店之后,再也没有下班的自由
每天早上9点来到店里,H开始准备原料。临近中午,人渐渐多起来,H忙得顾不上吃饭。不光要忙着招呼门店的客人,还有一大堆外卖单等着处理。晚上11点,做完最后一杯奶茶,终于可以打烊回家,洗完澡还得算一下当天的营业收入。躺下的时候,已是深夜12点。
这就是H荣升奶茶店老板之后的日常。
排队的人不耐烦,做茶的人也着急。/ H的小店
拥有自己的小店之后,H的工作时间,从之前的996变成了妥妥的全年无休。哪有时间休息啊!她除了是老板,还是全职店员,更是财务、品控、策划。
虽说门店不大,但每个月的账也得有人来算。抱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想法,H干脆自己当财务。
这一条街只要有奶茶店做活动,她店里当天的营业额就会明显下降,所以她还得琢磨着做点活动、带带人气,H之前就是做营销策划的,这点工作经验可不能浪费。
至于店里的奶茶出品,也得H来亲自把控,毕竟好不好喝直接关系着奶茶店的生死。
一开始H想着招两三个店员来帮忙,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一个做茶的店员,月工资起码4000元,按照规定,员工每天最多只能工作8小时,每个月至少得休息4天。
H和朋友咬咬牙,只请了一个店员,其余时间自己顶上。遇上顾客特别多的节假日,H会临时找外援、雇兼职来店里帮忙。
奶茶店飘出的味道甜美醉人,但只有从业者才知道甜美之外的苦涩。
开业时,为了配合品牌总部的活动,H的奶茶店做了整整三天的“买一送一”优惠。销售数据看起来非常喜人,每天平均有600杯。但600杯的背后,是累成狗的“老板”和店员,每天忙足15个小时,连水都没空喝一口。
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天。/H的小店
活动过后,H的店在旺季日均能卖出200多杯。本想着就这样下去也不会太差,但茶饮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没有给人片刻喘息的机会。
H发现,她的店所在的这条街上,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店开张,她隔三差五就要忙着应对花样百出的“劲敌”。
H的苦恼并不是个例。数据显示,虽然奶茶市场越来越火爆了,但是开奶茶店的人也越来越多。
奶茶店是火爆了,奶茶店的数量也在爆发式增长。/前瞻经济学人
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奶茶门店数为41万家,同比增长了74%,而且增长率还有逐年攀升的趋势。2019年,奶茶行业彻底进入红海竞争。
奶茶店越开越多,喝的人自然高兴,但卖的人有苦难言。
奶茶店的风云变幻,怎么说都说不完。大多数人只看到开店的热闹与风光,却没注意到那些黯淡离场的人。
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总监杨顺在“2019万有饮力年度大会”上分享了一个令从业者心有余悸的消息:2018年第二季度,一线城市茶饮店的关店率是开店率的两倍;在二线城市,关店率也略高于开店率。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一家新奶茶店出现的时候,就会有一到两家奶茶店倒闭。
不信你回忆一下,半年前你常喝的那家奶茶店,现在还健在吗?
一家奶茶店前脚搬走,后脚进来的急急换个装修,立马又是个新门面。
H的奶茶店隔壁,是家网红奶茶店,红起来火急火燎,节假日期间门口的队能排到几十米长。但幸亏品类稍有不同,才不至于把H的店挤垮。
糟心事儿一件接着一件,本来这条街上就是奶茶店和小吃店二分天下,火爆的网红小吃店给整条街的奶茶店带来了不少人气。买一份吃的,再人手一杯奶茶,是这条街上行人的标配。
但这样的红火日子,正在成为过去。
小吃店、快餐店的老板,纷纷推出了自家的奶茶。
品牌火锅店卖起了珍珠奶茶;汉堡店推出了果茶系列;就连鸭脖店也不好好卖鸭,卖起了奶茶。
凑凑火锅店推出的招牌珍珠奶茶。/凑凑火锅官网
H压力大,但其他店的日子也不好过。有的店主狠狠心,一个月做两三次低价活动,整条街上飘着比平时更浓郁的奶茶香——那其实是你死我活、刀光剑影的味道。
原本佛系的H,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强悍。她不得不动用曾经的媒介资源,想方设法给自己的店拉人气。
想当初,为了获得自由,辛苦创业;如今,不光比当初更辛苦,还把仅剩的自由也赔进去了。之前在公司上班,就算加班再晚,也总有下班的时候;自从开店之后,别说下班了,连出去逛街都抽不出时间。
自己的店,你不操心谁操心?甩手掌柜不好当啊!终于当上了奶茶店老板的H,叫苦不迭、悔不当初:只怪自己太天真,开奶茶店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03 别说暴富了,连回本都是个问题
开一家奶茶店到底要花多少钱?不妨简单算算账。
先说说开店的“起跑线”——加盟费。
头牌奶茶店,加盟费动辄80万元、上百万元。二线品牌,从20万元到50万元不等。你算算,月薪1万元的普通社畜,就算平时省吃俭用,得多少年才能攒够加盟费?
