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收到了一份读者的咨询,他发来了一个户型图,并表示“觉得餐厅位置很尴尬,后期餐桌怎么放都碍事”,下面这个是他们的户型:
< class="pgc-img">>从他发的这个户型来看,第一眼看上去确实感觉挺难受的,餐厅四周分别是大门、厨房门、卧室门与走廊门洞,摆上一张大圆桌后,各个房门通道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然而细看过后,发现这户型客餐厅的开间有3.5米,如果换成900*1800mm的长餐桌,那么两边过道动线可以保留到1.3米(一般餐桌后与墙面有1米的动线就可以保持正常通行的了),通过这般计算发现用方餐桌的话,空间感并不会显得拥挤。
< class="pgc-img">>由此也引出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灵感——在选餐桌的时候,该买圆桌还是买方桌呢?
1、各类常见餐桌尺寸:
根据用餐人数不同,常见的餐桌有4人、6人与8人的餐桌;而根据餐桌外观不同,尺寸方面也有不同的参考数据,以下我提供一个参考尺寸,各位可以酌情参考一下:
①圆桌尺寸参考:
4人圆桌直径80cm;
6人圆桌直径1米;
8人圆桌直径1.3米。
< class="pgc-img">>②方桌尺寸参考:
4人方桌长1.4米、宽80cm;
6人方桌长1.6米、宽为80-90cm;
8人方桌长1.8米、宽90cm。
< class="pgc-img">>以上尺寸仅供参考,很多餐桌是可以定制的,各位可以根据自己家的户型尺寸来做。
2、餐桌后的动线预留多少?
从餐厅设计的动线考虑,餐桌后方如果是不常走动的靠墙,餐桌与后方墙面要有80cm距离;如果后方就是日常走动频繁地过道,餐桌与过道墙面就要有1米以上的距离,只有预留的尺寸够了,入座餐桌、平常走动才不会受到影响。
< class="pgc-img">>3、选圆桌还是方桌?
关于餐桌选圆桌还是选方桌,需要考虑的问题有3个:餐桌是否靠墙、餐厅户型是否方正、用餐习惯与体验,下面来分别聊聊各个考虑的要点:
①餐桌靠墙放吗?
餐桌如果想要靠墙摆放的话,这种情况是建议选择用方桌,这样直直的桌边才能更好地贴合靠墙放置,一边靠墙后,餐椅就可以围着另外3边摆放;如果用圆桌的话,靠墙摆放就会显得非常别扭,而且餐椅也不好布置。
< class="pgc-img">>②餐厅户型方正吗?
根据餐厅的户型格局,一般比较餐桌比较方正,餐桌四周不会有太多的房门,这样的话可以自由选择圆桌与方桌;而如果像文章开头介绍的那种餐桌四周都是门的情况,则是建议选择方桌会更好点。
< class="pgc-img">>③哪种用餐体验好?
从用餐体验的角度来说,一般是圆餐桌会更加实用,圆桌中心点与每个座位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入座后每个人夹菜都比较顺手,甚至加上转盘后,吃饭的时候会更加方便。
对于餐厅面积小、或是餐桌四周有门、不能靠墙摆餐桌的情况,在选择餐桌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动线与餐桌的尺寸关系,避免餐桌买大了,导致日常走动受影响。
房除了要了解小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楼间距等,更要知道房子的开间和进深。开间和进深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住的舒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住宅的开间和进深的黄金比例是多少。
一、什么是住宅的进深和开间?
1、进深
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室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皮之间的实际长度。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I100-87)规定,住宅的进深采用下列常用参数: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
2、开间
开间指的是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
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又被称为开间。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0-3.9米,砖混结构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二、住宅进深与开间的黄金比例是多少?
买住宅时一定要学会挑选进深和面宽,拿一个单个功能房间来讲,进深和面宽是有一个黄金比例的为6:4,即进深如果是6米,面宽如果是4米,就是一个居住起来比较舒适、合理的房间了。
对一个面积确定了的房间,进深越大,面宽越小,反过来,进深越小,面宽越大。从居住的角度来讲,一个房间的进深越短,面宽越大,居住起来越舒适。而如果进深过大,开间偏小,则不利于房间的采光及通风。总体来说,对单个房间来讲,整体偏于正方体一点比较好。
三、不同房间的进深和开间多少合适?
