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2场发布会,介绍“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更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态势逐步回升向好。3月份,国民经济473个中类行业、1382个小类行业中,分别有79.7%和75.8%的行业实现了正增长,而1-2月份这个比例则是56%左右;4月1日-5日,实现正增长的行业中类和小类占比分别提升至86.9%和82.3%。这个比例,已经接近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据介绍,新办涉税经营主体户数逐步增多。一季度,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343.4万户,同比增长7.2%,较去年全年加快8个百分点。其次,疫情时受到冲击、生产经营较为困难的经营主体的活力恢复加快。3月份,全国领用发票、有收入申报的涉税经营主体户数较2月份、1月份分别增加了208万户、312万户。
王军还提到,3月份,全国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较去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智能消费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同比分别增长36.4%和12%。在PPI同比持续下降的形势下销售收入能有这样的增幅难能可贵。另外,3月份,制造业采购机器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3.5%,较去年全年加快7.1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扩大生产和设备升级的意愿在不断增强、提升。
据介绍,今年一季度,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类服务业回升较为明显,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8%、13.7%和9.4%,较去年全年分别加快22.7个、17.6个和6.5个百分点,已经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商品零售平稳较快恢复,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6%,较去年全年加快了3.4个百分点。住房消费呈现回暖迹象,房地产业1-2月份销售收入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3%,较去年全年加快19.5个百分点;3月份增速进一步提升,同比增长17.9%。
王军表示,3月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6%,较去年全年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增速更快一些,同比分别增长45.5%和19.8%。3月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14.1%,较去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其中,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增长更快一些,同比分别增长24.5%和19.8%。
同时,一季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1%,风能、太阳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同比增长21.8%,均保持较高增幅,且显著快于全国总体水平。特别是新能源车制造业销售收入,在去年一季度大幅增长111.5%的高基数上,今年一季度仍然同比增长35.2%,保持了良好增势。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早接到某媒体记者电话采访,谈到本月制造业PMI下降,但服务业PMI上升,她的大概意思问到: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其中低端服务业(如城市餐饮业)作用有多大,未来怎么转型,是否能够转型成功?!大家认为这个说法有问题吗?
我顿时就不高兴了,回答道:什么是低端服务业?城市里开餐馆就低端了吗?从服务业划分层面来看,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低端与高端之分。你应该把餐饮业叫生活性服务业,它并不低端,不应该扣上“低端”这样歧视性帽子,更要对生活性服务业从业者给予应有的尊重。
其实我知道这位记者想更深入问什么,她应该想进一步谈部分城市赶走“低端产业”的事情,却被我的一顿训斥早早结束采访。既然提到“低端服务业”,那就来谈谈这个事情。
服务业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业务,服务于生产作业,服务于吃穿住行,涉及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其中包括餐饮这样的比较平常普通的行业,也涉及金融这样看上去高大上的行业,但无论什么性质的服务业都不应扣上“低端”这样歧视性的字眼。餐饮业并不低端,虽然存在一些脏乱差的小餐馆,但也有很多环境卫生合格的优质餐厅。并且餐饮烹饪是一门技术活儿,是有技术含量的。同样,金融业看上去很光鲜,但大部分金融从业者岗位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民间俗称为“金融民工”,相应地也有很多“IT民工”。
在划分标准上,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一样,不存在高端低端之分。即使第一产业是以农林牧渔业为主,也不是低端产业。虽然部分国家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可以理解为生产方式低端,但不能认定农业产业是低端产业。看看美国农业科技含量,你还认为他们的农业产业是低端产业吗?再看看新西兰,整个国家都是以第一产业为重点,仍然是高收入发达国家。因此,从主观意识上把部分服务业划分为低端,这是错误。严谨的服务业划分标准也不应该把不同行业以高端低端之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SD)的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142个服务项目,基本上包括了服务业的主要范围:1、商业服务;2、通信服务;3、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4、销售服务;5、教育服务;6、环境服务;7、金融服务;8、健康与社会服务;9、与旅游有关的服务;10、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11、运输服务。
近年来部分城市出现把“低端服务业”赶走的现象,其中是存在误区的。一方面,这些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领先地区,由于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都是人口大量聚集并且增长很快的地方。另一方面,这些城市资源承载已经超负荷,中长期城市规划中人口总量需要控制。在这样的矛盾下,对某些所谓的“低端行业”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这样的做法可能缺乏周全的考虑,存在明显的负面效应。首先,对部分行业限制过重,就会出现政策性赶人现象,似乎要把非本地户籍人口赶出城市。这已经偏离了政策管理初衷,不但大大增加管理难度和成本,也会损害行政公信力。其次,很多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服务业不但是解决就业的重点行业,而且是城市日常必不可少的行业。近一两年已经出现部分城市白领的午餐无法解决、快递变为慢递的现象,负面效应已经有所显现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做法。从经济统计数据上来看,纽约、东京、巴黎等国际化大都市的传统服务业占比并不比北京、上海低,有的发达国家城市的传统服务业产值占比甚至超过60%。他们在城市发展历程中也经历过产业转型升级的矛盾,往往采取强硬行政管理措施的城市以失败告终,而当今发展成全球领先的城市都注重市场化竞争机制建设。政府更多地是制定标准、提供服务,引导产业发展,对于很多与市民息息相关的领域则采取协商机制公开表决投票决绝矛盾冲突。