好不容易凑够加盟费,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一大堆这费那费等着呢——培训费、保证金、器材费、原材料费、活动费……即使是不收加盟费也不收培训费的品牌,也会在你好不容易盈利的时候,以抽成的方式拿走很大一部分钱。
周杰伦《说好不哭》MV里,开奶茶店的女主最后竟然给男主买了个土豪相机,有传闻当年的售价为两万元以上。人们都说:奶茶店是暴利行业。
搞摄影不如卖奶茶。/ 新浪微博@周杰伦中文网
那么,奶茶店到底算不算暴利行业?算算就知道了。
一杯奶茶25元,原材料费用大概7元,算下来毛利率高达70%——可不就是暴利吗?!
可你忘了租金呀!奶茶店往往开在闹市区的黄金地段——地段不好,等于死路一条。
在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找个像样一点的店铺,每个月的租金至少两万元起步。即使是二线城市的商圈街道,一个30平米的店面,一个月租金也至少要1万元。
再加上每个月的固定开销,比如材料费2万元、两个员工工资1万元、物业水电4000元、雇外援的费用、偶尔搞活动的费用。你就算算吧,一个月下来,得花多少钱?
假设全年每天稳稳地卖出150杯,平均每杯18元,那么,月营业额大概8万元。扣掉每个月必须的花销之后,转眼只剩下3万多。别忘了还有上百万元的加盟费呢,你确信你熬得到回本的那一天?
以上还没考虑奶茶 “看天吃饭”的属性,冬天雨天台风天,街上冷冷清清,根本没人来买的时候,损失怎么算?
大部分商家为了突出重围,都在外卖平台上铺下了阵地。但哪里没有竞争呢?外卖茶饮一向在打折上大做文章,早就宠坏了薅羊毛的消费者,加上平台还要抽走一部分,剩下的利润,真的可以用一家茶饮店的名字来形容了:“一点点”。
“一点点”的奶茶,“一点点”的利润。/ 饿了吗APP
H预估到前景不乐观,原本预计一年半能够回本,如今遇到整个商圈的环境变化,回本的时间表足足往后拖了一年。至于明年情况如何,谁的心里都没底。
其实,H的情况,已经算是奶茶店从业者中比较乐观的了。每个月都在赔本的奶茶店,多了去。
去年,有位在茶饮品牌公司上班的朋友跟我分享了个八卦:公司两个同事,学了点茶饮经验,辞职回老家开奶茶店了。结果不到半年,两位同事双双跟老板发了消息,问能不能回来上班。原来是形势不好,几个月赔了十几万元,两人赶紧收手。
有人就问了,竞争这么激烈,挣奶茶的钱这么难,为什么奶茶店还是遍地开花?
因为奶茶品牌挣的是加盟商的钱,而不是卖奶茶的钱。为了吸引更多的加盟商,就得制造奶茶店的“繁荣”。
除去喜茶、奈雪の茶这些不开放加盟的直营品牌,其他的开放加盟品牌看似红红火火,实际上他们自己经营的品牌旗舰店亏损的不在少数。
有从业者说道:“别看有的门店门口天天排长队,那是总部出的招——店员有意地延缓出杯的速度,而且会花钱雇‘托儿’来排队。至于排队速度嘛,要灵活应变,让队伍始终保持一定的长度。”
奶茶店暴富梦破碎后,有的店主不甘心退出,毕竟辞了职、赌上了全部身家,于是决定继续豪赌一把;有的人想退出却退不了,租下的店铺没到期、无法转让,退出意味着巨额加盟费打水漂。
夜里打烊后,H拉下店门,疲惫地结束又一个工作日。全天营业15个小时,卖了186单,还算不错的成绩。
只是,H偶尔会在深夜无人的路上,想起辞职那时许下的梦想。
那个梦想,至今仍在看不见的远方。
2019了,你是不是还做着奶茶店的梦?别怪我没提醒你——
在众多版本的奶茶店故事里,并没有什么稳稳的幸福,只有战战兢兢的明天。
<>开奶茶店的这十年……
入行十年了,从最开始的摆地摊,到如今拥有自己的一家店面,期间也经历行业的变迁,回想起来,满是沧桑。
今天的故事,记者记录的是一个小县城的店老板回忆十年前最初的梦想与坚守十年的行业的变化。
< class="pgc-img"> >十年前,从服装销售转向茶饮行业
十年前,在郑老板(化名)没有入行之前,是在他们县城的夜市街上的小品牌门店里卖衣服,因为上班的地方属于夜市,对夜市的市场情况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之后就想到自己也去弄个摊位做点小生意。