1、卧室
卧室越大越好是个错误的理解。卧室过大给居住带来的安全感较少,私密体验也相对较低。主卧的开间在3.3—3.6米左右,进深在4.5—4.8米左右即可。房间的面积最多不要超过20平方米。
2、客厅
通常客厅和餐厅会连接在一起,它们两个合在一起的进深假如超过15米,中间部分就会出现“黑厅”,客厅中部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大大下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进深保持在12米左右,相对比较合理。
高层、小高层、多层客厅餐厅的进深也稍有差别,通常情况下,高层进深在12米以下较合理,多层或小高层进深在10.5米至12米之间比较舒适。
普通住宅的客厅,舒适型开间为3.6-4.2米,举个例子:购买80平米左右的住宅时,客厅的开间最大不超过3.9米;购买120平米的住宅时,客厅开间在3.9米至4.2米之间较为合理。
3、厨房卫生间
厨房舒适型开间为1.8-2.1米,进深区间为0.9-1.2米左右,因为厨房过于狭长使用时会很不方便。一般来讲,长与宽呈黄金分割时人的感觉最舒服,这方面人的容忍极限为1∶2。
卫生间的家庭使用,面积一般为3-5平方米,开间为1.5-2.1米,进深为1.2-1.8米。当然3平方米是卫生间面积最低要求,只能满足洗手台、坐便器、沐浴设备最基本的洁具配置。面积在4-5平方米左右会更加舒适一些。
<>间什么餐厅?不如来家国际性的,卖些什么才好呢?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美食,但是你们吃得惯的,并非我所喜,要找出一个共同点是从诸多的菜式淘汰出来,剩下的只有十几二十道,但都会被大家接受。
像香港最地道的云吞面吧,你去到任何国家的酒店,半夜叫东西来房间吃,都有这一道汤面。当然,在西方,更普遍的是三文治和意大利粉。
咖喱饭也很受欢迎,在胃口不好时,它是恩物。不过一班人都喜爱的,还是海南鸡饭,不然来碗喇沙也很不错。
最好,当然是越南粉了。
但是,在酒店里的房间服务永远不好吃。为什么?做得不正宗呀!当地师傅可能没出过门,也不知道什么叫沙爹或印度尼西亚炒饭,反正总厨叫做什么就什么,有一条方呀,流水作业罢了。
要做得出色,必需一个真正了解各国饮食文化的人来当质量管理。每一种菜,用的是什么材料,不能马虎,连酱米油盐,都得从原产地运来,不这么一点一滴坚持,就走味了。
持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连原产地的人来吃,也觉得好。
先从云吞面说起,云吞不可太大粒,也不能尽是虾,猪肉的肥瘦恰到好处,面条要选最高质量的爽脆银丝面,汤底要够浓,大地鱼味不可缺少。
用最原始的“细蓉”方式上桌,碗不太大,面小小一箸,云吞粒垫底,加支调羹,让面浮在碗上。分量宁愿少,价钱卖得便宜也不要紧,吃不够可叫两碗,利润更高。
延伸下去,再卖虾子捞面,用上等虾子,也花不了太多本钱,撒满面的表面可也。又有牛腩,采取带肉皮的“坑腩”部分,煲至最软熟为止。
三文治的蛋、芝士或火腿,除了选上等货,分量还要多得溢出来,让客人有一个不欺场的感觉,那么小的一块面包,包的食材不可能很多,要给足。
意大利粉当然用意大利的,按照说明书的时间去煮,不能迁就吃不惯的客人弄得太软,意大利人吃硬的,就要做硬的,西红柿酱、芝士、橄榄油和老醋,都要原地进口。
海南鸡饭不可用冰鲜或冷冻鸡,要当天屠宰的,不然一看到骨髓黑色,即穿邦。鸡煮后把鸡油和汤拿去炊饭,不可太软熟,要每一粒饭都见光泽。保持不去骨的传统,客人不在乎啃它一啃。浓酱油,用鸡油爆制的辣椒酱和生姜磨出来的茸,都要按当地规矩去做。
喇沙分两种,新加坡式的和槟城式的,前者一定要加鲜蚶,椰浆要生磨,不可用罐头的;后者必须用槟城虾头膏,酸子、菠萝和香叶不能缺少。
越南粉的汤底最重要,仅用牛骨熬是不行的,要加鸡骨才够甜,洋葱和香料大量,这是专门的学问,秘方可参考墨尔本的“勇记”。
咖喱则采取日本式的,这么多年来,他们把咖喱粉研究得出神入化,不是太辣,嗜辣者可另加,用上等的神户牛肉当材料。
说到牛肉,其实了解货源,成本并非很高,客人要吃牛肉,为什么不给他们最好的?
至于五常米,价钱即使比其他米贵,但白饭能吃多少?应该用炊出来白白胖胖,每一粒都站着的。
用来做寿司也好,用最新鲜鱼虾铺满的Chirasi Sushi。
还供应多款的送饭小菜,成本贵的可以卖,便宜的送好了,葱、蒜。更有多种下酒的零食:沙爹、Yakitori、罗惹、春卷、虾片等等。
一般老板都把利润打得高,但是如果把利润的一部分花在食材上面,让客人满足,转台次数较多了,纯利不会减少。
餐厅内部,干净、大方、光猛,是最重要的,不必花钱在无聊的豪华的装修上。大理石桌面可以做成长形,像伦敦的Wagamama或国泰的商务舱候机楼那种设计。
桌面可改为大理石的,不必太厚,把灯藏入,光源从下面射上,非常柔和。大理石材用云南产的,成本不会太高。
每一条长桌前面或后面站着一位服务员,下单后,仔细观察客人的需要,用无线通话关照厨房人员奉上。
厨房方面,食材愈是高级,要求的厨技愈少,把处理的次序用照片拍下,钉在墙上,不会弄乱。
主要是质量控制,不合格的不能上桌。久而久之,把年轻人操练熟了,就不必受师傅的气。
进货的要高手,分量算准了就不浪费,也容易控制,一份东西用多少斤肉和菜,不会流失。
研究了开餐厅多年,认为平、靓、正三个字,是永远不会错的,其中一字缺少,毛病就跑出来了,像贵货要卖贵价,以为理所当然,但也有客人吃不起的风险。东西好,价钱意外地便宜,才是正途。
一切计算完善,还是有风险,做任何生意都有风险,但是不做是不知道。我常说:“做,机会五十五十;不做,机会是零。你遇到一个美女,大胆前去搭讪,被拒绝最多是一个白眼。光看,让她走过,永远后悔。”
>