因此,对我国城市发展的管理,前面已经讲到,并不存在所谓的“低端行业”,也不应该以低端高端的主观意识去管理。这些行业的存在,正是因为城市里有相应的需求,如果需求不存在了,它们便会主动退出。对这些行业的管理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加强卫生、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和行业发展服务指导,提升这些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通过市场化优胜劣汰的方式,加强规范化、透明化管理,让不达标、不合规、经营不善的黑店黑商贩被市场淘汰,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和服务水平。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的定义中,餐饮业是指在一定场所内,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餐饮行业可以分为餐厅、快餐店、西餐厅、咖啡店、酒吧、饮品店、茶馆、烘焙店等不同类型。除了以上分类之外,还有火锅店、海鲜餐厅、自助餐厅等不同风格和特点的餐饮场所。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支柱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具有生产加工饮食品零售和劳动服务的综合属性。餐饮行业也具有吸纳就业人员多、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能有效带动农林牧渔业、食品加工业、零售业等行业的发展,与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居民消费密切相关。
其中,餐厅通常指提供正餐服务的场所,通常以菜单点餐为主,菜品精致多样,服务体验较高;快餐店则以快捷方便、价格亲民的特点受到广泛欢迎;西餐厅则主要提供西式菜肴,服务较为正式;咖啡店、酒吧、饮品店和茶馆则主要提供各种饮品和小吃,并提供休闲场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烘焙店是一种专门制作和销售各种面包、蛋糕、甜点和其他烘焙食品的店铺。烘焙店通常会在店内制作各种美味的糕点和面包,并提供各种热饮和冷饮服务。一些烘焙店还可能会提供定制蛋糕和布朗尼等甜点服务。经营烘焙店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同时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以确保制作出高品质的产品。一般来说,烘焙店需要的设备包括面包机、烤箱、发酵箱、打蛋器、面粉筛、面团滚压器、烤盘、面包切片机、挤花袋、烘焙模具等工具和设备。此外,还需要制作各种蛋糕和甜点所需的搅拌机、烘焙用电子秤、各种调料和材料等。
< class="pgc-img">>茶饮店是一种提供各种茶类饮品、咖啡、果汁、奶茶和小吃等的店铺。茶饮店以其清新的饮品和休闲的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茶饮店需要的设备包括了制作咖啡饮品的咖啡机、制作奶茶和拿铁等饮品中的奶沫的奶泡机、用于制作各种果汁、冰沙等饮品的食品搅拌机、用于炒制茶叶,制作各种茶饮的炒茶机、用于供应冷饮和保存食材的冰箱、用于制作各种配料和小吃的食品加工机,还需要配备工作台、操作台、收银系统等相关设备和工具。同时,茶饮店的环境布置和用具装饰也非常重要,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品尝茶饮。
< class="pgc-img">>小吃是指种类繁多、制作简单、价格便宜、风味美味的一种饮食品类。在中国,各地方小吃种类非常丰富,有煎饺、锅贴、灌汤包、生煎、烧卖、各种炒面炒饭等凉热小吃。因此小吃店需要的设备也比较多,包括了炉灶、油炸机、蒸炉等,通常在路边小摊、夜市、商场、车站等地的小吃摊位上销售,也有不少餐厅或餐馆提供各地方特色小吃。小吃上菜速度快,价格实惠,是许多交际、娱乐、聚会等场合的不错选择。各地小吃的风味和烹饪方法都是独具特色的,其中以四川、江南、广东、山东、北京等地特色小吃的数量和知名度最高。随着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的小吃越来越受到海外游客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式小吃也开始风靡全球。
< class="pgc-img">>商超是超市和百货公司的合称,是一种集销售、配送、仓储、物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商超通常采用大面积营业,销售货品种类齐全,商品品质优良,价格实惠,服务周到,人流量大,并拥有完善的收银、仓库及物流体系。
商超除了常规的食品、日化、家用电器等商品,还提供各种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服务等多种业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其主要优势在于大规模的采购、仓储、物流和营销等方面,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信任。同时,商超的发展也推动了零售业的现代化,提高了消费者购物体验和消费满意度。商场超市需要用到的设备包括用来存放和展示冷藏、冷冻食品及饮料的冷藏柜,大型商超可能需要更多的货架和冷柜,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商超还需要考虑库存管理系统、进货和配送系统等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以使管理更加高效。
< class="pgc-img">>餐饮行业也有很多关键的机械设备,不同的餐饮类型所需设备也不同,例如厨房是餐饮行业的核心,需要具备各种设备以便处理和制作各种食材。厨房设备包括冰箱、肉切机、蔬菜切片机、烘焙用烤箱、加热器、煮沸器、混合器等。随着科技进步,新的设备也不断涌现,能够帮助餐饮行业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用来打印出存储在POS系统中的订单和发票等信息的打印机,自动清洗餐具、杯子等的洗碗机等,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厨师进行菜式的制作、食材的加工和保存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菜品质量。
< class="pgc-img">>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智能做菜机器人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它集成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帮助厨房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智能做菜机器人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食材或菜谱,自动识别菜肴,按照指定的配方和步骤,完成制作,还可以根据需要,把食材切成均匀的大小,并进行烤、炒、蒸等加工。同时可以通过精准的温控技术,控制烹饪温度,使得菜肴烹饪得更加均匀和完美。智能做菜机器人也具有自洁能力,简化了使用者的清洁工作。还能通过WiFi或蓝牙连接互联网,获取菜谱、更新软件、进行远程控制等功能,极大地提高厨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得厨房更便捷、更节约人力、更具商业竞争力。不过,由于智能做菜机器人需要较高的技术投入,目前主要应用于商业厨房和餐饮业的各种场所。
不同的餐饮业态有着各自独特的特色,从食材、设备、烹饪技艺、口味风格、服务模式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不同的餐厅在怎么装修上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在餐饮市场日渐竞争的环境下,要想胜出必须有独到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