但最开始,郑老板并没有卖奶茶,而是卖一些当地特色小吃类,那个时候夜市摆摊最多的是卖一些廉价的服装、鞋子、饰品之类的,小吃类的特别少,他说他算是最早在他们那里摆地摊卖特色小吃的,所以当时生意还不错。
之后就有人问起奶茶,2009年期间,奶茶还没有现在这么流行,属于比较稀少的饮品,所以郑老板决定卖奶茶。
对于奶茶,郑老板不是很懂,当时他有一位同学在茶楼上班,于是就通过同学接触到了一些奶茶原料商。那时做奶茶也简单,他记得就是用的麦香红茶配的奶精冲调,还有可以调口味的一些果粉类,4到6元的价位,然后可以加珍珠椰果。
< class="pgc-img"> >杯材设备上也比较简单,普通的和豆浆杯差不多材质的塑料杯,300到500ml的杯子,手动的封口机的那种。上了奶茶之后生意就更好了,2009年到2013年间,一个月纯利润在八千到一万左右,开支也比较少,因为地摊位每月租金150元,加上自己一个人干,基本没什么支出。
当上地摊老板后,梦想有一家店面
一家店面
郑老板想着那时候的收入,比打工强多了,当时每天的营业额,奶茶占比60%以上。2013年过后,奶茶店就出现在这个小县城了,最早的是避风塘,产品也是奶茶为主,其他产品有汽水、雪泡、沙冰之类的。
为了错开和避风塘产品的竞争,之后郑老板又上了一些冰粉、刨冰之类的甜点在卖,在奶茶的配料上也添加西米、布丁等,主打饮品甜品。
产品的增加,杯材方面也有了一些变化,有封口的,也有带杯盖的,质量方面也偏向好一点的材质,为了让顾客拿着舒服方便。很明显有了市场竞争。
由于他的菜单价相对于避风塘的要便宜一些,在价位上就占了优势,而且摊位正在夜市人流最多的地方,所以当时他的生意远比避风塘的好。
< class="pgc-img"> >因为产品的增加,加上制作上的改变,出摊前准备食材就要复杂一些,每天要早早的起来清洗东西,煮珍珠、西米、奶茶、双皮奶等,基本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一连好几年,每天如此。
郑老板说,那时赚了一点钱,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健康、儿子的成长、对家人的关怀。由于竞争太大,以前又没有雇人,不敢轻易休息,一天十几个小时,晚上熬夜到两三点。每天风雨无阻的出摊,有时候就在想,要是能有一家店面就好了,不用天天拖着摊子到处跑,不用风吹雨淋,儿子有时候还可以在店里呆着陪
拥有自己的店面后,才知道开店的辛苦和心酸
道开店的辛苦和心酸
< class="pgc-img"> >行业进步的太快,产品更新的也太快,郑老板说:
自己单干比加盟店的信息始终都要滞后些,以前市场上流行起来了他才开始到处找配方上新品,好在现在很多有点档次的经销商都来了,而且换季都有新品发布会,比以前方便多了,所以我平时要参加很多厂家的新品发布会,有时候一个星期都在外面跑,回来后还要给自己的员工培训。
2017年的时候,水果茶爆火,郑老板开始调配水果茶,亲自尝试什么样的茶配水果不酸不涩;黑糖奶茶流行起来时自己学习熬制黑糖珍珠,要保证黑糖的焦香与珍珠的Q弹软糯;冰沙系列的产品搭配配什么能与冰完美结合;烧仙草配什么奶基底,配什么小料等。
再就是店面活动,会员制、节假日买一送一、第二杯半价、指定商品满减等,这些也都要花心思策划。
他觉得自己一刻都不能停,还有市场流行什么,消费者爱好什么,这些随时要关注。行业越来越不好做,竞争越来越大,看着周围的奶茶店倒了一批又开一批,郑老板想他如果不努力,不花心思,迟早也会走向倒闭。
< class="pgc-img"> >想起以前摆摊的时候,梦想有一家店,现在有了自己的店又开始怀念摆摊的日子,连做梦都还梦见推着冷饮车出摊。以前日晒雨淋的时候想开店就不累了,没想到开店累多了。
他说多想回到以前冲调奶茶的日子,没有什么竞争,饮品没那么复杂,顾客的选择也没那么复杂,简单点的配料珍珠和椰果,简单点的口味,原味、香芋、草莓,简单点的烧仙草小碗的加点红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